颅底显微外科设备

合集下载

显微外科技术-简介

显微外科技术-简介

分离组织
缝合伤口
使用显微手术器械精细分离组织,需要耐 心和细致,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使用精细的缝合线进行伤口的缝合,确保 伤口愈合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无菌原则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 行,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
免感染的发生。
精细操作
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需要高超 的技巧和经验,医生需要经过专业
显微外科技术-简介
• 显微外科技术概述 • 显微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实例 • 显微外科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结论
01
显微外科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显微外科技术是一种在显微镜下 进行精细手术操作的技术,主要 应用于修复和重建细小的组织结 构。
特点
高精度、高成功率、低创伤、恢 复快。
显微外科技术使得手术医生能 够在微观尺度上进行操作,提 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由于操作更加精细,显微外科技术 可以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适用于多种手术
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 手术领域,如整形、眼科、神 经外科等。
改善患者预后
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 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将进一 步拓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05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的重要地位
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显微外科技术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 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在手术操作和 修复重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手术操 作更加精细,减少了创伤和术后并发 症,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颅脑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附41例报告)

颅脑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附41例报告)
() 9 8 7 5
1 3
【] M∞1 r R ;Ei oh 3 p L [pu sN;A ob】 E c ao f n n a o yu v utn。 a . d i  ̄ i ̄ f N eh[i 一 - a R2 d xct i ,o t bc oD A m t ao 5a - -’ m yyln f e t y tn zC d e rh 呻 Ⅱ tfugc c dteuu 【o n hr yJ n l ne a h ft e 。 g et a [j o n a rn rrefe e p

临 床 资料
岁, 肿瘤位于嗅沟部 1 0例 , 鞍结节 3 , 例 蝶骨 嵴 l 例 , 5 岩尖 4
例. 桥小脑角 5例 , 小脑 幕 3例 , 枕骨大孔 1 。本组表现 颅 例 高压症状 3 3倒 , 视乳 头萎缩 及视 力或视野 改变 2 9例 , 嗅觉
障碍 如 例 . 椎体 束 症状 1 2例 . 部 感觉 障碍 8例 , 视 3 面 复 例, 听觉障碍 4倒 , 共挤失 调 6例 , 精神症状及后组颅神经损 害各 1 。其 中 , 倒 苜发症状 为头痛 2 4倒 ( 8 5 。4 5 . %) 1例术
前均经 C T和 MRI 确诊 , 现均 匀的较高 密度或 等信号 . 多表
对 比加强后 明显 强 化。肿 瘤 直径 最大 9 0m, c 最小 4 7m。 c 术前 D A检查 4倒 , A 检查 5例 , S MR 术前 均未 行供 瘤血管
拴塞。
二、 手术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本组嗅沟及鞍结节脑膜瘤均栗用双额下
[] 5
e 2 , rn S mcz B oo

De . noG ,吐 ] Bi

显微镜下持续导航切除前中颅底肿瘤

显微镜下持续导航切除前中颅底肿瘤

程, 避 免 脑 重要 结 构 的 副 损 伤 。
【 关键词】 显微镜定位装置; 神经导航;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
Ex pe r i e nc e s i n s ur g e r y o f s ku l l ba s e n e o pl s m a a s s i s t e d by mi c r o s c o e p p os i t i on i ng de v i c e ne u r o na v i -
p a r t i a l r e s e c t i o n i n 2 c a s e s( 6 . 1 %) .C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s c o p e p o s i t i o n i n g d e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e u r o n a v i g a t i o n u n d e r m i c r o s c o p e i n
! 笙! 筮 鲞筮 翅
翌 !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S e p . 2 0 1 3 . v 0 1 . 4 0 . N o . 1 8
显 微 镜 下 持 续 导 航 切 除前 中颅 底 肿 瘤
g a t i o n s y s t e m
Y OU Y u,Z HAO 施 ,XU Xi n,WA NG C h o n g — F e n,H A N L e i

2024年显微外科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显微外科市场前景分析

显微外科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显微外科是一种高精度、高清晰度的手术技术,借助显微镜等设备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逐渐成为外科领域的重要手术方式。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等角度,对显微外科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高精准、低创伤的外科手术需求逐渐增加。

显微外科具备显微镜放大视野、手术器械尺寸小、操作精准等优点,正好符合这一需求。

尤其是在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领域,显微外科手术被广泛应用。

因此,显微外科市场的需求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显微镜和器械技术的不断改进,显微外科手术越来越安全、精确。

例如,现代显微镜具备高清晰度、三维影像显示等功能,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

此外,机器人辅助显微手术技术的引入也使手术更加精细化。

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将为显微外科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对显微外科市场的发展也起到积极影响。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配将进一步促使显微外科手术的普及。

此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将对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的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改革举措将为显微外科市场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跨界合作显微外科市场不断拓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跨界合作。

例如,显微外科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

此外,与医学影像技术、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也有助于推动显微外科市场的发展。

跨界合作可以加快技术迭代和创新,推动显微外科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市场竞争显微外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包括设备供应商、医疗机构和医生等。

在设备供应商方面,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公司提供显微外科设备,它们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

医疗机构和医生对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竞争,这涉及到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和服务质量等因素。

神经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神经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神经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定量PCR仪
1
2
冰冻切片机
1
3
全自动封闭式脱水机
1
4
自动组织包埋机
1
5
全自动轮转式半薄切片机
1
6
多功能自动染色机
1
7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
1
8
荧光正置显微镜
1
有升高模块,配水镜
9
荧光倒置显微镜
1
10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1
11
研究级体式显微镜
1
12
体式显微镜2
5
28
国产超低温冰箱
5
29
小垂直电泳槽
10
30
低温离心机
1
31
低温离心机(大)

32
单道移液器
100
33
二氧化碳培养箱
2
34
二氧化碳培养箱
2
2
13
正置非荧光显微镜
3
14
倒置非荧光显微镜
2
15
流式细胞仪
1
16
全波长酶标仪
1
17
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
1
18
超速低温离心机
1
19
水纯化系统
1
20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
1
21
全自动脑立体定位仪
1
22
液压颅脑损伤仪
1
23
脊髓损伤撞击器
1
24
离体微血管张力测量仪
1
25
多功能动物监护仪
1
26
血气分析仪
1
27
进口超低温冰箱

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6803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6804眼科手术器械
6805耳鼻喉科手术器械
6806口腔科手术器械
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
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6812妇产科用手术器械
6813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6815注射穿刺器械
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
6820普通诊察器械
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6827中医器械
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
6830医用X射线设备
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6833医用核素设备
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
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
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
6863口腔科材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6870 软件
6877介入器材
附加
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颅底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和风险

颅底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和风险

术中大出血
颅底区域血管和神经丰富,操作不慎 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神经损伤。
颅底手术涉及大血管,一旦出血难以 控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脑脊液漏
术中损伤硬脑膜或蛛网膜,导致脑脊 液漏,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术后并发症风险
01
02
03
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颅内感染 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颅内压增高
术后脑组织水肿、脑脊液 循环障碍等,可能导致颅 内压增高,危及患者生命 。
多学科协作模式探索
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口腔科等跨学科合作
针对复杂颅底诊疗)模式
整合各相关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远程协作,提高颅底手术的诊疗水 平。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颅底手术在神经外科 中的应用和风险
2024-01-16
目录
• 颅底手术概述 • 颅底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 颅底手术风险分析 • 降低颅底手术风险的策略 • 颅底手术未来发展趋势
01
颅底手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底手术是指通过开颅或经鼻蝶等入 路,对颅底病变进行切除或修复的一 类神经外科手术。
脑积水分流术
针对脑积水患者,通过手术建立脑脊液分流通道,以减轻颅内压增高和改善脑功能。
脑室腹腔分流术
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内吸收,以降低颅内压并改善脑脊液循环。
神经功能重建与修复
颅神经修复术
针对颅神经损伤患者,通过手术进行神经修复或移植,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神经功能。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针对部分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通过手术植入电极刺激脑深部核团,以调节神 经环路活动并改善症状。

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显微外科基本操作

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显微外科基本操作

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显微外科基本操作显微外科是一种局部手术技术,通过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操作,用于进行精细和复杂的手术。

这种手术技术常用于神经外科、眼科、妇科等领域。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和技术都需要高度精确和熟练操作。

1.显微镜:显微镜是显微外科手术的核心设备,它提供了高倍放大的视野,让外科医生能够观察到更精细的操作区域。

常见的显微镜类型有手持式显微镜和台式显微镜。

手持式显微镜适用于小型手术和辅助观察,而台式显微镜则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2.显微手术镜:显微手术镜是一种可以戴在头上的设备,类似于放大镜。

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精确的视野,使外科医生在手术时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显微手术镜通常可以调节放大倍数和焦距,以适应不同手术的要求。

3.显微外科器械:显微外科器械是专门设计用于显微外科手术的精细手术器械。

这些器械通常非常小巧,以适应显微镜下的操作。

常见的显微外科器械有显微钳、显微剪刀、显微吻合器、显微缝合针等。

这些器械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4.显微缝合线:显微缝合线是用于显微外科手术中的缝合材料。

这种线非常细小,可以适应显微镜下的操作。

显微缝合线常用于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以保证缝合的精度和美观。

显微外科的基本操作包括:1.准备工作:包括洗手、穿戴手术服、佩戴手术镜等。

2.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需求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3.切口:通过显微镜进行切口,切口的大小和位置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需求进行调整。

4.扩大切口:通过显微外科器械进行扩大切口,以方便手术操作。

5.手术操作:根据手术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操作,包括切除肿瘤、缝合切口、修复神经等。

6.恢复和清洁:手术结束后,对创口进行清洁和缝合,并进行恢复护理。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精确操作能力。

在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前,外科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以熟练掌握显微外科器械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此外,显微外科手术还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颅底显微外科设备、器械的使用方法、原则和维护一、概述颅底显微外科并非单纯是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显微镜的应用,而是一种新的外科观念和整体的全方位训练。

颅底显微外科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其一,特殊的颅底外科器械的正确使用;其二,完整系统的颅底显微解剖训练;第三,合适的颅底入路的应用。

显微外科的观念是通过微创入路进行手术操作,达到对神经系统微创伤的手术效果。

显微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并在很小而深的间隙中操作,可进一步增强术者的自信和技巧,始终使术野保持干净无血,提高了手术的精细度。

根据术野的深度、宽度、角度和组织的特点来选择显微镜的位置、焦距、放大倍数以及光源的亮度和术者的最佳位置。

颅底外科通过扩大的骨质磨除来达到最佳的手术显露,以真正减少神经的创伤,达到深层意义上的微创原则。

1、器械应用的基本原则应用颅底外科手术设备、仪器,要考虑到三个因素。

其一,操作过程中必须是安全的,而且还要有保护措施,对病人绝对是安全的;其二,术者必须直接应用这些仪器设备;其三,护士也可以应用这些仪器。

仪器设备使作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确保病人安全、稳定,使术者和护士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这是显微神经外科的基本原则。

为了充分应用手术显微镜和显微外科器械,需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队伍。

手术室人员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可以节约很多手术时间。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神经外科操作的每一阶段,都按照专业而有序的规则进行,每一手术组的成员应该清楚了解:手术台上病人的体位;手术设备的安置;手术显微镜及镜套的使用;钻、牵开器和吸引器等的应用;单、双极电凝器的位置和控制;显微器械的基本码放和应用;录像设备包括电视的使用。

台上护士负责术中传递器械,由于术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显微镜下,洗手护士应从电视的监视器中了解手术的每一步骤,适时地为术者准备必要的器械。

当器械粘血或粘组织后,台上护士应随时清洁器械如新。

一名巡回护士负责手术室内设备的维护,移动显微镜到位、调节电凝器、电钻和电视监视器。

另一名巡回护士负责必要的器械、液体、调整吸引器,并与台上护士密切配合,确保手术协调顺利进行。

2、颅底外科医生应用手术器械的基本原则适当而舒适的手术姿势以及术中随时改变不同方位、姿势,对于术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术前必须要予先考虑到的。

术者沿着蛛网膜裂隙入路在术野内频繁改变姿势以求得最佳暴露位置。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提供更舒适的手术条件。

无疑,手术操作过程中外科医生应该始终保持最舒适的姿势。

一个理想的手术器械应该是很容易随时调节高度及各个方向,并很容易轻松而灵巧地在地板上移动。

活塞液压式带脚轮的外科椅子,可以通过脚踩踏板来自由地调节高度,脚踏是充满压缩液化气的汽缸。

如果需要升高椅子时术者并不需要先站起来,只要放松脚踏椅子即可自动升到所达到的高度。

当调节椅子、手托和显微镜时,术者的手眼并不需要离开术野。

当向下降时,脚可轻轻踩脚踏板椅子即可缓缓下降。

另外还附有一个圆形把柄,非常容易方便地调整术者与术野的距离、角度。

当给坐位病人进行手术时(例如桥小角区和岩斜区),调节高度要比手术椅更频繁些。

如果外科医生站时,那就更好一些,可以通过站立式踏板系统能够完成。

显微外科是一种特殊技能,因为外科医生的前臂和双手保持相对稳定的姿势,而大部分外科操作是通过手指运动完成的。

前臂的充分休息就可以减少疲劳和生理性震颤。

局部的运动也是重要的。

因为扶手是根据杵臼关节系统设计的,完全符合杠杆原理,以抵抗各种阻力。

扶手的适当高度(仰卧和坐位时根据手术操作的需要)取决于两臂操作的时间,可以通过垫子来调节。

不过调控高度的理想设备还是通过脚踏完成的。

3、护士应用手术器械的基本原则根据手术程序和步骤,要准备基本手术包、显微手术包和特殊手术包。

所有的手术器械以及附属物品,如无菌巾和其它器械,刀片、骨蜡、手术缝线和消毒手套等等都应准备在小推车上。

器械护士需要高度可调的带有脚凳的器械台,通过液压脚踏可以随时调节器械台的高度,这样才有可能使护士操作台紧靠着手术床。

将所有的器械非常紧凑地摆放好,可调控的凳子和双极电凝及高速微钻应安放在操作台的适当位置。

外科器械布置和存放:托盘中器械的摆放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根据手术操作的程序;第二,根据手术器械的功能。

手术器械大致分为:常规器械、显微器械和特殊器械(见表),所以手术托盘只少要三个。

表颅底外科常用器械包显微器械 1 a 不同长度和规格的取瘤钳1 b 各种显微剪和显微刀2 a 各种显微钩和解剖分离器2 b 各种显微精制镊子和持针器3 a 各种显微活检钳3 b 自动式脑牵开器4 双极镊子特殊器械听神经瘤长柄取瘤镊其它备用解剖分离器(包括小铁锤)和分离钩子长柄小铁锤神经刺激器高速微型钻显微缝合器械各种类型显微持针器、7个0~0缝合线球状和环状电极超声吸引器吻合器械(血管、神经)除了电钻和超声吸引器这些较大型器械外,这些小器械分组放在大约25×24×5 cm的器械盘中,并用无菌巾覆盖。

器械摆放的位置最好是器械护士能很方便地直接放在医生手里。

当每次用完后,应该即刻清理干净擦干,放回原处。

为了节省时间在手术前予先把无菌手术器械按次序布置在手术台上。

每次手术后,手术包内的器械必须放回原处,并送到洗涤室,每个器械冲洗干净后,根据它们不同的位置放回原处排列整齐。

同时逐个检查是否有损害和功能差的器械。

然后按照每个器械盘里清单核对每一件器械。

每个托盘应铺好硅胶垫,以保护这些精制的器械。

把这些器械装在工具盒里并按规定放在相应的格子里,然后盖好盒盖,以便运输和消毒。

把每个器械盒包紧后并贴上识别标签以准备消毒,可以提示这些器械从消毒中心取回到手术室应该放在原处的资料。

每个器械盒中有详细的清单并写明在托盘中排列的位置。

第二个表详细阐明每个产品配制的资料。

每个器械盒都要写清柜厨或抽屉号码,以后便于查找。

每个柜厨的目录盒都有所有的档案资料。

为了更好地完成手术,应该按照手术需要配置各种型号的枪式显微器械,如枪式镊子、剪刀、显微剥离子、夹持器和显微持针器等。

一般把柄部位长9 cm,枪式部位长2 cm,前臂部位有各种规格(5.5、7.5、9.5、11.5和12.5cm)。

二、颅底显微外科设备1、颅底外科手术床及其附件(0perating Table and A ccessories)显微外科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手术床,以满足颅底各部位和各种性质病变的手术所需。

每个手术间应设置—台先进的适用于颅底外科的万能手术床并配头架及可调节各种手术体位的控制器。

手术床要能变换各种体位,床面要铺有可洗涤的保暖垫。

颅底外科手术床要求如下:①用电动油压系统调控,可平稳升降,术前和术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体位。

调控范围:床面高度50-105cm,头低足高30°,头高足低30°,床面可左右倾料20°,背靠上曲90°,下曲30°。

②满足各种手术体位的需求,如仰卧、俯卧、侧卧、坐和半坐位等。

手术床不仅是舒适、保护病人的支托,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随时改变各种位置和姿势,以适应手术的需要。

最好的选择是能适应每个外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和工作风格。

③床基座短,便于术者取坐位紧靠床头,作长时间的显微于术操作。

④床面上部中央开洞,如果术中必须做腰椎穿刺可以通过床上的开口进行操作不必移动病人,非常方便。

⑤便于安放手术托盘和自动牵开器。

⑥可连接头托或头架。

不影响手术时摄X片。

⑦采用低电压调控,漏电<l00μA,安全。

同样适用于其它外科手术。

应用注意事项:①不可同时按压调控盒上的两个体位调控键。

②确保电源线中的地线接地。

③手术结束后,关闭床基座上的电源开关,拔出电源线插头。

④不可用水擦拭床基座。

2、头颅固定装置随着颅底显微外科的广泛开展,手术病人良好的体位和头部固定姿式更加重要。

(1)常用头架Mayfield三点固定头架装置这种头架比其它固定架效果好,安全可靠,不易发生滑脱和术中错位,以及过力穿透颅骨的现象。

Mayfield头架是由主架(可直接与手术床固定或固定在横杠的接头上)和一个旋转轮接头及三点支架三部分组成。

旋转轮固定在主架上,也是三点支架与主架相连接的装置。

三点支架分别固定在支架两端,可以旋转起到调节作用。

当病人坐位时,Mayfield架的横杠接头要与Mayfield架的头端相适应。

三个颅钉分别固定在三点架中。

大颅钉适合成年人,小的适合儿童和颅骨较薄的病人(如慢性脑积水病人)。

一般颅钉最好固定在没有肌肉覆盖的颅骨上。

日本头架装置日式头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固定头颅的“C”型支架和团定螺钉组成,下部由方向可移动的支持臂半球形旋转关节组成。

将“c”型支架安置到头顶部合适的位置,固定。

首先置入水平螺钉穿入颅骨,其次安置支撑螺钉,螺钉拧紧后,放松各部位支持部关节螺旋,再将头部调节到适合于手术的位置,固定。

手术完毕拧下螺丝,固定点轻轻压迫1L血后,盖敷料包扎。

(2)安放头架的注意事项不同的部位的病变、手术入路,不同的体位,三个钉子的位置是不同的。

简单说要不影响术野和操作,头颅固定要足够稳定、安全(避开颞骨鳞部、矢状窦、横窦相应位置),并配合所需要的手术体位。

A、安放头架前的准备:术前要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对有骨质疏松性疾病、老年、小儿和颅板脆弱病人应用固定螺钉时,要松紧适当,用力过猛可穿破内板,损伤颅内组织。

上头架前要仔细检查各关节连接固定螺钮,如有关节失灵和螺钮松动,要及时处理否则术中头架各关节连接不稳或活动都会影响术者精细操作和造成手术损伤。

B、保持头颅处于最佳位置和稳定:为了使头颅保持最佳位置,必须正确有序地安放头架,以保持头颅稳定以及最佳位置,这是一种手术的需要和技术的体现。

头架固定好头颅时,要进一步调整头位,使头颅特别是颈椎要保持最佳而舒适的位置。

一般不宜单钉在下。

C、不影响手术操作:安置头架不但要考虑如何方便手术,不能妨碍手术野,而且也不能影响手术野的其它区域,否则,当显微镜和器械改变位置,特别是处在一个极限的角度,将会妨碍术者暴露术野和操作。

最好远离手术区域,不要离手术切口太近或太紧,否则也会妨碍操作。

D、还要注意到不要影响动脉和静脉的血流。

此外,气管和食道不应该过度牵拉或扭曲,颈椎不应该长时间固定在某个位置。

以上工作安排就绪后,再把三点头架牢固地固定在旋转接头和主架上,最后要反复核查每个螺扣和各个接头是否拧紧。

E、避免头皮牵拉、撕伤,固定螺钉时慎用额鳞、枕鳞、骨板较薄的部位。

术后要仔细检查头皮情况.如有固定螺钉处出血,可轻轻压迫止血,出血严重时可用针线缝合。

密切观察穿刺点及愈合情况,防止感染。

图1-2- 翼点入路头架安装方法,颅钉要隐藏在发际内。

A,头轻微上抬,并向左侧旋转30°;头架的三个钉要避开颞骨鳞部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