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 回顾五大战役

合集下载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

抗美援朝著名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志愿军进行了五次战役,五次战役中著名的战役有:清川江战役,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飞虎山阻击战和金城战役等。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1、清川江地区围歼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美军进行的一场战役,志愿军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

2、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3、上甘岭战役,美军方面称之为三角山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4、金城战役(Battle of Kumsong)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5、飞虎山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阻击敌人,为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第66军在朝鲜战场西线部署形成包围之势赢得了时间和战机,让拥有大量飞机、火炮、战车的“联合国军”陷入了我军的“诱敌深入”计划。

抗美援朝的意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有哪些战役分别是什么抗美援朝战争有五次战役,下⾯是⼩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来看⼀下详细信息吧!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1、第⼀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于1950年10⽉25⽇⾄11⽉5⽇,在朝鲜⼈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第⼀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

2、第⼆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于1950年11⽉7⽇⾄12⽉24⽇,在朝鲜⼈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

第⼆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

3、第三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中国⼈民志愿军和朝鲜⼈民军于1950年12⽉31⽇⾄1951年1⽉8⽇,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重来的阴谋,突破“三⼋线”,对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的进攻战役。

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线”既设阵地进⾏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线”击退⾄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都汉城(今⾸尔),并适时停⽌了战役追击。

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

4、第四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25⽇⾄4⽉21⽇,中国⼈民志愿军和朝鲜⼈民军为制⽌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反击准备,在“三⼋线”南北地区进⾏的防御战役。

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转⼊休整。

“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线兵⼒不⾜,便迅速补充⼈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25⽇恢复攻势。

志愿军⽴即由休整转⼊防御,与朝鲜⼈民军⼀起,展开第四次战役。

5、第五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22⽇发起,⾄6⽉10⽇前后结束,历时50天,战役的结果是志愿军和⼈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民军共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作战减员8.5万余⼈。

抗美援朝最大规模的战役反击战——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最大规模的战役反击战——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2020“力求在三八线以北歼灭敌人几个师”1951年4月初,“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并计划从中朝军队的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北推至平壤、元山一线。

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在战争期间的狂妄自大言行引起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极大不满而被解除一切职务,由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4月中旬,李奇微侦察发现志愿军后续大兵团集结,判断中朝军队可能于4月下旬或5月初发动新的攻势,遂决定以一部兵力继续在铁原、金化、金城地区保持进攻,其余方向暂转入防御。

此时,“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共6个军(军团)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计34万余人。

第一线兵力12个师另2个旅,第二线和后方兵力为5个师又1个旅另1个团。

其部署:美第1军位于临津江两岸及涟川以西地区,第9军位于涟川以东至华川地区,第10军和南朝鲜第3、第1军团分别位于杨口、元通里、杆城地区。

美骑兵第1师、空降第187团及南. All Rights Reserved.│202012朝鲜第2师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春川、水原和原州地区。

南朝鲜第2军团第8师位于大田。

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的防御反击作战,为第二番兵团的开进争取了时间,掩护了后续部队往三八线附近集结,使得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增至3个兵团,共11个军33个师另4个炮兵师,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总共60余万人。

与“联合国军”地面作战兵力相比,中朝方面已居明显优势。

但志愿军新入朝兵团,对敌情、地形不熟,临战训练准备不足;后勤保障无重大改善,只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供应。

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以及待后续兵团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的指示,彭德怀司令员经与朝方商定,决心在“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之前,先行发起第五次战役。

4月6日,彭德怀在金化附近的上甘岭村主持召开志愿军党委扩大会,重点研究第五次战役的有关问题。

彭德怀分析指出:敌人越过三八线后,在我军侧后实施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日益明显。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2020年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2020年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作者:非成败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时间:2020.12.13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导语: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则为三年零三十三天。

②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③作战兵力:对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共16个国家的军队。

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它的15个仆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希腊、南非联邦,通称16国,还没有把南朝鲜算为一个国家。

如算在内,即为17个。

另外,还有5个派有医疗队的国家,即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

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有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美国,除了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陆、海、空军以外,手里还握有原子弹。

对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1万余人,其中美军54万余人,南朝鲜军51万余人,仆从国军队4.8万余人;美国侵朝兵力占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我方参战为,中国、苏联(出动了一些空军)、北朝鲜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180余万人,其中志愿军134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

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

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

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

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4,地面部队则为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是指自1950年10月25日入朝参战起至1951年6月10日期间发生的五次战役级战斗。

主要作战目标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的南朝鲜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即"抗美援朝战役",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

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毙伤俘敌1.5万余人;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

本次战役,是我军在朝鲜战局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仓促入朝投入交战的;我军把疯狂进犯的敌人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朝鲜人民军赢得了整顿时间,使我军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同美军及南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增强了胜利信心,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主要经验是,密切注视战局的发展,根据战场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地修正作战计划,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以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捕捉战机,从被动中争取主动。

战役的实践证明,夜战、近战和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后路,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战胜现代化技术装备之敌的有效战法。

此次战役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没有能够歼灭更多的敌人。

第二次战役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朝鲜战争中著名的八大血战

朝鲜战争中著名的八大血战

朝鲜战争中著名的八大血战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遭受了百年屈辱后再度崛起的号角,里面搀杂了悲凉伤痛豪迈以及太多的无奈。

可惜,战争就是为政治服务,政治,让一切变了味道。

侮蔑诽谤别有用心的曲解接踵而来。

我不是考据学家,也不想研究那些所谓的意识形态,我只知道,百万中华儿女已经永远长眠在高丽人所谓的三千里锦绣江山,再也不会醒来。

让我们为那些硬骨头的中国人致敬!朝鲜战争中著名的八大血战(1)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2)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主要战役。

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志愿军在云山战斗中俘虏美军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战斗中痛歼美军。

(图片来源:大众网)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首次反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后,美军仍判断中国不会出兵,而继续分兵冒进。

10 月25日,在鸭绿江以南50公里处的温井地区,志愿军首战南朝鲜军,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正式开始。

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之战打响。

2日,志愿军攻克云山。

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抓住敌人骄傲轻敌、分兵冒进的良机,利用敌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采取隐蔽接近敌人,乘敌不备突然发起反击的方式,歼灭敌军1.5万人。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取得了同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作战的经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占领熙川后,向球场洞方向突击。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狙击手。

(资料图片来源:环球网)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鲜北部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反击战役。

美国侵略军虽遭第一次战役打击,却还认定中国军队不可能大规模入朝,认为其参战兵力不过6至7万人,仍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

11 月6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

24日便集中美英军队全部及南朝鲜军队大部共22万余人,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北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为粉碎敌军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请示中央军委,决定利用美恃强骄傲的情绪,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将敌诱至定州、香枳山、新兴洞、妙香山等志愿军预定地区,然后突然反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

11月25日,在志愿军按计划示弱节节阻击后撤的情况下,敌进至志愿军预定作战地区。

志愿军趁敌立足未稳,于25日黄昏和27日黄昏,相继在西线、东线发起反击,重创敌军。

12月1日,敌军丢弃大量武器装备,向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撤逃。

12月5日,中朝人民军队收复平壤并继续向三八线推进。

17日,中朝人民军队于追击中占领咸光,24日收复兴南。

残敌从海上脱逃,战役遂告结束。

第二次战役,共歼灭“联合国军”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失地,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迫使“联合国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重大的一次胜利。

第二次战役粉碎了美军的“圣诞节攻势”,造成“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重的军事败绩”。

麦克阿瑟于12月3日在向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承认: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巨林川战场一角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朝人民军队联合发起的进攻战役。

在这次战役之前,12月4日,中朝军队成立了联合司令部(简称“联司”),实现了统一指挥。

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朝鲜人民军方面的金雄任副司令员,朴一禹任副政治委员。

美国侵略军被击退到三八线以后,一面利用既设阵地进行防御;一面抛出“停火建议”,企图争取时间调整部署,重整军队再行北犯。

为粉碎敌人这种阴谋,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不予敌以喘息之机,集中31万余人兵力,于12月31日17 时,迅即发起第三次战役。

采取正面突破、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法,迅速突破敌三八线既设阵地。

1951年1月2日,敌军开始全线撤退。

1月4 日,中朝人民军队解放汉城。

5日,渡过汉江,至8日,占领水原、利川、骊州、原州一线。

此时,敌军已撤至三七线附近。

中朝人民军队识破了敌有计划向南退却,诱己深入待机反扑的企图,加上运输线延长,供应困难,为避免主力前出过远,遂于1月8日果断地停止追击,战役即告结束。

这次战役,共歼灭“联合国军”1.9万余人,解放了汉城及三七线以北较大的地区,粉碎了敌人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固守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战的企图,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加深了敌人的内部矛盾及失败情绪。

志愿军某部向横城地区的“联合国军”发起冲锋图片来源《解读抗美援朝》第四战役。

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朝军队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美军为挽回失败的影响,缓和内部矛盾,稍经整顿补充,即以汉城为主要突击方向,于1月25日对中朝军队发动全线进攻。

这次进攻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统一指挥,集中兵力23万余人,企图乘中朝军队连续作战未得休整补充之机,将其压回到三八线以北。

中朝军队为制止敌军进攻,争取时间掩护后方二线兵团的集结,在未经休整补充的困难情况下,对进攻之敌实施积极的防御作战。

整个战役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25日开始,中朝军队以三个军在汉江南北地区依托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有力地箝制了敌人主要进攻集团。

第二阶段,从2月17日开始,中朝人民军队在全线转入机动防御,大量歼灭进攻之敌。

3月14日,中朝军队主动撤离汉城。

至4月21日,将敌阻于三八线附近地区。

此时,敌军发现志愿军二线兵团已到达集结地域,便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这次战役,历时87天,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7.8万余人,使敌人平均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

中朝军队以空间换取时间,终于坚持到战略预备队到达,为下一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

人民愿军战士在战场地下坑道内宣誓:誓与阵地共存亡。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反击战役。

还在第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即在正面进攻的同时,积极准备在中朝军队侧后方登陆,企图“在朝鲜蜂腰部(安州至元山)建立新防线”。

中朝人民军队为粉碎敌人的登陆计划,夺取战场主动权,继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对敌进行了第五次战役。

这次战役历时50天,分为三个阶段,双方共投入100多万军队,相互进行了激烈的攻防作战,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这次战役共歼敌8.2万人,粉碎了敌人企图在中朝军队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计划,摆脱了中朝军队在第四次战役中的被动局面。

同时,经过这次战役的较量,迫使敌人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作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附录:中华英雄鏖战世界强敌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全景扫描2010年10月26日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抗美援朝战争的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交战对手最多,交战对手最强,武器装备和国力与对手差别最大,战争最残酷的一场生死较量。

为了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人数达497302人,其中牺牲114084人,负伤383218人。

正是在这场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残酷战争中,涌现出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多的英雄群体、最悲壮的英雄事迹、最可敬的英雄个人:一共产生282名英雄模范,270名特等功荣立者,154名一等功荣立者,16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三等功以上荣立者达302724人,集体三等功以上单位5953个。

此外,有231190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

●特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和杨根思荣获了“特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称号。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幼年丧父。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到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当通信员。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起疯狂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战斗打响后,黄继光担负在炮火下送信、传达命令、接电话线、背伤员等任务,连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度过了四天四夜。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发起反击。

六连奉命在天亮前拿下0号阵地。

战斗开始后,山顶上敌人的一个集团火力点使冲锋部队受阻。

六连发起了五次冲锋,许多战士牺牲,但没有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带领两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两位战友相继倒下后,黄继光向敌人投出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没有完全摧毁。

最后,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敌人狂喷火舌的枪口,张开双臂扑了上去。

敌人吼叫着的机枪哑然失声。

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献身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后来,黄继光的画像成为全军8名英模挂像之一。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

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会议。

朝鲜战争爆发后,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以截断敌人南逃的必经之路。

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打退敌人八次疯狂进攻。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

在美军发起第九次进攻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

朝鲜政府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限于篇幅,志愿军47名“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难以逐一展现,这里选择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一介绍。

邱少云,四川铜梁(今属重庆市)人。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入朝作战,在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当战士。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

12日11时,邱少云的潜伏地不幸被敌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邱少云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