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简介

合集下载

老年性白内障健康教育

老年性白内障健康教育

老年性白内障健康教育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眼睛逐渐失去透明度,导致视力模糊。

白内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睛中的晶状体变得不透明,使得光线无法正常进入视网膜,从而影响视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为了预防和减少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健康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洗眼睛可以有效预防眼部感染,同时避免揩擦眼睛,以免造成眼睛的刺激和伤害。

此外,避免长时间直视强光也是预防白内障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露,或者使用合适的防晒眼镜保护眼睛。

饮食也对预防老年性白内障有着重要的影响。

均衡饮食对眼睛的健康很有益处,特别是摄入大量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的食物。

这些维生素可以帮助减轻眼睛组织的氧化损伤,保护晶状体的健康。

建议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胡萝卜等。

此外,适量的蛋白质摄入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鱼类、蛋类和豆类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生活习惯也对白内障的预防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用眼,每隔一段时间应该适当休息眼睛,进行眼部放松操等眼保健方法,从而缓解眼部疲劳。

同时,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也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定期的眼睛检查也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的重要手段。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病情和不适,保护视力。

综上所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眼睛卫生习惯,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和保持定期的眼部检查。

只有综合多方面的措施,我们才能有效降低罹患老年性白内障的风险,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老年性白内障名词解释

老年性白内障名词解释

老年性白内障名词解释
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

由于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性白内障。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老年性白内障也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它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晶状体的透明程度下降、混浊所引起的白内障,一般来说5、60岁以上的人都会出现白内障,而且比例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等。

与这个患者的生活方式、营养状态、原有的自发性疾病等这些因素综合相关。

如果说患者的视力暂时对视觉质量没什么影响,可以以观察为主,如果影响到视力的话,要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手术切口小,约3mm 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快 术后散光小,且更容易矫正或控制 手术时间短,一般需10-15分钟 无需等待白内障成熟才施行手术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当天包眼,住院休息 白天眼药水(两种间隔10分钟),睡前涂眼膏 术后饮食清淡,忌辛辣、过硬食物 避免剧烈运动,预防眼外伤,忌揉搓眼睛 注意眼部卫生、预防感染(不洁纸巾、脏水入眼) 定期复查(术后一天、一周、一月) 及时就诊:眼红、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
核性白内障
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40岁左右,进展缓慢 屈光力改变:近视,早期配镜视力可提高 散瞳后视力可提高 核颜色变化:灰黄、黄褐、棕、黑色
后囊膜下白内障
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混浊; 混浊位于视轴 早期视力下降,进展缓慢 常伴有皮质或核性白内障
白内障的治疗
药物治疗: 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
降!
白内障复明手术
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条件: 具有城区户籍 参加当年医疗保险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 或低保户家庭白内障患者
谢谢!
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 诊断:晶状体混浊
视力下降至0.5以下
皮质性白内障
最为常见(四期) 初发期 空泡、水隙、板层分离 楔形混浊、车辐状混浊 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肿胀期(未熟期)
可见水隙、板层分离,晶状体膨胀 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
作 斜照法可见新月形虹膜投影 视力明显减退
吴琨芳
白内障概念
晶状体出现混浊并影响成像质量,使视力发生障碍的 疾病。
白内障病因分类
老年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 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概述

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查房

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查房

合理使用眼药水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 药水,缓解眼部不适。
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
调整室内灯光亮度,避免强光 或暗光对眼睛造成刺激。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 气湿润,有助于缓解眼部干燥 。
避免摔倒
老年人容易摔倒,应保持地面 干燥、无障碍物,避免意外发 生。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 环,对眼睛健康有益。
定期眼科检查与预防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白内障。
及时干预
在白内障初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延 缓病情发展。
避免长期暴露于紫外线
紫外线是导致白内障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 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
均衡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 B群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和 豆类等。
合理使用眼药水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眼药水,缓 解眼部不适症状。
及时就医
如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疼痛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诊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老年性白内障的典型表现为视力渐进性无痛性下降,可能出现眩光、色觉改变、 双视或多视等症状。
诊断
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观察到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并确诊白内障。此外,还 需要进行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
02
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评估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01
02
的严重程度。
眼压状况
测量眼压,排除青光眼等其他 眼部疾病。
眼底状况
检查眼底,了解视网膜和视神 经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眼

眼科后天性白内障诊疗技术

眼科后天性白内障诊疗技术

眼科后天性白内障诊疗技术后天性白内障指生后全身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

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一、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senilecataract)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是一种最多见的后天性原发性白内障。

临床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尚存在一些争论,至今仍无一完整准确的定义。

当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此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才具有临床意义。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将晶状体混浊并且视力下降到0.7或以下作为诊断标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老年性白内障是多因素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与辐射损伤(如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遗传因素、药物的应用(如糖皮质激素)以及晶状体的营养和代谢状况等有关。

其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环节,便是氧化损伤。

许多实验都证明,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发生在晶状体混浊之前。

晶状体上皮细胞是抗氧化损伤的活性中心,它通过两个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

第一个途径是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为代表的清除自由基机制,第二个抗氧化屏障是晶状体的抗氧化酶系统,主要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1)、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各种理化因素均可通过不同途径导致晶状体自由基的聚积。

自由基最先损害的靶目标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其次是晶状体纤维。

蛋白质和脂质过氧化,发生交联、变性,并聚积成大分子,引起晶状体混浊。

(二)分类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年龄愈大愈多见。

偶见于40岁以前甚至于青年人名曰早老性或青年性白内障。

但他们的临床表现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发病早晚不同。

根据混浊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3种类型,即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性白内障。

事实上,各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之间无严格区分,仅仅是代表混浊以何部位为主导的实际情况。

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为常见,约占65%~70%;其次为核性白内障,占25%~35%;囊膜下性白内障相对比较少见,仅占5%。

《老年性白内障》PPT课件

《老年性白内障》PPT课件
如出现视力模糊、重影、眩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家族史关注
有家族白内障病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加强眼部检查。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白内障的发 生风险。
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水 平,以减少眼部血管病变的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白内障的发生风险,应 戒烟限酒。
《老年性白内障》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老年性白内障概述 •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制 • 老年性白内障检查方法 • 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方法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生活指导 • 老年性白内障预防措施
01
老年性白内障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年龄相关性 白内障,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 病率增高的晶状体混浊疾病。
抗氧化系统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内的抗氧化系统逐渐减弱,无法有效清除氧自由基。
营养代谢障碍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E等抗氧化维生素的缺乏, 使得晶状体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 。
微量元素失衡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晶状体 内营养代谢障碍,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
锌、硒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失衡,影 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导致血 糖升高,影响眼部健康。 建议减少甜食和高糖饮料 的摄入。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鱼、禽、蛋、奶 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 助于维持眼睛正常功能。
06
老年性白内障预防措施
定期眼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白内障的迹象。

(整理)社区护理学——老年性白内障

(整理)社区护理学——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是我国整个人群致盲的首要疾病,在各型白内障中,老年性白内障占60%以上。

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发生在50岁左右,使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老年性白内障无外伤、眼内疾病、糖尿病、中毒等因素存在,与年龄有关的晶状体混浊,并引起视力下降,称为老年性白内障。

★诱因年龄老化、环境因素、过度暴露于日光照射、吸烟也可诱发白内障★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有的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甚至失明。

★治疗目前尚无药物控制和治愈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时间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视力在0.1~0.3之间即可考虑手术。

现在的手术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效果好。

★护理指导“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不怒,劳逸适度”●饮食※多吃含类叶红素的食物:深色、红色、黄色、橙色的蔬菜瓜果如菠菜、胡萝卜、辣椒等合类叶红素丰富.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动物的肝脏、蛋奶)、其他类胡萝卜素使患白内障的风险降低40%。

※多吃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番茄、菠菜、洋葱、大白菜、四季豆以及草莓、桔子、柚、橙等。

也可从蔬菜、葵花籽油、花生油、谷类、豆类、深绿色植物、肝、蛋和乳制品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E,油菜、菠菜、荠菜、茴香、南瓜、番茄等蔬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多食微量元素含锌丰富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容易被吸收。

以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类中含锌量高。

其中以牡蛎中含锌量最高…植物性食物如粗粮、海藻类、坚果、豆类、大白菜、萝卜、茄子中含锌较多。

※吃含硒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肾、心、鱼虾、乳类、肉类、坚果、蛋黄、瘦肉、香菇、木耳、芝麻等※多饮茶水茶叶中大量鞣酸可以阻断体内产生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所以茶水对白内障疾病的有效预防作用。

※多饮水,每天至少饮一升半水。

※牛奶不要多,每天以250克~500克为宜,因牛奶中含乳糖,会促成白内障。

●眼睛保健1.阅读和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每隔1小时应到户外活动或闭眼休息10~15分钟。

眼科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眼科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老年性白内障
本病是眼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造成视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失明的慢性眼病。

常见于老年人。

多双眼先后患病。

中医称“圆翳内隙多因脾虚气弱或肝肾两亏,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诊断】
1自觉视物渐趋模糊,眼前有固定阴影而无其他痛楚。

经过较长时间后,视力渐降,甚至只能辨别影子晃动与感到光亮。

2.初发期晶状体呈车轮状混浊,以后逐渐加重,融合呈灰白色混浊;侧照法于晶体表面见到新月形虹膜阴影则为膨胀期;后期则晶状体呈一片乳白色,是为白内障成熟期。

白内障从初发期到成熟期可经数月至数年不等。

【治疗】
一、辨证论治
适用于白内隙早期。

1脾气虚弱视物渐渐模糊,体倦乏力,面色淡白,食少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牌益气。

方药举例: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鸡内金、当归、陈皮、柴胡各10g。

2.肝肾不足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举例: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泽泻、首乌、菟丝子各IOg,荒蔚子12g,砂仁3g,菊花5go
二、中成药
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每次服5g,每日2次。

五子补肾丸每次服5g,每日3次。

补中益气丸或益气聪明丸每次服5g,每日2次。

三、针灸治疗
适用于白内隙早期,以提高部分视力。

体针臂膈、肝俞、睛明、肾俞、太冲。

四、手术治疗
白内障成熟期,可行白内障针拨术或针拨套出术。

膨胀期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多同时植入人工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性白内障简介
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

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

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

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

(1)初发期:混浊首先出现在晶体周边部,皮质,呈楔形,其尖端指向中心,散瞳后可见到眼底红反光中有黑色楔形暗影,瞳孔区仍透明,视力无影响。

(2)未成熟期或称膨胀期:混浊的皮质吸收水分肿胀,混浊加重并向周围扩展,体积渐增大,虹膜被推向前方,前房变浅,有发生青光眼的可能。

在未成熟期晶体前囊下皮质尚未完全混浊,用斜照法检查时,可在光源同侧瞳孔区看到新月形投影,这是此期的特征。

(3)成熟期:混浊扩展到整个晶体,皮质水肿减退,晶体呈灰白色或乳白色。

视力降至眼前指数或手动以下,此时晶体囊腔内的张力降低,晶体囊与皮质易分离,是白内障手术最理想的时期。

(4)过熟期:成熟期白内障经过数年后,皮质纤维分解变成乳汁状,晶体核下沉,晶体体积缩小,对虹膜的支持力减弱,可见虹膜震颤现象,乳化状的晶体皮质进入前房,可刺激产生晶体源性葡萄膜炎;若皮质被巨噬细胞吞噬,堵塞房角可产生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2.核性白内障:晶体混浊多从胚胎核开始,逐渐扩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

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

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

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在晶体后极部囊下的皮质浅层出现金黄色或白色颗粒,其中夹杂着小空泡,整个晶体混浊区呈盘状,常与皮质及核混浊同时存在,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