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系统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50套会计常用公式

50套会计常用公式
一、企业活动部分
1.销售收入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
2.营业成本计算公式:
营业成本=(原材料+佛人力+燃料+折旧+财务费用+租赁费+其他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公式: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率
4.营业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5.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6.净利润计算公式: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财务计算部分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负债率计算公式:
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资产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产权比率计算公式:
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6.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7.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8.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企业会计常用数字计算公式(50套)

企业会计常用数字计算公式(50套)1、计算利息的公式(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0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
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
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二、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二)计算利息的方法1、百元基数计息法。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在会计领域,掌握基础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公式如同建筑的基石,为准确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会计基础公式。
一、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表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及企业经营所积累的留存收益共同形成的。
它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也是理解企业财务结构的关键。
二、利润相关公式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利润反映了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盈利能力。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综合考虑了企业正常经营和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企业最终实现的盈利,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三、资产相关公式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流动资产是企业在一年内能够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2、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是企业在一年以上才能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3、总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四、负债相关公式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流动负债是企业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等非流动负债是企业在一年以上才需要偿还的债务。
3、总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五、所有者权益相关公式1、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反映了股东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 (2)

投资发展-购买机器
机器价格是100,000元,折旧期为5年,每季度(期)折旧 为5%, 不管是否使用 本期付款,下期运输安装,再下期才能生产,开始使用 生产才开始算折旧 购买机器可以用贷款或发债券筹款
银行贷款利息低,但要当期还 债券利息高,但可以分20期还(可能到结束还未还完)
投资发展-产品研发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0.96 0.92
0.88
运输费
固定运输费和浮动运输费
例如固定运费5000(与运输量无关), 浮动运输费 25元 由于运输原因, 本期订购的原材料最多只有50% 可用于本期生产
运输时间
现金流
分配 收入 筹资 换本息
A1 B1 A2 B2 C1 C2
产品2 200 加班,最多工作12小 时) 机器可以连续工作两班(机器不休息,最多可工作20 小时) 班次 第一班 第二班
正班 时间
时长
加班
正班 14:0022:00
8小时
加班 22:00-2:00
4小时
6:00-14:00 14:0018:00
资金运作-税
公司交税是对公司评价的一项指标 税金为本期净利润的30%,在本期末交 本期净收入为负时,可以按亏损额的30%在 下期(或以后几期)减税
资金运作-分红
分红的条件
优先保证期末剩余现金数量超过2百万 分红数量不能超过公司该期期末的税后利润
分红应该分散在多期
最后一期即使累计了很多利润也受当前利润限 制 累计分红和纳税都按7%年利息累计计算综合分 (鼓励早分红和纳税)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会计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坏账准备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2.先进先出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当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销售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有关税的计算公式】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2.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3.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4.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利润相关计算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计算公式】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货币资金项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应付款项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预付款项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应付账款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且不能自主清偿的长期借款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项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在建工程项目=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项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比例法】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答案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答案题目一根据财务数据,按照会计规则和原则,完成以下问题的答案:1.计算公司在本月的总收入。
答:总收入计算公式为:总收入 = 销售收入 + 其他收入。
根据提供的财务数据,销售收入为50000元,其他收入为10000元。
因此,公司在本月的总收入为60000元。
2.计算公司在本月的总成本。
答:总成本计算公式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根据提供的财务数据,直接成本为30000元,间接成本为15000元。
因此,公司在本月的总成本为45000元。
3.计算公司在本月的净利润。
答:净利润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公司在本月的总收入为60000元,总成本为45000元。
因此,公司在本月的净利润为15000元。
4.根据财务数据,分析公司在本月的经营状况。
答:通过计算可得,公司在本月的净利润为15000元。
从净利润来看,公司在本月的经营状况良好。
然而,净利润仅仅是一个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他财务数据,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才能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题目二根据给定的数据,完成以下会计记录的记录和编写。
1.记录一笔购买材料的成本。
答:根据会计规则和原则,购买材料的成本应该记录在原材料库存账户中。
假设购买的材料成本为5000元,那么会计记录如下:日期:2021-01-01摘要:购买材料成本借方:原材料库存账户贷方:银行存款账户金额:5000元2.记录一笔销售产品的收入。
答:根据会计规则和原则,销售产品的收入应该记录在销售收入账户中。
假设销售的产品收入为10000元,那么会计记录如下:日期:2021-01-05摘要:销售产品收入借方:银行存款账户贷方:销售收入账户金额:10000元3.记录一笔支付工资的费用。
答:根据会计规则和原则,支付工资的费用应该记录在工资支出账户中。
假设支付的工资费用为2000元,那么会计记录如下:日期:2021-01-10摘要:支付工资费用借方:工资支出账户贷方:银行存款账户金额:2000元题目三根据给定的数据,完成以下财务报表的编制。
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会计科目计算公式一、资产类。
1. 库存现金。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例如:期初库存现金有1000元,本期收到现金销售收入500元(借方发生额),本期支付办公费用300元(贷方发生额),则期末库存现金余额=1000 + 500-300 = 1200元。
2. 应收账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假设期初应收账款为8000元,本期赊销商品产生应收账款3000元(借方发生额),本期收回客户欠款4000元(贷方发生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8000+3000 - 4000 = 7000元。
3.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 例如,某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则年折旧额=(10000 - 1000)/5 = 1800元。
- 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二、负债类。
1. 短期借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若期初短期借款为5000元,本期新借入短期借款2000元(贷方发生额),本期偿还短期借款1000元(借方发生额),期末短期借款余额=5000+2000 - 1000 = 6000元。
2. 应付账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例如,期初应付账款为6000元,本期赊购商品产生应付账款2000元(贷方发生额),本期偿还应付账款1500元(借方发生额),期末应付账款余额=6000+2000 - 1500 = 6500元。
三、所有者权益类。
1. 实收资本(股本)- 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股本)在正常经营期间保持不变,除非有增资(贷方发生额)或减资(借方发生额)情况。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系统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系统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1.资产类科目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总额=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总额=不动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其他长期资产
-总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
2.负债类科目计算公式:
-流动负债总额=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总额=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长期负债
-总负债=流动负债总额+长期负债总额
3.资产负债表科目计算公式:
-净资产=股本+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资产负债表总计=总资产
-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负债+所有者权益
4.损益表科目计算公式:
-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会计科目计算公式,不同企业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使用这些公式时,需要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并与公司的财务政策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系统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1. 上期转来=上期末(即本期初)现金额度
2. 银行贷款=本期实际贷款数额
3. 发债券=本期实际发行债券额度
4. 还债券本金=累计发行债券数*偿还债券本金比例
5. 还债券利息=未归还债券*债券年利息率/4
6. 新工人培训费=单位新雇工人培训费*实雇工人数
7. 解雇工人安置费=单位辞退工人安置费*实辞工人数
8. 工人工资总额=(一班正班总人数*520*一班工资+一班加班总人数*260*一班加班工资+二班正班总人数*520*二班
工资+二班加班人数*260*二班加班工资+闲置工人总数*520*一班基本工资)*工资系数
9. 工人基本工资=(期初人数-辞退人数+新雇人数*25%)*第一班正班基本工资
10. 特殊班工资=工资总额-基本工资
11. 机器维修=单位机器维修费*机器数
12. 本期研发费=∑本期各产品研发费用投入
13. 研发费分摊=(上期研发费用+本期研发费用)/2
14. 购买原材料=本期实际采购的原材料
15. 原材料优惠=本期实际优惠
16. 购买原材料运费=本期购买原材料实际运费
17. 使用材料费=∑各产品单件所需原材料数量*该产品本期总产量
18. 管理费=本期实际耗费管理费
19. 运输费=本期实际耗费运输费
20. 广告费=本期实际广告费
21. 促销费=本期实际促销费
22. 销售收入=∑每个市场[上期订货数*(上期价格与本期价格的较低值)+(本期销售量-上期订货数)*本期价格] 如
果本期销量小于上期订货数,那么就是实际销量*(上期价格与本期价格的较低值)。
23. 废品损失=∑各产品各市场废品数*该产品该市场本期价格*40%
24. 折旧费=机器价格*机器数量*每期折旧率
25. 产品库存变化=∑本期末(下期初)各产品库存金额-∑本期初(上期末)各产品库存金额
26. 某产品库存金额=该产品库存数*该产品单位库存金额。
27. 单位产品库存金额是指每个产品的价值,是按照第一班的工资、按每天工作一个正常班计算机器折旧、原材料
按标准价格计算的净资产” 。
如生产一个 1 产品所需资源:机时120、工时140、原材料500,机器价格100000,每期折旧5%,基本工资3 元/小时,故1 产品的单位金额=[(100000*5%)/520]*120+140*3+500= 2073.8462 元
28. 原材料存储费=库存单位费用*(上期末库存数+本期末库存数)/2
29. 成品存储费=库存单位费用*(上期末库存数+本期末库存数)/2
30. 还银行贷款=本期初贷款数还银行贷款利息=本期初贷款数*贷款年利率/4
31. 本期纳税=本期利润*税率(负利润情况不缴税,并在后期抵扣税款)
32. 买机器=本期实际机器采购数*单位机器价格
33. 分红=本期实际分红数额
34. 本期利润=本期收入总额-本期成本总额
35.本期收入总额=原材料优惠+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