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肌酐的测定
肌酐成人标准

肌酐分为尿肌酐和血肌酐,以下是两者的成人标准:
1. 尿肌酐:成人男性正常值为7000-17000μmol/L,女性正常值为5000-15000μmol/L。
2. 血肌酐:男性正常值为53-106μmol/L,女性正常值为44-97μmol/L。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肌酐波动较大,如过量食用肉类、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均会有肌酐大幅度升高。
如果肌酐稍微高于正常值也不要太担心,通过低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后,肌酐可能恢复正常。
此外,肾脏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时肾功能可代偿,血肌酐可以在正常的范围,一旦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通常提示肾脏受损达1/3左右。
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血肌酐浓度的水平判断肾脏受损的程度,及早开始正规治疗,避免因延误诊治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而有所差异,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尿肌酐 干化学法

尿肌酐干化学法
尿肌酐是指尿液中的肌酐含量,通常是通过干化学法来测定。
干化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尿液分析方法,它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和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来确定尿液中肌酐的含量。
干化学法的原理是,尿液中的肌酐可以与某些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一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颜色变化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比色计来测定。
常用的干化学法试剂包括:
1. 二苯胺:将尿液与二苯胺混合,如果尿液中含有肌酐,则会生成深紫色的化合物。
2. 甲基红:将尿液与甲基红混合,如果尿液中含有肌酐,则会生成红色的化合物。
3. 溴酚蓝:将尿液与溴酚蓝混合,如果尿液中含有肌酐,则会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干化学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化学试剂和设备,同时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但是,它的准确性和精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操作误差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尿液分析时,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来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苦味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尿肌酐的方法改良及成效

广东化工2019年第11期·194·第46卷总第397期苦味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尿肌酐的方法改良及成效李燕飞(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贺州542899)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Determination of Urocreatinine by Picric AcidDpectrophotometryLi Yanfei(He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ezhou542899,CHina)Abstract:Improvement of Urine-Determination of creatinine-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WS/T97-1996),strictly control the operation time,to overcome the objective problems in experiments,expand the linear range,increase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Keywords:urine creatinine;picric acid spectrophotometry;improvement;linearity;precision;accuracy肌酐主要是体内的肌肉代谢产物,也就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尿中的肌酐会减少。
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尿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
尿肌酐测定方法

尿肌酐测定方法
尿肌酐是一种常用的尿液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
以下是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
1. Jaffe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
酚与尿液中的肌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色酚酞反应,测量反应产生的黄色产物的吸光度。
由于该方法受到其他物质(如尿酸、葡萄糖等)的干扰,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校正。
2. 酶法:这种方法利用肌酸酐氨酸酶(creatinine amidohydrolase)催化反应,将尿液中的肌酐转化为肌酸和氨,通过测量反应中产生的氨量来确定肌酐浓度。
该方法对于尿液中的其他物质干扰较少,但在实验室条件下操作较为复杂。
3. 离子选择电极法:这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测定方法,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尿中的肌酐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方法需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研究需求来确定。
在进行尿肌酐测定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意见。
尿肌酐测定值参考范

尿肌酐测定值参考
尿肌酐是衡量肾脏功能的一个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肌酐浓度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尿肌酐测定值的正常范围可能会因实验室的测定方法和设备而略有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尿肌酐浓度的参考范围约为 30 到 300 毫克/升(mg/L)。
需要注意的是,尿肌酐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和肌肉质量等。
此外,尿液的稀释程度也可能影响尿肌酐的测定结果。
尿肌酐测定通常与血清肌酐测定一起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肾脏功能。
如果有疑虑或需要详细的肾脏功能评估,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综合判断肾脏健康状况。
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肌酐含量

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肌酐含量标签:液相色谱;尿肌酐测定肌酐(C4H7N3O)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从尿液中排出。
职业卫生对生物材料尿液的监测中,生物限值大都使用肌酐较正,因此,肌酐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生物监测指标的准确性。
肌酐的检测方法多为临床检验方法,在职业卫生监测中,尿中肌酐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光光度法,一种是液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要用到苦味酸,属易爆物品。
本实验室选用液相色谱法对尿中肌酐进行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影响因素少,结果准确。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美国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P680高效液相泵,UVD 170U紫外检测器,ASI-100自动进样器,TCC-100柱温箱);变色龙色谱工作站;超声波清洗仪;旋涡混合器等。
1.2试剂肌酐纯度>99.0%;甲醇(进口液相色谱纯);乙酸钠(分析纯),配制成0.05 mol/L的溶液;0.45 μm滤膜等。
1.3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甲醇-0.05 mol/L乙酸钠,比例(5+95),流速0.9 ml/min;柱温:30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
1.4分析步骤1.4.1试样测定取0.05 ml尿样,用流动相稀释至10 ml,即200倍稀释,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 min,经0.45 μm滤膜过滤后进样10 μl,以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中定量。
1.4.2标准曲线称取250 mg经110 ℃干燥2 h的肌酐,溶于甲醇并稀释至25 ml,配制成每毫升含10 mg肌酐的标准贮备液。
取标准贮备液,经逐步稀释成每毫升含0,2.0、4.0、6.0、8.0、10.0 μg肌酐的标准系列,进样10 μl,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肌酐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结果2.1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取不同样品0.05 ml各三份,分別以200倍、300倍、500倍进行稀释,大部分样品200倍稀释均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而且有较高的灵敏度,300倍和500倍稀释的灵敏度比200倍稀释低,故一般选用200倍稀释,当样品肌酐含量较高时,可适当增加稀释倍数。
尿肌酐的测定(精)

尿肌酐的测定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而言,尿肌酐测定与血肌酐刚好相反,尿肌酐越高,一般说明肾脏的排除肌酐毒素功能越强,反之越差。
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期患者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而言,尿肌酐测定与血肌酐刚好相反,尿肌酐越高,一般说明肾脏的排除肌酐毒素功能越强,反之越差。
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期患者,如果,尿肌酐排出增多,一般可说明,肾功能好转,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越
差。
正常值:8.4~13.25mmol/24h尿(0.7--1.5g/24小时
尿) 1.病理性增高: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消耗性疾病、伤寒和斑疹伤寒、破伤风等。
2.病理性降低: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及肌肉萎缩者。
注意:需留取24小时尿样。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尿中尿酸和肌酐

本文推荐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分离,V3n U 24 m
检测的分析方法, 5 在 分钟内可完成对尿中尿酸和 肌酐的同时测定。尿样只需用流动相稀释后便可直 接进样, 操作简便、 干扰少, 是一种特异、 灵敏、 准确
的测定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流动相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一) 增加流动相 甲醇比例或p H值, 尿酸保留缩短, 且灵敏度略有增 加; 而增大缓冲溶液浓度则尿酸保留延长。 但这些参 数的变化对肌酐的结果影响不大。 ( 重复性 对同时含有尿酸11 1-ml 二) .9 05o / L和肌酐 17 1-m l .7 05oL的标准混合溶液重复 9 / 次测定后, 其峰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7 .%和 27 .%, 同一份尿样重复 9 次测定时, 尿酸和肌酐的变异系 数分别为17 .%和36 .%。 ( 线性及检测限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三) 尿 酸和肌酐的色谱峰高与被测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
醇中, 检测波长24 。 5n m
制备时采用甲醇洗脱, 流速 5 l i, m/ n 压力 m 48 P, .M a操作参数如下:
制集 备方 收式
仪器和试剂
法 国 GLO I N梯度洗脱 自动分析系统 ( S 配 A PE 型屏幕显示系统,2 数据处理器,0 程 PL 60 74 序软盘和 H L C R M 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 OOH O E , Y -1 WGC8 反相柱( 天津化学试剂二厂填料, 中科院大
ui ai ad eti w r 02 o L n r c c d n c an e e r in e .4m l ad / 03 o L r pcvl wt t ce i n o .5m l , e e i y i h o fi t f / s te h e fc s e vr tn 17 ad 6 ad r oee o aii o . ao f n 3 % t e vrs . n h c i f e 9.- 101 ad .- 15 1 ,e ei l 28 0. % 115 0. n 0 rpcv y s 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