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验方

合集下载

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

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

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其中的14种常用方剂及其克数和用法,但具体使用哪种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综合考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包括其重量克数和用法:1. 金银花败毒饮:金银花20克,菊花20克,地骨皮20克,草豆蔻5克,桂枝5克,黄芩10克,板蓝根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 鲨胆清鼻丸:鲨胆粉10克,黄芪10克,陈皮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桂枝10克,香附10克,牡丹皮10克,黄连10克,薄荷10克。

每次1.5g,开水冲服,每日3次。

3. 蝉蜕煎剂:蝉蜕9克,板蓝根9克,薄荷3克,玄明粉3克,甘草3克,黄芩3克。

水煎后去渣,每日3次,每次30mL。

4. 气化丸:葱白60g,花椒15g,桂枝15g,白芷10g,防风10g,附子10g。

煎水静置后取上清,每日3次,每次50mL。

5. 牛至煎剂:牛至30克,板蓝根30克,苍术20克,半夏20克,白芷20克,黄芩15克。

水煎后去渣,每日3次,每次30mL。

6. 清宣舒鼻颗粒:苍术6克,白芷6克,荆芥6克,防风6克,薄荷6克,黄芩6克,桔梗6克,紫苏叶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7. 清鼻炎口服液:皂角刺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6克,栀子6克,白芷6克,生地6克,牛蒡子6克,甘草3克。

每剂15mL,每日3次。

8. 鼻炎清口服液:牛蒡子9克,桔梗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草果9克,荆芥9克,苍术9克,地黄6克,黄芪6克,白芷6克,黄连3克。

每剂15mL,每日3次。

9. 鼻炎口服颗粒:苍术6克,羌活6克,荆芥6克,白芷6克,防风6克,薄荷6克,黄芩6克,桔梗6克。

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10. 清宣感冒片:防风6克,白芷6克,草果6克,薄荷6克,苍术6克,桔梗6克,黄芩6克,荆芥6克,甘草3克。

每次4片,每日3次。

【民间妙方】鼻窦炎

【民间妙方】鼻窦炎

【民间妙方】鼻窦炎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鼻窦炎又可叫鼻渊或脑漏,是一种常见疾病。

预防本病包括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和及时治疗鼻内疾病,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001麻黄杏仁汤治鼻窦炎【方剂】麻黄、黄芩各6克,杏仁、石膏、苍耳子、辛荑花、白僵蚕、杭菊花、蔓荆子、白芷各10克,细辛、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小儿药量酌减【主治】急性鼻窦炎。

【验证】用此方共治108例,疗程1~10天,平均4天。

其中急性上领窦炎54例、急性额窦炎43例、急性筛窦炎8例、急性蝶窦炎3例。

经用上述方法治疗3~4天,治愈92例(临床主要症状消失,鼻镜、后鼻镜复查正常),有效16例(主要症状消失,鼻镜、后鼻镜复查,鼻黏膜、鼻甲充血未消者)。

002辛荑花散塞鼻治鼻窦炎【方剂】辛黄花15克,白芷、苍耳子各10克,桂枝5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

每天晚饭后取药末1克,用1寸见方双层纱布2块将药末分包成2个药球,以棉纱扎紧,并留线头1寸左右,先塞1个药球于剧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1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1药球塞入对侧鼻孔。

一般5天左右即见好转。

10天为1疗程,轻者2疗程可愈,重者亦可减轻诸症。

【主治】鼻窦炎。

【验证】陈某,男,32岁。

鼻塞头痛、语音重浊近10年,曾用各种滴鼻液及封闭治疗均无效,经用此方2个月,诸症即愈,1年余未复发。

003半夏天麻汤治鼻窦炎【方剂】半夏、天麻、苍耳子、白芷、元胡、生甘草各10克,生白术、黄芪各15-30克,细辛4克,黄芩12克,鱼腥草30克,川芎、连翘、丹参、牛膝、生白芍各15克,辛夷、藿香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儿童酌减【功效】化痰清热,益气活血。

【主治】鼻窦炎。

【验证】用此方治疗鼻窦炎患者50例,治疗10-30天,结果治愈3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

004银花公英汤治鼻窦炎【方剂】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生石膏各30克,大青叶、苍耳子各15克,细辛4克,黄芩、白芷各12克,辛荑9克。

鼻窦炎的中药方子

鼻窦炎的中药方子

鼻窦炎的中药方子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中药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子治疗鼻窦炎。

方子一:清热解毒方
组成:
黄芩 10克
黄芪 10克
石膏 15克
白芷 10克
生甘草 5克
方法:
将上述草药加水煎煮,取汁后分2次服用。

___:化痰止咳方
组成:
杏仁 10克
___ 10克
___ 10克
橘核 10克
茯苓 15克
方法:
将上述草药加水煎煮,取汁后分2次服用。

___:益气养阴方
组成:
生地黄 15克
百合 10克
___ 10克
麦冬 10克
黄芩 5克
方法:
将上述草药加水煎煮,取汁后分2次服用。

___:活血化瘀方
组成:
三七 10克
桃仁 10克
红花 10克
赤芍 15克
石膏 5克
方法:
将上述草药加水煎煮,取汁后分2次服用。

请注意,在使用中药治疗鼻窦炎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并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该选择适
合自己的中药方子进行治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子,希望能对鼻窦炎的治疗有所帮助。

治疗鼻炎的中医偏方

治疗鼻炎的中医偏方

治疗鼻炎的中医偏方治疗鼻炎是许多患者长期寻求解决方案的问题。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拥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不乏一些偏方,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1. 辛夷花煎剂:辛夷花具有散风通鼻的功效。

取辛夷花10克,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2-3次。

此方适用于风寒型鼻炎。

2. 白芷炖猪肺:白芷具有散寒、解表、通鼻的作用。

将白芷10克与猪肺适量一同炖煮,熟后食用,每周2-3次。

适用于慢性鼻炎患者。

3. 薄荷茶:薄荷具有清凉解表、疏风散热的功效。

取新鲜薄荷叶3-5片,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次。

适用于风热型鼻炎。

4. 黄芩煎剂: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取黄芩10克,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2次。

适用于湿热型鼻炎。

5.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取干菊花5-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次。

适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鼻炎。

6. 苍耳子煎剂:苍耳子具有散风、通鼻、止痒的作用。

取苍耳子10克,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2次。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

7. 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适用于风寒型鼻炎,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8. 银花连翘茶:金银花和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功效。

取金银花、连翘各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次。

9. 艾叶熏蒸:艾叶具有温经散寒、驱风止痒的作用。

将艾叶适量放入盆中,加水煮沸,用蒸汽熏鼻,每日1-2次。

10.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等穴位,可以缓解鼻炎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偏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缓解鼻炎症状,但不同患者的体质和鼻炎类型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同时,对于长期或严重的鼻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鼻 窦 炎---处方集

鼻 窦 炎---处方集

鼻窦炎---处方集【鼻窦炎验方精选】方一加味苍玉散--小儿鼻窦炎=鼻流浊涕,鼻塞,或见头昏头痛=炙黄芪6份,自芷6份,苍耳子份,炒白术3份,防风3份,辛夷3份,菖蒲1份,细辛1份,冰片l份。

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每次以0.5g药末分别吹入鼻腔。

每日用药3次,5日为1疗程。

方二加味托里消毒散--慢性鼻窦炎--间歇性鼻塞,流浊涕,前额胀痛--辛夷15g ,苍耳子15g,白芷15g,地龙15g ,银花15g,连翘15g,川芎10g ,蝉蜕10g ,石菖蒲10g ,皂角刺10g,桔梗10g,黄芪20g,甘草6g ,薄荷6g。

每日1剂,日服3次,每煎200分钟。

煎好药汁后立即倒入保温瓶中,瓶口盖上厚纸板,中剪两孔,孔大小约0.5cm2,间距1cm,用鼻孔对准纸孔(远近适宜),反复呼吸10~15分钟。

然后将药汁服下。

7天为1疗程,可治疗2~5疗程。

方三五苍饮--慢性鼻窦炎= 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蒲公英12g,地丁12g,苍耳子15g,天葵子10g ,白芷10g,辛夷10g,薄荷10g,川芎10g,赤芍10g,黄芩10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300ml,分2次服。

方四麻杏薏甘汤加味-- 急性鼻窦炎= 麻黄6g,杏仁10g,薏苡仁20g,白芷10g,败酱草15g,川芎6g,银花20g,桔梗6g 生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五鼻渊4号--鼻窦炎(肝胆湿热型) 苍耳子10g,白芷6g,龙胆草10g,辛夷12g,黄芩12g,细辛6g,川芎10g,桔梗10g,生地6g。

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药液不少于400ml,早晚各服1次,7日为1疗程。

方六疏风清热汤-鼻窦炎=连翘15g,菊花12g,蝉蜕9g,薄荷9g,僵蚕6g,川芎12g,细辛3g,白芷9g,黄芩12g,芦根20g。

煎服,15天为l疗程。

方七开窍解毒汤-- 上颌窦炎--头昏头痛,鼻塞,终日脓涕不断,且有腥臭味,失眠。

检查:鼻腔黏膜急性充血,双中鼻甲肿大,双中鼻道大量脓性分泌物=白芷6g ,薄荷6g,辛夷花12g ,苍耳子9g,玄参12g,土茯苓10g,黄芩10g ,连翘12g,菊花12g。

鼻窦炎验方精选

鼻窦炎验方精选

鼻窦炎验方精选方一加味苍玉散药物组成炙黄芪6份,自芷6份,苍耳子6份,炒白术3份,防风3份,辛夷3份,菖蒲1份,细辛1份,冰片l份。

制剂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每次以0.5g药末分别吹入鼻腔。

每日用药3次,5日为1疗程。

适应病症小儿鼻窦炎。

表现为鼻流浊涕,鼻塞,或见头昏头痛。

资料来源《广西中医药》1990年第5期,作者周炜。

方二加味托里消毒散药物组成辛夷15g ,苍耳子15g,白芷15g,地龙15g ,银花 15g,连翘15g,川芎10g ,蝉蜕10g ,石菖蒲10g ,皂角刺10g,桔梗10g,黄芪20g,甘草6g ,薄荷6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日服3次,每煎200分钟。

煎好药汁后立即倒入保温瓶中,瓶口盖上厚纸板,中剪两孔,孔大小约 0.5cm2,间距1cm,用鼻孔对准纸孔(远近适宜),反复呼吸10~15分钟。

然后将药汁服下。

7天为1疗程,可治疗2~5疗程。

适应病症慢性鼻窦炎。

表现为间歇性鼻塞,流浊涕,前额胀痛等。

资料来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年第6期,作者高思好等。

方三五苍饮药物组成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蒲公英12g,地丁12g,苍耳子15g,天葵子10g ,白芷10g,辛夷10g,薄荷10g,川芎 10g,赤芍10g,黄芩10g,甘草10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300ml,分2次服。

适应病症慢性鼻窦炎。

经常头痛,流脓涕,量多,鼻塞,嗅觉消失,遇风或寒冷则脓涕骤增,症状加重。

资料来源《甘肃中医》1997年第1期,作者马玉起等。

方四麻杏薏甘汤加味药物组成麻黄6g,杏仁10g,薏苡仁20g,白芷10g,败酱草 15g,川芎6g,银花20g,桔梗6g 生甘草6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适应病症急性鼻窦炎。

表现为鼻堵,流黄涕,伴嗅觉减退,头痛,微恶寒,低热,咳嗽,黄痰,口干,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数。

检查:鼻黏膜轻度充血,双下甲稍肿大,鼻中道有黄稠分泌物,两眉头部有压痛。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耳鼻喉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1、鼻窦炎【处方】1:党参10g 桔梗10g 赤芍10g 路路通10g【功效】:健脾益气,宣肺通窍。

【适应症】:鼻塞或重或轻,鼻涕粘白,稍遇风冷刺激则鼻塞加重,嗅觉减退,头昏头胀,自汗畏风。

【处方】2:泽泻10g 夏枯草10g 辛夷6g 川芎6g炒苍耳子9g 柴胡6g 防风10g 鱼腥草30g 【功效】:清胆泻火、化浊通窍。

【适应症】:鼻涕浓浊,色黄或黄绿相间,量多有腥味,嗅觉减退,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寐少梦多。

2、慢性鼻窦炎【处方】:柴胡6g 黄芩10g 炒苍耳子9g 白芷6g茯苓10g 滑石10g 甘草3g【功效】:清热利湿,排脓通窍。

【适应症】:鼻塞,流涕。

3、口腔炎/扁桃体炎【处方】:金银花10g 丁香5g 薄荷6g 檀香3g【功效】:清热养阴。

【适应症】:口舌生疮,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口干口臭,口渴引饮,便秘溲黄。

用法用量:含漱。

上药加60~100ml开水溶解后,待水稍凉不烫舌时,每次喝适量药液含漱30~60秒后吐出,连续3~5次,漱完为止。

一日一剂。

4、声带小结【处方】:赤芍10g 白僵蚕10g 浮海石10g 昆布10g 浙贝母10g 法半夏9g 陈皮6g 枳壳6g 郁金10g 夏枯草10g 【功效】:理气活血,化痰散结。

【适应症】:颈部痰核,结聚日久,按之摁手,不红不痛,但不碍饮食与呼吸。

5、急性喉炎【处方】:瓜蒌皮10g 僵蚕10g 薄荷12g 桔梗10g 浮海石10g 【功效】:宣肺化痰,开音散结。

【适应症】: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痰粘着感,常需清嗓,胸闷不舒。

6、慢性喉炎【处方】: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 地黄10g柴胡6g 桔梗10g 甘草6g 玄参10g 蝉蜕6g 诃子10g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适应症】:声嘶,声带小结或息肉。

7、急性咽炎【处方】:荆芥10g 防风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蒲公英10g 玄参10g 桑白皮10g 桔梗10g 甘草3g 牛蒡子10g 浙贝母10g 【功效】: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中医医案——鼻窦炎(二)

中医医案——鼻窦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辛通清热为主治愈鼻渊病案:游某,男,45岁。

主诉及病史:头常晕痛,鼻塞,涕多浓稠有异味,嗅觉不敏,已有年余之久,眠食二便均正常。

诊查: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鼻为肺之窍,肺气流通,鼻始为用。

肺胃积热,郁蒸上腾于鼻,以致浊涕如渊,窒塞不通,嗅觉不敏。

治法:宜辛通清热为主。

处方:辛夷花6g 香白芷5g 南薄荷5g 杭菊花10g 酒川芎5g 明藁本5g 北细辛3g 酒生地10g 青连翘10g 节菖蒲5g 酒条芩10g 炒防风5g二诊:服药5剂,浊涕渐减,异味亦轻,鼻塞基本通畅,嗅觉稍好。

效不更方,嘱将原方多服至愈为度。

按语鼻渊之证,类似西医学之鼻窦炎,初起多由内有蕴热、外受风寒,若治疗不当或治不及时,则日久不愈,浊涕长流,源源不断,嗅觉失灵。

施师常用辛夷散加减,取川芎、防风、辛夷、细辛、藁本、白芷、菖蒲以辛通,黄芩、菊花、连翘、生地以清热;肺胃清和,鼻1窍通利,则浊涕自止,而香臭能辨矣。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32,施今墨医案。

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一位中医革新家和教育家。

施氏13岁得舅父河南安阳名中医李可亭亲授,发奋习医。

1932年独资创建华北国医学院,兼任院长。

1941年任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董事长。

解放前在京、津、沪、宁等地悬壶,曾任中央国医馆副馆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医院中医顾问,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西医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施氏临床辨证精确,善理气血,调脾胃,精于组方配伍,师古而多创新,守法而贵灵活,治病独具风格。

为继承其宝贵经验,经门人整理,已出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等书。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鼻窦炎是指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以慢性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鼻塞、嗅觉失灵、头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

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文章来源:兰州西京医院:七里河区西站东路27号黄金大厦往南50米。

1、鹅不食草研成细末粉25克,凡士林75克,调成软膏。

涂于鼻腔患处,每日2-3次。

2、野菊花10.5克,苍耳子9克。

上药加水适量煎至200毫升,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3、新鲜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4、葱白捣烂绞汁,以棉球蘸汁塞入鼻腔患处。

5、辛荑花2-3朵,揉碎,用纱布包好塞入鼻腔患处。

6、玉米须、归尾各等量,制成烟丝,取适量装入烟斗吸入,每次吸1-2烟斗,每日5次。

7、大蒜去皮洗净捣汁,加甘油2倍,用棉球蘸药塞鼻内,用药前先用淡盐水清洗鼻腔。

8、白芷30克,薄荷、辛荑花各15克,苍耳子7.5克穴炒雪,共研细末,每服6克,每日3次,饭前葱茶汤送服。

9、老刀豆根适量,焙干研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10、葱白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加等量甘油及1滴薄荷油,滴鼻每日3次。

11、丝瓜藤1米,切碎、晒干、焙焦、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12、灵芝煎成浓汤,过滤后,频频滴鼻。

13、玉兰花蕾3克,苍耳子6克,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