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岭南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合集下载

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杜冰曌杨鑫瑶冯晓尹旭张和新歌赵凤高增平屠鹏飞柴兴云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01期[摘要]岭南特色药材岗梅为冬青科冬青属梅叶冬青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岗梅的化学成分以三萜皂苷为主,也含有一定的酚酸和少量甾体及单萜。

药理研究显示,岗梅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脂质代谢等活性。

该文对岗梅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整理,以期为系统的药效物质研究、质量标准提升及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岗梅;冬青属;三萜皂苷;药理活性;综述岗梅为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的干燥根及茎,性苦、微甘、凉。

归肺、脾、胃经[1],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慢性咽喉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跌打瘀痈等病症。

岗梅既是感冒灵颗粒、外感颗粒、青梅感冒冲剂等多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之一,又是复方岗梅冲剂、复方岗梅合剂、复方土牛膝糖浆等医院制剂的组成药物,也是岭南地区王老吉凉茶、沙溪凉茶等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大[2]。

梅叶冬青为落叶灌木,高约1~4 m,具长枝和宿短枝,长枝纤细,栗褐色,无毛,具淡色皮孔,短枝多皱,具宿存的鳞片和叶痕,形如秤星,又称为“秤星树”。

梅叶冬青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常生长于海拔400~1 000 m 的山地疏林或路旁灌丛中[3]。

岗梅作为我国岭南特色药材之一,受到不少学者关注[2,4],辛晓芳等[1,5]总结了岗梅提取物及相关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但针对岗梅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活性、质量评价等整理还不够系统。

基于此,本文对岗梅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全面归纳,为其药效物质研究、质量标准提升及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做些准备。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槐花、沉香、白芷摘要:本文通过对槐花、沉香、白芷等药用植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探究其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对槐花进行了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制备和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和皂苷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等作用;对沉香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和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发现其挥发性成分中含有丰富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和麻醉作用,而不挥发性成分中则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和单萜类物质,具有抗菌和抗肿瘤作用;对白芷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和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发现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芳香烃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症作用,而不挥发性成分中则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和挥发油,具有抗氧化和镇痛作用。

关键词:槐花、沉香、白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目的和意义:药用植物是一种自然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对于深入了解其药用价值、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了槐花、沉香、白芷三种药用植物,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探究其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 槐花:分别采用乙醇和水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分析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

2. 沉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沉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不挥发性成分。

3. 白芷:分别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白芷的挥发性成分和乙醇提取不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分析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槐花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2. 沉香的挥发性和不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

3. 白芷的挥发性和不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报告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报告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报告
八仙草(别名: 铃兰草、石苇草)是一种生长在水域边缘的多
年生草本植物,常被用于食用或药用。

近年来,对八仙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有益物质。

下面是关于八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报告。

1. 多糖类物质:八仙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包括异功梅多糖、以及阿拉伯糖、木糖和葡萄糖等。

这些多糖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保湿和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皮肤的保养和修复。

2. 三萜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八仙草中存在一类叫做岩石芦醇(isolariciresinol)的三萜类化合物,该物质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这些特性使得八仙草在药用领域有一定的潜力。

3. 生物碱:八仙草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黄酮类生物碱、苦味素和硫酸类生物碱等。

其中,黄酮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八仙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钾、钙和镁等。

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
疫力,维护身体健康。

5. 活性多肽:研究表明,八仙草中含有一些活性多肽,如防菌肽、抗氧化肽等。

这些活性多肽具有抗菌作用,有助于保持肌肤的清洁和健康。

综上所述,八仙草是一种富含多种有益物质的草本植物。

它的
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目前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发掘八仙草的潜力,以及其在医药和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一、背景介绍1.黄鹌菜是什么?黄鹌菜的学名是Ranunculus muricatus L.,也叫刺果毛茛、羊角蒿、乌蒿子等。

2.黄鹌菜的产地分布黄鹌菜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是岭南地区的常见草本植物之一。

3.黄鹌菜的药用价值在传统中药文献中,黄鹌菜被用作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利尿等疗效,尤其在岭南地区的民间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二、黄鹌菜的营养成分黄鹌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鹌菜素、苦味素、橙皮苷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等功效。

三、黄鹌菜的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黄鹌菜在中药学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痈疮肿毒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2.消炎止咳黄鹌菜具有消炎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3.利尿黄鹌菜富含钾离子和天然利尿剂等成分,可促进肾脏排尿,有利尿作用。

四、黄鹌菜的药用价值黄鹌菜是岭南地区传统的草药之一,早在唐朝时期就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

中药学认为,黄鹌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利尿等功效,并能保护肝脏、降低胆固醇等作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五、黄鹌菜的副作用与禁忌1.副作用黄鹌菜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或一次性吃太多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2.禁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留不足者、感冒发热者等不宜食用。

六、结论综上所述,黄鹌菜是岭南地区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利尿等功效,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但要注意合理食用,避免过量或误食,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岭南驳骨草药--大小驳骨、九里香、三叉苦

岭南驳骨草药--大小驳骨、九里香、三叉苦

岭南驳⾻草药--⼤⼩驳⾻、九⾥⾹、三叉苦【出处】出⾃《⼴西中药志》【别名】⼤还魂、龙头草、⼤驳⾻消、⼤驳⾻丹、⼤⾻风、接⾻⽊、⼤⾻碎、⼤⾻节草、⼤接⾻、⿊叶接⾻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全株。

全年可采,晒⼲或鲜⽤。

【分布】栽培或野⽣,也作绿篱。

分布于⼴东、海南⼴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痛;接⾻续伤;⽌⾎。

主筋伤⾻折;扭伤;瘀⾎肿痛;风湿痹痛。

【⽤法⽤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外⽤: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洗。

【注意】孕妇慎服。

【验⽅】1、⼤驳⾻⼆两,泽兰⼀两,透⾻消⼀两,双飞蝴蝶五钱,⼩驳⾻⼆两,⾁郎伞三两,鸡⾻⾹五钱。

共捣烂,酒炒热外敷,每⽇换药⼀次。

2、⼤驳⾻、⼩驳⾻、透⾻消、泽兰、⾎见愁、⼊地⾦⽜各5钱。

清⽔四碗、煎成⼀碗、冲酒服。

为末调酒加热外敷。

孕妇忌服。

3、⼤驳⾻30g,九节茶30g,泽兰30g,⽜⼤⼒30g,⽑麝⾹30g,徐长卿40g,两⾯针50g,⼭⽩芷30g,宽筋藤20g,⿊⽼虎根30g,⼭桂花根30g,⼤叶紫珠20g,上药共研粗粉,加⼊⽩酒1600ml,浸泡10~15天,过滤即得。

4、⼴州荔湾区⼈民医院治疗跌打经验⽅:⼤还魂20⽄、⽥基黄20⽄、薄荷10⽄、威灵仙10⽄、⽯菖蒲10⽄、⽆名异20⽄、⼟黄柏10⽄、⾦⽜⽪20⽄、千打捶10⽄、樟⽊⽪30⽄、泽兰20⽄、旱莲草10⽄、荆芥10⽄、宽筋藤20⽄、鹅不⾷10⽄、鸡⾻⾹20⽄、六⽿苓10⽄、紫荆⽪20⽄、⾻碎补10⽄、刘寄奴20⽄,共为细末,⽤⽔或酒煮成膏状,热敷伤处。

5、正⾻⽅:⼤还魂、⼩还魂、⼤幌伞、上⼭虎、落⼭虎、⾦不换、千⽄拔、满天星、⽜不⾷、⼤⼑王、过⾻⼒、丁桂草、透⾻消,各等分,将上药叶为末可治⾎,共头根可驳⾻,九断⾻要⽤⽣鸡仔⼀只,去头⾜内脏,取⾁捶烂,连药加酒⽤锅炒过敷伤处,24⼩时即把药除去,第⼆次⽤药时,不⽤⽣鸡仔,以⾯粉和药敷患处,消肿后,以追风膏贴之,九断⼿加桂枝,断脚加⽜七、较⾻加松节。

岭南山竹子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岭南山竹子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2C oU e^^e o f S c i e n c e , Y u n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 i n g 6 5 0 2 0 3 , C h i n a % 3K u n m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o t a n y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 K u n m i n g 6 5 0 2 0 1 究 成 果 ,为 进 一 步 研 究 与 开 发 该 植 物 资 源 提 供 线 索 。
关 键 词 :岭 南 山 竹 子 ; 化 学 成 分 ; 药 理 活 性 ; 研 究 进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R28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 I:10. 16333/ j. 1001 -6 8 8 0 .2 0 1 8 . 2. 025
active ingredient. However, its active m echanism , biosynthetic
patliwa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need
plored. This review^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10 y e a rs, which may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摘 要 : 岭 南 山 竹 子 (G a % / /
是 藤 黄 科 藤 黄 属 乔 木 ,为 中 国 南 部 一 种 著 名 的 药 用 植 物 。 本 文 总 结 出
从 岭 南 山 竹 子 的 不 同 部 位 分 离 到 的 1 2 0 个 化 合 物 ,其 中 ,苯 甲 酮 类 、卩山 酮 类 是 该 植 物 的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具 有 抗

三种岭南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岭南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岭南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岭南地区人才辈出,物种丰富,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森林分布密集,具有许多中草药资源。

这些中草药因为生长环境的影响,其成分和功效与其他地区中草药有所不同,拥有独特的疗效。

为了挖掘和利用这些岭南地区的中草药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选择三种岭南地区中草药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三种岭南地区中草药的化学成分。

通过对其主要成分和功效的分析,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将选择三种岭南地区中草药进行研究,其中包括:1. 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滋补肝肾、润肺止咳。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五味子酸、五味子乙酸等。

2. 石斛:石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肾、养气安神。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石斛多糖、石斛苷等。

3. 红景天:红景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红景天苷等。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提取:采用水、醇等多种溶剂进行提取。

2. 分离:通过纯化、柱层析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处理。

3. 鉴定:采用HPLC、GC-MS等方法进行鉴定,确定其主要成分。

4. 功效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五、预期成果通过对三种岭南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确定三种中草药的主要成分。

2. 揭示三种中草药的功效和特点。

3. 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4. 为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本文选题的开题报告,仅供参考。

黄柏-苍术药对现代研究进展

黄柏-苍术药对现代研究进展

黄柏-苍术药对现代研究进展摘要:黄柏-苍术药对是临床使用较多的清热燥湿的配伍组合。

黄柏与苍术配伍后化学成分产生物理及化学变化,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增加,体现了两者配伍的合理性。

黄柏-苍术药对可以通过多条途径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实现抗炎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通过抑制尿酸形成,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下降,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该药对还具有免疫抑制和抗氧化等作用。

对于湿疹、皮炎、HPV感染等疾病也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黄柏-苍术;二妙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对是中医临床组方时采用的固定的2味药的配对组合,其在方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黄柏和苍术配伍组成的二妙散记载于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是清热燥湿的经典方剂[2]。

黄柏、苍术组成的二妙散经过历代医家的使用、化裁,或为二妙丸、二妙汤,或在黄柏、苍术的基础上进行加味运用,使之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现代学者对黄柏-苍术药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期望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化学成分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3]。

苍术中主要含有倍半萜类、烯炔类、三萜及甾体类、芳香苷类等化学成分[4]。

两药配伍后,药对整体功效的物质基础是这2味药不同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5]。

黄柏-苍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通过对该药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改变,可验证其配伍的合理性。

1.1化学成分定性研究孙兆姝等[6]采用HPLC法对黄柏、苍术组成的二妙丸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黄柏-苍术指纹图谱中17个共有峰,8个峰归属于黄柏,9个峰归属于苍术。

雷蓉等[7]采用UPLC-LTQ-Orbitrap技术对黄柏-苍术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了21个化学成分。

1.2化学成分定量研究现代学者对黄柏、苍术单味中药和两者配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黄柏、苍术化学成分总和与配伍后的二妙散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有的成分如β-桉叶醇、榄香醇、黄柏碱、木兰花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增加,有的成分如γ-芹子烯等含量减少,有的成分如四氢巴马汀、黄柏内酯、阿魏酸变化不大,两者配伍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体现了黄柏-苍术药对配伍的科学性[8,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岭南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岭南地区中草药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特产许多质量上乘的道地中药材,闻名于海内外,并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岭南地区的两种道地中草药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和巴戟天的化
学成分。

狭基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Buch. Ham. ex. D.Don) Hara. var. gerardiana (Benth.) Hara.]系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为中药溪黄草的主要资源植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溪黄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以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我们采用体外抗炎模型确定了狭基线纹香茶菜的抗炎活性部位,运用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该植物的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包括6个二萜类化合物,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4个黄酮类化合物以及10个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abdosin D (1)、(+) 15-hydroxy-salvinolone (2)、rabdosiacoside A (3)、(-)-sesaminone-rutinoside (4)、(+)-episesaminone-rutinoside(5)、rabdosiacoside B (6)、rabdosiacoside C (7)、16-acetoxy horminone (8)、花柏酚(a-hinokiol) (9)、isodoforrestin (10)、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11)、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 (12)、6-去羟基迷迭香酸甲酯(6-dehydroxyl methyl rosmarinate)(13)、松脂醇葡萄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l-O-βD-glucoside) (14)、(-)-pinocembrin (15)、槲皮素(quercetin)(16)、山柰酚(kaempferol)(17)、芦丁(rutin)(18)、莨菪亭(scopoletin)(19)、秦皮乙素(6,7-dihydroxycoumarin)(20)、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 (21)、咖啡酸(caffeic acid)(22)、咖啡酸
铵(cafFeic acid ammonium)(2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4)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25)。

其中,化合物1-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9、15、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狭基线纹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的部分二萜、苯丙素类成分能明显抑制几种重要炎症介质的释放(NO、TNF-α、IL-6);而部分的苯丙素类成分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COX-2)的活性;主含成分迷迭香酸能明显通过抑制白三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15-LO)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炎作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对炎症反应中的不同方面发挥作用,使狭基线纹香茶菜在整体上表现出抗炎的作用。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茜草科(Rubiaceae)巴戟天属植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

我们对植物巴戟天的根皮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28个化合物,包括8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2个单萜类化合物,10个蒽醌类化合物以及8个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巴戟天素A(morindasin A)(26)、车叶草酸(asperulosidic acid)(27)、去乙酰车叶草苷酸(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28)、水晶兰苷(monotropein)(29)、水晶兰苷甲酯(monotropein methyl ester) (30)、
6a-hydroxyadoxoside (31)、6a-hydroxy-7-epiloganin (32)、
pedicularis-lactone (33)、(+)-樟脑((+)-camphor) (34)、
(1S,2R,4S)-borneol-O-β-D-glucopyranoside (35)、rubiasin A (36)、rubiasinB(37)、2-甲基蒽醌(2-methyl-anthraquinone)(38)、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anthraquinone)(39)、3-羟基-1-甲氧基-2-甲基蒽
醌(3-hydroxy-1-methoxy-2-methyl-anthraquinone)(40)、1,3-二羟基-2-甲基蒽醌(1,3-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41)、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1,3-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42)、2-羟甲基蒽醌
(2-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43)、3-羟基-1,2-二甲氧基蒽醌
(3-hydroxy-1,2-dimethoxy-anthraquinone)(44)、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1,8-dihydroxy-3-methoxy-6-methyl-anthraquinone)(45)、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phen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46)、2-丁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sec-butyl-O-β-D-glucopyranoside)(47)、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ylethanol)(48)、3-(4-羟基-苯基)-1,2丙二醇
(3-(4-hydroxyphenyl)-1,2-propandiol)(49)、阿魏酸(ferulic acid)(50)、熊果酸(ursolic acid)(51)、琥珀酸(butane diacid)(52)和β-谷甾醇(β
-sitosterol)(53),其中化合物2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2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0、33-37、46-5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此外,还建立了巴戟天70%乙醇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的6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指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