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低山丘陵整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上课ppt课件

措施:
1、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2、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推广省柴灶;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开发 小水电。 3、矿区开展土地复垦
4、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多种经营; 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人口数量和素质。
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模式
用材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 果园和人工草地
农田
鱼塘
什么样的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地形条件:
一般为地形起伏大、 坡度陡的山地、丘陵 。
降水条件:
降水量较大或季节集中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过度农垦、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 作制度、开矿等
治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退耕还林 还草;开展土地复垦;实施护坡工程;多途径解决农村 能源问题等。
结合地图册169页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自然原因(潜在因素)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集中
多暴雨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面起伏大,
易受流水冲刷
人为原因(决定因素)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陡坡开荒等) 使植被破坏严重。 2、开采矿产—破坏地表植被
南方低山丘陵与水黄土土流高失原比造较成的危害比黄 土高原大,原因:
(1)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产值高,造 成的损失大。 (2)石质山地,破坏后不能恢复原状。 (3)多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 影响大。
• 南方丘陵的水土流失分布广、面积大。我们认为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即农村燃料 缺乏,导致乱砍滥伐森林。这里自然环境特点是 山地、丘陵为主,降水多。所以“保塬、护坡、 固沟”的方针不适于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治 理,应采取“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原则,解决 当地农民的燃料问题入手。具体措施是封山育林;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技术革新;大办沼 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在山坡上种植经济果树, 间有灌木类植物,既可以保持土地又有经济收入, 使粮、林、果结合协调发展。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PPT课件

2.图中A、B的环境效益是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3.E的主要作用是 蓄洪防旱;水产养殖 4.该模式中当前受益的是 农牧渔业
中、远期受益的是 林果业
•中国的立体农业
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走立体农业道路:必要性
①低用山材丘林陵(阔面叶积林广或针大阔.混交林)
②经人济用多林地和少毛竹.可(耕幼林地地后可备间种资人源工不牧草足).
5.新疆的哈蜜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
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 C )
A.温度偏低
B.水分偏少
C.温差减少
D.光照减少
6.21世纪初,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前景是( D )
A.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能源构成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人均水能发电量将居世界第一位
土质过沙地 受侵蚀土地
合计
276.6l
143.1l
2612.7 5
8.5l 4.40 80.16
10.59 5.47 100.oo
大但利用率低;荒地资源少, 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
(2)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
盐碱化地所占比重较大。因
有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化地 土、质过砂地 此。,治理中低产田是黄淮海
C.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的影响
D.锋面、气旋等活动频繁
5.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A
A 发展立体农业 B 发展鱼塘一台田C小流域综合治理D盐碱低湿地的综合治理
6.下列关于南方丘陵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貌表现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 B.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常年受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气候干燥D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7、8两月
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ppt课件

荒山上造林,生长良好的树种有柏木、马尾松、云南松等。 在乔木林下或边缘地带天然繁衍的树种中生长良好的有麻 栎、化香、胡枝子类、葛藤等。
3、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为侧柏、油松、沙棘、山
桃、山杏、山楂等。沟底防护林主要有旱柳、小叶杨、灌 木柳类等。
4、东北黑土丘陵区:pp本t课件区造林树种主要有兴安落叶松22 、
5、生长迅速,寿命长,繁殖容易,种源充足。
ppt课件
21
我国各重点地区适用于水土保持林的树种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叶类的有油松、侧柏、
云杉等;阔叶类的有群众杨、河北杨、山杨、山杏、白蜡 等;小乔木灌木类的有柠条、沙棘、金银花、花椒、枸杞 等。
2、长江中上游丘陵山区:本区在水土流失的丘陵、
(二)、水土保持林的配置
水土保持林的科学配 置是有效拦截天然降水 和地表径流,发挥水土 保持作用的主要途径之 一。下面是几种常见的 配置模式。
ppt课件
23
1、分水岭防护林:又称为梁峁(mao)顶防护林。梁峁顶 部是坡地地表径流的起源地,具有高寒、风大、土层瘠薄 等特点。分水岭防护林应根据地形、土壤及土地利用情况 进行配置
ppt课件
10
(二)、固持和改良土壤
1、固持土壤作用
林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均有固持土壤的作用。许 多乔木树种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其上又生出大量的 须根,形成密集的根网。浅根性的树种和灌木树种侧 根发达,须根密集,交织成网,这样的根系网络能固 持土体,大大增强了土体的抗冲防蚀能力。不同树种 组成的混交林,特别是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的混交以 及乔灌混交林,根系纵横交错,且多层分布,在相当 大的范围内固持士体,消除了土体滑坡面的形成,为 减轻或防止重力侵蚀,泥流和石洪创造了条件。
域生态建设的主体和骨架,发挥着主导的生态功能
3、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为侧柏、油松、沙棘、山
桃、山杏、山楂等。沟底防护林主要有旱柳、小叶杨、灌 木柳类等。
4、东北黑土丘陵区:pp本t课件区造林树种主要有兴安落叶松22 、
5、生长迅速,寿命长,繁殖容易,种源充足。
ppt课件
21
我国各重点地区适用于水土保持林的树种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叶类的有油松、侧柏、
云杉等;阔叶类的有群众杨、河北杨、山杨、山杏、白蜡 等;小乔木灌木类的有柠条、沙棘、金银花、花椒、枸杞 等。
2、长江中上游丘陵山区:本区在水土流失的丘陵、
(二)、水土保持林的配置
水土保持林的科学配 置是有效拦截天然降水 和地表径流,发挥水土 保持作用的主要途径之 一。下面是几种常见的 配置模式。
ppt课件
23
1、分水岭防护林:又称为梁峁(mao)顶防护林。梁峁顶 部是坡地地表径流的起源地,具有高寒、风大、土层瘠薄 等特点。分水岭防护林应根据地形、土壤及土地利用情况 进行配置
ppt课件
10
(二)、固持和改良土壤
1、固持土壤作用
林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均有固持土壤的作用。许 多乔木树种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其上又生出大量的 须根,形成密集的根网。浅根性的树种和灌木树种侧 根发达,须根密集,交织成网,这样的根系网络能固 持土体,大大增强了土体的抗冲防蚀能力。不同树种 组成的混交林,特别是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的混交以 及乔灌混交林,根系纵横交错,且多层分布,在相当 大的范围内固持士体,消除了土体滑坡面的形成,为 减轻或防止重力侵蚀,泥流和石洪创造了条件。
域生态建设的主体和骨架,发挥着主导的生态功能
地理课件之区域地理南方低山丘陵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思考: 位置范围: 区位优势: 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区: 人地关系:
试比较世界同纬度地区的自然环境的 差异及成因?
人地关系:本区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人人
口 密 农度 业较 开大 发 历 史耕 悠地 久不 断 减 少
口 增 长 过 快
土 地 负 载 较 重
C、人烟稀少
D、生态系统脆弱
4、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
原因是( C )
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西风带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
D、受海陆位置影响
5、下列有关南方低山丘陵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人地矛盾明显
B、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C、商品经济不发达
D、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三、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人多 人 地少 口
密
度 大 薪柴
匮乏
毁林 开荒
砍林 取薪
降水变 气
植 水 率大
候
被土
破流
坏失 地形起 地
伏大
形
危害大,损失大
治理难度大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所带 来的影响远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 一 从经济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 更好;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 每寸土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 二 从生态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石质 山地,土层薄 ,一旦表土蚀去,容易形成石漠化, 而且恢复起来更难。
• 三 从社会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 并且在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 社会影响更大,造 成的损失也更大。
精品-优秀PPT课件--南方低山丘陵整治共28页

精品-优秀PPT课件--南方低山丘陵整 治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高考复习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自学提纲: 一、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位置、范围
2、地形、气候、土壤特征
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南方丘陵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
3、土地和土壤资源 三、生态恶化的原因
2、生物资源 4、水资源
四、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的措施 (一)立体农业:原因、作用、模式 (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原因、作用、模式 (三)生态建设:措施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自然和人文条件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
地形地貌 山地与平原的比 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
条件 为4︰1
潜力
人口密度大,人 有利于减轻有限耕地的压力,增加农 人多地少 均耕地少,可耕 民收入
矛盾 地后备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 状况
生态环境脆弱
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 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 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2.红壤的改良 ①土壤特性: 肥力低 酸性强 土质黏重
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 施石灰 土壤中
矿质肥料 中和
掺砂子
谢谢!再见!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竹林、亚热带水果、茶叶、木本油料、食用菌、
中药材等)
利用品种单一 问
经营粗放
题
没 有 因 地 制宜
生态环境重视不够
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多宜性
自学提纲: 一、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位置、范围
2、地形、气候、土壤特征
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南方丘陵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
3、土地和土壤资源 三、生态恶化的原因
2、生物资源 4、水资源
四、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的措施 (一)立体农业:原因、作用、模式 (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原因、作用、模式 (三)生态建设:措施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自然和人文条件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
地形地貌 山地与平原的比 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
条件 为4︰1
潜力
人口密度大,人 有利于减轻有限耕地的压力,增加农 人多地少 均耕地少,可耕 民收入
矛盾 地后备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 状况
生态环境脆弱
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 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 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2.红壤的改良 ①土壤特性: 肥力低 酸性强 土质黏重
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 施石灰 土壤中
矿质肥料 中和
掺砂子
谢谢!再见!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竹林、亚热带水果、茶叶、木本油料、食用菌、
中药材等)
利用品种单一 问
经营粗放
题
没 有 因 地 制宜
生态环境重视不够
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多宜性
南方低山丘陵[1]
![南方低山丘陵[1]](https://img.taocdn.com/s3/m/4ad57b3f5727a5e9856a619c.png)
P73
1,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水土流失 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乱砍滥伐,强取耕地,薪柴 乱砍滥伐,强取耕地,
2,为什么说本区生态危害比黄土高原地区有过 之而无不及? 之而无不及?
⑵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4.生态建设 4.生态建设 ⑴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 ),人多地少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人多地少 乱砍滥伐, →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 水土流失(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仅次于黄土高原)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封山育林 →保持水土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⑶红壤的改良
例: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1.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C ) A.同为盆地 为山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 C.同为山地 为盆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 等温线在E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2.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D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地的海拔高,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地的海拔高,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3.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 A.酸性土壤的改良 B.盐碱地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沼泽地的保护
�
六,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南方低山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一南方低山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和范围 2.回归沙漠带上的 绿洲" 回归沙漠带上的" 2.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成因: 回归线大陆中, ①成因: 回归线大陆中,西岸沙漠广布 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寒流影响 深受季风影响, 南方丘陵区 深受季风影响,温暖湿润 开发现状: ②开发现状: 人地矛盾明显 自然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 3.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3.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⑴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水资源, 土地和土壤资源
区域开发治理--南方低山丘陵

日照时数 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小时之间, 在1400~2300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为 ~ 小时之间 大部分地区为1700~ ~ 2000小时,具有强大的光合作用潜力。 小时,具有强大的光合作用潜力。 小时 年平均气温14.5~22℃,积温在 ~ ℃ 积温在4500 ~ 7500℃ 年平均气温 ℃ 之间,大部分耕地可以一年三熟。 之间,大部分耕地可以一年三熟。 全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之间,地表水资 ~ 之间, 全年降水量在 之间 源相当丰富, 源相当丰富,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对用水的需求
三、环境问题
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森林破坏 本地区人地关系紧 张,能源短缺,尤其 能源短缺, 是农村薪柴资源的匮 乏,许多地方出现了 乱砍滥伐森林, 乱砍滥伐森林,向大 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 自然强取耕地和 耕地 的局面, 的局面,导致本区水 土流失严重。 土流失严重。
浙江茶园
4.水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
优势: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优势: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 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农业灌溉。 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农业灌溉。 问题:流水侵蚀切割强烈,导致地形复杂, 问题:流水侵蚀切割强烈,导致地形复杂, 开发困难。 开发困难。 小结(开发前景):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 小结(开发前景):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 ): 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 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加上劳动力充 临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和海港, 足,临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和海港,有开 发丘陵山区资源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发丘陵山区资源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热带、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营,深度有限,层次较少
优势 潜力
没有因地制宜,对不同生物 要求的生态环境重视不够11
(3)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多宜性
影响
丘陵 山地 所占 比例 很大 约为
76%
土地 资源
特点
土地可适合多种土地利用方式 和多个农业部门的需要
不稳定性
影响
坡地物质不稳定,一旦利用不 当,会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
组合性
各自然地区及国土整治内容: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热量
东北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东北农林基地 的建设
➢黄淮海平原中低 产田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的治理
华中亚热带 湿润地区
➢南方地山丘陵农业资 源的开发
➢河流的综合治理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上海城市新区的发展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海南岛及海域的开发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东西差异: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西
(西
气
干北
东
旱荒
输
地漠
带化
的的
绿治
洲理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农农( 理西 区牧半 北 )过干 荒
渡旱 漠 和地 化 旱带 治
2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生态环保,特色经济发展
受
热
高山荒漠
量
的
高山草原
影
响
高山草甸
灾 害 形成原因
发生区域
减灾措施
问 春季 低温阴雨
题 夏季 干热少雨
冷空气势力较强, 江南至粤中、桂中 调整作物
农事较早
之间的丘陵山地
种植顺序
降水量年内分配 不均,盛夏7、8 月受副高的控制
大部分地区
发展水利、建 设防护林1体0 系
(2)生物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生物品种丰富多样
优
植的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含
农业 义
资源 综合
意
开发 义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低山丘陵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山区日益繁荣
有利于丘陵山地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有利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多方面利用或多层次利用
模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调整 式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等
深层 次
山区 农业 结构
原 因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种植产值比重大, 资源相当优越的林业产值比重小, 与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
影响
地形复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 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利影响: 为农业的 多种经营 和分层次 布局提供 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 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 如利用不 当,易出 现生态环 境问题, 影响农业 生产 12
(4)土壤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湿热环境下形成
红壤为主
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瘦(有机质少、肥力低)
改 良 措 施
必然引起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必然引起
16
(2)开发模式
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发展立体农业的必然性(见下表)
自然和人文条件
巨大,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8
(2)开发历史和人地关系问题
人口
增长
人地关系矛盾
过快
(人多地少)
人
地 关
表现
土地 负载 较重
系
问 题
自然 资源
经济发展缓慢
潜力
未能
充分
发挥
人口
农
密度
业
较大
开
发
历
耕地
史
不断
悠
减少
久
商品经济不发达
非耕地资源利用 方式粗放,经济 效益低
9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区光照、热量、水分等农 业气候资源相当丰富,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有较高的农业气候生 产潜力。但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易发生农业气 象灾害,如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等。见下表:
山地森林
3
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国土整治
类型
开展原因
代表性工程
成效
大江大河的治 理 跨流域调水工 程
防护林工程体 系的建设
海洋资源的综 合开发
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 繁,危害严重。
我国河川径流量在地 区分布上很不平衡,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 空间配置不佳
我国的水土流失、风 沙危害、盐碱化、台 风危害严重
海洋国土辽阔,海岸 线绵长,岛屿众多,
复
增加开发
杂
利用难度
发
育
水
建设水电工程
资
河流众多
源
丰
富
发展灌溉农业
总之:该区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
14
3、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人多 地少
薪柴 匮乏
毁林 开荒
砍林 取薪
水土
流失
形
危
成
害
生态
恶化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生态环境遭破坏, 治理难度较大
15
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含义和意义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 有机质含量;增施矿 质肥料,丰富、协调 养分
酸(酸性强)
改 良 措 施
粘(土质粘重)
改 良 措 施
施用石灰物质, 如:CaO,CaCO3, Ca(OH)2
在土壤中掺入 砂子,改良土 壤结构
13
(5)水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
地 形
土地利用 类型多样
水 系
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中国生态工程建 设的基本体系覆 盖了我国主要水 土流失区、风沙 危害区、盐碱区 和台风区 已列出国土整治 总体规划,正在 4
5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6
7
一、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1)范围、位置和区位优势
南方低山丘陵区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势
有很多农林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如:用材林、
竹林、亚热带水果、茶叶、木本油料、食用菌、
中药材、麻类等)
大部分人力、物力投向少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未能 未能 利用 几种农作物(如水稻)
问 变资
品种 对面积更大的次生林扶育、
源优 充分 单一 草地管理投入少
势为
大部分生物资源的利用属粗放
题 经济 发挥
①中上游兴修水库; ②中下游整治河道、 加固堤防
①南水北调工程(东 中西三线)②北水南 调工程(嫩江、松花 江→辽河)③引黄工 程
①三北防护林工程;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体系;③沿海防护林 体系;④平原农田防 护林体系
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等
减轻和缓解了洪 涝灾害。
解决地区间水资 源严重不平衡的 重要途径
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些界线
之间的的平原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
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等)。
位于北半球的回归沙漠带上,因东面和南面临海,
深受季风影响,形成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其区位优势表现在:
一方面: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它具有
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它的开发潜力
优
日照时数
在1400—2300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为1700—2000 小时,能够形成强大的光合作用潜力
热量条件
年平均气温为14.5℃--22℃,作物的生长期很长,所 有耕地一年可以两熟,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
势
水分条件
全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地表水资源也相 当丰富,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