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动因对总成本影响的基本模型
管理会计-题库

管理会计-题库1、已知:某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为200 000元,销售成本为18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16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2016年该公司的保本点(2)若2016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答案:(1)销售量=200000¸40=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保本销售量=(80000+8000)¸(40-20)=4400(件)(2)目标销售额=(80000+8000+100000)¸(40-20)×40=376000(元)3、简述成本性态的特点。
答案: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类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能转化性的特点。
(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3)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相互转化。
4、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答案: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如下:(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
即假定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即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水平始终保持不变,单价也不因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即假定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能达到产销平衡。
(4)变动成本法假设。
即假定产品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并按贡献式损益程序确定营业利润。
(5)目标利润假设。
即假定有关利润指标是经过预测而确定的目标利润。
5、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答案: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和分析成本的来源和变化,从而优化战略决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1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概念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来源和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2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基本原理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成本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原因所致;•成本是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紧密相关的,各项策略和决策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成本的变化是动态的和多元化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重要性与作用3.1 优化战略决策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与成本相关的各项策略和决策,并明确它们对成本的影响。
通过对战略决策的成本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企业可以优化决策方案,避免浪费资源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3.2 提高运营效率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识别造成成本偏高或浪费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降低或消除成本的不必要部分,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3 确定竞争优势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与成本相关的因素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和控制方式,企业可以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四、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4.1 方法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比较分析法: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原因;•成本关联分析法: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对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成本分析;•传导成本矩阵法:通过成本传导矩阵,揭示成本的传导路径和关联关系。
成本动因

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 Cost Driver) 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 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 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 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 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 之则会使成本提高。
执 行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三)行为导向:不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不同的成本分配结果以及基于分配结果的管理决策会对 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分析成 本动因的行为导向作用。企业可以利用成本动因的行为 导向功能,把员工的行为导向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方向。
1、凝聚力:员工对企业投入的向心力。
2、全面质量管理:员工对质量的认知与重视程 度。
3、生产能力运用:在既定企业建设规模下,生 产能力运用程度。 4、产品结构:产品研究设计是否有效率,是否 符合市场需求。
5、联结关系:指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间价
值链的联结关系
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 Cost Driver )是 指与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 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但一经 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 在生产开始之前,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 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 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将决定企业的 成本态势。
结 构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1、规模:对研究开发、制造、营销等活动投 资的规模。 2、范围:指企业价值链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 度,前者与业务范围相关,后者与经济规模有 关。 3、经验:指熟练程度的积累,即企业是否有 生产该种产品的经验,或者生产过多长时间。 4、技术:企业在每一项价值链活动中所采取 的技术处理方式。 5、多样性:指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劳务的种 类。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问答题参考答案1.CVP分析在实际中运用情况如何?CVP(Cost Volume Profit)分析,又称盈亏平衡点或量—本—利分析。
它是根据企业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进行CVP 分析关键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企业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相等的一点,在此点上利润为零,既无亏损也无盈利。
这一点可以是产量、销售量,也可以是其他收支平衡点。
这一点是盈利与亏损的转折点,高于此点盈利,低于此点亏损。
该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广泛。
2.EVA与基于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是什么?EVA与基于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股东的权益资本(机会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权益资本不再被忽略为“免费资本”。
它克服了传统的会计利润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的缺陷,真正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传统的会计利润仅仅扣除了债务利息,没有考虑股东的资本成本,导致许多账面上有利润的企业可能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的投资。
例如当EVA值为负数时,此时尽管企业账面上可能仍然有利润,但其价值却低于股东投资的权益成本(机会成本),如果股东将其投资投向其他企业,至少可获得与平均投资机会成本相等的收益。
对股东而言,经济增加值(EVA)越多越好,这与企业的最终目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全一致。
考虑全部资金的成本,会迫使经营者关注与库存、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投资等全部有关的资金成本,从而谨慎地使用企业的全部资产。
3.“营业成本”与“经营成本”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1)营业成本就是指项目投资中项目投入运营后的总成本,其口径是包括折旧与摊销,但不包括利息(注意与总成本的区别,总成本即包括折旧与摊销,也包括利息即财务费用)。
(2)营运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现了,其口径与营业成本的口径是一致的。
(3)经营成本,是指付现的营业成本,也就是营业成本中将折旧与摊销去掉就是经营成本,即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折旧与摊销。
中央电大《成本管理》网考题库

1.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C. 生产费用2.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B. 成本开支范围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D. 重要性原则4.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71%5.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6.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7.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8.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9.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0.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单选1. 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C. 选择测算法2.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直接材料D. 变动成本3. 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D. 销售量4.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A. 单位售价5.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件。
A. 300006.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A. 目标利润7. 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管理会计

大中取大分析法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体系的是( )。
"
答案
制定定额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答案
预算管理委员会
【3】
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是进行( )
答案
战略规划
【1】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的终结为( )。
答案
预计财务报表
【2】
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 )。
答案
销售预算
【3】
安全边际的绝对量指标说明企业距保本还有多大的距离,该距离( )。
答案
越大越好
【4】
目前甲产品的销售量是1000件,保本量是300件,产品的单价是10元,单位变动成本是4元,则该产品的安全边际率是( )。
答案
70%
【1】
由于偶发因素的影响,某企业本期停产,则该企业的最大亏损额是( )。
答案
固定成本
【2】
【6】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联合单位法预测保本额的,联合单位法适合于( )。
答案
实物量产出比稳定的联产品生产企业预测
【1】
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都是检验企业经营是否安全的指标,二者之和( )。
答案
等于1
【2】
关于保本作业率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
答案
当保本作业率为1时,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
【3】
答案
价格上限值
【5】
在定价决策中,对于那些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不易仿制的产品最好采用( )。
答案
撇油定价法
【1】
某零件的售价为1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1600元,目前月销售量为1200,若将价格调低为11元,则该零件的利润无差别点销售量为( )。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节约成本的关键!在变革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举手即可获得的果实”―也就是无需努力就可收获丰厚回报的机会。
在作业成本法实践过程中,应该确定并度量公司主要成本动因所带来的成本,这就是取得成功的捷径。
成本动因也就是“驱动”成本的东西。
将成本与动因联系起来可以使成本信息更加准确、相关性更强,也可更为明确地鼓励减少或者消除成本的行为。
主要成本动因的成本容易与经常性开支“搅合在一起”。
经常性开支里包括所有非直接物料或劳动力成本。
它们像花生酱一样被混在一起,错误地归属到同类科目中,然后又像花生酱一样被分摊在产品和顾客头上,直接劳动力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像餐刀一样。
经常性开支通常大于其所属的直接劳动力,也大于公司直接物料的成本。
它包括了与公司某些最重要成本动因相关的成本。
但是如果找不到产生的原因,就很难理解与管理这些成本。
举例来说,经常性开支通常包含以下活动的成本:·ECO (工程变更单)·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接收、测试以及储存等·质量、废弃、重新加工等其他非增值活动·在制品的搬运与储存·设备的组装和变更·处理和储存制成品·分拣和交付产品与订单然而很少有公司知道以下这些成本:ECO 的成本、与企业直接采购货物相关的“物料经常性开支”、在制品搬运的成本、设备组装和变更的成本,或者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如储存和完成订单)的后制造成本。
幸运的是,不一定非要精确度量成本或动因以便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只要误差不要太离谱就够了。
关键是要找出主要的成本动因,然后设计出度量动因相关成本以及量化动因的最佳方法。
找出主要成本动因一家市值两千万美元的锻造企业的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公司运作过程要求进行大量的在制品搬运和储存工作,但这些活动的成本不会产生价值。
这些作业的成本被埋没在与直接劳动力相关的经常性开支中,这些活动因此与很多其他不相关活动的成本混淆在一起。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动因对总成本影响的基本模型胡琴(会计)205120201050经理人在进行市场、产品和经营方针决策的同时,为了使公司盈利,必需注意成本问题。
因为成本方面的决策通常需要持续和详细了解公司结构和管理当局的竞争战略。
通常情况下,经理人都依靠特定的成本分析来帮助公司盈利。
即使是在同一个竞争行业,但是,对于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利用差别化竞争战略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经营。
然而,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成本习性的详细了解是成功的关键。
成本习性研究的就是成本如何随着作业成本动因的变化而变化。
习惯上,成本习性分析更多地采用产品或服务地件数(单位)来作为驱动成本的作业。
当包含多种产品或服务时,其计量单位很多时候就会按照销售额重新计算。
尽管成本可能有无数种方式响应作业成本动因变动,但是在开始时,我将其分成了三类,分别是:1.变动成本:它表示了每作业单位增量的同比成本增量。
一般经济意义上来讲,其符号时为非负的。
即是变动成本是以每作业单位的恒定金额而增加,当作业量为零时,变动成本为零。
2.固定成本:它与单项作业无关。
所以,代表总固定成本的那根直线是斜率为零的水平线。
3.混合成本:它包含一个固定成本和一个变动成本元素。
当作业成量为零时,总混合成本是正的;当作业量增长时,总混合成本以直线方式增长。
这里要说明一点,那就是时间也是影响成本习性模式的一因素。
因为,如果时间足够长,那么以前被划分为固定成本的成本可能会划分到变动成本。
所以,为了简便起见,这里我假设模型针对的是短期规划。
以下是我引入的Central City健康诊所的数据。
1这里,这家诊所把其服务归类为X1至X4四个程序。
这家企业用以下每程序套餐比率来提供服务:X1 45X2 90X3 60X4 105所以,建立起的模型为:Y=45 X1+90 X2+60 X3+105 X41数据来源于《管理会计》2005.4 韦恩·J·莫尔斯、詹姆斯·R·戴维斯、阿尔·L·哈特格雷福斯著张鸣主翻译这个模型是否合理?下面就用前12个月的数据对它进行说明。
如图:总成本x1 x2 x3x 423000 30 100 205 7525000 38 120 180 9027000 50 80 140 15019000 20 90 120 10020000 67 50 160 8027000 90 75 210 10525000 20 110 190 11021500 15 120 175 8026000 60 85 125 14022000 20 90 100 14022800 20 70 150 13026500 72 60 200 120按照上诉的理论,我可以建立模型:Y=β0 +β 1 X1 +β 2 X2 +β 3 X3 +β 4 X4 +μ一、模型估计由OLS法得: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05 Time: 01:18Sample(adjusted): 1901:01 1901: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3429.0191776.112 -1.930632 0.0948X1 59.43339 9.654300 6.156158 0.0005X2 63.69715 10.03554 6.347154 0.0004X3 50.55085 6.309836 8.011436 0.0001X4 98.79072 7.856068 12.57508 0.0000 R-squared 0.976491 Mean dependent 23733.3var 3Adjusted R-squared 0.963058 S.D. dependentvar2748.333S.E. of regression 528.2411 Akaike infocriterion 15.67132Sum squared resid 1953271. Schwarz criterion 15.87336Log likelihood -89.02792 F-statistic 72.6901Durbin-Watson stat 1.900962 Prob(F-statistic) 0.000009估计模型如下:Y=-3429.019+59.43339 X1+63.69715 X2+50.55085 X3+98.79072 X4(-1.930632)(6.156158) (6.347154) (8.011436) (12.57508)R2 =0.976491 2R=0.963058 F=72.690101.拟合优度检验:R2 =0.976491 而2R=0.963058可决系数和修正可决系数都大于0.9,说明模型随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2.T检验:给定α=0.05︱t0︱≦tα/2(7) = 2.365 ,接受H0,说明该解释变量对总成本Y的影响不显著。
︱t1︱≧tα/2(8) = 2.365 ︱t2︱≧tα/2(8) = 2.365︱t3︱≧tα/2(8) = 2.365 ︱t4︱≧tα/2(8) = 2.365 拒绝H0,说明X1,X2,X3,X4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
表明,这4个变量是影响Y的主要因素。
3.F检验:给定α=0.05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值为:72.69010,查表)7,4(05.0F=4.1272.69010﹥)7,4(05.0F=4.12,F检验显著,说明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终合两个检验,从回归结果来看,尽管可决系数R2 很高,F值很大,但是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截距项与总成本不显著。
并且,由于其表现出来的经济意义也不符合现实,所以,应踢出不显著的常数项。
那么,得如下回归结果:Y=59.43339 X1+63.69715 X2+50.55085 X3+98.79072 X44.多重共线性分析由于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回归估计模型时,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选择的解释变量往往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存在共同变化的趋势,而且在建模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局限,造成变量选择不当,都容易引起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会导致参数的区间估计失去意义,然而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追求的是多重共线性程度的尽可能减弱。
相关系数矩阵法:X1 X2 X3 X4 X1 1.000000 -0.619251 0.351734 0.082839X2 -0.619251 1.000000 0.091275 -0.285754X3 0.351734 0.091275 1.000000 -0.551340X4 0.082839 -0.285754 -0.551340 1.000000从表中可以看出,X1与X2, X3与X4存在着线形相关,但是是不十分明显的。
所以,不用对其进行修正。
5.异方差性检验用时间序列建立模型时,样本数据的观测误差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积累,从而会引起随机误差项的方差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推移,样本观测技术随之提高,也可能使样本观测误差减少,从而引起随机误差的方差减少。
这些都可能造成随机误差项呈现异方差性,所以应对模型进行检验。
①图示法:-1000-500500100020406080100X1② ARCH 检验: ARCH Test: F-statistic 0.212923 Probability 0.883473Obs*R-squared1.019533 Probability0.796526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5/05 Time: 00:30 Sample(adjusted): 1901:04 1901:12Included observations: 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VariableCoefficie ntStd. Error t-StatisticProb.C 77997.98 173225.8 0.450268 0.6714 RESID^2(-1) -0.2038380.462390 -0.440836 0.6777RESID^2(-2) 0.243897 0.484299 0.503608 0.6359 RESID^2(-3)0.210636 0.470863 0.447339 0.6733R-squared 0.113281 Mean dependentvar 132694.5Adjusted R-squared -0.41875S.D. dependentvar138581.3S.E. of regression 165065.9 Akaike infocriterion 27.16718Sum squared resid 1.36E+11Schwarz criterion 27.25483Log likelihood -118.2523 F-statistic 0.212923Durbin-Watson stat 2.148068 Prob(F-statistic) 0.883473(n-p)* R=(12-3)×0.113281=1.019529 < Χ0.052(3)=7.81473所以,拒绝H0。
同样说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③WHITE检验: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 0.954106 Probability 0.577321Obs*R-squared 8.614266 Probability 0.375873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5/05 Time: 00:38Sample: 1901:01 1901: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2Variable Coefficient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490524.72290142. -0.214190 0.8441X1 -2780.35110646.29 -0.261157 0.8109X1^2 76.47492 109.6434 0.697487 0.5357 X2 29809.36 23497.60 1.268613 0.2941 X2^2 -148.7189134.1852 -1.108311 0.3486X3 965.3944 16169.76 0.059704 0.9561 X3^2 -4.89603751.31037 -0.095420 0.9300 X4 -13075.1820857.06 -0.626895 0.5752 X4^2 47.63118 95.81891 0.497096 0.6533R-squared 0.717856 Mean dependentvar 162772.5Adjusted R-squared -0.03453S.D. dependentvar130982.9S.E. of regression 133225.2 Akaike infocriterion 26.55117Sum squared resid 5.32E+1Schwarz criterion 26.91485Log likelihood -150.3070 F-statistic 0.954106Durbin-Watson stat 1.438963 Prob(F-statistic) 0.577321n* R=12×0.717856=8.614272<Χ0.052(9)=16.919同样说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