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的实测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合理吗
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若干问题的探讨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王剑锋1、前言填方在公路建设中占很大比例,对填土质量的控制一直是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规范规定采用压实度作为填土压实施工及验收质量的控制标准。
具体作法是根据压实填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一个标准压实度,作为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现场检测压实土层的干密度,其与最大干密度比值为实际压实度。
实际压实度不低于标准压实度,为压实合格,否则,为压实不合格,同时要求含水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在实际检测时经常出现压实度大于100%的情况,很多人认为这不正常,究竟压实度大于100%正确与否,怎样判断实测结果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对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及理论推导的绝对最大干密度的分析,提出一些观点和见解。
2、由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室内标准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按单位体积击实功为轻(598.2KJ/m3)和重型(2687kJ/m3)两种,目前公路规范规定用重型击实试验为标准求得某一土料的最大干密度。
调制不同含水量的土料,经击实后求出不同含水量下的干密度,做干密度和含水量曲线,求得该土料的最大干密度ρdm和最佳含水量W。
根据土的击实理论,最大干密度随击实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反之最佳含水量逐渐减小,同时这种增大和减少是递减的。
根据此理论和对标准击实试验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由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是相对于标准击实功下的最大干密度,它不是理论上的绝对最大干密度,是相对的最大干密度。
土料在击实和压实的短暂过程中,发生着复杂的分子间能量转化,土料最大干密度,不仅与压实功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土料的种类、成分及成因密切相。
3、理论推导绝对最大干密度土是由固体颗粒、空气和水组成的三相体系,对应于某一含水量下的土料,可通过理论推导出它的绝对最大干密度。
假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1,则孔隙体积Vv=e,土体体积V=V+V=1+e。
土粒比重Gs,土体含水量W(单位为%),饱和度为Sr(单位为%)。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偏差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偏差简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能。
其中,最大干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描述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
然而,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大干密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本文将探讨土工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偏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原因分析1.试验设备和操作: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会对最大干密度产生影响。
例如,在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水分调节等环节中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最大干密度测量结果的偏差。
2.土壤本身特性: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成分组成,这也会对最大干密度产生影响。
例如,粘性土和砂质土在击实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最大干密度值也会有所差异。
3.水分含量:土壤的水分含量对最大干密度有直接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可能导致最大干密度偏差的产生。
水分含量过高会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多的润滑薄膜,降低了土壤的紧密程度;而水分含量过低则会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影响最大干密度的测定结果。
影响因素1.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成分组成,因此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设备。
2.试验设备和操作:试验设备和操作方法对最大干密度测定结果有直接影响。
例如,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使用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模具,并采用均匀加压方式以保证样品质量。
3.水分调节: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前,需对样品进行水分调节。
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所需测试目标确定合适的水分含量范围,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
4.样品质量:样品质量对最大干密度的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
样品制备时应注意避免土壤颗粒的破碎和混杂,以确保样品质量的一致性。
5.试验过程控制: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击实次数和击实能量,并遵循相应的试验标准。
过高或过低的击实能量都可能导致最大干密度偏差的产生。
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是确定土壤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一种方法,以便于进行桩基施工。
击实试验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桩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击实试验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如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不同的击实方法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有一定差异的。
一般情况下,重型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比轻型击实试验提高约%,而最优含水率平均降低约%(绝对值)。
这意味着击实功能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愈高。
请注意,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和参数。
因此,在进行桩基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试验,确定适合当地条件和工程要求的击实试验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可以咨询土建工程师或查阅相关的土木工程书籍。
压实度压实系数夯填度

本人遇到一处住宅工程,地上16层,地下一层。
设计为CFG桩复合地基,桩径400mm,有效桩长8.5米,褥垫层为300mm厚级配砂石(配合比为7:3).要求褥垫层夯填度不大于0。
9。
成桩后,清理桩间土及破桩后基底距自然地面5米,勘察地下水位就在5米左右。
铺设褥垫层前,基底就有渗水。
因此在褥垫层压实过程中,不敢用大型机械,仅用小型机械进行压实。
正值秋雨季,又怕下雨造成更大的破坏。
因此申请监理后,浇筑基础垫层。
后来建设单位对褥垫层压实度提出质疑,认为达不到0.97的压实系数.监理向其解释,夯填度并不等同于压实系数,要求压实系数达到0。
97是不合理的。
另外,由于地下水位及下雨的影响(垫层浇筑完毕后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为避免对桩及桩间土造成破坏,不能用大型机械压实,只能用小型机械或电夯。
显而易见的是,用小型机械或电夯夯实密实度就不可能太高.询问设计和勘察,设计说压实系数最好达到0.95以上,要是在有困难达不到0.95,必须不能小于0.93;我们说,不能上重型机械,实在压不到那么密实,又怕对桩头造成破坏。
设计说,用什么压那是你的事,哪怕用人工夯实,也必须不能小于0.93。
勘察则说,压实系数必须达到,要是不好压就把褥垫层加厚,三百不行就加到四百,我他妈就倒了,规范明确要求复合地基褥垫层在150——300之间,他说这话不就等于放屁?偏偏甲方就信设计和勘察的。
现在垫层已经浇筑好了,建设单位总工给的方案是直接在垫层上上18吨的压路机碾压,把垫层挤到褥层中最好,正好用以加强褥层。
我很着急,说话没人听。
对此十分堪忧,有高手指教指教。
夯填度不大于0。
9换算成压实系数到底等于多少?急!!!!!!!!!!!!!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有褥垫层要求,有的图纸上有的要求夯填度,有的要求压实系数。
有关规范的定义及要求如下: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大于0.9。
压实系数,褥垫层材料所达到的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应大于0.93。
水工建筑物墙后土方回填质量控制要点

水工建筑物墙后土方回填质量控制要点2江苏淮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0摘要:土方回填作为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隐蔽工程之一,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大,施工工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客观困难。
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土方回填作业基本是在水工建筑物主体完成后进行,许多单位经常会因为抢工期、节约成本等主观因素,从而忽视了回填土质量管理,极易发生回填土不密实而导致的工程质量缺陷、质量事故等。
本文结合江苏省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宜兴段施工2标挡墙后回填土的实际施工经验,从土源选择、击实试验、碾压试验、回填压实、回填质量检测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水工建筑物墙后回填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击实试验;碾压试验;压实度;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负摩擦力引言: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回填是一项常规作业,几乎没有哪个水利工程不涉及土方回填,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但在土方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的今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却经常存在着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各单位对回填土的质量不够重视而引起的。
对于水闸、泵站、挡墙等重要水工建筑物,倘若回填土质量不达标,极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出现下沉、位移、开裂等情况,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1工程概况本工程需对二段太湖大堤(桩号位置(265+262~265+610段与265+985~266+115段)进行拆除重建,该部分工程内容包括拆除堤防、新建重力式挡墙、堤防填筑和墙后土方回填等。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堤身回填、护岸墙后回填填筑控制压实度不小于0.91,对于拆建堤身填筑高于6m的堤段压实度不小于0.93。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正式施工前,选取一段场地作为试验段,进行碾压试验。
无锡市宜兴湖西段堤防级别为3级,堤身填筑最大高度约5.7m,故控制压实度不小于0.91,采用分层填筑,进占法卸料,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装运,挖掘机平料、振动冲击夯,铺层厚度20cm,碾压1~4遍。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常将填土夯实。
夯实土样是最简单易行的土质改良方法,土样经夯实后,土体变得密实又坚硬,对工程很有利,所以工程上利用干密度作为夯实的质量检验指标。
室内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定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选择填土密度、夯实次数等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关键词击实试验压实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例如修筑道路、堤坝、飞机厂、运动场、挡土墙、埋设管道、建筑物地基的回填等。
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通常用分层压实的办法来处理地基,通过对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研究来提高土的击实效果。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室内击实试验来测得,室内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法,是用锤击实土,使土密度增大,测定土样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作为选择填土密度、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或夯实次数以及压实工具等的主要依据。
试验时将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同一种土,配制成若干份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用同样的压实能量分别对每一份试样进行击实后,测定各试样击实后的含水率w和干密度ρd,从而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此关系曲线称为压实曲线,如图1所示。
在压实曲线上的干密度的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与之相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它表示在击实功能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图1 压实曲线目前国内常用的室内击实试验方法有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库、堤防、铁路路基填土;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填土和机场跑道等。
击实实验报告小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击实试验,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干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这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实验原理土在一定的压实效应下,若含水率不同,则密度也会不同。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密度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细粒土在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水,摩擦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率继续增加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渐渐加厚,其润滑作用也增大。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动,易于压实;而继续增加水量,只会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干密度降低。
能使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三、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一定量的土样,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2. 准备实验仪器:击实仪、天平、盛样筒、盛样盘、吸水纸等。
3. 实验步骤:(1)将土样放入盛样筒中,用吸水纸将多余水分吸出。
(2)将盛样筒放入击实仪,调整击实次数。
(3)用天平称量盛样筒及土样的质量,记录数据。
(4)将土样放入盛样盘,调整含水率,再次进行击实。
(5)重复步骤(3)和(4),直至土样达到最大干密度。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干密度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土样的干密度。
2. 结果分析:(1)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样的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大值。
(2)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优含水率约为18%。
(3)在最优含水率下,土样的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有利于土方工程的施工。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 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最优含水率进行土样的含水率调整,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实验结果为土方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六、实验体会与反思1. 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刻认识到土力学在土方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了土样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通过经验方法得到混凝土的室内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石=1:1.73:3.33,W/C=0.42。
但是,该配合比还需进行一系列检验和修正,以确保室内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
针对这样的工作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配合比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水灰比保留2位)2)当采用水泥用量为370kg/m3的配合比进行坍落度试验时,发现测得的坍落度值不满足工作性设计要求,而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需要调整3%的用水量。
则调整后正确的配合比有可能有()。
A.水泥:水:砂:石=370:160:623:1266(kg/m3)B.水泥:水:砂:石=381:160:623:1266(kg/m3)C.水泥:水:砂:石=370:150:623:1266(kg/m3)D.水泥:水:砂:石=381:150:623:1266(kg/m3)【答案】 B2、影响集料筛分试验最小试样用量的决定因素是()。
A.集料的密度B.集料公称粒径C.集料的含水率D.颗粒分析结果的精度要求【答案】 B3、某二级公路路段的填方路床土方工程压实度检测值(单位:%)为:96.3、92.4、96.4、97.5、99.6、98.5、96.6、94.4、95.7、95.2、97.8、98.9。
已知:Z0.99=2.327,Z0.95=l.645,Z0.90=1.282,t0.99/√12=0.785,t0.95/√12=0. 518.t0.90/√12=0.393.依照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4)本路段土方路基压实度代表值为()。
A.93.3%B.95.0%C.95.5%D.95.8%【答案】 D4、某工地试验室的试验人员开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请根据你掌握的试验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A.5mm±1mmB.6mm±1mmC.5mm±2mmD.6mm±2mm【答案】 B5、若m0为混合料质量,m1为干混合料质量,m2为无机结合料质量,δ为计算混合料质量的冗余量,α为无机结合料的掺量,内掺法计算每个试件的无机结合料质量计算公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的实测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合理吗
摘要: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最近几年经常会遇到土方填筑的实测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的情况,为此建设、监理、质检和第三方检测等单位会提出质疑,认为施工干密度不可能大于最大干密度或击实试验成果出了问题。
那么实测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合理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关键词:水利工程;最大干密度是相对最大值
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的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击锤质量为2.5kg,落高为305cm,约均分3层击实,每层25击,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592.2kj/m3。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 的土,击锤质量为4.5kg,落高为475cm,约均分5层击实,每层56击,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2684.9kj/m3。
从历次的击实试验成果来看,由于击实条件不同(主要是单位体积击实功能)对于同样的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由于不同土质差别较大本文仅以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为例),其轻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要小于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其轻型击实试验的最优含水率要大于重型击实试验的最优含水率。
如此看来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只是在一定标准条件下的相对最大值,而不是绝对最大值。
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一般采用的是轻型击实试验标准,这个标准比较低,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标准能够满足水利土方工程的使用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在以往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多采用轻型碾压工具施工,众所周知土方填筑的实测干密度很难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然而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机械的更新换代,现在有的施工单位选用了22t震动突块碾等重型碾压机械,其压实效果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土料含水率适中的情况下,土方填筑的实测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就变成了常态。
3、工程实例:某堤防综合治理工程,全长18.65kM,其中迎水侧加培13.3kM,背水侧加培5.35kM,加高约1.4M,堤顶为二级以下公路,填筑土料为粘性土。
堤防部分设计压实度≥0.94,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标准,施工时使用的是推土机碾压;路床部位设计压实度≥0.95,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标准,施工时使用的是22t震动突块碾碾压。
随着施工的有序进行,到路床施工时建设、监理单位就发现此部位的取样干密度平均值远大于堤防部位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值。
由于水利工程养成的思维定式,刚开始建设、监理等单位感觉难以理解这样的结果,找我交流过几次,总认为同样的土方,路床部位的取样干密度平均值为什么会远大于堤防部位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值呢?那我们通常认为的这个最大干密度值这样小,干嘛还叫最大干密度呢,不是忽悠人吗?我当时把工程施工时的击实试验成果汇总到下面的一张表里(见下表)。
某堤防综合治理工程击实试验成果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