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针型阀在火炬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历史_地面火炬

合集下载

地面火炬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与环保分析

地面火炬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与环保分析

地面火炬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与环保分析摘要:以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ZEECO多点式地面火炬为分析对象,介绍了多点式地面火炬的概况。

同时,对地面火炬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环保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面火炬安全环保可靠性分析一、武汉乙烯工程多点式地面火炬简介火炬排放装置是石油化工企业相关生产装置必不可少的安全排放燃烧设施,其能否正常运转对装置出现火灾或断电等紧急状况时防止装置由于中断而转为灾难至关重要。

火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按燃烧器是否远离地面可分为地面火炬和高架火炬,按火炬燃烧器的形式可分为单点燃烧火炬和多点燃烧火炬。

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选用的是多点燃烧火炬,采用的是美国ZECCO公司技术,是目前国内燃烧排放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地面火炬。

按照工艺装置火炬气排放情况,火炬系统分为火炬气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情况,不可回收火炬气又分别进两套不同的火炬系统,即烯烃火炬和聚烯烃火炬。

烯烃火炬用于处理乙烯裂解装置、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丁二烯抽提装置、芳烃抽提装置、MTBE/丁烯-1装置、中间罐区、原料罐区以及铁路装卸站各工况下排放的高压火炬气。

烯烃火炬设计最大排量为1620t/h,共有19级燃烧器,42支长明灯以及692个烧嘴。

聚烯烃火炬用于处理JPP装置、STPP装置、LLDPE装置、HDPE装置、产品罐区、C5分离装置各工况下排放的高压火炬气。

聚烯烃火炬设计最大排量为670 t/h,共有12级燃烧器,28支长明灯以及289个烧嘴。

根据火炬气泄放压力进行升降级控制,前五级设置蒸汽消烟设施。

每级燃烧器配置有2支长明灯(2-5级3支长明灯),每支长明灯有HEI和FFG两种点火方式,可实现自动、远程和就地点火。

地面火炬系统是通过控制燃烧器处的泄放气体速度(压降)来保证适宜的火焰形状,并保证火炬气在整个运行范围(0-100%的设计流量)能够达到无烟燃烧。

为保证燃烧器的压力能够一直保持在最佳运行的合适范围内,火炬系统采用特殊的分级运行。

气动爆破针阀应用于地面火炬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气动爆破针阀应用于地面火炬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气动爆破针阀应用于地面火炬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作者:李强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6期摘要:作为旁路使用的爆破针阀是地面火炬系统及其上游装置的最后安全保障。

其可靠性影响的不仅是局部的安全,更会影响全厂所有产生火炬气的装置的安全。

气动爆破针阀的动作依赖于外界公用工程条件,其功能能否完成取决于外界条件,不是“失效安全型”,不满足API 537和SH 3009标准的基本要求。

此外,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气动爆破针阀多处使用了O形环和润滑脂,O形环与金属件的“粘连”以及润滑脂的燥化,都会造成实际爆破压力的上升,这是采用爆破针型换向阀的必然结果。

因此,不应选择气动爆破针阀作为分级阀旁路使用。

关键词:地面火炬;气动爆破针阀;安全隐患1 引言国内某乙烯工程设置了全厂低压火炬,用于处理该工程LLDPE装置、JPP装置、丁二烯装置、乙烯装置、汽油加氢装置、芳烃抽提装置、C5装置和低温罐区等各种工况下排放的低压火炬气。

该火炬设施采用地面火炬形式,设计处理能力为(13+34+11)t/h,即用于处理低热值低压火炬气13t/h、高热值低压火炬气34t/h和低温低压火炬气11t/h。

来自丁二烯/乙烯装置与LLDPE装置低热值低压火炬气分别通过一支单独管线插入卧式水封罐,当排气压力超过水封压力时,排放气冲破水封,由出口排出通过两个分级控制阀组进入地面火炬中低热值低压专用特殊燃烧器处理。

考虑排放气热值较低,在分级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燃料气补充管线。

燃料气管线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DCS远程控制伴烧燃料气补充量。

为达到100%无烟燃烧效果,设置一路中压消烟蒸汽管线,管线上设置气动调节阀,通过DCS远程控制。

来自丁二烯装置、JPP/HDPE装置分别通过一支单独管线插入卧式水封罐,当排气压力超过水封压力时,排放气冲破水封,由出口排出通过四个分级控制阀组进入地面火炬中的三参数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处理。

为达到100%无烟燃烧效果,每级均设置中压消烟蒸汽管线。

气动爆破针型阀在地面火炬中的适用性探讨

气动爆破针型阀在地面火炬中的适用性探讨

气动爆破针型阀在地面火炬中的适用性探讨火炬系統是石化厂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而作为旁路使用的爆破针型阀则是地面火炬系统最后的安全保障,应选用“失效安全型”产品。

本文气动爆破针型阀在地面火炬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结论是气动爆破针型阀不是“失效安全型”产品,违反了API 537和SH 3009标准的基本要求,不能用作分级阀旁路使用。

标签:地面火炬;火炬系统;爆破针型阀1 地面火炬及其优势简介火炬系统是用来处理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化工厂及其其它工厂或装置无法回收和再加工的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及蒸汽的特殊燃烧设施,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按照燃烧器是否远离地面,火炬可以分为地面火炬和高架火炬。

与高架火炬相比较,地面火炬的主要优势如下表所示: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用户对于环保、安全以及与居民友好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地面火炬。

2 地面火炬的分级运行地面火炬之所以能够实现在整个处理能力范围内(0-100%的处理能力)的无烟燃烧是因为其采取了分级运行的方式,分级运行的方式可以保证火炬气在燃烧器出口处始终有足够的速度和能量,由此保证火炬气在燃烧器处能够引射足够的空气并形成低辐射的无烟燃烧。

地面火炬的分级运行是通过分级控制阀实现的。

分级控制阀通常采用气动的高性能蝶阀,这些蝶阀由分级控制系统控制,当火炬气流量持续升高一定程度时,相应的分级控制阀会自动开启,该级的燃烧器会投入使用,火炬气得以燃烧。

不难看出,分级控制阀实现启闭需要电子元器件的感知、控制系统的计算分析和动力气源的驱动,其正常工作依赖电源和动力气源的供应,所以不是“失效安全型”设计。

为保证分级控制阀未能开启时火炬系统仍然能够安全地处理火炬气,分级控制阀必须设置“失效安全型”的非重闭式泄压装置(爆破片或者爆破针型阀)作为旁路,旁路的功能是是在主路不能完成泄放任务而导致火炬系统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开启以将火炬气泄放至燃烧器焚毁。

地面火炬

地面火炬

地面火炬面火炬系统可保证气体需要排放时能够及时、安全、可靠地放空燃烧,保证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低噪音无烟燃烧。

地面放空火炬系统主要由控制阀、地面火炬(由燃烧器组、防辐射隔热罩和防护墙组成)、地面火炬自动点火系统组成。

地面火炬系统可将气体放空燃烧火焰完全控制在防辐射隔热罩内,外界看不到火焰。

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热辐射、噪音对工作人员和周围设备的影响地面火炬主要由基础、安全防护墙、燃烧器组、防辐射隔热罩、点火系统组成。

地面火炬燃烧器各主要部件的结构、本地面火炬的基础包含:燃烧器组的安装基础、防辐射隔热罩的安装基础、安全防护墙和管道支架的基础。

本火炬的基础由公司按照火炬各设备的参数提出基础设计数据,由需方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和要求的地震设防烈度结合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设计。

其中安全防护墙的主要作用为:阻止人员进入火炬,避免发生危险;隔热隔音,使地面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热辐射和噪音满足‘第二节’所列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火炬发生爆燃或爆炸的极端事件时,能够承受爆炸冲击而不损坏,并迫使爆炸波向上泻放而不对地面的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地面火炬的特点和应用情况2.1 地面火炬类型和组成火炬系统作为在炼油或[wiki]石油[/wiki][wiki]化工[/wiki]装置中安全、有效地排放释放出的气体或液体的设施,其能否正常运转对装置出现火灾或断电等紧急状况时防止装置由于中断而转为灾难至关重要。

火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按燃烧器是否远离地面可分为地面火炬和高架火炬,按火炬燃烧器的形式可分为单点燃烧火炬和多燃烧器火炬。

地面火炬通常指封闭火炬但也包括地面多燃烧器火炬,主要是根据事故泄放的量来选择,前者主要用于泄放量较小的化工厂,后者主要用于泄放量大的乙烯和天然气项目。

地面火炬组成部件除有一般火炬所有的燃烧器、引火器及其点燃器和火焰探测器、浮性或速度密封、气液分离罐、易燃易爆气体探测器、液封、管道、烟尘消除控制系统、辐射防护[wiki]设备[/wiki]外,还有封闭体和燃气岐管。

第27讲--2015-06-16 LNG火炬系统介绍-李宁

第27讲--2015-06-16  LNG火炬系统介绍-李宁
天然气分公司广西LNG项目
火炬系统介绍
工艺分部—李宁
目 录 Content
1、火炬作用及火炬类型介绍 2、火炬系统主要设备 3、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1、火炬作用及火炬类型介绍
火炬作用:
火炬及压力泄放系统是接收站生产装置重要 的安全和环保设施,主要用于处理生产装置开停 工、非正常生产及紧急状态下无法进行有效回收 的BOG气体。如果不能通过火炬燃烧,就会造成 生产装置超压,发生严重的生产事故。
3 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2.4氮气吹扫控制流程说明 引入氮气的目的主要是在火炬气排放燃烧后要进行氮气吹扫, 最终使得火炬处于氮封的微正压状态。此外,在火炬首次试车前也 应对火炬设备及相关管线进行吹扫。
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
3 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2.1放空气体排放流程说明 火炬排放气通过管线进入火炬界区后,通过分液 罐分离出直径大于600μm的液滴。防止废液夹带液滴 ,出现“火雨”现象。由分液罐出口排出后,通过分 级管线进入1#地面火炬第1~3 级燃烧器中处理。当排 放量大于1#地面火炬处理能力45t/h 后,火炬气进入 2#地面火炬燃烧器处理。同时1#和2#地面火炬在火炬 检修时互为备用。
3 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3 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2.2火炬分液罐流程 火炬放空气进入分液罐后,再由分液罐上的放空气管线进入火炬 燃烧。
3 火炬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
分液罐里设置加热器,当分液罐液位高(允许液位 250mm-1800mm)或是温度低(操作温度:-155°-140°)时加热器工作,此外,分液罐温度、液位可在 DCS显示。
1.2.1地面火炬特点: (1)火炬向四周扩散的热辐射较小,可以减少防护区的面积; (2)检修方便,除封闭体较高外,其余的设施均在地面上; (3)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光污染和噪声污 染,提高了火炬操作的安全性; (4)占地面积少,地面火炬防火间距为70m,高架火炬防火间距 90m。

爆破针型泄压阀的技术特点、标准及应用

爆破针型泄压阀的技术特点、标准及应用
在正常工况下,承压设备内部压力处于 封闭系统能够承受的安全压力之下,泄压阀 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压差P小于设定压力P cr。 阀瓣2通过阀杆4施加在爆破针6上的轴向压 缩载荷F也将小于爆破针6的失稳临界载荷 Fcr,爆破针6保持稳定。同时,爆破针6的反 推力通过阀杆4将阀瓣2推向阀座3,使阀瓣2
/
(4) 复位简单、停工成本低,复位过 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阀门泄压之后, 无需拆卸管道和阀门,从阀门外部即可将阀 门复位并更换爆破针。然而,爆破片在发生 泄压之后,必须将其拆卸才能完成更换。以 20”的管道为例,爆破针型阀的复位仅需10 分钟以内的时间,而更换20”的爆破片通常 需要8-10小时。另外,拆卸管道意味着大量 介质的流失,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毒或 者腐蚀性以及易燃、易爆的介质,还需要采 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安全。
121
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月(上)
与阀座3紧密接触,此时泄压阀处于密封状 态。
在非正常工况下,承压设备内部压力 上升至封闭系统的安全压力之上,泄压阀高 压侧与低压侧的压差P大于或等于设定压力 P cr。阀瓣2通过阀杆4施加在爆破针6上的轴 向载荷F也将大于或等于爆破针6的失稳临 界载荷F cr,爆破针6发生失稳,其有效长度 瞬间大幅度减小。爆破针6作用在阀杆4上的 推力会骤然降低,从而阀瓣2在介质压力作 用下与阀座3瞬间分离,实现准确、快速泄 压。爆破针型泄压阀的密封状态和泄压状态 如图2所示。
(6) 阀门泄压过程中不会产生碎片。 用户通常会担心爆破片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碎 片会影响下游设备的运行,而爆破针型泄压 阀的使用者完全没பைடு நூலகம்必要担心因泄压而产生 碎片。
(7) 阀门安装后可以在线调整其设定 压力。如果用户有调整爆破针型泄压阀设定 压力的需求,只要其在订货时提前说明,阀 门生产厂家可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 改变爆破针直径或有效长度等参数调整阀门 的设定压力,并且此类调整可以在不拆卸管 道和阀门的情况下完成。然而,若要通过更 换爆破片以达到调整爆破压力的目的,则必 须要进行管线拆卸。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作者:赵晓媛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工艺流程及项目应用简介,同时阐述了燃烧器布置原则和无烟燃烧的设计。

详述了火炬气燃烧系统的逻辑联锁控制方案,并提出了水封罐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外排的措施。

关键词:开放式地面火炬;燃烧器;水封罐;无烟燃烧;污水开放式地面火炬和封闭式地面火炬类似,同样采用多燃烧器处理和分级燃烧原理,而且采用金属围栏来屏蔽火焰对外界的影响。

但是和封闭式地面火炬相比,开放式地面火炬可以适应更大的火炬气处理量的要求。

因此,随着石油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式地面火炬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开放式地面火炬同样具有无烟、无光污染、低热辐射、低噪音等优点[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工艺流程和逻辑控制,并提出减少开放式火炬在大排放的过程中冒黑烟的逻辑控制方案,以及水封罐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外排的措施。

1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简介1.1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工艺流程开放式地面火炬的工艺流程与封闭式地面火炬的差不多,即火炬气首先经过分液罐和水封罐后进入排放气的集气总管,为了适应不同工况和流量变化的要求,将火炬气分级,在每一级的排放总管上设置气动切断阀,根据集气总管上的压力信号开启或者关闭气动切断阀。

其中前几级的控制采用比例微分控制以减少相应的滞后。

1.2 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工程应用简介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丙烷脱氢装置配套的开放式地面火炬的最大设计处理量为1000t/h,排放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等,火炬系统的排放背压按照110kPag考虑,经设计计算后开放式地面火炬系统的火炬总管为DN1600,总共分14级燃烧,设置400套燃烧器,单台燃烧器的处理量为2.5 t/h。

前3级燃烧器配有蒸汽消烟,火炬按100%无烟燃烧设计,林格曼黑度按小于1级设计。

共设32套节能型长明灯和配套自动点火系统。

封闭式地面火炬在LNG接收站的应用

封闭式地面火炬在LNG接收站的应用

封闭式地面火炬在LNG接收站的应用曾波【摘要】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vated flare and ground flare were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flare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enclosed ground flare at the LNG terminal application. With the enclosed ground flare and vent system in application of LNG terminal, a cursory analysis of enclosed ground flare and vent system in vent condition, multi-stage combustion and hierarchical control, ke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heat radiation, light pollution, noise and other aspects was made. The application of enclosed ground flare in LNG terminal was investigated. The study can provide guiding and referring advise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projects.%通过对高架火炬与地面火炬特点的分析,针对LNG接收站火炬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结合封闭式地面火炬放空系统在LNG接收站的应用实例,对封闭式地面火炬放空系统在放空气条件、多级燃烧及分级控制、关键设备配置、热辐射、光污染、噪音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封闭式地面火炬在LNG接收站的应用,对实际工程和项目中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针型阀在火炬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历史辛宏亮(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摘要:本文对爆破针型阀在火炬系统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梳理,并以时间为序对爆破针型阀的发展与改进历史进行了回顾,同时概括了不同设计爆破针型阀的设计特点以及应用于火炬系统的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可供火炬系统设计和爆破针型阀选型时参考。

1.引言爆破针型阀是由爆破针的压杆失稳触发泄压的一种非重闭式泄压装置,其最早出现于1980年代中期,设计之初是为了解决壳牌公司当时所面临一类安全隐患,即在某些工况下其使用的先导式安全阀时长出现不能准确泄压的问题。

从1990年代初开始,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标准将爆破针型泄压阀列为可以采用的非重闭式泄压装置,并在第VIII卷第1册UG篇对其制造、测试和使用进行了相关规定[1]。

众所周知,去往火炬头的放空管道上所有可能导致管道不畅通的设备(例如:阻火器、调节阀、开关阀等)均应设置非重闭式泄压装置作为旁路,以保证在主路不能完成泄放任务而导致火炬系统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旁路可以自动开启,将火炬气泄放至火炬头燃烧。

在火炬系统的应用中,爆破针型阀较爆破片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即便在超低压工况下,也能保证优异的精度,切实起到保护作用。

石化厂火炬气总管最高允许背压普遍在100kPa左右,某些低压火炬的最高允许背压甚至低于20kPa,在这个压力水平下,设计合理的爆破针型阀却能够保证很好的精度,而爆破片的精度保证却非常困难。

(2)复位简单、无需拆卸管道,时间短且无介质流失。

然而,爆破片的更换必须拆卸管道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可燃气体排出。

由于火炬系统设有长明灯,且随时会有可燃气体泄放至火炬头燃烧,若在火炬及上游装置不停车的情况下拆卸管道,则可能面对可燃气体排放离明火太近的困境,这是十分危险的。

(3)精度受介质腐蚀性和温度的影响很小。

(4)不会因压力脉动发生疲劳而改变爆破压力。

(5)无需定期拆卸管道以更换泄压装置。

根据ASME等国际规范的规定,即便未发生爆破,爆破片也应定期更换,且通常更换周期不超过一年,这大大提高了爆破片拆卸更换的机率,为最终用户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和危险性。

(6)压力泄放时不会像爆破片一样产生碎片,避免了妨碍火炬头正常燃烧的隐患。

正是由于爆破针型阀应用于火炬系统具有上述优势,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工程公司、石油公司和化工巨头已将爆破针型阀作为火炬系统中旁路的标准配置,不再采用爆破片。

本文将对爆破针型阀在火炬系统中的典型应用进行梳理,以使国内用户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爆破针型阀的应用范围,为国内用户解决其所面临的火炬系统泄压难题开拓思路。

同时,在爆破针型阀应用于火炬系统二十余年的历史中,爆破针型阀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进,不同设计的爆破针型阀技术方案差异较大,给国内用户的选择带来了诸多困惑,本文将对应用于火炬系统的爆破针型阀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并对不同设计爆破针型阀的优势、劣势和特点进行介绍,供相关用户在选择时参考。

2.爆破针型阀在火炬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火炬系统是炼油厂、石化厂、天然气处理厂等生产过程存在可燃气体的工厂中必不可少的安全与环保设施,是工厂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去往火炬的放空管道必须保证畅通,理论上讲,任何可能导致放空管道不畅通的设备均应设置爆破针型阀作为旁路。

在实践中,爆破针型阀已经普遍应用于下列工况。

2.1地面火炬分级阀旁路地面火炬具有在整个处理能力范围内均可实现无烟燃烧、安全防护距离及占地面积较小、检维修方便以及可以避免在火炬燃烧时造成周边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用户对于环保、安全以及与居民友好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采用地面火炬。

地面火炬实现整个处理能力范围内的无烟燃烧,是因为其采用了分级运行的方式,这一方式使得火炬气在火炬头出口处始终有足够的速度和能量,由此保证火炬气能够引射足够的空气并形成低辐射的无烟燃烧。

当火炬气流量持续升高直至达到分级压力时,相应的分级控制阀会自动开启,该级的火炬头会投入使用,火炬气得以燃烧。

为保证分级控制阀失效时火炬系统仍然能够安全地处理火炬气,分级控制阀必须设置爆破针型阀作为旁路。

2.2分级式火炬工厂大型化之后,火炬排放量越来越大。

火炬设计时无烟燃烧范围的选取变得很难,而且火炬头“焖烧”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

分级排放的高架火炬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石化工程中,其中火炬一级为常燃级,其它级设有控制阀和爆破针型阀旁路。

分级排放的火炬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降低氮气吹扫量和长期运行成本;(2)更加有效的防止回火;(3)增大火炬无烟燃烧的范围;(4)解决了小流量排放时的焖烧问题。

2.3阻火器旁路阻火器是应用火焰通过热导体的狭小孔隙时,由于热量损失而熄灭的原理设计制造的一种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的安全装置。

其缺点为极易堵塞而阻断放空气流,特别在用于腐蚀性强、带有凝液或杂质的气体时更是如此。

API 521、壳牌DEP 80.45.10.10以及国内某些工程公司的标准均不允许单独使用阻火器作为防回火设施使用,原因是阻火器存在被堵塞而导致火炬气不能被畅通泄放的风险,影响装置安全[2~4]。

若阻火器作为防回火设施使用,必须采用爆破针型阀作为旁路,以保证在阻火器堵塞时火炬气能够安全泄放。

3.火炬系统用爆破针型阀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火炬系统用爆破针型阀所处的工况有以下特点[5]:第一,火炬气为易燃易爆气体,有的火炬气有一定的腐蚀性;第二,受到各个工艺装置排放条件的约束,火炬气总管最高允许背压通常较低。

石化厂火炬气总管最高允许背压普遍在100kPa左右,一些低压火炬的最高允许背压低于20kPa也是常见的。

上述工况特点决定了在为火炬系统选择爆破针型阀时,应重点考虑的性能包括:其一为密封性能的可靠性,爆破针型阀既要杜绝外漏,又要避免内漏以防止回火闪爆的发生;其二为动作精度,爆破针型阀必须能够保证在较低压力水平下精确动作,以确保在泄放管路主路不能完成泄放任务时准确开启。

爆破针型阀主要由开关阀和泄压触发机构两部分组成[6]。

爆破针型阀泄压触发机构的设计均基于压杆失稳原理,其动作原理如下:介质压力作用在泄压触发机构的阀瓣上产生动力,此动力在克服与阀瓣运动相关的所有摩擦力后的剩余力经加载机构作用在爆破针上。

当作用在阀瓣上的动力达到一定极限时,爆破针失稳弯曲,此时阀瓣会移动而触发泄压。

摩擦力有一定的变动性,不可能100%地精确计算,因此,控制摩擦力与介质动力相比较所占的比例对于保证爆破针型阀精度至关重要。

摩擦力与介质动力相比较所占的比例越低,摩擦力的变动性对于爆破针型阀精度的影响越小,越有利于保证爆破针型阀的精度。

为提高爆破精度,爆破针型阀的设计人员必须尽力降低密封副之间的摩擦力。

然而,密封副之间的摩擦力是不能随意降低的,原因是这些密封副之间的摩擦力在某种程度上与密封性能是成正比的,为保证密封性能,就必须得有一定水平的摩擦力。

金属密封面无论经过多么精密的加工,从微观角度来讲,其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存在沟槽,这些沟槽成为密封面的泄漏通道,因此必须利用密封元件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使密封元件表面嵌入到密封面的凹凸不平处,将沟槽填没或形成微观毛细管,消除上述泄漏通道。

为实现密封,有效密封面单位面积上的压紧力(即实际密封比压)需要大于密封材料的必须比压且小于其许用比压,并且有效密封面应达到一定的宽度,以保证微观毛细管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密封比压和密封面宽度的增加,会提升密封效果,但会增大摩擦力,不利于保证爆破精度。

如何平衡密封性能和爆破精度成为爆破针型阀设计的关键点也是难点,设定压力越低,找到密封性能和动作精度的平衡点的难度就越大。

介质动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并非任何一种设计的爆破针型阀均适用于火炬系统。

在爆破针型阀应用于火炬系统二十余年的历史中,爆破针型阀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进,这些发展也改进的出发点也多是为了适应火炬系统工况。

以下将以出现时间为序,简要介绍四种不同设计的爆破针型阀的工作原理、出现的背景以及应用于火炬系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介绍。

3.1 直接加载式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直接加载式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最早出现于1986年,其典型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这种类型的爆破针型阀的柱塞式阀瓣承受介质压力而产生动力,此动力在克服相关摩擦力(包括阀杆与阀盖密封元件之间的摩擦力和活塞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力等)后的剩余力通过与阀瓣一体的阀杆沿其轴向直接加载在爆破针上,中间没有借助于力的转化机构,即介质压力对爆破针为直接加载。

当作用在阀瓣上的动力达到一定极限时,爆破针失稳弯曲,阀瓣与阀座会脱离进而达到泄压的目的。

阀杆与阀盖密封元件之间的摩擦力活塞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力图1 直接加载式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这种类型爆破针型阀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力的加载方式直接、简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间环节对于力的传递的准确性的干扰;第二,仅有一个运动部件,此运动部件仅能沿其中心线作直线运动,可靠性很高。

但是,长期实践证明这种类型的爆破针型阀应用于火炬系统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其一,该类爆破针型阀在开启时阀瓣对于阀盖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对于大口径阀门更是如此,国外某些项目中曾经出现阀瓣将阀盖冲破的事故。

该类爆破针型阀的设计理念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相似,只是将作用在阀瓣上的载荷加载装置由弹簧改为爆破针。

该类型阀门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的区别在于加载元件是爆破针还是弹簧。

对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而言,在阀门开启开始泄压后,弹簧力没有减小,反而是随着开启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如图2(a )所示,因此,在阀瓣开启式产生的冲击是非常有限的。

(a ) (b )图2 弹簧及爆破针的支撑力与变形量关系图 而对于直接加载式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而言,在爆破针开始失稳弯曲后,针的支撑力瞬间消失,如图2(b )所示。

并且,为保证泄放量,阀瓣的行程(即:针的长度)要随着阀门通径的增大而加大,即阀瓣的加速过程会随着阀门通径的增大而延长,阀瓣对于阀盖的冲击力也会迅速上升。

根据反复试验与模拟计算的结果,10”阀门在100kPa 时开启的冲击力可能高达数十吨。

因此,不建议较大口径工况(>10”)采用直接加载式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

其二,该类爆破针型阀在复位时密封件极易咬伤。

该类爆破针型阀用作旁路时,爆破针处于水平位置,如图3(a )所示。

图3直线开启爆破针型阀用作旁路自阀门开启至复位完成,在阀瓣的重力作用下,阀杆始终处于悬臂梁状态,如图3(b )所示。

在复位过程中,阀杆与阀盖之间的两个密封环,受力状态始终十分糟糕,极易损伤。

在阀门完成复位之前,也就是阀瓣进入阀座之前,整个阀杆系统的受力状态是最为糟糕的,阀杆的倾斜程度是最大的,极易出现阀座对于阀瓣密封环的咬伤的现象,甚至出现复位困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