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考试试卷
吉林省市政工程试题-单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试题《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1.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所用烘箱的控温精度需要()℃。
DA. ±0.5B. ±1C. ±1.5D. ±22.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干燥器中使用的干燥剂为()。
BA. 氯化钙B. 指示硅胶C. 碱石灰D. 生石灰3.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称量稳定细粒土,需精确至()g。
BA. 0.001B. 0.01C. 0.1D. 14.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称量稳定中粒土,需精确至()g。
CA. 0.001B. 0.01C. 0.1D. 15.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称量稳定粗粒土,需精确至()g。
CA. 0.001B. 0.01C. 0.1D. 16.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需进行()次平行试验。
AA. 2B. 3C. 4D. 57.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试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位。
BA. 1B. 2C. 3D. 48.含水量试验方法(酒精法),试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位。
BA. 1B. 2C. 3D. 49.含水量试验方法(酒精法),需进行()次平行试验。
AA. 2B. 3C. 4D. 510.含水量试验方法(酒精法),所用酒精纯度为()%。
CA. 75B. 90C. 95D. 9911.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所用的试剂不包括()。
AA. 三硝基甲苯试剂B. EDTA二钠标准溶液C. 氯化铵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12.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一般情况下,制作标准曲线至少需要()个点。
CA. 2B. 3C. 5D. 813.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滴定终点颜色为()。
DA. 玫瑰红色B. 淡红色C. 紫色D. 纯蓝色14.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需进行()次平行试验。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每日一练)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18 题)B•A,600g•B,600ml•C,300g•D,300ml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2、水泥或石剂量测定中,从加入钙红指示剂、滴定过程、滴定达到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
(B) •A,紫色—玫瑰红色—纯蓝色•B,玫瑰红色—紫色—纯蓝色•C,纯蓝色—玫瑰红色—紫色•D,玫瑰红色—纯蓝色—紫色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3、为防止滴定过量或滴定终点假像,滴定过程应边滴边摇、仔细观察颜色,溶液变为()时放慢滴定速度。
(D) •A,蓝绿色•B,红色•C,纯蓝色•D,紫色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4、水泥或石剂量测定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均值的(),否则应重新试验。
(D)•A,2%•B,3%•C,1%•D,5%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集料的应符合()。
(A)•A,公称最大粒径≤37.5mm•B,最大粒径≤37.5mm•C,公称最大粒径≤26.5mm•D,最大粒径≤26.5mm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后,测定含水量时,从试样内部取样,含水量计算和两个试样的含水量差()。
(C) •A,计算至0.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0.1%•B,计算至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1%•C,计算0.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1%•D,计算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2%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7、试样中超尺寸颗粒含量5%~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校正,校正时需要用到超尺寸颗粒的()实测指标。
(B)•A,表观相对密度和吸水率•B,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C,比重和吸水率•D,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含水率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8、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称量中、小试件和大试件的电子天平其量程要求分别为(),感量分别为0.01g 和0.1g。
(C)•A,2000g和10kg•B,2000g和15kg•C,4000g和15kg•D,4000g和10kg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的高径比为(1:1),对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数量分别不少于()个。
水稳层试题

水稳层一. 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1.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到耐久性要求时,应对(C)进行校核。
(A)配制强度;(B)粗集料的最大粒径;(C)最大W/C和最小水泥用量;(D)以上三项。
2.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控制。
(A)抗压强度;(B)抗折强度;(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双控;(D)不确定。
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击实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6.5%、6.9%,最大干密度为2.265g/cm3、2.316g/ cm3,则该材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 B)。
(A)6.7%、2.29 g/cm3;(B)6.7%、2.290 g/cm3;(C)6.70%、2.290 g/cm3;(D)需重做试验。
4. 某种集料,100%通过26.5㎜筛,在19㎜筛上的筛余为8.6%,则此集料的最大粒径为( B)㎜.而公称最大粒径为()㎜。
(A)26.5、26.5;(B)26.5、19;(C)19、26.5;(D)无法判断。
5.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温度应设定为()。
(A)室温;(B)110℃;(C)75℃~80℃;(D)105℃~110℃。
6. ( A)可以采用“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进行试验。
(A)天然砂;(B)机制砂;(C)石屑;(D)矿渣砂和煅烧砂。
7. 进行水泥稳定中粒料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水泥剂量击实确定出不同剂量下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根据压实度进行不同剂量下的水稳层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果试验结果的偏差为16%,则应该()。
(A)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泥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B)增加试件数量;(C)重做试验;(D)无法判断。
8. 用贯入法测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终凝时间所对应的贯入阻力为(B )。
(A)82MPa;(C)5.3MPa;(D)3.5MPa。
2024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

2024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在进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应根据试验材料的类型和一般的工程经验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对被测试件施加的压力应在量程的()范围内。
A.20%~80%B.10%~90%C.5%~95%D.15%~85%【答案】 A2、某等级公路路基压实质量检验,经检测的各点干密度记录见下表,实验室给出的最大干密度为1.82g/cm3,压实度的规定值为95%,t0.95/√13为0.494,回答以下问题:(2)该路段的压实度极值为()。
A.合格B.不合格C.优秀D.良好【答案】 B3、土的含水率试验应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当含水率在5%以下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于()A.0.3%B.0.5%C.1.0%D.20%【答案】 A4、某高速公路开展竣工验收工作,为了对工程质量进行鉴定,开展试验检测工作,请根据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6)竣工验收工作开展的时间()。
A.与交工验收同年B.交工验收后12个月C.通车试运行两年以上D.通车试运行三年以上【答案】 C5、采用相对用量表示法表示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如1:2.34:3.76:0.52,其中1为()的比值。
A.细集料B.粗集料C.水D.水泥【答案】 D6、下列不宜采用环刀法测定密度的土是()A.黏质土B.细粒土C.粗粒土D.粉质土【答案】 C7、下述关于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说法错误的是()。
A.采集的数据是路面相对高程B.测试速度为30km/h-100km/hC.以100m为计算区间长度计算IRI值D.IRI值单位为km/h【答案】 D8、道路面层水泥混凝土施工后,强度到达设计弯拉强度的()后,方可开放交通。
A.80%B.85%C.90%D.100%【答案】 D9、已知某砂土emax=1.40,emin=0.70,e0=1.10,则相对密实度Dr为()。
A.0.56B.0.43C.0.48D.0.4【答案】 B10、在进行土样室内压缩试验时,已知土样的初始孔隙比为1.102,压缩系数为0.985MPa-1。
无机结合料试题

无机结合料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无机结合料?()A. 水泥B. 石灰C. 沥青D. 粉煤灰答案:C。
解析:沥青是有机结合料,而水泥、石灰、粉煤灰都属于无机结合料。
2.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的特点是()。
A. 初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B. 初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C. 一直匀速增长D. 初期不增长,后期突然增长答案:B。
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初期强度增长较快,后期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
3. 石灰稳定土中的石灰剂量是指()。
A. 石灰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B. 石灰的质量与湿土质量的百分比C. 石灰的体积与干土体积的百分比D. 石灰的体积与湿土体积的百分比答案:A。
解析:石灰剂量是指石灰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
A. 集料级配B. 基层厚度C. 7d无侧限抗压强度D. 含水量答案:ABCD。
解析:集料级配、基层厚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都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重要质量检验项目。
2. 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有()。
A. 水泥成分和剂量B. 土质C. 含水量D. 施工工艺答案:ABCD。
解析:水泥成分和剂量不同会影响强度,不同的土质对水泥稳定土强度有影响,含水量合适与否关系到强度,施工工艺也会对最终强度产生影响。
3. 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方法有()。
A. 采用塑性指数合适的土B. 控制压实含水量C. 铺筑碎石过渡层D. 掺加粗粒料答案:ABCD。
解析:采用塑性指数合适的土能减少裂缝,控制压实含水量可避免因水分问题产生裂缝,铺筑碎石过渡层和掺加粗粒料都有助于防治裂缝。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只能用于基层,不能用于底基层。
()答案:错误。
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既可以用于基层,也可以用于底基层。
2. 水泥稳定土的水泥剂量越高越好。
()答案:错误。
项目三无机结合料相关试题

项目三无机结合料相关试题一、单选题:1、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试验时,试件需在标准条件下养生一定龄期,北方地区养生期间温度应保持为(C)。
A.20℃B.25℃C.20±2℃D.25℃±2℃2、水泥石灰稳定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 D )。
A.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27dB. 先标准养生27d,再浸水1dC.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6dD. 先标准养生6d,再浸水1d3、石灰重型击实实验得出混合料湿密度为1.98 g/cm3,含水量为6.0%,则混合料干密度为(B )。
A.1.86g/cm3B.1.87g/cm3C.2.10 g/cm3D.2.11 g/cm3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内容的描述有:①轻型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②配制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③检验水泥最小剂量要求④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⑤按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试件⑥根据强度标准,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错误描述有( A )。
A.①⑤B.①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试样应采用高径比为(B)的圆柱体。
A.1:0.5B. 1:1C.1:1.5D.1:26、对于养生7天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应符合规定,中试件质量损失不超过(D)。
A.1gB. 4gC.7gD.10g7、某水泥稳定砂砾重型击实试验测试结果为:试筒质量6590克,试筒容积2177立方厘米,试筒与湿样合计质量11860克,代表试样含水量5.8%,则混合料湿密度为()。
A.2.28克/立方厘米B. 2.29克/立方厘米C. 2.42克/立方厘米D. 2.56克/立方厘米8、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剂量的试验工作包括:①准备标准曲线;②移液管吸取上层悬浮液置于三角瓶,加入1.8%的氢氧化钠,加入钙红指示剂并摇匀;③称取300g混合料放在搪瓷杯中,搅散并加入600ML10%氯化铵溶液;④搅拌3min,放置4min,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记录时间,转移上部清液;⑤选取有代表性的混合料;⑥EDTA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消耗量;正确的试验顺序为(D)。
16-2020年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1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5)施工参数确定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6)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重型击实方法,也可采用振动 压实方法。 (8)用于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满足要求时,尚宜检验其抗冲刷和抗裂性能。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017 年真题】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 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三、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 1. 一般规定 1 对于边角部位施工,混合料拌合方式应与主线相同,可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 整平 的人工方式摊铺,并与主线同步碾压成型。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 稳定材料层宽 11~12m 时,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以 500m 为宜。综合考虑下列因 素, 合理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 ①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 ② 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 ③ 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④ 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 ⑤ 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3 对水泥稳定材料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在 2h 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 料的初 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4 石灰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 4d。 (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考试试卷

C.4000g 和 15kg
D.4000g 和 10kg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7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的高径比为(
1 : 1),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对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数量分别不少于(
A.9 、 9 和 13
B.6 、 9 和 9
C. 比重和吸水率
D. 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含水率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6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称量中、小试件和大
试件的电子天平其量程要求分别为(
),感量分别为 0.01g 和
0.1g 。
A.2000g 和 10kg
B.2000g 和 15kg
D. 计算 1% ,含水量差值不大于 2%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5 题
试样中超尺寸颗粒含量 5% ~ 30% 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
水量作校正,校正时需要用到超尺寸颗粒的(
)实测指标。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A. 表观相对密度和吸水率
B.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
C.6 、 13 和 13 D.6 、 9 和 13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个。
第 18 题 小、中、大试件的变异系数 CV 分别为( ) A. ≤6% 、≤15% 、≤20%
B.≤10% 、≤15% 、≤20% C.≤6% 、≤10% 、≤15%
D. ≤6% 、≤9% 、≤13%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第 17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的高径比为( 对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数量分别不少于( A.9 、 9 和 13 B.6 、 9 和 9 C.6 、 13 和 13 D.6 、 9 和 13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3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过程中,按五层击实时,应检查高度几
次?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多少?(
)
A.2 次、 6m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5 次、 5mm
C.2 次、 5mm
D.5 次、 6mm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6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称量中、小试件和大
试件的电子天平其量程要求分别为(
),感量分别为 0.01g 和
0.1g 。
A.2000g 和 10kg
B.2000g 和 15kg
C.4000g 和 15kg
D.4000g 和 10kg
答案 :C
1: 1), )个。
第 18 题 小、中、大试件的变异系数 A. ≤ 6%、≤ 15%、≤ 20% B. ≤ 10%、≤ 15%、≤ 20% C. ≤ 6%、≤ 10%、≤ 15% D. ≤ 6%、≤ 9%、≤ 13% 答案 :C
CV 分别为( )
您的答案: C
此题得分: 2.0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批注:
第 14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后,测定含水量时,从试样内部取样,
含水量计算和两个试样的含水量差(
)。
A. 计算至 0.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 0.1%
B. 计算至 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 1%
C. 计算 0.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 1%
D. 计算 1%,含水量差值不大于 2%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
第 9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有甲、乙、丙三类,其锤击层数和次数 分别为( )。 A.5 层,每层 27 次; 3 层,每层 98 次; 3 层,每层 98 次 B.3 层,每层 27 次; 3 层,每层 59 次; 3 层,每层 98 次 C.5 层,每层 27 次; 5 层,每层 59 次; 3 层,每层 98 次 D.5 层,每层 27 次; 3 层,每层 59 次; 3 层,每层 98 次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0 题 如试料是细粒土用甲或乙法试验,当试料中大于 超过( )时,用丙法试验。 A.20% B.10% C.5% D.30%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19mm颗粒含量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1 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试料采用四分法取样,预定
5至
6 个含水量,依次相差 0.5 %~ 1.5%,且其中( )最佳含水量。
A. 有 1 个大于和 2 个小于
B. 有 2 个大于和 1 个小于
C. 有 1 个大于和 1 个小于
D. 有 2 个大于和 2 个小于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2 题 对掺水泥的无机结合料,水泥应在击实前逐个加入,加有水泥的 试样经拌和后,应在( )内完成击实。 A.45min B.1h C.30min D.1.5h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 EDTA二
第 3题 钙红指示剂应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EDTA和氯化铵溶液可用聚乙
烯桶,滴定时采用碱式滴定管。以上说法有(
)错误?
A. 一处
B. 两处
C. 三处
D.0 处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4题 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时,如试样质量 量应为( )。 A.600g
300g ,则 10%氯化铵的加入
标准文档
B.600ml C.300g D.300ml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实用文案
第 5题 水泥或石剂量测定中,从加入钙红指示剂、滴定过程、滴定达到
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
)。
A. 紫色—玫瑰红色—纯蓝色
B. 玫瑰红色—紫色—纯蓝色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15 题 试样中超尺寸颗粒含量
5%~ 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
量作校正,校正时需要用到超尺寸颗粒的(
)实测指标。
A. 表观相对密度和吸水率
B. 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
C. 比重和吸水率
D. 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含水率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第 1题 水泥剂量应在( )测定,石灰剂量应在路拌后尽快测试,否则 应用相应龄期的标准曲线确定。 A. 水泥终凝前 B. 达 7 天龄期时 C. 水泥稳定土硬化后 D. 达规定龄期时 答案 :A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2题 配制 0.1mol/l EDTA 二钠标准溶液时,应准确称取( 钠,定容至 1000ml ? A.372.26g B.37.23g 答案 :B
C. 纯蓝色—玫瑰红色—紫色
D. 玫瑰红色—纯蓝色—紫色
答案 :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6题 为防止滴定过量或滴定终点假像,滴定过程应边滴边摇、仔细观 察颜色,溶液变为( )时放慢滴定速度。 A. 蓝绿色 B. 红色 C. 纯蓝色 D. 紫色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 7题 水泥或石剂量测定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 值的( ),否则应重新试验。 A.2% B.3% C.1%
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均
标准文档
D.5% 答案 :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实用文案
第 8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集料的应符合( A. 公称最大粒径≤ 37.5mm B. 最大粒径≤ 37.5mm C. 公称最大粒径≤ 26.5mm D. 最大粒径≤ 26.5mm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