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知识全解文档

合集下载

墓形设计知识点

墓形设计知识点

墓形设计知识点墓形设计是墓地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与定制化的设计,实现对逝者的敬意表达与家人心愿的满足。

以下是墓形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您了解墓地设计的要点与技巧。

1.墓形设计的分类- 地面墓形:将墓碑建造在地面上,常见的形式包括平面式、梯形式、弧形式等。

- 壁式墓形:将墓碑设置在墓墙上,常见的形式包括矮墙壁、高墙壁等。

- 出土墓形:将墓碑埋在地下,与地面平齐,只有一部分墓碑露出地面。

2.墓形设计的要素- 墓碑尺寸:根据墓地面积和个人需求,确定墓碑的尺寸,常规墓碑高度一般为1米到1.8米。

- 墓碑材质:主要有石材、耐候钢材等,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进行选择。

- 墓碑形状:常见的形状包括直立式、横放式、心形、花形等,根据个人喜好和家族传统进行选择。

- 墓碑文字:根据逝者的身份与家族意愿,墓碑上可以刻写逝者的姓名、生卒日期,或者配以简短的寄语。

- 墓碑装饰:可以在墓碑上增加个人偶像、照片、花卉图案等装饰元素,突出逝者的个性与爱好。

3.墓形设计的布局技巧- 根据墓地的地形与环境,确定合适的位置和朝向。

常见的朝向有向东、向南等,也可以根据个人宗教信仰进行选择。

- 根据家族成员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墓地规模和格局。

可以采用单人墓、双人墓、家族墓等形式,灵活满足家庭的需要。

- 合理的墓地景观设计:可以在墓地周围种植花卉、树木,设置绿化景观,打造宁静而庄重的墓地环境。

- 墓碑与墓地的协调:墓碑与墓地景观要和谐统一,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

- 考虑后期维护:合理的墓地布局可以降低后期墓地维护的难度与成本,方便家人长期守墓。

4.墓形设计的风格选择- 传统风格:传统的墓形设计常常以庄重、典雅为主,注重材质的质感和细节的雕塑。

-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的墓形设计更加简约、时尚,强调线条的简洁与创新的设计元素。

- 宗教风格:根据个人宗教信仰,选择符合信仰要求的墓碑造型与装饰。

- 文化风格:墓地设计可以融入家族的文化传统,表达家族的身份认同与特色。

墓碑的注意事项

墓碑的注意事项

广汉峰和石业一套墓碑摆在那里,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

在工厂,每一个部件都有一个名词,在陵园或是在我国民间也有很多不同的讲究。

首先是墓碑碑文书写内容的讲究。

在介绍这个之前,先普及几个名词。

中榜,龙边,虎边,分别是指墓碑的主碑板、左碑围、右碑围。

所谓中榜就是在主碑上,所雕刻的内容在整套墓碑的最中间,最核心的部分;龙边,是写明立碑时,亡灵所埋葬的位置,以免在遭到自然灾害或战争时找不到原来埋葬的地方,位置内容有一套专门的标准:山向、线度、分金线。

墓碑的碑文中要包含故人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立碑人的名称。

在刻写籍贯时一般要写明国籍,省市县甚至是街道或村庄,一是表明对故乡的眷恋,落叶归根;另一方面其后代寻找祖先的墓地时可以准确找到。

另外,因为姓名的数字是固定的,为了使墓碑上的字数是吉祥数字,风水学中有专门的关于主碑中榜上的碑文格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看看。

逝者的生平事迹在一些较大型的石雕套墓中也能看到,这种因为篇幅较大,所以我们一般建议请专门的文人一同去编写。

石雕墓碑材质的选择墓碑石材讲究纯、耐久、防腐蚀防风化无裂痕,在室外放置是否足够稳定。

花岗岩,作为一种颗粒状的天然石材,无疑满足了以上各种要求,但是怎样的花岗岩才是石雕墓碑的最佳制作石材呢?广汉峰和石业现代碑石常用的花岗岩为黑色、灰色以及白色等这些表面颜色一致的石材,且光面无色线、疤痕。

当然,部分大理石也会被用作石雕墓碑的材料,例如汉白玉大理石。

每一套墓碑的形状、尺寸都不尽相同,因此并不能完全采用流水线的机械设备加工,而只能根据墓碑各种配件的不同形状使用不同的器械。

墓碑的选材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一套墓碑的材质应尽可能地类似,这样才能保证其硬度相同,不需要经常性地调试机器。

有几款常用的材质:芝麻黑花岗岩、山西黑花岗岩、印度红、英国棕、汉白玉、芝麻白等,这些石材外表稳定,密度相近且颜色纯净,非常适合做墓碑。

当然,由于石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新的石材或是其他更好的材质来替代石材作为墓碑的主要用材也并无可能。

农村坟墓墓碑如何确立?这五方面必须要搞明白

农村坟墓墓碑如何确立?这五方面必须要搞明白

农村坟墓墓碑如何确立?这五方面必须要搞明白农村坟墓的墓碑相当于住宅的大门,是坟墓纳气的重要通道。

墓碑的好坏决定了后代子孙是否有着诸多的机遇,即使周围的山势、水势再好,墓碑很差,那么后代子孙也会遭受很大的灾难。

那么坟墓的墓碑如何立呢?主要有着哪些方面的步骤呢?第一:农村坟墓立碑方向农村坟墓在选择的时候要进行最为重要的点穴,而点穴需要根据山势来,一般是15度一个山向,而坟墓的墓碑立向就要和点穴的方位一样,如果说方位不一样,那么后代子孙家中人气旺衰、健康、事业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而坟墓的东北方位一般都是禁止立向的,因为此方位为鬼位,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

第二:农村坟墓立碑时间农村坟墓对于立碑的时间是非常讲究的,当然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导致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大体都是一、三、五周年,在清明节的前后,或者是腊月前后为好,因为这个时候牵扯到动土,一般这几个时间都是生气最为衰败的时候。

立碑的时间一定要和逝者的出生时辰有所分离。

第三:农村坟墓墓碑穴距离农村坟墓墓碑和墓穴的远近,会直接的影响到纳气的效果,从影响到后代子孙。

所以说坟墓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要太近,当然也不要太远,最佳的距离可以在9寸到6尺之间即可。

第四:农村坟墓墓碑颜色大小农村坟墓墓碑的颜色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一般颜色有着黄、白、黑、金、红。

方位不同选择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而墓碑的大小需要根据墓穴的大小决定,过小则导致气势不顾偶,纳气不多,过大则会导致头重脚轻,难以承受。

第五:农村坟墓墓碑碑文农村坟墓墓碑的碑文一般分为三部分,抬头、正文、落款。

至于具体的写法将会在明天的文章里面详细介绍。

农村坟墓的墓碑有着纳气的作用,所以说,可以从坟墓的墓碑直接判断出后代子孙有着什么样的遭遇,以及会有着什么样的疾病。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坟墓墓碑断法,将会在明天的文章里面呈现。

欢迎的点击、关注、评论、看更多的农村、农民、三农的那些事。

墓碑词汇Word版

墓碑词汇Word版

(1)墓碑词汇岁次(年次):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

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

木星正好每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

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成为岁次。

奉祀:有福、得禄和长寿等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道教信徒和普通民众追求的共同理想。

因此,明代以降。

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

道教宫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君殿。

但是单独供奉寿星的仍较普遍。

中国福禄寿三星瓷雕至今仍然有人请回家供奉,并预先在道观中开光分灵,以求灵验,护佑合家有福、得禄和长寿。

祭祀:备贡品向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

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谷旦、吉旦、吉日:都是良辰之意。

用这些字眼追求字面上的吉兆。

过去有的地方可能涉及字数吉凶的迷信。

书丹:刻碑前用朱笔写碑上的文字。

24世显考:依族谱排行,祖母为21世祖先。

父亲:考,显考。

母亲:妣,显妣。

祖父:显祖、祖考、显祖考。

祖父:祖妣、显祖妣。

(1)成语词汇一百六十八条回嗔作喜:由生气转为高兴。

仗义疏财:讲义气、轻钱财,帮助有困难的。

席丰履厚:财产丰厚生活优裕。

葬仪直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戟指嚼舌:人愤怒的样子。

涓滴归公:公家的东西,全部交给公家。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涓埃之功:细小、微小、极小的功劳。

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十分完美无缺。

春秋鼎盛:正处在壮年。

涣然冰释:比喻一律,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非分之想:不守本分的想法。

赤绳系足:谓男女练成婚姻。

重温归梦:回忆以往的美好的事情。

疾言厉色:人发怒的样子,(言词激烈,神色严厉)。

罔上虐下:指瞒上欺下。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都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收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眷眷之心:依恋不舍的心情。

踌躇不决:由于不能作出决定。

痴儿騃女:指不懂事的男女孩子。

谄上傲下:对上讨好,对下傲慢。

遁世离群:避开现实,远离群众。

耳食之谈: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

墓碑知识全解.doc

墓碑知识全解.doc

墓碑知识全解.doc墓碑是纪念已故人物的一种纪念物,通常用于标识埋葬地点。

在建立墓碑时,人们会在其中加入各种信息,以便后人了解死者的身份、生平经历等相关信息。

本文将为您介绍墓碑的知识全解。

1.墓碑的种类墓碑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石墓碑、水泥墓碑、木墓碑和玻璃墓碑。

其中,石墓碑是最常见的一种,因其质量坚固、寿命长且耐风雨而广受欢迎。

水泥墓碑较为廉价,但耐久性稍次。

木墓碑的形态各异,造型美观,但耐久性不佳,易于腐朽。

玻璃墓碑是一种较新型的墓碑,采用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通常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2.墓碑的制作墓碑的制作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包括选料、设计、雕刻和安装等。

在选料方面,石墓碑的主要原料有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而水泥墓碑则采用水泥和沙子混合而成。

在设计方面,墓碑应考虑到逝者的职业、生平经历等因素,以及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

在雕刻方面,墓碑通常会在上面雕刻出逝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如诗文等文字和图案等。

最后,墓碑需要进行安装,通常由专业的石材工人来完成。

3.墓碑的寓意墓碑的寓意因不同地区和文化而异,但一般都与对逝者的纪念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墓碑除了记录逝者的信息外,还有着祭祀和慰问的作用。

有些墓碑上还刻有祭文,供亲友前来悼念。

在西方文化中,墓碑则更注重对逝者的纪念和纪念地的装饰,墓碑上通常会刻有花朵、天使或其他美丽的图案。

4.墓碑的寿命墓碑的寿命因材料和制作质量而异。

通常来说,石墓碑的寿命可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水泥墓碑和木墓碑的寿命则相对比较短,大约在几十年左右。

在现代,一些组织或爱好者已经开始探索使用更耐久的材料和更先进的制作技术来制作墓碑,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墓碑的择取

墓碑的择取

墓碑的择取
墓碑的择取
墓碑的设计除了讲究美观之外,在风水学上,它还可以作为坐山与朝向之间的媒介,协调五行,取生舍克,令穴场更为有效地发挥荫护子孙的作用。

墓碑不在乎于石质的贵贱,而应着眼于颜色的选择,因为当坐山与向在五之行上有冲突时墓碑的作用就大了。

它可以起到协调坐山与向的大作用。

首先要弄清墓碑的颜色五行:
1、黑色属水
2、红色属火
3、白色属金
4、青色属木
5、啡色或米黄色属土
例如:
1、坐乾山巽向,就应选择黑色的墓碑,黑色为水,则形成坐山乾金生墓碑黑色水生向巽木大吉。

2、坐丙向壬,则应取青色墓碑为木,向壬水生墓碑木,再生坐丙火,故为大吉。

3、坐艮向坤,则应取红色墓碑火生向坤土,又生坐艮土.故为大吉。

其余各坐向依此类推。

墓碑雕刻知识点总结

墓碑雕刻知识点总结

墓碑雕刻知识点总结1. 墓碑的基本构成墓碑是一种具有纪念与表达情感功能的石碑,一般由墓碑主体、碑座、碑额、碑文组成。

其具体构成如下:(1)墓碑主体:墓碑的主体是墓碑的核心部分,通常是由一块石头雕刻而成。

墓碑主体的形状、大小和材质各有所异,但通常都是长方形或方形,表面光滑平整,上面雕刻有纪念先人的字样或图案。

(2)碑座:碑座是用来支撑墓碑主体的基座,形状一般为方形或圆形,有时也会有花纹或图案雕刻在上面。

(3)碑额:碑额是安放在墓碑顶部的一块石头,通常用来书写纪念先人的名字、生卒年月等资料,也有的用来雕刻纪念先人的形象或图案。

(4)碑文:碑文是用来表达对逝者缅怀和思念之情的文字,通常是雕刻在墓碑主体上,内容可以是对先人的赞美、哀悼、祝福等。

2. 墓碑的样式和风格墓碑的样式和风格主要包括了其整体造型和雕刻图案等方面,而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墓碑样式和风格也各有特点。

(1)古代风格:在古代,墓碑通常是朴素而实用的,主要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上面雕刻有简单的文字和纹饰,风格古朴而不失庄重。

(2)民族风格:不同民族的墓碑也各有特点,比如中国的石刻山墓、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格。

(3)现代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墓碑在材质、造型、雕刻图案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例如利用新材料雕刻和涂饰等技术,使得墓碑更具艺术性和个性化。

3. 墓碑雕刻的工艺和技法墓碑雕刻是一门精湛的工艺技术,需要雕工具、技法和经验来完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墓碑一般选用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青石等坚硬的材料来制作,因为这些石材质地坚硬、质地细腻,耐磨耐腐蚀,并且色泽美观。

(2)设计:墓碑雕刻需要根据墓地环境、逝者的身份和喜好、家属的意见等多方因素来进行设计,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3)雕刻技法:墓碑雕刻的技法主要包括浮雕、深雕、阴砥等多种手法,需要根据具体图案和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雕刻手法。

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

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

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第一篇: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

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

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

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

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墓碑知识全解中国古代“墓而不坟”,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树标志。

后来逐渐有了地面堆土的坟,又有了墓碑。

简介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

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贸、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

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

用途第一,木碑立于宫门前,故称“宫必有碑”。

这木制的碑是用来识日影的,从日影的阴阳,可以测出季节的变化;第二,古代宗庙前立碑,碑上有穿孔,是用来系绳,栓住祭祀的牲口,待神飨后,牵出牲口进行血祭;第三,古代的碑是引棺入葬的用具。

形式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

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

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

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

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周末诸侯也开始用石碑。

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

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树碑是造墓的重点,按风水,都以墓碑的朝向来定向,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环节。

对墓碑的尺寸,文字的大小,树碑动土的时间,都要慎重考虑。

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下葬,后树碑。

其理由有二:一,下葬之后,应留出一段雨水与泥土结合的时间,使虚方变为实方,可避免树碑时地面出现凹陷;二,下葬之后,留出一段让家人斟酌碑文内容的时间。

尤其是名人的评价,语句的轻重都应深思熟虑.如:清代开国的顺治皇帝,康熙二年下葬,康熙六年立碑。

清朝第二代康熙大帝,雍正元年下葬,雍正五年才立碑。

诚然,寻常百姓,也有下葬同时立碑者。

墓碑尺度,受传统信仰风水的限制,都应取个吉利。

可借助“风水尺”来裁定。

南方有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

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

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

而其它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则尽量避开。

当今“鲁班尺”广为土木工程中所应用,尤其打造古木家具时,更为木工师傅所遵从。

鲁班尺上,分上、下两档,上部用于阳宅,下部用于阴宅。

在长长的卷尺的每个cm中,都注有风水的吉凶。

在现今的陵园中,运用鲁班尺设计、施工,都很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

如墓碑的尺寸,通常立碑高100cm,宽60cm,厚8cm;卧碑高55cm或者50cm,宽80cm,厚8cm。

在鲁班尺上则显示出100cm横财、顺科。

60cm进宝、横财。

80cm天德。

55cm大吉。

50cm 进宝、纳福。

80cm财旺、及弟。

材质通常是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以大理石花岗岩为首选材料。

碑文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

通常大字10cm 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

10cm进宝。

10.5cm纳福。

3cm财旺。

4cm 登科。

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

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

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

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

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

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

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

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

”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

2.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

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3.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

这里称“中榜”。

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

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

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

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

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

4.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

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

5.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

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

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

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6.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

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

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

如甲子、乙丑……。

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个月均分,每个月另有名称。

如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称孟夏,五月称仲夏,六月称季夏;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十月称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季冬。

还有用花木为十二个月命名的,如墓碑一月梅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荔月、七月瓜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檀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栎月。

在墓碑上还常见“谷旦”、“吉旦”、“吉日”,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日期。

“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

而“吉旦”、“吉日”,也只是取其吉利之意。

都是在排列吉祥字数时,用来凑字数的。

还有在记不起或记不清生卒月、日时,往往书写上吉月吉日,墓主的家人心理上则得到慰籍。

墓志铭,包括墓志、圹志及墓表。

东汉开始将碑立于墓地正前方。

碑上刻有墓主的官爵、姓名、生辰年月。

后来,在碑上还刻着墓主的家世和生平业绩,并加以颂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官方曾多次禁止立碑。

他们认为“汉以来,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建安十年(205年)魏文帝曹操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晋武帝咸享四年(278年)又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

”由于几次禁止立碑,于是墓碑转入地下,从而产生了墓志铭。

从唐代盛行至清初之间,有大量墓志铭出土。

墓志铭是由两块正方形石碑组成,称为一合。

上面为墓盖,文字比较简单。

一般用楷书或篆体刻写着朝代、官衔和姓氏。

如“大唐故张府君墓志铭”、“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宋故杨国公主墓志铭”、“宋宗室永寿县君郑氏墓志铭”。

在文字周边线刻着精美的花鸟纹饰。

另一面,则刻写着墓主人的姓名.籍贯和大篇幅的叙述其生平事迹的文字,最后还有铭文,大多为四言之韵文。

每一合墓志铭上,都有历史、文学、书法、艺术内容,在不不同程度上,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

神道碑,起自北朝,北朝特注重风水,风水家们以南方为神道。

其实神道即是向南的墓道,因而在神道上立碑,即为神道碑。

在唐朝称整体为长方形的为碑,而环首形或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称碣。

碑碣的使用,有着等级的区分。

五品以上的官,可立碑,七品以上的官,立碣。

到了清代,五品以上官吏用龟趺螭首碑,五品以下官吏用方趺圆首之碣。

原则上庶民墓前不许立碑碣。

但社会风气是禁不住的,只是庶民所立的碑体小一些,无趺座,而且墓碑上只写姓名及生卒年、立碑人,不写传略及墓志铭。

历代帝王陵的神道碑,没有尺度的限制,其碑高大雄伟。

而且设有十分壮观的碑楼,仅以清代的康熙大帝的景陵为例。

神道上设有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其中设有龙首龟趺碑。

康熙皇帝是中国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因为他的功德隆盛,文章字多,经雍正皇帝批准,在碑楼内并立两统石碑,左刻满文,右刻汉文。

碑座下为龙趺,碑头刻双龙戏珠及“大清景陵圣德神功碑”篆字。

碑身的文字有序文、叙文及铭文。

虽有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还有当时社会各方面真实的史料,仍有一定历史价值。

在帝王的陵墓中还没有神道碑和明楼碑。

神道碑设在陵门前的神道上,其碑楼俗称小碑楼。

其中所设石碑仍为龙首龟趺,只是形体小于圣德神功碑。

其碑文刻写着皇帝的庙号与全部谥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奉祀时,特立的名号。

谥号是评定皇帝生前事迹的称号。

在神道碑上除了刻有圣祖仁皇帝之外,还有生前死后的一些美溢之词在内,皇帝可享用22个字。

明楼是陵区最高的建筑,设在坟头(宝顶)前,明楼内,其龙首方趺碑,也称圣号碑。

上面用满蒙汉字刻写着“圣祖仁皇帝之陵”。

总之,在皇陵中处处都在突出皇权至上。

而皇帝也主张“以孝治天下”。

这或许也是皇家的一种孝道吧。

现代的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只刻写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时间。

也有在墓碑后刻有“福荫子孙”、“恩泽后代”等词句,在墓盖上刻写“怀念”、“哀思”之类的简短词句。

在名人墓碑上则有墓主人的生平简介。

还有活着的人,用心、用情、用泪、用血、用爱写下的语句。

它浓缩了漫长的人生路,表尽了无限的人世情。

有悲痛的哀思,有幸福的回忆,有激励人奋进的豪言,有警示后人的壮语。

这活人与死者感情交融的文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字里行间都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i)标名碑。

墓碑的正面标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

这种碑多是死者子孙所立。

也有学生给老师、女婿给岳父岳母、夫给妻、妻给夫、朋友之间立墓碑的。

现将墓碑文中对亡灵的称谓简介如下:ii)简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

这种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

大多数是死者后代请托别人撰写的。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也有介绍死者介绍得更简单的碑文和简短的墓志铭。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某君某某仁兄之灵(对朋友)某君某某贤弟之灵(对朋友或弟子)罗盘秘用种种很多人把罗盘拿来只是用于看房,测完了一放,其实我是天天都在用,还跟它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