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浙江省外贸出口也在持续快速发展。
浙江省外贸业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等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在服装、鞋类出口方面占据了全国外贸市场的重要位置,出口量逐年递增。
浙江省外贸经济的发展对于浙江省乃至整个中国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中国贸易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也极为重要。
安徽省的外贸出口的存在基本与浙江省外贸出口相对应。
安徽省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贸易体制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贸易稳定性不足等。
与安徽省不同的是,浙江省外贸出口虽然占据了全国外贸市场重要的位置,但同样也面临其独特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更加精细化,一方面市场需要量身定制的产品,另一方面市场对成本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意味着对于浙江省的外贸企业来说,产品品质、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差异化等方面都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同时,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投入必须不断提高,才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2)增值税退税额度下降增值税退税额度下降是制约浙江省出口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税制的改革,增值税退税额度出现了下降趋势,这就给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新的税制下,浙江省的外贸企业迫切需要按照规定,对产品进行调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出口定价体系。
(1)提升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浙江省外贸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浙江省外贸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引导顶级企业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力求在打造自有品牌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2)利用高新技术创新优势外贸企业从研发、生产到营销,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这一点对浙江省的外贸企业也是适用的。
浙江省是全国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技术上相对其他地区有明显优势,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应该利用自身高新技术创新优势,尽可能地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机会。
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在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8年-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扩大了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商品价格、产业结构、就业和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差距;影响机制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分析1.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历年对外贸易总额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外贸出口的持续进步,与消费和投资一起,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不仅为浙江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对我省的经济模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图1,1998年-2022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2022年浙江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奠定了浙江贸易大省的坚实地位,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22年外贸总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再次回落到2000亿美元以下。
之后两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2022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
但由于金融危机余音未袅,欧洲市场又陷入了欧债危机的泥淖,使得2022年至2022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停滞不前。
(2)历年对外贸易依存程度情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程度。
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及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共同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高低,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表示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如图2所示,1998年-2022年浙江省外贸依存度走势,浙江外贸依存度从1998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由2004的0.24一路升至2007年的0.70。
超高的外贸依存度不仅给浙江带来了大好的经济局势和急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同时也附带着对对外经济的超强依赖性。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对外贸易出口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浙江省拥有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如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浙江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在加大出口力度,对浙江企业构成了压力。
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一些国家采取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使得浙江企业的出口面临更多的障碍。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因素也对浙江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策略1.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了解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定位和创新,以符合市场需求并有竞争优势。
2.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质量是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关键。
浙江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优化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解决方案。
3.加强科研创新:浙江企业应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
4.拓展多元化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策略。
5.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体现。
浙江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通过品牌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6.主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浙江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以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浅谈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引言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大省,拥有众多的民营企业。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全球竞争加剧,浙江民营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浙江民营企业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出口贸易环境。
问题一: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出口产品可能会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
浙江民营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和产品定位,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对策一:多元化市场开拓浙江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开拓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
他们可以寻找新兴市场,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对某一市场的依赖性。
此外,还可以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策二:加强市场调研与预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浙江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工作。
他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战略。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进行市场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二:贸易壁垒加剧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贸易壁垒的设立越来越严格,给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压力。
贸易壁垒的提升会增加出口成本,加大运营难度。
对策一:拓宽贸易渠道面对贸易壁垒的升级,浙江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拓宽贸易渠道来减少对某一市场的依赖。
他们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寻找新的出口市场。
此外,还可以增加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度。
对策二:加强国际合作浙江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贸易壁垒。
他们可以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开展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组织,争取更加公平和开放的贸易环境。
问题三:供应链短板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对民营企业的出口贸易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供应链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浙江民营企业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可能存在短板,导致交付时间延迟、成本增加等问题。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省是中国外贸出口大省之一,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浙江省外贸出口一直处于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需求的波动,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在近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额为2.0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7%。
尽管出口额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增速相较于几年前显著下降。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动荡不安,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了限制和打压,使得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困境。
二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波动。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动了对外贸出口的需求减少;国外市场需求变化不确定,不同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是企业自身因素。
浙江省外贸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相对滞后。
二、对策分析针对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开拓新市场。
目前,浙江省外贸出口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市场份额已经相对饱和。
浙江省可以通过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
2. 提高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外贸出口产品大多为中低端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浙江省可以加大需要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对产品销售和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浙江省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4. 改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和提升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可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贸企业参与到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中。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以宁波富达企业为例摘要: 浙江对外贸易的增长的“奇迹”具有结构特征,它是特有的浙江模式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利用自身独特的条件,积极发展外贸,与江苏、广东、上海并称四大出口省份,在全国的总贸易额中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
现从外贸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并结合富达企业的调查分析所得,全面阐述浙江外贸的演化过程,并且不断改善,期翼外贸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好,激发贸易潜力。
关键字:浙江外贸;现状;民营企业;出口1引言正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庞大的外贸团体即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浙江外贸在过去几年总外贸出口中总额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缺陷已经慢慢地显露,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不仅如此,强烈的外部条件也在不断撞击浙江的外贸结构,在这动荡又稳定的经济时代,浙江外贸能够与时俱进、凭借自身的努力奋发进取吗?2总况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尤其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贸易总额达到了620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1%,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
在这一年中,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上升至2002年的5.1%,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在这样强劲的贸易环境下,浙江外贸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大省。
截至2010年年末,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长33.4%;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35.7% ,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表2.1 2010 年浙江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3浙江省外贸出口现状3.1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浙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贸发展之路:积极推进主体、商品结构、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四个多元化”。
浙江抓住了入世机遇,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做大了外贸出口,仅用了8年浙江外贸出口从百亿跃上千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领域。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调整,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出口规模持续增长:浙江省的外贸出口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9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
2.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浙江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口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高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占比不断提升,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逐渐下降。
3. 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美国是浙江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对美出口占比较高。
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措施给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浙江省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1. 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
加上国际竞争激烈,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面临着市场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等困境。
2. 贸易摩擦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给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一些出口到美国的浙江企业面临压力。
3. 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较高,并且大部分企业以代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
这使得浙江省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
1. 市场拓展多元化:积极发展新兴市场,多元化市场拓展,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通过加强对非洲、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合作,寻求更多出口机会。
2. 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通过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加强企业竞争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大省之一,外贸出口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外贸出口总体情况浙江省外贸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浙江省外贸出口总额约为1585亿美元,同比增长6.8%。
虽然增速相对较低,但总体表现稳定。
2. 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浙江省外贸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纺织品、机械设备等领域。
纺织品和服装、机械设备是浙江省出口的两大支柱产业,占据了外贸出口的较大份额。
电子产品和家具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出口规模。
3. 主要出口市场浙江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
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这些市场对于浙江省的外贸出口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影响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的因素1.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
浙江省外贸出口也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贸易摩擦增加等问题。
2. 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的重要动力。
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面临着成本上升、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发展高技术产业、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助于提升浙江省的外贸出口竞争力。
3. 贸易便利化水平贸易便利化是推动外贸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可以加强海关、口岸等方面的改革,推进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通关速度和效率,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增强竞争力。
1. 拓展市场多元化浙江省可以进一步拓展出口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
在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利用自由贸易区等平台,提高浙江省的外贸出口规模。
2.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是关键的竞争力。
浙江省可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出口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2005—200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对外贸易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2005—2010(1-9)时期,全国对外贸易达到10140389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3.61%,以超过一半。
在面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开始稳步地恢复。
如下图所示,浙江省是一个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地做出贡献。
在进口贸易额方面,浙江省加大进口,到2010年9月已是5342087万美元,占了5.27%,在出口贸易额方面,也不断鼓励出口,有13297550万美元,所占本论文将从对外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及差额,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来了解、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情况。
一.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全部价值。
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货物贸易额由货物出口额和货物进口额两个部分相加组成。
浙江省在2005—2008年对外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从10739123万美元增长至21110927万美元,增长了96.6%,这说明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下,进出口贸易不断地扩大。
2008—2009年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外贸易额减少2337439玩美元,进出口额都有所减少。
随着浙江省贯彻政府的措施,相信不久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二.进出口贸易额及进出口差额年份出口进口顺差/逆差贸易增长额2005 7680353 3058770 46215832006 10089427 3825259 6264168 0.2957 0.313667 0.250587 2007 12827293 4858341 7968952 0.271005 0.27136 0.270069 2008 15426700 5684227 9742473 0.193677 0.202647 0.169993 2009 13301032 5472456 7828576 -0.11072 -0.13779 -0.03726 1)进出口差额的现状图表表明,在2005—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都在持续增长,且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5年是顺差,为4621583万美元,2006年是顺差,差额是6264168万美元,2007年是顺差,差额是7968952万美元,2008年是顺差,差额是9742473万美元)。
2008—2009年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在减少,且出口减少幅度大于进口减少幅度,但是,2009年仍是顺差,差额是7828576万美元。
但是,2006—2009年间,贸易增长额的速度在不断地减少,直到2009年,贸易增长额达到负增长,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2)贸易差额(顺差产生的原因,影响)贸易差额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说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可氛围外因与内因。
在对外贸易顺差问题上,这种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中国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持续产业转移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促进了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长3.发达国家对向中国技术出口存在多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顺差4. 当前不合理的金融体系,主要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贸易顺差产生,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内因造成的:1.政策原因——奖出限入的政策,僵化的汇率政策,缺乏兼顾内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
中国式消费品大国,但消费品很少进口;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进口替代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中国。
3.中国明显的劳动力优势。
4.人民币的升值期望5.储蓄率水平过高贸易顺差对浙江省的积极作用:1.提高浙江的国际支付偿付能力;2.应对金融危机,改善产业水平;3.扩大和获取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4.增强抗风险能力;5.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力就业;6.推动制度的创新同时,贸易顺差也对浙江省起着消极作用:1.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的风险不断增大,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2.增加浙江省贸易摩擦,影响对外贸易持续发展;3.还使资源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面对贸易顺差带来的影响,政府要调整进出口关税及优惠补贴政策;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模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注重发展内需型经济;大力鼓励奖外投资等,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外贸易顺差。
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1)总值分类情况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划分为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两种。
在2005—2009年间,在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中,制成品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2005年时比重为95.04%,2006年为95.58%,2007年为96.22%,2007年为96.38%,2009年为96.47%。
对外贸易进口结构仍以制成品为主,2005年比重为80.33%,2006年比重为79.10%,2007年比重为78.89%,2008年比重为74.26%,2009年比重为74.79%。
对外贸易结构随着总值的增长,机电产品类的数量也在增长。
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重在增长,而初级产品的比重在减少;进口结构中制成品的所占比重在减少,而初级产品的比重在增加。
出口总值分类表单位:万美元项目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出口总值7680353 10089427 12827293 15426700 13301032 机电产品3026157 4236303 5557980 6804800 5550552 总值中:工业制成品7299176 9643687 12342087 14868136 12831464 初级产品381177 445740 485206 558564 469568 总值中:制成品所占比重0.9503699 0.95582108 0.96217394 0.96379239 0.96469687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0.0496301 0.04417892 0.03782606 0.03620761 0.03530313进口总值分类机电产品921646 1237456 1379370 1502351 1189665 总值中:工业制成品2457096 3025605 3832578 4221124 4092752 初级产品进601674 799654 1025762 1463103 1379704 总值中:制成品所占比重0.803295 0.790954 0.788866 0.742603 0.747882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0.196705 0.209046 0.211134 0.257397 0.2521182)具体商品情况置及类似品包出口商品结构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比重为第二。
其他还有农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各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达到最多出口产量,2008—2009年个出口额减少。
但是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幅度波动较小,机电产品波动大。
、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件附件类气进口主要商品结构也以机电产品为主,还有较为明显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和初级形状的塑料等。
机电产品2005—2008年增长,其中2005—2006年的速度快于2006—2008年的增长速度,2008年以后进口减少。
高新技术产品有起有伏,波动着。
2005—2006年增加,2006—2007年减少,但不低于2005年,2005—2006年又快速增加,大量引进。
2008—2009年减少。
同时,2005—2009年间,对于初级形状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3)旅游业的发展这几年,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得到持续发展。
仅仅是由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创汇收入在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了24.27%,2007年增长了26.99%,2008年增长了11.66%,2009年增长了6.6%。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2005-2009年)项目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12758 16149.1 19100 20900 24410收入(亿元)1239.7 1519.6 1820 2040 2424入境旅游人数合计(人次)3480089 4268328 5111789 5396682 5706385 #外国人2329202 2813700 3436358 3661293 3776024 港澳同胞510490 695118 785905 820554 906547台湾同胞640397 759510 889526 914835 1023814创汇收入(万美元)171623 213270 270821 302408 322358 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要素:要素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的差异,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还有一些相关政策。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发展经济时可以因地制宜,使各有所长;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地方的生产力,从而追求更高的利润化;以规模经济为主的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使商品结构不断的改善;产品差异可以使销售有竞争力,从而有主要优势。
因此,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要兼顾不同要素的综合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鼓励创新,增加在中高端产品上的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国别(出口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地区)总值7680353 10089427 12827293 15426700 13301032亚洲2638925 3329698 4243984 4967863 4417541非洲404572 543954 714156 883210 813347欧洲2300766 3000138 4042365 5082080 4162844拉丁美洲403953 605265 830820 1177982 1010584北美洲1763254 2392708 2720033 2954200 2562336大洋洲168883 217672 275934 361366 334379国别(进口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地区)总值3058770 3825259 4858341 5684227 5472456亚洲1992024 2591101 3165041 3637609 3237144非洲79219 124032 104350 172047 153878欧洲473394 517923 689898 785229 861414拉丁美洲125332 125102 233421 329437 471358北美洲313271 365012 515908 555052 498821大洋洲75263 102018 149533 204695 249787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地区2005年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2009主要集中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对外贸易的进口方向2005年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2009年集中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