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JJ0701_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记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外掺料)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含水量、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石灰化学分析、粉煤灰细度、粉煤灰需水量比、粉煤灰含水量、粉煤灰安定性、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比表面积、石灰粉煤灰密度。
二、检测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30-200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三、检测方法1.无机结合料含水量(T 0801-2009烘干法)1.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法是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在105℃~110℃的条件下烘干到恒重的稳定土称为干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量。
1.2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TG-05);电子天平(编号TG-03);电子天平(编号SH-06)。
1.3试验步骤1.3.1在开始试验前后应记录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1.3.2细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01g(m1),试样约5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01g(m2)。
中粒土,称铝盒质量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5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粗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20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1.3.3将其称好的试样与铝盒一起放到已达110℃的烘箱内进行烘干,需要的烘干时间随土类和试样数量而变。
当冷却试样连续两次称量的差(每次间隔4h)不超过原试样质量的0.1%时,即认为已经烘干。
1.3.4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放置冷却。
1.3.5将铝盒和烘干的试样称其质量并精确至细粒土0.01g、中粒土0.1g、粗粒土0.1g(m3)。
1.4计算用下式计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W=( m2- m3)×100/( m3- m1)式中:m1—铝盒的质量(g);m2—铝盒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m3—铝盒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1.5结果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两次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远程继续教育—习题库《道路建筑材料》与答案

1..本习题库答案,正确率约为90%。
2..因为是“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时可携带进入考场。
远程继续教育——习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现行标准中采用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是直接冻融法,并以质量损失百分率或耐冻系数两项指标表示。
2、岩石的等级由单轴抗压强度及磨耗率两项指标来确定。
3、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岩石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有量积法、水中称量法和蜡封法。
4、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表征岩石的吸水性。
5、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
而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和真空抽气法测定。
6、岩石按照Si02含量多少划分为酸性碱性中性。
7、采用蜡封法测定岩石的毛体积密度时,检查蜡封试件浸水后的质量与浸水前相比,如超过0.05g ,说明试件封蜡不好。
8、石灰和水泥一般不能单独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收缩干裂。
9、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环境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气硬性胶凝材料。
10、胶凝材料按其化学成分不同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
11、石灰按其氧化镁的含量划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12、用试饼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时,若试件表面有裂缝,或底面有翘曲,则为不合格。
13、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是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的水泥净浆,从加水拌和起至试针沉入净浆距底板4±1mm时所需要时间为初凝时间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0.5mm时所需的时间为终凝时间时间。
14、大坝水泥发热量低,故应提高水泥熟料中硅酸二钙/C2S 含量,降低铝酸三钙/C3A、硅酸三钙/C3S含量。
15、水泥颗粒愈细,凝结硬化遽度越快,早期强度越高。
16、常用的掺入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料有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常用的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有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17、用于耐热要求混凝土结构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用于有抗掺要求混凝土结构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18、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的筛孔尺寸为0.08mm,测定普通水泥细度的标准方法是负压筛法。
(新)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

工程名称:锦赤线改造工程试件尺寸:15cm×15cm路段范围:养生龄期:7天
混合料名称:水泥稳定土加载速度(mm/min)1结合料剂量(%):5%最佳含水量:7.5%
最大干密度(g/cm3):2.15试件压实度(%):97%试验人:校核人:试验日期:
试件号
1
2
3
4
5
6
7
8
9
试件制备方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液压法
制件日期
养生前试件质量m2(g)
浸水前试件质量m3(g)
浸水后试件质量m4(g)
养生期间质量损失m2- m3(g)
吸水量m4-m3(g)
养生前试件高度h(cm)
养生后试件高度h(cm)
试验最大压力P(N)
无侧限抗压强度Rc(Mpa)
平均值(MPa)
变异系数(%)
代表值(MPa)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
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
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自动计算程序

660
504
544
试件最大荷载(N) 47.02 47.62
56.03
51.79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2.7
2.7
3.2
2.9
试件个数
13
平均强度(MPa)
标准差
0.275
变异系数(%)
备注:代表值=平均值*(1-Za*Cv) 代表值≥设计值
任务编号 试验条件
6.5
静压
5
6
6264
6246
6256
2.7
2.4
3.2
2.4
实测含水量(%) 6.5
制件日期
标养
12
13
6250
6258
6246
6252
6335
6349
4
6
89
97
150.67 150.21
150.87 150.51
627
528
56.80
54.66
3.2
3.1
强度最小值(MPa)
2.4
Za
1.282
6257
6253
6258
浸水后试件质量(g) 6346
6326
6312
6310
养生质量损失(g)
5
6
6
3
吸水量(g)
99
69
59
52
养生前试件高度(mm) 150.44 150.98 151.49 150.40
浸水后试件高度(mm) 150.64 151.18 151.89 150.80
测力计读数(0.01mm) 590
6243
6353
6318
8
水稳层试题

水稳层一. 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1.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到耐久性要求时,应对(C)进行校核。
(A)配制强度;(B)粗集料的最大粒径;(C)最大W/C和最小水泥用量;(D)以上三项。
2.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控制。
(A)抗压强度;(B)抗折强度;(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双控;(D)不确定。
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击实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6.5%、6.9%,最大干密度为2.265g/cm3、2.316g/ cm3,则该材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 B)。
(A)6.7%、2.29 g/cm3;(B)6.7%、2.290 g/cm3;(C)6.70%、2.290 g/cm3;(D)需重做试验。
4. 某种集料,100%通过26.5㎜筛,在19㎜筛上的筛余为8.6%,则此集料的最大粒径为( B)㎜.而公称最大粒径为()㎜。
(A)26.5、26.5;(B)26.5、19;(C)19、26.5;(D)无法判断。
5.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温度应设定为()。
(A)室温;(B)110℃;(C)75℃~80℃;(D)105℃~110℃。
6. ( A)可以采用“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进行试验。
(A)天然砂;(B)机制砂;(C)石屑;(D)矿渣砂和煅烧砂。
7. 进行水泥稳定中粒料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水泥剂量击实确定出不同剂量下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根据压实度进行不同剂量下的水稳层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果试验结果的偏差为16%,则应该()。
(A)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泥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B)增加试件数量;(C)重做试验;(D)无法判断。
8. 用贯入法测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终凝时间所对应的贯入阻力为(B )。
(A)82MPa;(C)5.3MPa;(D)3.5MPa。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无机结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测定作业指导书14

无机结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测定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xxxx发布日期:2019年01月25日批准:审核:编写:xxxx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5.2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5.2.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一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圆孔筛)。
3、试验方法类别。
本试验方法分三类。
5.2.2仪器设备击实筒:小型,内径l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 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
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 g。
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
天平:感量0.01 g,台秤:称量15kg,感量5g,圆孔筛:孔径40mm,2 5mm或20mm 以及5mm的筛各1个。
量筒:50MI-l 00mI一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直刮刀:长200-250mm 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刮土刀:长150^2 00mm、宽约20mm的刮刀。
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工字型刮平尺:30mmX 50mm X3 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拌和工具:约400mm X 600mm X7 0mm 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脱模器。
测定含水量用的铝盒、烘箱等其它用具。
5.2.3试料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C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
土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
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