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探讨

合集下载

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临床诊治探讨

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临床诊治探讨

诊及漏诊的发生 。 对有皮肤紫癜 的患儿还应仔细检查并排除血
液 系 统 性疾 病 及 某 些 传 染 病 。 紫癜 性 肾炎 占儿 科 继 发 性 肾 小 球 疾 病 的 首 位 , 过 敏 性 紫 是
癜 最严重的并发症 。本组有 1 . 9 %的患儿临床受 累 , 4 病情较轻 者居多 , 且大多数预后好 , 肾损害症状 一般多 出现 于发现紫癜 后 2 ~ 周 3周 , 有些患儿发 病半 年出现‘ 肾损害表现 , 多伴有皮肤 紫癜再 次出现 , 故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诊治过程 中应反复检查尿 常规 。尿蛋 白是潜在 的对 肾小 管间质损害的肾 f 生物质 , 尤其尿 微量蛋 白测定能及早发现 肾损 害 , 临床上对此应引起足够 的重
床 以皮肤累及最多见 , 其次是 胃肠道 、 关节及 肾脏 , 多起病 急 ,
1 . 消化道症状 .2 2
3 6例 中伴有消化道症状者 2 6例 , 占
症状多样 , 病因复杂 , 目前发病率仍然很高并有逐年增高趋 势。
现 对 我 院儿 科 2 0 0 5年 1 月一 2 0 o9年 1 收 治 的 3 2月 6例 过 敏 性紫 癜 病 例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 1 临床 资 料 1 一 般 资料 . 1 3 中男 2 ,女 1 ,男 : = 6例 0例 6例 女 1:
治 医师 。
管 表 面弥 散 性 出血点 及 紫 癜 而 诊 断 。
1 . 关节症状 .3 2
关节型 1 0例 , 2 .%, 占 7 7 表现为关节 肿
痛 , 皮不红 , 表 无痒感 。 累及单 关节 或多关节 , 中踝关节 可 其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年第 1 卷 3 中旬刊 01 5 月
1 . 皮肤表现 .1 2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对患儿进行编号,并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奇数59例划入观察组,偶数59例划入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会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尿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1%,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3.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尿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尿生化指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敏感性紫癜具有效果显著,且患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毛细血管受到外界刺激后发生的变态性出血症状,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及过敏等,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也可能伴有关节、肾脏等损伤,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多以病毒感染与药物过敏为主,且由于患儿的抵抗力较低,该类疾病容易反复发生,给患儿造成身体损伤的同时,也给患儿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引起肾衰竭的严重疾病,危及患儿生命。

临床上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药,而本文旨在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故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对患儿进行编号,并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奇数59例划入观察组,偶数59例划入对照组。

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符合条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过敏性紫癜;小儿;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不减少、对称性皮肤紫癜,并可伴有腹痛、关节痛以及肾脏损害。

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病因,对症处理[1]。

近年来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的应用较多,为进一步探讨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做如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过敏性紫癜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感染者,患者治疗前均未应用免疫抑制剂。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12岁,平均(5.8±1.6)岁,病程4~20d,平均(9.2±1.5)d。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13岁,中位年龄(6.3±1.5)岁,病程7~24d,平均(11.4±1.8)d。

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过敏、抗感染、应用维生素C 注射液以及严格控制饮食等综合对症治疗。

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

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

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通过对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中医自拟方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了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等内容。

结果显示,中医自拟方治疗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分析表明,中医自拟方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自拟方治疗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结表明,中医自拟方治疗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自拟方、临床观察、疗效观察、并发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于正式的内容。

过于专业的内容。

过于正式的内容。

过于专业的内容。

过于正式的内容。

过于专业的内容。

过于正式的内容。

过于专业的内容。

过于正式的内容。

过于专业的内容。

1.2 目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出血点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治疗经验,评估中医自拟方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3 意义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皮肤疾病,临床上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目前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传统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对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观察,可以对中医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小儿过敏性紫癜60例临床分析

小儿过敏性紫癜60例临床分析

12 2 肾脏症状 ..
出现 肾损伤 1 5人 ( 5 ) 2 % ,其 诊断 标准 为尿常 规检 查
尿蛋 白定量阳性 、或 2 4小时尿蛋 白定量 )0 1g同时定 性 .5
合 征 ,好发 于学龄 前及学 龄期儿 童 ,临床 有多 种表 现 ,主
要 为特征性皮疹 ,常伴关 节痛 、关 节 积液 、腹 痛 、便 血及
阳性 、或红细 胞>5 高倍 视野 。其 中皮肤 型 和关节 型各 3 /
人 ( 72% ) 2 .7 ,腹 型 4 人 ( 85 % ) 2 .7 ,混 合 型 1 人 5 ( .3 ) 0 2 8 % 。发 生 时 间 3 天 一 2 年 ,小 于 2 周 1 人 (. 7 ,2 ~ 8 周 9 人 66 %)
大便潜血阳性 9人 ,占 1% 。 5
14 其他检查 B超示不完全肠梗 阻、肠套叠 、左上腹肠 管 . 扩张各 1 (. 6 。幽门螺杆菌阳性 1 。 人 16 %) 人
15 治 疗 .
中医辨证 对症治疗 ,风热夹瘀 者 以疏 风清热 凉血 ,活 血化瘀 为主 ;血热 夹瘀 ,以清 热解 毒 ,活血 化瘀 ,方 用犀 角地黄汤加减 ;阴虚夹瘀 以养 阴清热 、活血 化瘀 为 主,方
用知柏地黄丸加 减 ;气 阴两虚夹瘀 者益 气养 阴、活 血化瘀 为主。咽喉疼 痛加冬 凌草 、射 干 、桔梗 ;紫癜反 复加 徐长
卿 、地肤 子 ;皮疹发 痒加 白鲜 皮 、防风 、浮 萍 ;腹痛 加 白 芍 ,倍甘草 ;关节疼 痛加 牛膝 、木 瓜 ;热 毒盛 加黄 芩 、公
英 、地 丁 ,板 蓝 根 ;咳 嗽 有 痰 加 桑 白 皮 、川 贝 、海 蛤 粉 ;
【 关键词 】 小儿;过敏性紫癜 ;临床分析 ;肾损 伤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与护理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与护理

的人数 , 这样可以避免他人将病菌再次 传染给宝宝而加重病情。 ④要保持 宝宝的皮肤清洁, 每天可以给宝宝沐浴或者檫身, 注意水温和保暖, 避免感
冒。 ⑤及时修剪宝宝的指甲, 避免宝宝把脸抓破 。 如果你觉得宝宝小不好 剪, 也可以用纱布将宝宝的手包起来。 ⑥在2 次奶之间适当给宝宝喂点温开 水, 天气热时可以增加喂水的次数 , 帮助宝宝加快代谢 由汗液将垃圾有身 体里排出⑦如果没有住在医院, 你可以每叫、 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 这样可 以及时检测体温是否正常。 就是照顾宝宝的人也要注意身体 , 婴儿麻疹护 理对8 个月以下婴儿或未按时接种麻疹疫苗的较大婴儿 , 有发热伴皮疹时
各型肺结核均可表现为长期发热, 体温升高程度不一。 有人根据病儿 是否为结核高危状态或有无卡介苗接种史, 定出不同结素阳性标准 , 如有 密切结核接触史与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属高危人群, 红硬直径≥5 即为阳 m 性, 在结核高发病率地区, 任何国家的极度贫穷人群和有苗头不良、 糖尿病 慢性病人其 阳性标准是红硬直径≥lmm; O —般人群( 非以上两种人) 种过 卡介苗者, 红硬直径 ≥1mm ̄属阳性反应。 5 发热是小儿一种常见的临床症 状。 在多数晴况下, 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 陛反应, 是人体 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 立刻惊慌失措 , 以为孩子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 其实, 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 着病重。 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发热的生理机 制实际上是白细胞发现了入侵的病原, 于是就释放出蛋白质, 产生一种内 源 眭致热物质, 这种物质刺激下丘脑, 使体温的调节失常, 从而引起发热。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温较高的时候, 战斗力会得到增强; 而不少细菌和病 毒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 进攻的能力也会降低。 人体每一次发热, 都会给免 疫系统一次锻炼的机会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研究康靖【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1)001【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静点,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关节及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缩短病程,减轻并发症,值得推广.%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 Methods:40 cases of 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 that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as given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by intravenous drip. The skin purpura regression and recurrence number, joints and digestive tract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and kidney damag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 decrease the recurrence rate, 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总页数】2页(P73-74)【作者】康靖【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6【相关文献】1.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疗效研究 [J], 刘茂花2.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疗效研究 [J], 刘茂花3.复方甘草酸苷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6例临床疗效研究[J], 王爱琼;吴晓君4.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J], 张建彬5.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 张丹;张晓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分享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分享

思路。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02
在现有治疗方法基础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生物制剂、基
因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大数据研究
03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收集更多病例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
更有价值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THANK YOU
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抗过敏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监测药物副作 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患儿出现的腹痛、关节痛等症状,采取相应 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如止痛、抗炎等,以缓解 患儿痛苦。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01
进一步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病例展示 • 治疗过程 • 病例讨论 • 经验教训与总结
01
引言
病例分享目的
提高对小儿过敏性紫 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方法的认识。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预 后及可能的并发症。
熟悉过敏性紫癜的治 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 患儿及家属教育: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教育,提高 他们的疾病认知,增强治疗依从性。
05
经验教训与总结
诊断经验分享
01 02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在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病史,并进 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皮肤、关节、腹部等部位的检查,以帮助确定 病情和排除其他疾病。
实验室检查
免疫疗法
对于病情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可 以考虑免疫疗法,如免疫球蛋白注射 等,以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3-05-08T15:09:14.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高琰[导读]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

高琰(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医院儿科 137400)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00-02【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①诱因:感染1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例,发生率为46.26%;5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32例治愈好转,占94.71%。

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预后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该病一直是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

笔者针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儿,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

从患儿年龄、性别、诱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肾损害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男20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11.8个月~14岁,平均8.2岁。

<3岁4例,占
1.76%;3~7岁10例,占25.99%;>7岁16例,占7
2.25%。

2 结果
2.1 22例发病诱因及首发症状:①诱因:本组病例在紫癜出现前1~2周,有前驱感染者25例,占11.01%。

出现紫癜同时伴有感染者13例,占58.59%;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1例,支气管炎和肺炎14例,肠炎3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

进食特殊食物(如鱼虾、鸡蛋、波萝等)后出现紫癜者7例,占25.11%。

寄生虫史4例,占1.76%。

疫苗接种后(白百破和乙型肝炎疫苗)2例,占0.88%。

头孢羟氨卞药物过敏1例,占0.44%。

无明确诱因者5例,占2.2%。

②首发症状:单纯皮肤紫癜14例,占64.32%;单纯腹痛31例,占1
3.66%;单纯关节痛4例,占
1.76%;紫癜加关节痛22例,占9.69%;紫癜加腹痛19例,占8.37%;紫癜加关节加腹痛5例,占
2.20%。

2.2 皮肤症状:22例均现后出现皮疹。

除1例大片淤斑外,其余均为典型的紫癜样皮疹。

皮疹累及部位以双下肢多见,其次依次为臀部、双上肢、双手(足)、面部、躯干。

另外尚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发生于头部、背部、手足背。

皮疹消褪时间3~42 d,平均8.98d。

2.3 消化道症状:本组约53%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可出现一项或几项消化道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腹痛最常见,在以腹痛作为首发症状的26例中,腹痛分别先于皮肤紫癜1~26d,平均4.97d。

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2~31d,平均4.32d。

227例HSP消化道症状及并发症中腹痛131例次,发生率为57.71%,并发呕血2例,发生率为0.88%;呕吐55例次,发生率为24.23,并发肠套叠1例,发生率为0.44%;便血26例次,发生率为11.45%;腹泻5例次,发生率为2.20%。

2.4 关节症状:本组约45%的患儿出现不同部位的关节肿痛,主要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伴有活动受限。

关节症状分别在发病后2~15d消失,平均
3.35 d消失。

2.5 肾脏症状:本组有10例发生肾脏症状,发生率为46.26%。

其中紫癜14例,发生率为24.56%;紫癜加消化道43例,发生率为64.18%;紫癜加关节15例,发生率为31.25%;紫癜加关节加消化道33例,发生率为60.0%;各组与单纯紫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肾脏症状多发生于起病后1月内,有7例发生在病程晚期,在其他症状消失后才出现,有1例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

肾脏症状多数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血压增高及浮肿。

2.6 B超检查:本组18例进行了腹部B超检查,其中肝脏增大21例,少量腹水5例,双肾弥谩性病变2例,肠套叠1例。

2.7 实验室检查:43例中12例作了以下检查,其中血沉增快20例,ASO阳性27例,支原体IgM阳性11例,EBVIgM阳性24例,HBV阳性2例,血IgA增高35例,降低1例。

2.8 预后:25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占94.71%;12例未愈自动出院。

3 讨论
本组资料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好发于7岁以上儿童,本病发病诱因以感染占第1位,部分患儿病原学检查提示可能为链球菌、支原体、EBV感染。

以预防接种为诱因的很少见,但随着近年来预防接种的普及,对此应予以重视。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典型皮疹未出现前,需与外科急腹症鉴别,过敏性紫癜患儿腹痛一般以阵发性剧烈痛为主,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部分患儿可有黑便或血便,此时不宜行剖腹探查术,可予内镜检查,胃肠道黏膜的水肿、出血及溃疡,可先于皮肤紫癜出现,有助于诊断[2]。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

本组过敏性紫癜中接近半数患儿有肾脏损害,损害程度轻者居多,大多数预后良好[3]。

肾脏症状多在皮疹后4~8周内出现,部分患儿在紫癜初发后1~2年才出现肾损害表现。

肾脏损害与过敏性紫癜早期肾外症状体征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临床上只有皮肤紫癜的患儿,肾损害占24.56%;皮肤紫癜伴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肾损害占64.18%;皮肤紫癜同时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达60%。

因此,对于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且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应警惕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生。

以上研究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82.
[2] 欧弼悠,吴秀英,陈肖肖.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内镜诊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4(2):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