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霍小玉》赏析
浅析《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

浅析《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霍小玉传》讲述的是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新中进士的名门公子李益,在京候职期间,觅得才貌双全的霍小玉。
两人相爱相欢两载,益离京任职,分离前立下誓不相舍的誓言。
可是回到家中却从母命与高门卢氏女定下婚约,违了小玉之约,益自觉羞愧,避而不见小玉。
小玉忧思成疾,在一位豪士的帮助下,终与李益见上一面,痛斥李益一番后,气结而亡。
死后作祟李益妻妾,益三取不谐。
“艺术上的悲剧是现实生活中悲剧的反映和典型化”,①透过作品的悲剧意蕴我们能够看到它所折射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小玉为爱情为梦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是无可非议的悲剧人物。
而李益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实现自己的诺言,葬送了别人的美好爱情,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个悲剧人物。
体味其中的悲剧意蕴,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
一、霍小玉之悲霍小玉从一上场开始,就在一步步演绎着她的悲剧人生,向读者昭示着冷酷的社会现实。
从小玉的出身与遭遇来看,小玉本是霍王小女,“王甚爱之”可父王刚一断气,就被兄弟扫地出门,只因她“出自贱庶”。
可见人情之冷漠。
母女无以生存,小玉竟沦落为了娼妓。
出身高门显贵,命运亦不过如此,贫民之孤儿寡母的命运就更难以想象了。
足见世态之炎凉!沦为娼妓,已为小玉的人生打上了悲剧的烙印,及至爱上“门族清华”的李益,这一悲剧的烙印就更加深重了。
且看作品是如何将悲剧步步向前推进的:“资质浓艳”,“事事过人”的小玉对爱情充满了希望,一心想寻求一位“格调相称”的“好儿郎”,而“少有才思”的才子李益正欲“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在媒婆鲍十一娘的穿针引线下,二人一拍即合。
郎才女貌,二美相聚,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事。
可就在这“极欢之际”,小玉却“不觉悲至”,道出了她内心的隐忧:“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良宵一刻值千金”,中宵之夜,小玉的内心却是如此的悲凉,头脑确是如此的清醒,哪里像是一个十六岁的风尘女子!“生闻之,不胜感叹”,读者听之,又何尝不悲不叹!悲剧继续向前推进着:李益的登科授职,使得两年的幸福生活很快终结。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一部古老的故事,它讲述了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霍小玉和李十郎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
在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是一个聪明、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生活,追求自由和独立,希望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的性格和思想,体现了古代女性的觉醒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同时,霍小玉传也表现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在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中,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差异,他们遭受到了很多阻力和压力。
这些阻力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霍小玉传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它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它也融入了现代意识,对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霍小玉传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故事。
它通过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由和权利,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霍小玉传》是唐代作家蒋防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讲述了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在唐代广为流传,成为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现代读者的角度出发,对《霍小玉传》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情节分析《霍小玉传》讲述了一位名叫霍小玉的女子与文人李益的爱情故事。
小玉为情感所困,经历了悲欢离合,最终在失望中死去。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入挖掘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这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通过对小玉和李益的性格、行为动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多样性和现实性。
二、角色解读1、霍小玉:故事中的女主角,美丽、聪明、痴情,却命运多舛。
她对李益的爱情坚定不移,但最终因为李益的背叛而悲伤离世。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小玉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她代表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处境,她的痴情和坚定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人性的本质。
读《霍小玉传》

读《霍⼩⽟传》解读现代爱情观《霍⼩⽟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讲述了霍王之⼥霍⼩⽟,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
她与出⾝名门望族的陇西才⼦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旦⾊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只求与李益共度⼋年幸福⽣活,⽽后任他“妙选⾼门,以谐秦晋”,⾃⼰则⽢愿出家为尼。
然⽽,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连这样⼀点微⼩的希望也难以实现。
曾发誓要与⼩⽟“死⽣以之”的李益⼀回到家就背信弃约,选聘甲族卢⽒为妻。
⼩⽟相思成疾,百般设法以求⼀见,李益总是避不见⾯。
最后⼀黄衫豪⼠“怒⽣之薄⾏”,将李益强拉到⼩⽟处,⼩⽟悲愤交集,怒斥李益,死后变为厉⿁,屡屡破坏李益婚姻。
这是⼀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古往今来,同情霍⼩⽟,斥责李益背信弃义,始乱终弃者有之。
但是今天再读这则故事,便联想起现在社会的爱情,有⼏个爱情观需要商榷。
⼀、⼀见钟情⽂章中讲到:“母⼥相顾⽽笑,遂举酒数巡。
酒阑,及瞑,鲍引⽣就西院憩息。
闲庭邃宇,帘幕甚华。
鲍令侍⼉桂⼦、浣沙与⽣脱靴解带。
须臾,⽟⾄,⾔叙温和,辞⽓宛媚。
解罗⾐之际,态有馀妍,低帏昵枕,极其欢爱。
”此时,霍⼩⽟和李益只是见过⼀⾯便相许终⾝。
这种情况在古代多有发⽣,但在现在多是不明智的。
虽然霍⼩⽟仰慕李益才学,李益却只爱霍⼩⽟的美⾊。
“⼩娘⼦爱才,鄙夫种⾊。
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在读者看来,李益看重的只是霍⼩⽟的外表,⽽不是其他,⽽美貌终究是会伴随岁⽉的流失⽽消逝的。
在双⽅还没⾜够的时间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情况下,两个⼀见钟情的年轻⼈便同床共枕,这在现代的爱情观看来,和“⼀夜情” 没有多⼤的差别。
在等级观念不平等的旧社会,这种不正规的结亲⽅式注定了爱情的悲剧。
⼆、患得患失“中宵之夜,⽟忽流涕。
”此处,霍⼩⽟患了爱情的⼤忌,在两个⼈“极欢之际”还要“不觉悲⾄”。
不过这⾥霍⼩⽟的患得患失是可以理解的。
她本是霍王婢⼥所⽣,霍王死后,以庶出被逐,沦落为娼。
浅析唐传奇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浅析唐传奇中的女性悲剧形象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前言 (4)一.霍小玉悲剧形象产生的社会舞台 (4)1.1.唐朝封建门第制度 (4)1.2文人士子狎妓之风 (5)1.3婚姻背后的家族利益 (5)二.悲剧性格的形成 (6)三.霍小玉的悲剧精神 (7)四.结语 (7)五.参考文献 (8)六. 致谢 (9)摘要霍小玉是唐代爱情传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典型,它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妓女的残酷迫害,并对妓女的遭遇寄予深厚的同情,面对破灭的爱情悲剧,霍小玉奋起反抗命运,不惜以命相偿,得到灵魂的洗礼和精神上的升华,尽管她识人不明,以致伤及无辜,但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一个凄凉惨烈极具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
同时也揭示了等级制度对个体幸福的扭曲和摧残,具有更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霍小玉社会舞台悲剧性格悲剧精神AbstractHuoXiaoYu love legend in tang dynasty is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omen in the novel, it accused the feudal society’s brutal persecution , prostitutes and a deep sympathy and female encounter . In front of the love tragedy burst, HuoXiaoYu unwilling abandoned the cruelty of reality, rebelled against fate , at their pay, get soul baptism and spiritual sublimation , though she is unknown, narrow-minded and so innocent, but she is a dare to love dare hate woman, a sad tragic extremely tragic images of women. Reveals the hierarchy team the distortion and destruction of individual happiness, with deeper tragedy implication.Key word:HuoXiaoYu ,Social stage,The tragic character,Tragedy spirit .前言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中的一座巍峨的高峰,它从魏晋南北朝内容琐杂、篇幅短小的志人和志怪小说中脱颖而出。
霍小玉

《霍小玉传》霍小玉霍小玉霍小玉是一位有着闭月羞花之容貌的女子,文中这样写到:“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
”她温柔、善良、痴情、单纯、敢爱敢恨、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一直希望能寻觅到一个品格情调都能相称的好郎君。
她在遇见士子李益后,就深深地爱上了他,生死相随,至死不渝。
一开始她也知道俩人的社会地位悬殊,由此对于爱情的要求也很渺小,只希望能和李郎相守8年的时光,而后由他另选门户相当的妙龄女子,自己则剪发披缁,遁入空门。
然而这么一个可怜的要求却未能如愿,赴官上任后的李郎背弃了小玉。
她变卖首饰,遍托亲友到处寻找李郎,在最终得知心上人移情别恋后,她丝毫不哀求,而是把对李郎深深的爱恋化为强烈的憎恨,在临死前她痛斥李郎的负心并立下了复仇的遗愿……她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而下了很大的赌注,希望与李郎共度8年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可惜最终她输得好惨,陪进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实她一开始就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深深禁锢着要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的思想,然而对爱情的忠贞执著让她无怨无悔地等待,期盼着李郎能信守诺言,遵守约定。
由此可见导致霍小玉悲剧的导火线,一方面是由于李郎的负心,再者她所从事的妓女职业也注定了她此生的悲惨命运。
霍小玉是一位自卑、有自知之明、认分的社会下层艺妓,同时又是一位对爱情充满渴求、执着、极端的女子,具有强烈的反抗报复意识。
,霍小玉是已故霍王之女,因是庶出,被遣出家门,生得姿颜秀丽,才艺双绝,因爱才,愿委身于在当时颇有才气的李十郎李益。
但从她夜会李益的大胆行为、自说“妾本娼家”看,她应该是一位假托名门的艺妓。
霍小玉本来是想嫁一个才子良人,但在李益委婉迂回后便不再提,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妾本娼家,自知非匹”,不敢强求于李益,只在欢爱之后流泪自怜,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李益写下承诺书后才安心。
两年后,李益将就职离去时,她说“君之此去,必就佳姻”,从这个“必”字就可以看出她并不相信李益对她的爱情,或者说她清醒地知道她的爱情之于李益永远比不上李益的前途。
【唐人傳奇】蒋防《霍小玉传》(附译文)

【唐人傳奇】蒋防《霍小玉传》(附译文)【唐人傳奇】蒋防《霍小玉传》(附译文)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
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
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
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
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余年矣。
性便僻,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抉策,推为渠帅。
常受生诚托厚赂,意颇德之。
经数月,李方闲居舍之南亭,申未间,忽闻扣门甚急。
云是鲍十一娘至。
摄衣从之,迎问曰:“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笑曰:“苏姑子作好梦也未?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
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
”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惮。
”因问其名居,鲍具说曰:“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净持即王之宠婢也。
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
易娃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
资质秾艳,一生未见。
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某具说十郎,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非常欢惬。
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
已与他作期约,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
”鲍既去,生便备行计。
遂令家僮秋鸿,于从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
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
迟明,巾帻,引镜自照,惟惧不谐也。
徘徊之间,至于亭午。
遂命驾疾驱,直抵胜业。
至约之所,果见青衣立候,迎问曰:“莫是李十郎否?”即下马,令牵入屋底,急急锁门。
见鲍果从内出来,遥笑曰:“何等儿郎造次入此?”生调诮未毕,引入中门。
庭间有四樱桃树,西北悬一鹦鹉笼,见生入来,即语曰:“有人入来,急下帘者。
”生本性雅淡,心犹疑惧,忽见鸟语,愕然不敢进。
逡巡,鲍引净持下阶相迎,延入对坐。
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诡秘与凄艳的煎熬——浅析唐传奇《霍小玉传》

从唐代婚姻制度看霍小玉的爱I悲剧 青 《 唐律疏议》 明确规定 : 各有耦 , “ 人 色类须 同。良贱既殊 , 何 宜配合。” 】V6 ) 【 (29而妓女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贱民, 2 地位近 似于婢女 。《 霍小玉传》 中记载 : 霍小玉是霍王之女 , 深受霍王 宠爱 。因其 母是霍 王的宠爱 的奴婢 , , 王死 后弟 兄嫌 因此 在霍 其是低贱婢女所生而和其母一起被赶出家门。 此 , 从 霍小玉改 姓为郑 , 沦为娼妓 。这就注定了她宿命般 的悲剧 。失去了和正 常良家女 子一样和 良家 子弟以平 等的身份 结合 的机会 。尽管
一
正如 李益所说 “ 小娘子 爱才。 种色 。两好相映 , 鄙夫 才貌相兼” [(9) 应该说两个 人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的才子佳人式的 3 P3 。 】 理想结合 。 然而正如 恩格 斯所说 :当事人双方的相互 爱慕 应当高于 “ 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 ,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 古以来都 没有 的。 至多只是在浪漫 事迹 中, 或者在不受重视的 被压迫阶级中 , 才有这 样的事 情。”5(9) 【 P 2当时在唐代文人要 ] 想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的出路是 :一是在政治上谋求发展则以 进士 出身为可靠 , 二是要在社 会习惯 上受人敬 重 , 则宜系出世 代旧族 。 最理想就是 “ ” 由进士 ,婚 ” 仕 则 “ 则高门。 因此 , 唐代士 子们 的私生活放荡 不羁 , 姻却是相 当严肃的。同是世俗 中人 婚 并拼命挤 身社会 上流 的李益 虽然在见到令他惊为天人的霍小 玉时 , 一时头脑发昏对小玉发誓说 :粉骨碎身 , “ 誓不相舍”[ 3 ] (9) P 4 。但 当他上任之后 , 回家省 亲 , 被母亲提前订了婚约 , 竟 “ 逡巡不敢 辞让 , 遂就礼谢 , 便有近期。 【 (9) ” 】 5他与霍小玉两 3P 年的恩爱 , 曾经的盟约 , 在面对 他严厉刚毅 的母亲 , 他的仕途 时竟不堪 一击 !于是李益“ 自以孤负盟约 , 大愆回期。寂 不知
霍小玉传等著名的唐传奇小说赏析

霍小玉传等著名的唐传奇小说赏析篇一:唐传奇《霍小玉》赏析唐传奇《霍小玉》赏析摘要: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体裁。
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
唐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质基,因而整个社会的风气较之其他的朝代社会风气更为开放和自由。
突破了“女便是德”的传统论调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霍小玉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上折射出深厚的内蕴。
关键词:唐传奇;霍小玉;形象内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21)-06-0-02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霍小玉》中的霍小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的美丽、痴心以及对于爱情的义千百年来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使读者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悲戚难抑,正如胡应麟:“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约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
”霍小玉出生在霍王府并且受到霍王的喜爱,然而霍王爷去世后却被王府以其母亲出身由赶出了王府沦为娼妓。
但是霍小玉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尽管成为地位低下的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白和人格的尊严。
在爱情方面霍小玉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想“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
这就触犯了唐朝的婚配标准,唐代有“当色为婚姻律令,唐律中说的很明白:“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官户篇二:唐代小说鉴赏--霍小玉传《霍小玉传》――穿越千年的凄美恋歌唐代,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吸引了几乎每个文学学者的心。
因为这里不仅满足了我们那点小小的虚荣心,更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确实人才辈出,不仅有政治奇才,军事大将,更有一批在文学史上永远闪耀光芒的人物。
说起唐代文艺上的成就,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诗――唐诗。
可能也因为唐诗的光芒太盛,让我们只看到了光芒照耀下的钻石,却忽视了光环旁边的那颗纯净的璞玉。
其实唐代也是小说繁荣的时代,这时候的小说也集前世之大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例如我们熟知的《太平广记》中的很多故事,大都堪称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
摘要: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体裁。
它塑造
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
唐朝由
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质基,因而整个社会的风气较之其他的
朝代社会风气更为开放和自由。
突破了“女便是德”的传统论调加
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霍小玉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上折射出
深厚的内蕴。
关键词:唐传奇;霍小玉;形象内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6-0-02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
是光彩夺目,《霍小玉》中的霍小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的美丽、痴心以及对于爱情的义千百年来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使
读者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悲戚难抑,正如胡应麟:“唐人小说记闺阁
事,绰约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
”
霍小玉出生在霍王府并且受到霍王的喜爱,然而霍王爷去世后却
被王府以其母亲出身由赶出了王府沦为娼妓。
但是霍小玉并没有因
此而堕落,尽管成为地位低下的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白和人格的尊
严。
在爱情方面霍小玉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想“求一好儿郎格调
相称”。
这就触犯了唐朝的婚配标准,唐代有“当色为婚姻律令,
唐律中说的很明白:“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官户
女者,亦如之。
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
即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为妻为妾者;知情娶者,与同罪。
各还正之。
”霍小玉不会不知道这一条律令,然而她却有“当色为婚”的婚姻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所希望的两情相悦自由结合的爱情。
霍小玉还有着先进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她与李益做的八年的约定是追求的“一夫一妻”生活。
在那个男人都妻妾成群女人也不以为意的年代,霍小玉能有如此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霍小玉身上的反抗意识,一种不屈服命运安排意识。
被赶出王府却依然自尊自爱,在遭遇爱情背叛后不是哭哭啼啼、悲悲切哀怨怨,也不想崔莺莺一样逆来顺受。
她以一种以往女性少见的决绝的姿态去人李益进行报复,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与粗略记事的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先比,唐传奇的作者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作。
情节婉人物形象丰满。
特别是以大批女性形象被塑造的很成功。
作者在这些女性形融进自己的情感和情怀,突破了以往“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调。
对女性的外在美内在美和才智作了表现欲赞美,霍小玉无疑是其中光彩夺象。
作为名动长安的名妓,霍小玉是容貌绝美的。
她的美丽或是通过别人的描述,或是别们时的反应凸显出来。
《霍小玉传》中的鲍十一娘是经常出入王公贵族府邸的然在这些地方见过形形色色的美女,不能不说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然而就是这见过无数美女人对霍小玉的评价是“有一仙人谪在下界”“资质秾艳,一生未可以想象出霍小玉是美地超凡脱俗的”。
既而在霍小玉出场时写到:“但觉一
室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霍小玉的美不仅在外貌上,心灵同的。
霍小玉追求纯洁的爱情,不掺杂其他的成分更不计较金钱,只想谋求一个情意相通的人。
对待爱情也是一心一意,善解人意。
这些都体现了她美好的品洁的心灵。
她亦是一个有孝心的女儿,临终之前发的誓言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供养母亲的遗憾。
不仅有美丽的外貌和美丽的心灵,霍小玉在才智上也是不输儿的。
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东西。
”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写进士与妓女的爱情故事的小说,从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塑造上可以看出人物形象背后包含的深厚的内蕴,从而能够折射出唐王朝的社。
特别是霍小玉这个人物形象更具有典型性,《霍小玉》的故事从她的悲剧性身上可以看出深刻的内容。
一、两性关系的开放
唐王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因此给文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事娱乐活动。
在唐王朝别是进士很受重视,因此文人士子们常常恃才傲物、放荡不羁。
李肇《唐国史》:“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
”大唐文们追求建功立业的昂扬豪迈的情怀不复存在,整个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
特别之风盛行,整个士大夫阶层不以狎妓为耻反以自己的艳遇经历作为相互炫耀的
以抬高身价。
而妓女作为被排除在封建伦理道德以外的妓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同时,生活在唐王朝的妓女们受时代文化氛围的
影响也对文人比较青睐两者之间往往容易发生爱,现实生活中的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也不乏其数,都是以悲剧收场。
如李季兰与皎然、阎士和朱放的三段恋情,薛涛与元稹之间皆是无疾而终的。
鱼玄机的一生亦是过得很忐忑,与李亿的恋情,遭到了李亿背叛,然后做了女道士。
当然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还有着其他的原因。
受唐王朝的繁荣文化氛围和自特点的影响,唐王朝的妓女们比较注重加强自身的文化素素质,不少名妓都有的文化素养。
其中有些更是享有诗名,如薛涛、鱼玄机、李季兰等。
霍小玉每也是李益这个陇西才子的诗歌,与后来明清时代的庸脂俗粉不同。
同时,她们加强音乐和舞蹈方面的艺术技巧,这样拥有漂亮容貌、深厚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女满足了文人对于一个理想中的女性的追求。
虽然出身名门的那些大家闺秀也着文化素养、艺术才能和美貌,但是她们都恪守着传统的封建礼教习俗,遵循“不漏齿”“德言工容”的训导,即使有才也是谨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诲女红作为自己的本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和灵动的气息。
而妓女们的才学和技了取悦客人,因此她们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现自己的温柔与妩媚,更能满们对于浪漫情怀的追求。
就妓女方面来说,文人的文化修养较高、温文尔雅,比那些满身铜臭商人更受欢迎。
代的吏部考试不仅是考察才学,品貌也是考察的对象之一。
所以不难想象唐代们不仅有着卓然的文采更是有着斐然的气度和容貌。
因此本身拥有者文化素养对于与自己有着共同语
言的文人是非常仰慕的,于是两方面的互相吸引就使得文人之间的爱情时有发生。
但是大多数爱情以悲剧结尾,因为大多数文人追求场艳遇不会付出真感情。
即使有些文人真的对妓女动了真感情,在当时的环境对不会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士子抛弃妓女并不被谴责是因为与世家大族通婚就更不受谴责,反而有时会受到赞扬。
《莺莺传》里的就赢得了一个“善补过者”的赞扬。
二、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婚姻制度
霍小玉的悲剧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传统论调,细细品读就会发现隐藏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婚姻制度对其的打压。
李益的负心并不能说他对霍小一点感情而是身处于那个时代的他
有着太多的来自各反面的压力。
他自己无力大的封建势力,所以只有选择屈服。
在唐代社会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因为“在唐代社会阶级中,除了有严格的等级,还有‘良’‘贱’之分。
所谓‘良’,既指‘良人’‘良口’而言。
在良除了统治阶级里的皇室贵族、官吏、僧道外,还包括被统治阶级中的一般百姓(主要是指持有小块耕地的个体农民)。
”唐代明确规定“良贱不婚”,因此作为妓女是无论如何不能与文人士大夫阶级通婚的。
并且如果“良”“贱”结仅是违反了唐代的法令,也是违反了士大夫家族整个家族的利益以及其本人的途。
所以在种种现实的阻挠和自己的政治前途之间,大多数人都会如李益一样缩。
在现实面前选择自己的家族和自己的前途利益。
古代门阀制度森严,大家士族的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婚姻行为而且事关整个家族的利己的前途利益。
因此世家大族的家长非常重视门第的高低,在唐朝“通以二事品之高下。
此二事,一曰婚。
二曰宦。
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社会所不齿”。
因此出自陇西李氏的李益的家族式绝不允许李益娶一个属于“的妓女霍小玉为妻的。
并且对于像李益这样的士大夫来说如果能与贵族世家结会对自己的政治前途非常有利,是升官和扩大自己政治势力的捷径。
当时一位元超就曾感慨道:“吾不才,富贵过人。
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不得修国史。
”因此在种种现实面前,文人往往会服从于家族和个人的前途他们可以与妓女进行交往,可以与妓女发生爱情,但是却不会有人会为此拿自途去赌注。
因此妓女只能是他们的红颜知己,而不可能是他们的妻子人选。
参考文献:
[1]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2.
[2]刘文俊.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5:4.
[4]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57.
[5]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6:57,58.
[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