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

合集下载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颈椎病:推拿、按摩、热敷等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疼痛和僵硬。
腰痛:针灸、拔罐、热敷等方法可以缓解腰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的应用
慢性病康复: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
方法: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气血的运行和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气血理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应用,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气血理论与中医外治法的关系,如针灸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治疗疾病
中医外治法的方法和技术
针灸疗法
特点:安全、无痛、见效快
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技术: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疼痛、神经麻痹、消化系统疾病等
分类: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等。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推拿疗法:通过手法按摩,达到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拔罐疗法:通过拔罐,达到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目的。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的通道
效果: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优势:中医外治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势,适合慢性病康复。
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和特点
01
非侵入性:无需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04
02
03
安全有效:使用天然药物,副作用小
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接受
整体调理:注重整体观念,调节身体平衡
适应症:适用于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疾病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概况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概况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概况发表时间:2016-04-27T14:37:48.447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12期作者:方险峰谭学锋[导读]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失眠症的患者可伴随抑郁、焦虑或恐惧,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严重者导致精神障碍,并且可以加重和诱发其他疾病。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摘要:失眠症是一种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失眠症在我国成年人中有高达38.20%的发生率。

失眠症的患者可伴随抑郁、焦虑或恐惧,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严重者导致精神障碍,并且可以加重和诱发其他疾病。

近10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失眠症;中医外治法Abstract: insomnia is a kind of sleep quality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quality of sleep, according to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the incidence of adult insomnia as high as 38.20%. Insomnia can cause anxiety, depression or fear, and lead to the decline in the efficiency of mental activity, serious impact on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other diseases of the body. In the past 10 years relevant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treatment method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somnia treated with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provides new ideas.Key words:Insomnia;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失眠症为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或者“不寐”。

失眠的简易中医外治法

失眠的简易中医外治法
1.药熨疗法 :古称 “烫熨 ”,是 将 药物 加热 后 置于 患 者体表特定部位 ,进行 热熨 或往复 移动 ,以促使 其腠理 疏 通 、经脉调和 、气血运行而解除疾苦 的一种外治方法 。
(1)制半夏 12克 ,朱 茯苓 、陈皮 、胆星 、石菖 蒲 、远 志 、淡竹叶各 9克 ,枳实 6克 ,炙甘 草 4.5克 。水 煎取 汁 , 以纱布浸取药 液 ,略拧 干后 热熨双 目。临 睡前熨 目,每 次 15—30分钟 。用于痰热 内扰之失 眠。
(2)珍珠 粉 、丹 参粉 、硫黄粉各等量。上方混合备用 。 用时每次取药粉 0.25克 ,填 于脐中 ,外贴胶 布 。每天换 药 1次 ,连 用 3—5天 为 一 疗 程 。用 于 心 虚 胆 怯 之 失 眠 。
(3)朱 砂安神丸或 归脾丸 、补心丹 适量 。每 次取上 方 10克 (或 1丸 ) 研末 ,加适 量 醋 调成 糊 状 ,睡 前敷 于 脐 部 ,外 用 胶 布 封 固 。 每 晚 1次 。用 于 阴虚 火 旺 或 心 脾 两 虚 之 失 眠 。
(1)丹参 20克 ,远 志 2O克 ,石 菖蒲 20克 ,硫黄 2O 克 。上方共研 细末 ,装瓶 备用 。用时取 药末适 量 加 白酒 调 成 膏 状 ,贴 于 脐 中 ,再 以 棉 花 填 至 于 脐 周 平 齐 ,用 胶 布 固 定 。每 晚 换 药 1次 。用 于 心 肾不 交 之 失 眠 。
(4)石 菖蒲 6克 ,郁 金 6克 ,枳 实 6克 ,沉 香 6克 , 朱砂 2克 ,琥 珀 2克 ,炒 枣仁 6克 。上 方共 研末 ,混匀 备 用。每次取药末填 敷脐 中,滴生 姜 汁适 量 ,外盖 纱布 ,胶 布固定 。24小时换药 1次 ,一 周 为 1疗程 。用于肝 郁气滞 之 失 眠 。

失眠(不寐)中医治疗失眠特效药

失眠(不寐)中医治疗失眠特效药

失眠(不寐)失眠是指夜间较长时间不能入睡,或入睡后易醒、早醒,醒后再睡不着,每夜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伴多梦,烦躁,易怒。

西医认为,失眠是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与精神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失眠是人体大脑皮质细胞长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产生兴奋性亢进,而与抑制过程失去平衡的结果。

中医古籍称失眠为“不寐”。

中医认为,不寐的病因是阴阳失衡,阳盛阴衰,阳不交阴所致。

用脑过度,焦虑不安,忧郁不畅,饮食不节,七情所伤,都会使人体的阴阳失衡,阳盛阴衰。

要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应着重于脏腑的整体调治,尤其是心、肾、脾、肝的调治。

心主神,心神不安则不寐。

造成心神不安的因素,除了心本身的阴阳失衡外,还与肾、脾、肝的阴阳失衡有关。

心与肾的关系是升降相因,水火互济。

若劳累、房事过度,肾阴耗损,肾水不升,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不降,不能下温于肾;心肾不交,心阳独亢而成不寐。

心与脾的关系是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若思虑过度,思虑伤脾,脾伤无以生精微,不能上奉于心,心血不足而致心阴亏损,心阳盛于心阴而成不寐。

恼怒伤肝,肝阳偏盛,虚火上炎,心神受扰而成不寐。

过食伤胃,宿食停滞,积为痰热。

痰热阻遏心阴而成不寐。

故中医治疗不寐症的原则是育阴潜阳,补心安神,舒肝解郁,和胃化痰。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不寐(失眠)的验方。

验方1 补心汤【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丹参、麦冬各20克,当归、太子参、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各15克,五味子10克。

【主治病证】失眠,烦躁,舌红少津,口干多饮,多汗,时有盗汗,大便结,脉细数。

【方药解析】本方由《摄生秘剖》载的“天王补心丹”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养心安神;生地黄、玄参、麦冬滋阴壮水;当归、太子参、丹参益气和血。

全方具有滋阴补心、清热和血,恢复人体阴阳平衡功能。

【随症加减】若口苦,烦躁甚,加栀子、夏枯草15克;若梦多,常有梦中惊醒,加龟版、龙骨(均先煎)各30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上、下午服。

倪海厦治疗失眠医案

倪海厦治疗失眠医案

倪海厦治疗失眠医案倪海厦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医生,他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了许多失眠患者恢复了健康。

本文将介绍倪海厦的治疗失眠医案,希望对广大失眠患者有所帮助。

一、病因分析倪海厦认为,失眠的病因复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因导致失眠。

但总的来说,失眠的病因可以分为两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神经系统紧张,影响睡眠质量。

生理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问题、呼吸系统问题、疼痛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睡眠。

倪海厦在治疗失眠时,首先要进行病因分析,找出导致失眠的具体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治疗方法1. 祛风安神汤祛风安神汤是倪海厦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失眠的方剂。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桂枝、茯苓、白芍等,能够调和气血,安定神志,改善失眠。

祛风安神汤的制作方法如下:桂枝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6克,红枣3枚,大枣2枚,姜3片。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去渣留汤,分两次服用,每次服用量为一碗。

2. 针灸疗法倪海厦认为,针灸疗法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他经常使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神门、心俞、肝俞、足三里等。

这些穴位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3. 草药熏蒸法草药熏蒸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可以通过熏蒸草药来改善失眠。

倪海厦常用的草药包括白芷、艾叶、广木香等。

将这些草药熏蒸后,让患者吸入草药的香气,可以起到安神、止咳、祛湿的作用。

4.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

倪海厦认为,失眠患者往往会因为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失眠。

因此,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排解情绪,缓解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三、预防措施除了治疗失眠,倪海厦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帮助人们预防失眠的发生。

1. 生活规律保持生活规律是预防失眠的重要措施之一。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主要经过两种途 径: 1.可以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 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 2.面也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 官吸收。
4.主要功效及特点
(1)温经活络
主 要
(2)行气止痛
功 效
(3)调和阴阳
(4)健脾和胃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5.照海
经属:属足少阴肾经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尿频尿闭,咽喉干痛,脚气红肿,失眠,癫痫等
6.三阴交
经属:属足太阴脾经。 位置: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疾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 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 炎,高血压病等
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具有 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
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树叶、草茎等涂敷伤口以减轻疼痛和止血)
春秋战国时期(膏药之治,开创了现
代膏药之先河)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述各种贴敷方)
晋唐时期
(广泛应用) 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改进创新,丰富了穴位贴敷的内容) 清代(较为
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 。
2.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
整 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 体 互联系,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 观 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 念 用而实现的。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概况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概况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概况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分类和综合分析,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与启示。

资料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失眠;中医外治法;综述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古代文献亦有称之为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等,重者整夜不能入睡,常伴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心神不安等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健康。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焦虑症等以失眠为主要的患者。

中医外治法以其有效性、安全性而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近5年来国内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气血充足,脏腑调和。

阴阳失于交通,阳不入阴是导致失眠的根本病机。

导致失眠的常见病因可大致分为以下4类:1、脾胃虚弱或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气伤则运化失常,化源不足,故血虚不能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2、房室不节或久病之体,耗伤肾阴,水不济火,以致心火独亢,渐耗心阴,虚火扰神,阳不入阴,因而失眠。

3、所愿不遂,肝郁化火,扰动心神,而发为失眠。

亦有因暴受惊吓,终日惶惶不安,渐至胆怯心虚而失眠。

4、宿食停滞,化生痰热,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瘀血阻络,以致阴阳不能交通而成失眠。

2临床选穴督脉多选百会、神庭等穴;任脉多选中脘;胃经多选足三里、丰隆、内庭等穴;脾经多选三阴交;心经多选神门;心包经多选内关;膀胱经多选心俞、脾俞、胆俞、胃俞、肾俞、申脉等穴;肾经多选涌泉、太溪、照海等穴;胆经多选风池;肝经多选太冲、行间等穴;经外奇穴多选四神聪、安眠、印堂等穴;其中以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内关、三阴交选用频率最高。

在辨证选穴方面,心脾两虚多加心俞、脾俞;心胆气虚多加心俞、胆俞;心肾不交多加心俞、肾俞;痰热内扰多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多加太冲、太溪;阴虚火旺多加肾俞、太溪。

中医护理技术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全文

中医护理技术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全文

主要内容
一、失眠概述 二、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三、中医适宜技术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四、案例分享
哪些中医护理技术适用于失眠患者?
哪些中医护理技术适用于失眠患者?
1.耳穴压豆法
利用耳穴诊断疾 病和治疗疾病, 可以追溯到二千 多年前,《黄帝
内经》已有记载。
1.耳穴压豆法
中医经络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海”。耳穴与 全身脏腑密切相关,当机体出现病理变化可上 行至耳穴通过临床症状反应出来。耳穴压豆疗 法通过刺激耳部经穴,调畅全身气机以及阴阳 平衡。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将药物贴敷到特定穴位,通过刺 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 五脏、行气血、和阴阳作用,达 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 疗法。
穴位贴敷---定义
扶正祛邪、防治疾病
穴位贴敷疗法---作用
穴位贴敷
取穴:双足的涌泉穴、太溪穴、太冲穴。
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 处,当足趾跖屈时呈凹 陷处。
• 当归、白芍、黄芪、怀牛膝、酸枣仁、茯苓、丹参、首 乌、远志、石菖蒲(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 栀子、川芎、红花、白芷、小茴香、牛膝(功效:疏通 筋络、调和气血、安神促眠)
• 熟地、山茱萸、桑螵蛸、当归、川芎、肉桂、生姜(功 效:调节阴阳、滋补肝肾、化生心神、阳入于阴)
足浴“四部曲”
第一步“搓”:协助 患者坐于有靠背的椅 子上,双足放于在熏 洗架滚珠上(或泡脚 桶内放入鹅卵石), 搓动3—5分钟,直至 足底微微发红,有热 感。注意坐位稳定, 避免跌倒。
临床表现:主要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30min)、睡眠维持障 碍( 整夜觉醒次数2 次或2次以上),多梦、早醒,睡眠下降和总 睡眠时间减少( 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由药物、躯体疾病、心理因素以及环境改变等引起,失眠虽不能直接威胁生命,却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影响疾病预后。

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 口服给药) 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失眠上己经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 艾灸法吴月[1]将182 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T5 至L2 双侧的夹脊穴灸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8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81% ,P <0. 05,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说明艾灸夹脊穴治疗失眠,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单保敏[2]采用灸法,以百会穴为主穴,辨证论治选取配穴,治疗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贺静等[3]通过艾灸双侧涌泉穴配合优质护理大大降低了淋巴瘤患者死亡焦虑感,提高睡眠质量; 佘广玉等[4]将治疗组温和灸神门、三阴交两对穴位,对照组睡前口服舒乐安定片,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5% ,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5% ,且安全性更高; 康梦如等[5]将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督脉隔姜灸治疗,治疗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谭媛等[6]在治疗阳虚失眠方面采用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扶阳火艾灸疗法具有较好的温阳安神作用。

2 耳穴压籽法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失眠症状,郑会娟[7]采用耳穴压籽法,取神门、皮质下、心、脾、肾穴以王不留行籽压之,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心理疏导,治疗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进行评价,证实耳穴埋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具有良好的疗效; 曾洋洋等[8]纳入冠心病失眠患者76 例,实验组取耳穴心、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结果显示耳穴压豆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效果更好。

詹玉卿[9]在对慢性乙肝失眠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籽法,能大大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患者夜间的实际睡眠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改善了患者失眠症状; 张雪峰[10]发现对于肾病综合征行激素冲击治疗后发生失眠的患者,选取耳部皮质下、肾、神门、心、交感作为主穴,选取肝、脾、角窝上、胆、胃、枕为配穴,能起到调节阴阳,镇静安神的作用; 骨科患者常因疼痛、对手术担心、肢体活动受限等导致失眠,肖桂花[11]采用耳穴压豆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觉醒次数明显减少,能够有效改善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睡眠质量。

3 中医传统功法张轶丹[12]将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睡前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24 式太极拳干预治疗,结果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变化及患者睡眠质量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IRWIN MR 等[13]将112 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太极拳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经治16 周后以通过PSQI 评价睡眠改善质量,发现太极拳能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饶婷等[14]发现太极拳对失眠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状态均有较大改善作用; 卢惠珍等[15]观察癌症失眠患者在太极拳锻炼后,需口服安定的患者逐日减少,且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围绝经期失眠的根本在于肾虚,姚美玉等[16]通过太极拳、五禽戏等其他运动疗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取得较好的疗效; 陈培能等[17]研究表明进行八段锦锻炼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4 药枕疗法王瑶瑶等[18]研究芳香药枕对脑梗死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枕内药方由香附、沉香曲、丹皮、郁金、月季花、玫瑰花、合欢皮、菖蒲、薄荷、冰片、百合、首乌藤、淮小麦组成,对照组睡前口服地西泮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6% ,P <0. 05; 王宏[19]应用苦荞壳失眠散药枕治疗不寐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00% ,西药对照组为80. 00% ,两组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比西药组更有效; 梁家彬等[20]将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复方枕,治疗组采用普通决明子枕治疗湿热型失眠,结果显示酸枣仁汤复方枕对湿热失眠人群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方面的改善效果比普通决明子枕更佳; 赵和庆等[21]用自制药枕治疗颈椎病失眠患者,枕内装当归、赤芍、红花、威灵仙、天南星、羌活、白芷、葛根、徐长卿、川乌、草乌、钩藤、菊花等药物粉末,起到活血通脉,平肝潜阳,引阳入于阴的效果,有较好的安眠作用。

5 针灸疗法段春霞等[22]在常规肿瘤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辅助治疗,取患者的神庭穴、印堂穴、神门穴、百会穴、双侧足三里、双侧双阴交,起到阴阳调和,起到安心定神之功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李浩[23]通过背俞穴芒针透刺的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并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与单纯传统针灸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 郝建桥[24]为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 和71% ; 程秀宇[25]选取124 例失眠患者,治疗组采针刺头部百会、四神聪、印堂等腧穴,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2 个疗程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估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2% ,优于对照组的88. 5% ,说明针刺头部腧穴治疗失眠具有很好的疗效。

6 中药足浴法刘夏[26]研究自制安神方足浴方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疗效,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睡前口,观察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7. 14% ,对照组为82. 86% ,说明中药足浴对中风后失眠患者起到除烦安神、舒筋活络、益气生血、活血散瘀及调节脏器功能的作用; 郭婷等[27 ]将桂枝、川芎、白芍、陈皮、肉桂、花椒、红花、朱砂、酸枣仁制成中药足浴,观察其对肠易激综合征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明中药足浴有助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丁叶[28]在探讨中药足浴对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将酸枣仁、鸡血藤、首乌藤、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的研究中,以及辛云香[31]在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研究中,均提到五行音乐疗法能有效提升病人的睡眠质量,除此之外,亦可多种疗法联合使用,另有研究表明[32 -33 ],心理认知疗法对于睡眠的改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长期有效。

此外,中医学讲求“天人合一”“恬淡虚无”,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规律,调畅情志,起居有节,劳逸结合,对睡眠的改善亦有重要作用。

8 小结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将失眠称为“不得眠”“目不寐”“不得卧”,认为是邪气克于脏腑,卫气行于阳而不入阴所得,在《难经》中始将失眠称为“不寐”[34]。

《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其神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素问》云: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 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失眠的诱因较多,目前西医治疗失眠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此类药物起效快,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及戒断效应等不良反应,亦可产生宿醉效应。

中医有个性化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再加上灵活多样的治疗手法,从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平衡来治疗失眠,且价格低廉,易于接受,既可减少患者每日服药量,减轻心理负担,又不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等不良反应,还能降低对肝肾等脏器的损害,展现出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独特优势。

但目前对失眠的辨证标准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病机理方面仍有待探索,从而提高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可信度,充分发挥其巨大优势,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参考文献[1]吴月.艾灸夹脊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24) : 72 -73.[2]单保敏.艾灸法治疗失眠症的应用与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 9) : 911 -912.[3]贺静,蒲小静.艾灸双涌泉穴护理对淋巴瘤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 9) : 113 -115.[4]佘广玉,周方圆.艾灸治疗 2 型糖尿病失眠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 12) : 1007 -1010.[5]康梦如,薛小金,陈柳丹,等.督脉隔姜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 21) : 3210 -3211.[6]谭媛,聂斌.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阳虚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8,24( 14) : 44 -45,59.[7]郑会娟.耳穴埋豆对恶性肿瘤伴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 上旬刊) ,2018,25( 12) : 140 -141.[8]曾洋洋,蒋运兰,周香德,等.耳穴埋豆对冠心病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 16) : 1921 -1923.[9]詹玉卿.耳穴埋豆在慢性乙肝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 33) : 22 -23.[10]张雪峰.耳穴压豆对肾病综合征伴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 3) : 24.[11]肖桂花.耳穴压豆法治疗脊柱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 ,2018,4( 8) : 66 -68.[12]张轶丹.24 式太极拳干预治疗失眠症60 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 35) : 109 -110.[13]IRWIN M R,OLMSTEAD R,MOTIVALA S J.Improving sleep qual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moderate sleep complai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ai Chi Chih [J].Sleep,2008,31( 7) : 1001 -1008.[14]饶婷,倪虹剑.太极拳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 1) : 66,78.[15]卢惠珍,余建芬,于巧萍,等.太极拳可改善癌症失眠病人睡眠[J].中华护理杂志,2002( 10) : 79.[16]姚美玉,郑立宏,张伟.运动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 1) : 120 -121.[17]陈培能,陈苗.八段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2015,24( 6) : 915.[18]王瑶瑶,陈紫君,王燕飞,等.芳香药枕治疗脑梗死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34 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 2) : 107.[19]王宏.苦荞壳失眠散药枕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研究[J].心理月刊,2018( 6) : 101 -102.[20]梁家彬,陈汉妃,秦玲利,等.酸枣仁汤复方枕对湿热失眠人群PSQI 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 Z1) : 154 -155.[21]赵和庆,王培民,周福贻.药枕治疗颈性失眠22 例小结[J].中医正骨,1997( 3) : 60.[22]段春霞,李升云.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 78) : 14.[23]李浩.背俞穴芒针透刺对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治疗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24]郝建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 18) : 2197 -2199.[25]程秀宇.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 2) : 71 -72.[26]刘夏.通络安神方足浴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 8) : 22 -23.[27]郭婷,朱虹.中药足浴对肠易激综合征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 19) : 96 -97.[28]丁叶.中药足浴对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 6) : 27 -28.[29]崔久彩,王鹤秋,姚铁飞.推拿治疗失眠症26 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 12) : 885.[30]李焕萍,施梅姐,邓燕妹,等.基于聚类分析研究音乐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 6) : 376 -377,380.[31]辛云香.健康教育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影响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 3) : 308 -309.[32]SZKLO COXEM,YOUNGT,FINNL,et al.Depression: Relationshipsto sleep paralysis and other sleep disturbances in acommunity sample[J].J Sleep Res,2007,16( 3) : 297 -312.[33]PRIERCE R.FRON EM.RUSSELL M.A longitudinal model of so-cial contact,social support,depression and alcohol use [J].HealthPsvchol,2000,91( 6) : 28 -38.[34]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9 -150.·602·辽宁中医杂志2020 年第47 卷第 5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