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基础

合集下载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 概论(异常发育) PPT课件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 概论(异常发育) PPT课件

均呈重度者,难以完成具有功能的动作,精神发育迟滞
表现为“痴呆”。 在家庭看护困难,在康复设施中不能接受集体生活指导。
其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的脑发育障碍或损伤所致,最为
多见的是脑性瘫痪、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脑发育畸形、 染色体异常、脑炎及脑膜炎后遗症、重症癫痫等。
第三节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
临床表现:
①异常姿势和动作; ②肌张力异常,躯干四肢挛缩、畸形; ③癫痫发作; ④进食、更衣和排泄均需要帮助; ⑤不能理解、交流和表达; ⑥对刺激没有反应、反应减弱或反应异常;
2.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是指出生后因素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如: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急性 脊髓灰质炎等
3.脑性瘫痪
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二、行为障碍或异常
第三节二、行为障碍或异常
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遗尿、遗便、多梦、睡眠不安、夜惊、食欲不佳及过分挑剔饮食等 2.运动行为问题 儿童擦腿综合征、咬指甲、磨牙、吸吮手指、咬或吸衣物、挖鼻孔 3.社会行为问题 破坏、偷窃、说谎及攻击性行为等 4.性格行为问题 惊恐、害羞、忧郁、社交退缩、交往不良、违拗、易激动、烦闹、 胆怯、过分依赖、要求注意、过分敏感、嫉妒以及发脾气等 5.语言障碍 行为性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口吃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又称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任性和学习 困难为特征
属于特殊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
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有相应的多种障碍综 合征。
临床上常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失败统称学习困难。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一、胎儿期人类的生命从胚胎开始,而胚胎发育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胎儿期是胚胎发育的阶段之一,它是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壮大的过程。

胎儿期一般从受精卵着床开始到出生的这段时间。

1. 胚胎期在受精卵着床后,经过胚胎分裂发育,胚胎期在受精后约2周到第8周进行,这个时期内,受精卵经历了细胞分裂、生长和器官形成等过程,最终形成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细胞逐渐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原基。

2. 胎儿期胚胎期结束后,进入胚胎转变为胎儿,胎儿期从第9周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这个阶段,胎儿的器官继续发育完善,身体各部位的比例逐渐调整,成为一个完整的胎儿。

此时,胎儿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生长快速,各系统器官逐渐成熟。

二、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体现为生长发育、性成熟和心理变化等。

青春期一般在10岁到19岁之间,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1.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男女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会经历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骨骺的愈合,次生性征的发育,生殖器官的成熟等过程。

男性青春期的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女性青春期的卵巢开始释放卵子,这标志着性成熟的开始。

2. 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十分显著的,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情感波动、自我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等现象。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认同,追求独立,并且涉足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经历着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成年期成年期是指从青春期进入到老年期前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人处于成年状态,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达到了相对成熟状态。

成年期根据具体标准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1. 早成年期早成年期一般从青春期的结束到35岁左右,这个阶段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重要的事情会在这个时间发生。

人们一般在这个时期完成学业,开始工作,建立家庭,开始承担责任。

2. 中成年期中成年期一般从35岁到60岁,这个时期是最为稳定、能力最强的时期,人们在事业、家庭上都有了一定的建树。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们都知道,人类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多个发育阶段,最终变成一个成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胚胎早期发育、新生儿期发育以及儿童期发育三大部分。

人类从胚胎早期开始发育,大约在出生之前的9个月内完成,这一过程又称为“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之初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单细胞受精卵后开始的,接下来,单细胞受精卵会继续形成复分裂和肠激素作用等发育过程,最后形成胎儿体表观视图。

胎儿体表观视图包括胎儿头部,四肢,胸腹部等,以及各种器官、脏器等,并在这过程中发展出心脏、肝脏、肺、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形成完整的胎儿体系。

出生后,开始新生儿期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体形发育有计划性,而且在孩子出生后1~6月内,每个月体重增量都很大。

在新生儿期,孩子的肌、肌肉、骨骼系统进入了青春期,所有的器官系统也完成了基本的初始发育,生长发育过程也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

最后是儿童期发育期,从7~22岁左右,小孩身高、体重会逐渐增长,肌肉发色、细胞再生等生理机能不断改善,智力也会不断发展。

此时孩子的身高、体重开始追赶成人的水准,与此同时,器官系统也不断成熟,开始发挥本职功能,生长发育走向最终阶段。

人体发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孩子都会有不同
的发育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器官发育都逐渐趋于完善,至于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则要依赖基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

研究人体发育,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学中基础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长大成人。

人体发育学基础

人体发育学基础

评价:阳性反应正常的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6—8个月时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在 8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
保护性伸展反应
这是在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所能见到的一组反射反应,它同翻正反应存在 于同一个发育阶段。
拥抱 Moro 反射: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半仰卧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 激是让其头部从后方下落。
4.生后4个月时的反射,神经的发育达中脑水平,原始反射 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
5.生后10个月左右,神经的发育达皮层水平,因此小儿出 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
出生即有,终身存在的反射
角膜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咽反射 吞咽反射 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 排便反射
出生即有,随后消失的反射
脑瘫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不消失, 调整反射及平衡反射不出现或延迟出现。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因此可以说, 反射是衡量神经系统发育的一把标尺,是判定脑损伤的客观标准,其方 法简单、无痛、无损伤、不受病儿主观影响,经济实用,是一种理想的 检查方法。
发育的概念 神经的发育屈膝 Nhomakorabea位期主要特点是: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②抗重力伸展发育。 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双足步行期
1.阳性支持反射 2.不支持 3.短暂支持 4.尖足支持 5.立位跳跃 5-6个月 6.扶站 7-8个月 7.独站 10个月 8.牵手走 11个月 9.独走 12个月
双足步行期
分为如下十个阶段: 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
出生时没有,以后逐渐出现并维持终身的反 射
翻正反射 保护性伸展 倾斜反射 防御反射
视觉翻正反应
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以俯卧位的姿势保持在空间,检查施加 的刺激是让患儿在空间保持俯卧位姿势。

193.3人体发育学课件

193.3人体发育学课件

6.立位倾斜反应
12个月
18个月
24个月
小结: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
名称
仰卧位倾斜反应 俯卧位倾斜反应 膝手位倾斜反应 坐位倾斜反应前方 坐位倾斜反应侧方 坐位倾斜反应后方
跪位倾斜反应 立位倾斜反应前方 立位倾斜反应侧方 立位倾斜反应后方
出现及存在时期
6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8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7个月→终生 10个月→终生 15个月→终生 12个月→终生 18个月→终生 24个月→终生
3.膝手位倾斜反应
置小儿于四爬位,检查者推动小儿躯干,破坏其稳定性,或 小儿四爬位于检测台上,检查者将检测台一侧抬高而倾斜,均可 观察到小儿头部和胸廓出现调整,受力侧上、下肢或检测台抬高 侧上、下肢外展、伸展,另一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
8个月出现,终生存在
4.坐位倾斜反应
小儿坐位,检查者用手分别向前、左右、后方推动小儿,使 其倾斜, 此时,小儿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的同时,分别出现 两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 倾斜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 两手迅速伸向后方做支撑动作。
概念
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适应重心变化, 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以保持正常姿势。
中枢:皮层ຫໍສະໝຸດ 1.仰卧位倾斜反应 2.俯卧位倾斜反应
小儿仰卧位或俯卧位于倾斜板上,上下肢伸展,调整倾斜 板向一侧倾斜,可观察到小儿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 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 支撑样伸展动作 6个月出现,终生存在 6个月后仍呈阴性者,提示神经发育落后或脑损伤
4.坐位倾斜反应
6个月
7个月
10个月
5.跪立位倾斜反应
小儿跪立位,检查者牵拉一侧上肢使之倾斜,可观察到小 儿头部和胸部出现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反应,对侧上 下肢外展、伸展。

发育学

发育学
23/91
24/91
人体发育学基础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 / 脊髓水平
(1) 屈肌反射(flexor withdrawal) 仰卧位,迅速刺激足 底诱发出下肢不协调性屈曲为阳性反应。
25/91
人体发育学基础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 / 脊髓水平
(2)伸肌反射(extensor thrust) 仰卧位,令一侧下肢屈 曲,另一侧下肢伸展。刺激屈曲侧的足底部,可出现该侧下 肢不协调性伸展为阳性反应。
18/91
反射发育的时间性特征具有临床意义,可以通过评价反射 的出现或消失的时间变化,来判断中枢神经发育水平及有 无疾病影响。
19/91
3.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反射发育的延迟或倒退 正常反射的发育所具有的时间性规律,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破 坏,导致发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 如:脑性瘫痪因脑受损害,运动反射(反应)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原 始反射该消失的时候不消失,导致患儿躯干和肢体运动障碍。成人的 脑卒中、脑外伤后,高层次中枢神经系统对下一级神经系统的兴奋抑 制(整合)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以使早已抑制的原始反射“获释”或重 现,妨碍了正常运动的执行,如出现了抓握反射、紧张性颈反射,同 时现有的随意运动、平衡反应以及保护性伸展反应也可以出现障碍, 产生了运动反射的发育向初期退化的现象。
26/91
人体发育学基础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 / 脊髓水平
(3)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 extension) 仰卧位,令一侧 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伸展。被动地使伸展侧下肢屈曲,而 对侧下肢出现不随意的伸展为阳性反应。
27/91
人体发育学基础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 / 脊髓水平
(4)节间反射指脊髓动物上下肢活动常常表现出一定程度 的协调性,称为节间反射或长脊髓通路反射。这种协调性 建立在脊髓各节段中间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如牵拉 近端关节屈肌可引起同侧肢体的反射性屈曲,当快走、跑 步时该反射较明显。脑瘫患儿、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特有的 联合反应、协同运动也与节间反射、屈肌反射、伸肌反射 的异常有关。

人体发育学基础 PPT

人体发育学基础 PPT
2018/5/24 4
一、人体发育学 • (一)概念
•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 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 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 究。 • 具体讲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 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是研究个体生命全 过程的科学。
2018/5/24 5
2018/5/24
24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体格生长相对缓慢。 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
2018/5/24
25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情感是广度深度和稳定性提高,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开始发育。 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个性和气质逐渐形成和显露。
(一)正常发育规律
• 1.生理功能发育 • 2.心理功能发育 • 3.社会功能发育
2018/5/24
13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异常发育主要研究对生长发育产生影 响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制。 • 内容:运动、言语、心理行为、学习、 智力等障碍和相关疾病。
2018/5/24
2018/5/24 11
二、生长与发育
(二)发育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 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活方式 等,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引导,就会出 现异常行为模式,比如孤独症、注意 缺陷、阅读障碍。正确的干预是康复 治疗的主要内容。
2018/5/24 12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14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三)发育评定 •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进程、规 律和特点等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出评判, 及时发现功能障碍,为康复目标和方 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

人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

人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
新生儿。多胎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单卵性、 多卵性或混合性。三胎的发生率为万分 之一,四胎则为百万分之一。四胎以上 更为罕见,多不易存活。
(三)联体双胎 当一个胚盘上形成两个原条时,常
因发育成的两个胚胎分离不完全而形成 联体双胎。
腹部联体(手术前后)
拉丹和拉蕾
罕见的联体
(双头颈,单躯 干, 双腿三臂, 双脊髓、心、胃, 三肺、肾,脐以 下器官共用)
形成二倍体 受精卵
雌原核
雄原核向雌原核靠近
(3)受精卵
两个原核融 合,形成受 精卵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子与 卵子结合,可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 ①体内人工授精是将精液注入处于排 卵期的女性生殖管道内,让精子与卵 子自然结合形成受精卵。 ②体外人工授精是用人工方法取出卵 子放入试管内,同时加入获能的精子, 使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试管婴儿)。
出生前期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1.生殖细胞
受精时-----迅速完成
精子 23,X / Y 卵子 23,X
(1)精子的获能
精子在子宫和输卵管中运行时,其
头部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被女性生
殖管道分泌物中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
精能力。 糖蛋白
顶体
细胞膜
精子的部分头部
(去除糖蛋白)
精子获能 卵子成熟
受精
输卵管 壶腹部 卵子
出现,45天达高峰) 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
固醇类: 孕激素 雌激素
人胚外形演变实物图
六、双胎、多胎和联胎
(一)双胎 双胎又称孪生,发生率约1%。双
胎有两种。
1.双卵双胎: 一次排出两个卵子,分别 受精后发育而成。
2.单卵双胎: 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子 宫 内 的 孪 生 儿 1周1 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