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卟啉病健康教育

卟啉病健康教育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药物治疗选择及效果评估
止痛药
01
针对腹痛症状,可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酶替代疗法
02
对于某些类型的卟啉病,可考虑使用酶替代疗法,补充缺乏的
酶,改善症状。
其他药物
03
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其他药物,如抗痉挛药、止泻
药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的担忧、紧张或情绪低落,对 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认知障碍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 。
行为异常
如攻击性行为、自残或自杀倾向等,需密切关注 并及时干预。
心理干预策略与方法选择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建立积 极应对策略。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改善家庭环境,增 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 活质量。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和合理的饮食。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
07
卟啉病社会支持与资源
罕见病政策解读及支持
国家政策
国家对于罕见病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包括卟啉病在内的 罕见病患者可以享受到相关的医疗、康复、教育等政策支持。
卟啉病健康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CT
• 卟啉病概述 • 卟啉病遗传与先天性 • 后天获得性卟啉病 • 卟啉病光敏感问题探讨 • 消化系统症状管理策略 • 精神神经症状干预措施 • 卟啉病社会支持与资源
01
卟啉病概述
病症定义与命名
01

卟啉病

卟啉病

e.癫痫治疗较困难的 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 溴化物 加巴 癫痫治疗较困难的,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 溴化物,加巴 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溴化物
喷丁除外)都会加重病情。 喷丁除外 都会加重病情。 都会加重病情 f.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 亦可继发 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亦可继发 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 于低钠血症.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于低钠血症 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癫痫与卟啉病急性发作有关,病情好转后可终止抗癫痫药 癫痫与卟啉病急性发作有关 病情好转后可终止抗癫痫药 物. g.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 阻滞 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β-阻滞 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 剂来控制,但 阻滞剂对低血容量病人是危险的 剂来控制 但β-阻滞剂对低血容量病人是危险的
经症。 经症。
促发因素 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大量饮酒 感染、 大量饮酒,感染 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大量饮酒 感染、过 度疲劳、精神刺激等; 度疲劳、精神刺激等;巴比妥酸盐及其他抗癫 痫药,磺胺药 磺胺药、 痫药 磺胺药、雌激素等
症状和体征
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或更长, 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或更长,是由 于对神经系统作用,皮肤不受影响. 于对神经系统作用,皮肤不受影响. 腹痛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腹痛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麻痹性肠梗阻 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 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尿频. 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尿频. 心动过缓或过速, 心动过缓或过速,高血压
二.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

卟啉病培训演示ppt课件

卟啉病培训演示ppt课件

可抑制肝脏中卟啉前体的生成,减少 卟啉的产生和排泄,从而控制病情。 适用于慢性卟啉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肝移植
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卟啉病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移植健康的肝脏,可以恢复 患者体内正常的卟啉代谢功能。
基因治疗
针对某些遗传性卟啉病,基因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通过修复或替换缺陷基因,从根本上 治疗疾病。然而,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MRI等检查结 果,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信息,按照诊断标准 进行分型诊断,并制定治疗方 案。
04 卟啉病治疗方法 及效果评估
一般治疗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酒精、某些药物(如磺胺类 、巴比妥类等)及阳光照射等诱 发因素,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
度。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疼痛、瘙 痒、光敏感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支 持治疗措施,如止痛药、抗过敏药 等。
如避免阳光暴晒、避免 使用某些药物和化学物
质等。
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过多酒精和高 嘌呤食物,增加水果、 蔬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 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问题。
处理方法指导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给予营养神 经药物改善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预后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病 情的稳定性和复发情况,评估
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神经系统并发症

卟啉病诊断与治疗PPT

卟啉病诊断与治疗PPT
方案
加强与患者的 沟通,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感 受,提高治疗
效果
预防措施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环境因素:避免接触有毒有 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
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 活习惯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卟啉病 患者,应提高警惕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检 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 胸闷、气喘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 悸、胸痛、心律失常 等
血液系统症状:贫血、 血小板减少等
免疫系统症状:免疫 力下降、易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卟啉病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 尿液检查:检测尿液中卟啉代谢产物,如尿卟啉、尿卟啉原等 基因检测:检测卟啉病相关基因突变,如ALAS2、CYB5R3等 酶活性检测:检测卟啉代谢相关酶活性,如ALAS、PBGD等
手术风险:手术可能导致感染、 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避 免感染,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
04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日晒:日晒可能导致卟啉 病发作
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可能导致 卟啉病发作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 卟啉病发作
避免过度饮酒:过度饮酒可能导致 卟啉病发作
理状态等
评估方法:临 床观察、问卷 调查、实验室
检查等
评估结果:预 后良好、预后 中等、预后较
差等
康复建议:饮 食调整、运动 锻炼、心理疏
导等
康复指导
饮食调整:避免食步、慢跑等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药物作用:抑制 卟啉病相关酶的 活性,减轻卟啉 病症状

卟啉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卟啉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卟啉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啉症是一种由尿液和粪便中的啉和啉前体排泄增多引起的啉代谢紊乱。

啉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由缺乏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酶引起,有家族史。

一、病因1.急性间歇型:急性间歇性血啉病较为常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PBG由于缺乏脱氨酶啉原合成酶)。

这种缺陷导致肝脏缺乏。

PBG变成尿啉原Ⅲ由此产生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减少ALA合成酶的作用增强,结果使ALA及PBG合成增加,自尿排出增加。

2.迟发性皮肤类型:晚发性皮肤型血啉病是由肝脏中尿啉原脱羧酶缺乏引起的最常见的血啉病。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例分布松散,男性患者比女性多,大多数患者没有家族史。

虽然有些人有尿啉原脱羧酶活性降低的生化缺陷,但尿液中尿啉的排泄量不一定增加,临床上也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

遗传缺陷与酒精中毒、肝铁负荷过重、肝损伤、女性激素等后天因素的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或ALA尿啉的形成受到刺激,导致尿啉的形成明显增加,导致皮肤类型晚期发病。

三、混合型或变异型: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混合性啉病是由原啉原氧化酶和血红素合成酶减少引起的。

4.遗传性粪啉型:遗传性粪啉是一种罕见的啉性疾病。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粪啉原氧化酶缺乏引起。

部分患者有光敏性皮肤损伤,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间歇性啉性疾病。

虽然本病患者粪便中有大量粪啉排出,但原啉含量一般较低。

急性发作时,尿液中也可能有大量的尿啉、粪啉ALA和PBG。

恢复期可变正常。

二、发病机制1.病理因素(1)遗传因素:啉是动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

人体常见的有粪啉Ⅲ、Ⅲ,尿卟啉Ⅲ、Ⅲ,和原卟啉Ⅲ几个。

此外,还有一个啉原,一个啉前体,它在一些啉患者的尿液中大量排出。

尿液颜色正常,但在阳光下放置几个小时后,尿液颜色加深,变成红棕色,这是啉原变成尿啉的结果。

各种啉都是有色物质,在特殊过滤板的紫外线下,呈红色荧光,因此可以定量荧光比色。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如何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尿常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甲状腺素(T4)、肌红蛋白*一、检查1、尿常规:尿液一般检查发作时,大量的ALA和PBG由尿中排出,刚排出新鲜尿尿色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尤其在阳光下暴露后,PBG转变为尿卟啉或粪卟啉,尿色渐加深,呈咖啡色。

在Wood光照射下尿卟啉显有红色荧光。

尿比重增高,可能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但尚不能证实垂体的病变。

2、PBG定性试验(Watson-Schwartz试验):此试验有特异性,对诊断较有意义,并可检出无症状的基因携带者。

刚解出的尿颜色大多正常,但若将尿置于直接日光中,尿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变成黑色。

这是PBG在光的作用之下转变成红色的尿卟啉和卟胆素的结果。

产生的尿卟啉有特殊的光谱,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红色荧光。

如将尿液变成强酸性,煮沸30min,尿色迅速变成暗红色或棕红色。

二甲氨基苯甲醛试验(Watson-Schwartz试验)是检查PBG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PBG 与二甲氨基苯甲醛(Ehrlich氏醛试剂)发生反应而变成深红色。

尿胆原或吲哚与此试剂也产生红色,但这两种物质加氯仿或丁醇振摇后,红色被这种溶剂提去,而PBG的红色仍在水层中。

本病急性发作时,此试验经常呈强阳性反应;在缓解期通常也是阳性的,但有时也可阴性;隐性病例此试验的结果为弱阳性或阴性。

3、二甲氨基苯甲醛试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用层析法测定尿中ALA及PBG的含量,特别是对发作间歇期和隐性病例。

在急性发作期,PBG排泄量约50~200mg/d(正常范围为0~4mg/d),ALA排泄量约为20~100mg/d(正常范围为0~7mg/d)。

ALA和PBG 测定值常随临床症状改善而下降。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1例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1例
作 , 先 后 3次 查 尿 卟 啉 定 性 试 验 ( 遂 尿
S a z 认 为 是 A P 累 及 下 丘 脑 引 起 ur 等 e I
卟 胆原 ) 性 。 最 后 诊 断 : 性 间 歇 性 阳 急 血 卟 啉 病 ( I 。遂 予 静 脉 维 持 滴 注 AP) 20g L葡 萄糖 , 5 / 患者 腹 痛 逐 渐 缓 解 , 复 查尿卟啉定性 试验 阴性 , 解质 正常 , 电 血 压 恢 复正 常 , 好转 出院 。 讨 论 急 性 间 歇 性 卟 啉 症 ( ct au e it mt n prhf ,AP)是 一 种 常 ne iat op y a I r t i 染 色体 显 性 遗 传 性 疾 病 。其 发 病 率 很 低 , 1~ / 0万 , 见 的 临 床 表 现 是 约 51 常 腹 痛、 皮肤 损 害 和 神 经 精 神 症 状 。其 发 病 机 制 主 要 是 由于 在 卟 啉 代 谢 合 成 胆 红 素 过 程 中 , 胆 原合 成 酶 缺 乏 , 卟 卟 使 胆原体内积聚; 红素合成减少 , 胆 又反 馈 作 用使 8一 氨 基 酮 戊 酸 合 成 酶 活 性 增 加 , 果 8一 氨 基 酮 戊 酸 ( I )和 结 AA 卟胆原( B P G)产 生 增 多 ,它 们 的 增 多 可 通 过 直 接 或 间 接 机 制 在 神 经 传 递 功 能 中起 毒 性 作 用 , 而 引 起 本 病 的 发 进 作 。A P发 作 常 常 有 明 确 的诱 因 , 见 l 常 的诱 因有 口服 雌 激 素 、 性 排 卵 期 、 女 使 用 地 西 泮 等 。部 分 病 例 发 作 与 月 经 周
n n a o o n ip a i n a o ttci d cin o u n h p t ma i gp e n l d cs ltn o p p o i n u t fh ma e ao a o

卟啉病干预护理

卟啉病干预护理

针对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方案, 以满足患者的需 求和提高护理效 果。
在护理过程中, 根据患者的反馈 和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护理计划, 确保护理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定期评估和调整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护理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及时跟进患者的反馈,不断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变化,确保个性化护理的 实施
家属参与护理过程
护理计划: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家属参与:鼓励家 属参与患者的护理 过程,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
健康教育:向患者 和家属普及有关卟 啉病的知识,提高 患者的自我护理能 力。
跟踪随访,确保护理效果
跟踪随访:定期对 患者的病情状况进 行评估和监测,确 保护理效果。

康复训练包括 物理疗法、职 业疗法、语言
疗法等
康复训练需要 专业人员进行
评估和指导
康复训练需要 患者的积极配
合和坚持
个性化干预护理
第四章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了解患者的病情、 年龄、性别、生 活习惯等信息, 为患者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护理需求,制 定具体的护理措 施,如饮食护理、 生活护理、心理 护理等。
卟啉病干预护理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了解卟啉病 02 干预护理的重要性 03 干预护理的方法 04 个性化干预护理
05 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
了解卟啉病
第一章
定义和症状
定义: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缺 乏特定的酶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根据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名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的诊治和护理过程,总结出对此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的经验,对急性发作期护理、缓解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后护理进行细致总结,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结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5年收治的3名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报道和分析。

结果三例患者都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和多发的临床症状,经过周详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三例患者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并顺利出院,患者出院后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和家属帮助下仍进行着院外护理。

结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尚无根治方法,可针对不同阶段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临床观察和对症治疗,再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出院后仍要继续进行院外护理,才能良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临床观察;护理OBJECTIVE:According to our hospital three 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patients bloo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 process,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this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are, ease of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meticulous care after discharge summary, provided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 combines hospital where 2010 - 2015 Clinical treated three patients and care coverage and analysis. Results Three patients have their 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multiple, through careful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are, three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have been brought under control,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being discharg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dical staff is still engaged perfect care. Conclusion no cure for 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es’ method, clos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for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still continue to care after discharge, can well control the disease, improve living quality. Keywords: 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y; clinical observation; nursing血卟啉病又称为血紫质病,系机体在血红素合成过程中酶活性发生变化或缺陷,从而导致卟啉或卟啉前体物质累积于组织、血液或出现于尿中,并表现出各种症状。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即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IP),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胆色素原(PBG)脱氨酶(HMB合成酶)活性缺乏所致。

临床症状有间歇性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光感性皮肤损害等。

此病多为个案发病,且诊断、治疗均比较困难[1]。

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结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5年收治的3名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报道,以提供临床参考。

1临床资料1.1例1患者女,35岁,间断性腹痛,半个月来加重伴有便秘,曾就诊浙江省一家三甲医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症”,中药治疗无效。

口述腹痛发作时尿液为橘红色,有神经官能症患病史,伴有发热,入院时体温38.1℃,血压140/90mmHg,呼吸23次/分,心率110次/分,全身皮肤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亢进。

血常规:红细胞5.0×1012/L,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4.3×109/L;血小板186×109/L;丙氨酸转氨酶53U/L,天冬氨酸转氨酶82 U/L;溶血相关实验阴性,TBIL102.0μmol/L。

胃镜、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收治入院观察。

在患者腹痛时采集尿液,为橘红色,将尿液在太阳下照射半小时后尿液变为酒红色,高度怀疑血卟啉病,进一步检查。

尿PBG阳性,确诊为为血卟啉病。

到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胆色素原脱氨酶基因第13个外显子突变,显性遗传,进一步诊断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1.2例2患者女,25岁,妊娠3个月,腹痛伴恶心、呕吐,无压痛反跳痛,有黄疸。

反复发作癫痫,每次持续大约20S。

入院时体温37.3℃,血压120/80mmHg,呼吸19次/分,心率100次/分,全尿液为红色,溶血实验阴性,排除溶血性疾病,腹部CT检查提示“肝下缘腹壁后方网膜略厚,肠管未见明显扩张”。

住院前五天,均少尿,平均每天尿量250ml。

询问家族史,患者承认其大姑有血卟啉病史。

血铅39ng/L,排除铅中毒。

发病时采集尿液在太阳下照射,尿液由红色变为酒红色,血、尿胆色素原阳性。

孕酮125.6nmol/L ,诊断为孕酮增高导致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1.3例3患者男,72岁,腹痛伴恶心、呕吐,重度黄疸,患者自述平时爱饮酒,并有神经官能症病史。

入院时体温38.5℃,血压120/80mmHg,呼吸20次/分,心率90次/分。

立位腹平片显示“肠管扩张伴多发气液平面”,胃镜、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肝穿刺活检显示肝细胞肿胀,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血检:ALT500IU/L,AST203 IU/L,TBIL352.0μmol/L,DBIL257.6μmol/L,溶血相关实验阴性。

经保肝补液治疗,转氨酶和胆红素恢复正常。

但2周后,腹痛、黄疸加重,尿检发现尿液为橘红色,尿PBG阳性,尿卟啉实验阳性怀疑血卟啉病。

体检发现四肢肌张力降低。

肌红蛋白5000ng/L,肌酸激酶12000IU/L;将尿液在太阳下照射半小时后尿液变为酒红色,粪卟啉287nmol/g,诊断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收治入院。

2观察和护理2.1例1急性发作期时患者腹痛严重,在住院期间出现了意识丧失,在发作时应严密观察,给患者吸氧、进行心电监护,为防止出现尿失禁留置导尿管。

住院期间,患者还出现过两次便秘,给予水合氯醛灌肠。

腹痛严重不能忍受时给氯丙嗪缓解腹痛。

严重发作需要用血红素治疗,每日3mg/kg,用人白蛋白与羟高铁血红素重组形成的血红素白蛋白,无菌盐水稀释,静脉用药,连用4天。

患者血压曾达到过150/90mmHg,静脉给予硝酸甘油进行迅速降压。

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建立大静脉通道(PICC管)给予10%葡萄糖400ML和50%葡萄糖100ML静脉输入。

由于高渗葡萄糖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在症状缓解后输入高渗葡萄糖的量应减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期进行血检和尿检。

嘱咐患者避免劳累、饥饿、感染、阳光照射等诱发因素,由于患者年龄还不大,并且还有神经官能史,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心理负担。

主动和病人家属沟通,告知家属病人病情和治疗进程,引导家属帮助和陪伴患者的治疗。

由于本病是遗传性疾病,因此建议其子女也进行基因鉴定。

2.2例2急性发作时,给予10%葡萄糖400ML和50%葡萄糖100ML静脉输入,连续24小时,症状缓解后减量应用葡萄糖,为防止低血糖,嘱咐患者高糖饮食。

严重发作需要用血红素治疗,每日3mg/kg,用人白蛋白与羟高铁血红素重组形成的血红素白蛋白,需用无菌盐水稀释,静脉用药。

本例患者为妊娠早期,孕酮增高,临床发作时给予十一酸睾酮80mg,连用两周,之后改为40mg,连续用药一周。

为缓解少尿症状,主要是补足液体,保持患者血容量充足,保护肾功能,尽量不要使用强效的利尿剂。

住院期间,患者有两次癫痫发作,此时给予吩噻嗪类药物,并进行严密观察,给予吸氧、吸痰,防止发生窒息。

腹痛严重或伴有精神紧张时给予氯丙嗪。

患者还出现了血钠降至了125mmol/L的情况,给予高渗氯化钠纠正,并定期进行电解质监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期嘱咐患者进行清淡饮食,多摄取维生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强光照射等。

本例患者肝功能有一定损害,因此应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为控制孕酮增高引起的症状还可酌情应用醋酸曲普瑞林。

由于本病患者病情复杂,且孕妇本身就容易情绪紧张,应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向患者和家属对病情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治疗方法,使患者建立信心,家属能够积极帮助治疗。

2.3例3急性发作期建立大静脉通道(PICC管)给予10%葡萄糖400ML和50%葡萄糖100ML 静脉输入。

病情严重时需要用血红素治疗,每日3mg/kg,用人白蛋白与羟高铁血红素重组形成的血红素白蛋白,需用无菌盐水稀释,静脉用药。

为保证摄入能量充足,给予高糖高热量饮食。

本病患者有肝功能损害,因此应继续进行保肝补液治疗。

鉴于老年人肾功能也有一些低下,药物代谢比较慢,因此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针对肠管扩张多发液气平面,给予对症治疗,减缓肠梗阻。

本例患者肌力减退,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逐渐降至正常;为防止出现精神症状,给予氯丙嗪。

病情缓解期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严密监测血卟啉和尿PBG、血红蛋白和肌酸激酶。

进行心电、呼吸监测,由于老年人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应定期监测电解质。

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保持平心静气,避免精神紧张,避免强光照射,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保证患者良好休息。

留置导尿管,防止尿潴留。

给予吸氧,间断给予葡萄糖盐水,保持摄入热量充足。

清淡饮食,多摄取维生素、纤维素,防止便秘。

年老患者身体本来就不太好,都有害怕患病的心理。

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心理上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引导患者戒酒,保持病情稳定。

3.临床症状和诊断血卟啉病分为两种,一类为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又称先天性卟啉病,临床较罕见,主要见于婴儿,也可见以成人[2];另外一类为肝性血卟啉病,为肝内卟啉代谢紊乱所致,主要是卟啉前体过多,分为急性间歇性、迟发性皮肤性、混合性、遗传性粪卟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