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儿科)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儿科临床诊疗学》第十二章第三节,主要详细讲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2. 学会运用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准确性;3. 了解并掌握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病例,介绍过敏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引发学生兴趣;2. 理论讲解:a.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b.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c. 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d.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e.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方法;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诊断过敏性紫癜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4. 随堂练习:设计几道选择题,巩固学生对过敏性紫癜诊断和治疗的理解;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解答;六、板书设计1.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2. 板书内容:a. 过敏性紫癜病因、发病机制;b.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c. 辅助检查;d. 诊断标准;e. 治疗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出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b. 简述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c. 简述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d. 论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2. 答案:a.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包括感染、药物、食物等,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过敏原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炎症反应;b.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c.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皮肤紫癜,伴或不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排除其他疾病;d.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为抗过敏、抗炎、改善血管通透性,具体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
儿科过敏性紫癜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0
病理改变
2. 肾脏改变 多为局灶性肾小球病变,毛细 血管内皮增生,局部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灶性 坏死,可有新月体形成。
严重时整个肾小球均受累,呈弥漫性肾小球 肾炎改变。
PPT学习交流
11
局部的纤维化
PPT学习交流
12
新月体 的形成
PPT学习交流
物和钙剂;
• 腹痛时加用解痉挛药物。
PPT学习交流
30
治
疗
3.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PPT学习交流
31
治
疗
4. 抗凝治疗: 协和医院儿科报道小剂量肝素预防紫癜性
肾炎。
PPT学习交流
32
治
疗
5.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能改变肾脏病变,不能改善预后,对皮疹
无效,急性期对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可 予缓解。
诊
断
皮肤紫癜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同 时伴有急性腹痛、关节痛及尿液改变对诊断有 较大帮助;
非典型病例,尤其在紫癜出现前出现其他 系统症状时,易误诊。
PPT学习交流
26
鉴别诊断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外科急腹症 • 细菌感染 • 肾脏症状突现时需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鉴别
PPT学习交流
过敏性紫癜
PPT学习交流
1
概述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od purpura)又称亨-舒综合征( Henoch-
Schonlein syndrome,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
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 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精品课件全文完整版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精品课件全文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科学中的过敏性紫癜,内容涉及《儿科学》教材第十二章“过敏性紫癜”的第二节“临床诊断与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2.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2)详细讲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3)阐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2.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3.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4. 典型病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5道选择题,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及解题过程。
A. 感染B. 药物C. 食物D. 物理因素答案:D(2)过敏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C. 腹痛D. 肾脏损害答案:A(3)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C. 腹痛D. 具备A、B、C中的任意两项答案:D(4)过敏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 抗感染治疗B. 抗过敏治疗C. 糖皮质激素治疗D. 支持治疗答案:BA. 避免接触过敏原B. 限制活动C.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 加强体育锻炼答案:D2. 简答题:请简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学》第十二章“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针对过敏性紫癜的查房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全面的查房。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名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例,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定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血管炎。
(2)病因:遗传、感染、食物、药物等。
(3)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炎症反应等。
(4)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肾脏损害等。
(5)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过敏原检测等。
(6)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7)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关节炎等疾病鉴别。
(8)治疗: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对症治疗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知识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过敏性紫癜查房教学2. 板书内容:(1)定义、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辅助检查(3)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列举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病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引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及病因;(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3)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例题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讲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病例,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过敏性紫癜,并提出治疗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科过敏性紫癜2. 板书内容:(1)过敏性紫癜定义及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七、作业设计病例:8岁男孩,因双下肢皮肤紫癜伴关节疼痛1周就诊。
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以臀部及下肢伸侧为主,伴有关节疼痛,无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2. 答案:诊断: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案:(1)避免接触过敏原;(2)抗过敏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3)改善血管通透性:静脉滴注维生素C;(4)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5)关节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6)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病例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答案。
2024年儿童过敏性紫癜课件

2024年儿童过敏性紫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临床诊疗与护理》第五章“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第三节“过敏性紫癜”,主要涉及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学会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显微镜。
2. 学具:笔记本电脑、医学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名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儿童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发病机制。
(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皮疹、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
(3)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 实践操作:(1)观察并分析病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2)分组讨论:针对病例,制定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过敏性紫癜诊断的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选择题。
六、板书设计1. 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发病机制。
2.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皮疹、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
3.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2)列举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谈谈你对过敏性紫癜治疗及护理的认识。
2. 答案:(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黏膜和其他器官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活化及细胞因子释放等因素有关。
(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包括皮疹、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
诊断方法有: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等)和皮肤活检。
儿科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

儿科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姻李丹(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一科)【摘要】过敏性紫癜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毛细血管出现了炎症反应,多发于儿童当中,男性更加容易发病。
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
患者患病后出现的临床症状相对较多,目前并无治疗的特效药,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科;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因为免疫因素所导致的一种血管疾病,发病比较急,主要特征为皮肤紫癜。
近些年,临床上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流行倾向。
而且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儿童发病率更高。
该病具有自限性,发病时间较短,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治愈困难,临床上要重点关注其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首先要求患儿远离致敏原,多数儿童出现过敏性紫癜且处在急性期的时候,需要及时寻找导致过敏的因素,常见因素主要有尘螨、汽油、油漆、化学物品、花粉等。
找到原因之后需要及时远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症状。
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还需要及时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次数,防止增加疾病症状。
同时需要指导患儿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类的食物。
如果患儿临床出现了肾脏损害情况,则需要减少盐分的摄入含量。
药物治疗确定患儿的过敏原之后,首先需要给予其抗敏药物进行治疗,改善临床症状。
比较常用的抗敏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在治疗期间,医生需要结合患儿发生过敏的主要原因对过敏性紫癜进行治疗。
其次,还需要给予患儿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C、曲克芦丁、卡巴克洛等。
如果患儿在临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红斑,则需要在局部涂抹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
还可以使用紫外线灯与红外线灯照射治疗,促进患儿皮肤快速吸收上述药物,有效治疗疾病。
如果患儿出现了关节肿痛或者腹痛等临床症状,医生需要给予止痛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目录
• 过敏性紫癜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儿心理支持与家庭护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过敏性紫癜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 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 性血管炎。
皮肤紫癜与过敏性紫癜相似,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伴有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表现,且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
腹型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症状与过敏性紫癜相似, 但腹型过敏性紫癜多伴有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且腹部体征相对较轻。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尿常规检查可见血 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便常规检查可见潜血阳性等消 化道受累表现。
01
02
03
04
关节症状
关节痛、关节炎等。
消化道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
肾脏损害
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
其他并发症
颅内出血、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建议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 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化
学物质等。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3
心理干预和患者教育
过敏性紫癜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进行心理干预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
随着对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可能会研发出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治疗药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
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
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
(2)C反应蛋白(CRP)、血沉;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4)免疫球蛋白、补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3–5mg/Kg/d)(不超过150mg/d)、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使用效果较佳,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并停用;注意观察和预防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3.消化道出血者作为急诊处理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出现尿检异常等肾脏损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明确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进一步分型治疗。
(九)出院标准。
1.皮疹减少或消退。
2.无明显关节症状、腹部症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时发生严重关节症状、腹痛、血便以及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和(或)肾功能异常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