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合集下载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2南方低山丘陵区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2南方低山丘陵区

羽绒服加工系列 羽绒加工 商品鸭收购加工等
B: 中华弥猴桃系列 野生弥猴桃
弥猴桃酒 果汁汽水
C: 残次木材系列 木材加工厂 锯屑等再用
13.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种植用材林
的原因是

海拔较高,气温低, 植物生长慢;交通不便
(2)山上茂密的林地与山下农田和鱼 塘的之间的关系是:
三、区域开发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自然、人为) 措施 危害 综合开发
图六为我国东部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
1.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该区域
D 丰富的资源最可能是( )
①石油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2, 4 ,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水资源6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C 2.该地发展经济与环保相协调的主要措施是( )
3)从土壤和生态的角度描述乙河流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6分)
红壤的改良问题 水土流失的治理
矿产
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
贵1、州有:丰铜富的仁有的色汞金矿属;矿云产南:个旧的锡矿、东 江的川2、锑西的附矿:铜近、德矿有水兴廉口的价山铜的的矿动铅、力锌大矿余;的钨广矿西;:湖 白色南的:硫锡矿矿、山
15.D
16.B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呤 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 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 多高、地多高、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 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油)

南方低山丘陵

南方低山丘陵

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 如果利用 不当,容 易出现生 态环境问 题,影响 农业生产。
土地资源的问题及改良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壤分布面积较大。 红壤是在湿热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类型,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其有机质 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 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良。
水资源
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建设水 电工程 地表 侵蚀 切割 强烈 地表山 丘、盆 地、谷 地交错 分布 土地利用 类型多样 (有利)
水分 途径
气候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季风活动及其年际和年 内的不稳定性,容易发生农业气象灾害(又 称灾害性天气)。
气象 形成由于 灾害 春季 冷空气势力较 低温 强,农事较早 阴雨 盛夏 降水量年内分配 干热 不均,盛夏7、8 少雨 月受副热带高压 控制 发生区域 减灾措施
江南至粤、桂 调整农作物 中之间的丘陵 种植顺序 山区 南方低山丘 陵区的大部 分地区 发展水利工 程,建立防 护林体系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生物
人文因素
市场
科技
交通 劳动力 政策……Leabharlann 二. 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
1. 山区发展农业区位优势?
自然要素 (1)光热水丰富,配合好 (2)生物品种:多、快、强 (3)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 (4)水资源丰富,利于建立水电工程, 发展灌溉农业
一. 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1)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2)区位优势 与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 丘陵区具有温暖湿润和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地 带的绿洲, 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 潜力巨大,是国内外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3)人地关系 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南方低山丘陵

南方低山丘陵

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
(2)气候因素: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
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
域滑留时间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地形因素:中下游地区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降水:山地对暖湿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一、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地理背景
1.位置和范围:
思考:主要包括 哪些丘陵山区?
江南丘陵 东
浙闽丘陵
南 丘
两广丘陵 陵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地区。
南岭
武夷山脉
撒哈拉大沙漠 塔尔沙漠 阿拉伯沙漠
亚利桑那沙漠
南方低山丘陵区
纳米布沙漠
维多利亚大沙漠
途径Ⅰ: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1)立体农业定义
立体农业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 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 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 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 综合农业生产方式。
(2)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 ①地形地貌条件: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 的比例为4:1。 立体农业按照
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
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
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
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
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高中地理50个必考专题

高中地理50个必考专题

高中地理50个必考专题【生态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生态问题答题模板 知识点总结

生态问题答题模板 知识点总结

生态问题答题模板知识点总结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A.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④从平原向高原过渡坡面物质不稳定⑤黄河水的侵蚀人为原因:①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②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③工矿建设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B.主要危害:①养分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②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抬升、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大。

C.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D.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②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强取耕地与薪柴。

治理措施:①封山育林,退耕还林;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开发小水电;③推广省柴灶,节省燃料;④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特点及治理措施:特点: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治理:增施有机肥、补充石灰、适当掺入砂子。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地表植被稀少,地表覆盖着疏松沙质沉积物;②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③鼠害,蝗害。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南方低山丘陵、华北地区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南方低山丘陵、华北地区

立体农业
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
一、开发背景 1、优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2、问题:旱涝频发,春旱夏涝严重;盐碱 化严重;多风沙灾害;长受寒潮侵袭。
思考:华北盐碱地形成原因
1、成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地下 水上升;春季蒸发旺盛水盐运动强烈。 • 2、形成过程: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影响的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 旱季: 由于蒸发强烈,土壤中的盐分随水 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 地表积累。 雨季: 土壤被雨水淋洗,表层脱盐。
三、存在问题
• 1、黑土水土流失。 思考:黑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防治? 成因: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土质疏松, 过度开垦、植被破坏。 危害:土地肥力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河湖淤积,引发生态破坏。 防治:加强坡面沟壑治理,植树造林;培 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黑土水土流失
2、湿地破坏
(1)概念: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 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 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 泊、水库、稻田等”。《国际湿地公约》 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3、森林资源锐减
• (1)成因: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 乱伐;森林火灾。 • (2)危害:生态恶化(风沙、旱涝、水 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 (3)应对: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 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等。
四、发展方向
• 1、农业:(1)强化种植业,巩固商品粮 生产地位。(2)发展养殖业,搞好农产品 的深加工。 • 2、林业:(1)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2) 林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发展林区副业。
3、社会特征
• • • • 1、地广人稀,地租低。 2、工业基础雄厚。 3、交通便利。 4、政府政策支持。

东南丘陵ppt课件

东南丘陵ppt课件
毛竹、杉树、樟树等
11
(3)农业综合开发:(用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分析)(立体农业)
①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 优势产业;
②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③加大科技投入 ④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⑤封山育林、育草,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
设;
12
5.工业 • 有色金属工业:
二、东南丘陵 (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1、位置:南方低山丘陵区仅指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 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包括安徽 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 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 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600米之间,丘陵 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
(江西大余钨矿,湖南郴州柿竹园钨矿 湖南锡矿山锑矿,湖南桃江板溪锑矿,湖南新 邵龙山锑矿,湖南桃源沃溪锑矿 江西德兴铜矿,安徽铜陵铜矿, 贵州铜仁汞矿,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湖南黄沙坪铅锌矿,浙江 五部铅锌矿,江西冷水坑铅锌矿,江苏栖霞山 铅锌矿)---
13
6.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7.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 (1)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区对比分析)
6
远方的家 百山百川行 武夷山205 走闽赣边界 登武夷主峰
7
3.资源与灾害 (1)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
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旅游资源 (2)灾害:洪涝、干旱、台风、低温冻害;
滑坡、泥石流
8
4.农业发展:一年三熟 (1)条件 • 有利: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足,雨热
同期,作物生长期长;低山丘陵,适于多 种经营;水资源充足,生物物种丰富,具 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较肥沃的水稻土。 •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便利,农业种植历史悠久。

区域专题南方低山丘陵区

区域专题南方低山丘陵区

中国区域复习——南方低山丘陵区及相关区域一、基础知识回顾1、位置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

这里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原因?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因此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⑴优势:①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期;②地形:土地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③水源: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④农业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⑵劣势:①地形:地形崎岖不平,平地少;②气候(自然灾害):受夏秋旱涝灾害、春季低温冻害、盛夏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③土壤: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有机少,肥力低(土壤贫瘠);④水土流失严重。

4.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措施①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②资源深加工:优势资源及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发展农业观光旅游;④退耕还林还草(5)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5.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好处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水土资源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利于扩大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暴雨,地表侵蚀作用强烈;③土壤:山地丘陵区,土壤疏松;⑵人为原因:①能源短缺导致伐林取薪,破坏植被(最主要原因);②人多地少导致的过度开荒、陡坡开垦,破坏植被;③开矿、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结构和植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