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单片机串行通信
第8章 串行口原理及其应用

TXD(移位脉冲)
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二、方式1
方式1是10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TXD为数据发送引脚, RXD为数据接收引脚,传送一帧数据的格式如图所示。其中1 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RS-422A接口 RS-485接口
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十)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S-232C接口存在的问题
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 RS-232C总线标准受电容允许值的约束,使用时传输距 离一般不要超过15米(线路条件好时也不超过几十米)。 最高传送速率为20Kbps。 有电平偏移 RS-232C总线标准要求收发双方共地。通信距离较大时, 收发双方的地电位差别较大,在信号地上将有比较大的 地电流并产生压降。 抗干扰能力差 RS-232C在电平转换时采用单端输入输出,在传输过程 中当干扰和噪声混在正常的信号中。为了提高信噪比, RS-232C总线标准不得不采用比较大的电压摆幅。
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七)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
比特率是每秒钟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位/秒 (bps)。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 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比特率 为: 10位×240个/秒 = 2400 bps 波特率表示每秒钟调制信号变化的次数,单位是:波特 (Baud)。 波特率和比特率不总是相同的,对于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 用两种不同电压表示的所谓基带传输,比特率和波特率是 相同的。所以,我们也经常用波特率表示数据的传输速率。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套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三、实验容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1)要求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
两机的程序要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i.设置串口模式(SCON)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iv.启动定时器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3)程序设计提示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1)要求: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stdio.h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广东工业大学STM8S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复习

✧─数据存储器:多达1K字节真正的数据EEPROM;可达30万次擦写✧RAM:多达2K字节时钟、复位和电源管理✧ 3.0~5.5V工作电压,内核电压1.8V✧灵活的时钟控制,4个主时钟源✧–低功率晶体振荡器✧–外部时钟输入✧–用户可调整的内部16MHz RC✧–内部低功耗128kHz RC✧带有时钟监控的时钟安全保障系统电源管理:✧–低功耗模式(等待、活跃停机、停机)✧–外设的时钟可单独关闭✧永远打开的低功耗上电和掉电复位中断管理✧带有32个中断的嵌套中断控制器✧ 6个外部中断向量,最多37个外部中断定时器✧2个16位通用定时器,带有2+3个CAPCOM通道(IC、OC 或PWM)✧高级控制定时器:16位,4个CAPCOM✧通道,3个互补输出,死区插入和灵活的自动唤醒定时器✧2个看门狗定时器:窗口看门狗和独立看门狗通信接口✧带有同步时钟输出的UART ,智能卡,红外IrDA,LIN接口✧SPI接口最高到8Mbit/s✧I2C接口最高到400Kbit/s2.2 STM8S系列MCU内部结构 P222.2.1 STM8内核CPU P24PC为24位,可寻址224=16Mb累加器(A) ,堆栈指针(SP),索引寄存器(X和Y),条件码寄存器(CC):2.2.2 STM8S封装与引脚排列2.3掌握通用I/O口GPIO初始化P31●可选择的输入模式:悬空输入(缺省状态)和带上拉输入●可选择的输出模式:推挽式输出和开漏输出PB_DDR,PB_CR1,PB_CR22.3.1 I/O引脚结构2.3.2 I/O端口数据寄存器与控制寄存器2.3.3输入模式2.3.4输出模式每一个端口都有一个输出数据寄存器 (ODR),一个引脚输入寄存器(IDR)和一个数据方向寄存器(DDR) 总是同相关的。
控制寄存器1(CR1)和控制寄存器2(CR2)用于对输入/输出进行配置。
任何一个I/O引脚可以通过对DDR,ODR,CR1和CR2寄存器的相应位进行编程来配置。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单片机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通过串行通信协议将数据从单片机发送到外部设备或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并传输到单片机。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
二、串行通信协议1. 串行通信概述串行通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比特(bit)被传输的通信方式。
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信,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由于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间需要大量数据交换,因此串行通信成为了广泛应用的一种通讯方式。
2.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I2C和SPI等。
其中,RS232是最早广泛使用的标准,用于在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RS485则是一种多点连接的标准,适用于在远距离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
I2C和SPI则主要用于芯片级别的短距离数据传输。
三、单片机串口硬件结构1. 串口芯片在单片机系统中,使用专门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芯片来实现串口通信。
UART芯片包括发送和接收两个模块,可以将单片机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并行数据。
2. 串口引脚在单片机中,通常有两个引脚用于串口通信,分别为TX(发送)和RX(接收)。
这些引脚通过芯片内部的寄存器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串口的配置和控制。
3. 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在单片机中,使用波特率发生器来控制UART芯片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不同波特率下的数据传输。
四、单片机串口软件实现1. 串口初始化在使用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之前,需要先对串口进行初始化。
这包括设置波特率、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并启动UART芯片以使其准备好接收或发送数据。
2. 串口发送当需要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时,在单片机中可以通过向TX引脚写入相应的比特序列来实现。
在发送前需要检查TX缓冲区是否为空,并等待直到缓冲区为空后再进行下一次传输。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8章AT89C51串行通信及其应用

目录
• at89c51简介 • at89c51串行通信原理 • at89c51串行通信应用实例 • at89c51串行通信编程 • at89c51串行通信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at89c51简介
at89c51单片机简介
at89c51是一种基于CMOS技术 的8位微控制器,由Atmel公司
解决方案
针对信号干扰问题,可以采取增加信 号线屏蔽、优化电源滤波等措施;针 对通信协议不匹配问题,需要统一发 送和接收设备的通信协议;针对数据 校验不通过问题,可以在数据传输过 程中加入校验码,并在接收端进行校 验。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问题
总结词
接口电路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串行通信性能下降或通信失败。
波特率设置
波特率是数据传输的速率,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 设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
定性和正确性。
数据校验
为了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出 现错误,需要进行数据校验 ,常用的校验方法有奇偶校
验和CRC校验等。
硬件流控制
当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时,可 以采用硬件流控制来保证数 据传输的稳定性,常用的硬 件流控制方式有RTS/CTS流 控制和XON/XOFF流控制。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在单条线路上按顺序一位一位 地传输,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at89c51的串行通信接口
at89c51单片机内置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可以同时进行数 据的发送和接收。
串行通信协议
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等,用于规定数据的传 输格式和顺序。
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基于STC可仿真的IAP15W4K58S4系列课件第8章

➢ 停止位至下一个起始位之间是不定长的空闲位,并且规定 起始位为低电平(逻辑值为0),停止位和空闲位都是高电 平(逻辑值为1),这样就保证了起始位开始处一定会有一 个下跳沿,由此就可以标志一个字符传输的起始。而根据 起始位和停止位也就很容易得实现了字符的界定和同步。
图8-3 异步通信数据格式
➢ 起始位:必须是持续一个比特时间的逻辑0电平,标志传输一个字符开 始,接收方可用起始位使自己的接收时钟与发送方数据同步。
➢ 停止位:停止位可以是是1位、1.5位或2位,可以由软件设定。它一定是 逻辑1电平,标志着传输一个字符的结束。
➢ 空闲位:空闲位是指从一个字符的停止位结束到下一个字符的起始位开 始,表示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必须由高电平来填充。
2.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
➢ 串行通信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及时间关系可分为: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
8.2.2 串口1的工作方式
(2) 接收:当软件置位接收允许标志位REN,即REN=1时, 接收器便以选定波特率的16分频的速率采样串行接收端口 RxD,当检测到RxD引脚输入电平发生负跳变时,则说明 起始位有效,将其移入移位寄存器,并开始接收这一帧信 息的其余位。
8.2.2 串口1的工作方式
3. 方式2和方式3 ➢ 串行口1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其一帧的信息由11位组成:
8.2.1 串行口1的控制寄存器
➢ SM2:允许方式2或方式3多机通信控制位。 ➢ REN:允许/禁止串行接收控制位。由软件置位REN,即
REN=1为允许串行接收状态,可启动串行接收器RxD,开始 接收信息。软件复位REN,即REN=0,则禁止接收。 ➢ TB8:在方式2或方式3,它为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按需要由 软件置位或清0。 ➢ RB8: 在方式2或方式3,是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作为奇偶 校 验 位 或 地 址 帧 /数据帧的标志位 。方 式 0 中不用 RB8(置 SM2=0)。方式1中也不用RB8(置SM2=0, RB8是接收到的停止 位)。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

串行通信
通信双方使用一根或两根数据信号线相连,同一 时刻,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顺序 传送,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的优点是传输线少、 成本低、适合远距离传送及易于扩展.缺点是速 度慢、传输时间长等. 如计算机上常用的COM设备、USB设备和网络 通信等设备都采用串行通信.
17:18:24
并行通信
以字节Byte或字节的倍数为传输单位 一次传送一个或一个以上字节的数据,数据的各 位同时进行传送 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大量 和快速的信息交换.计算机的各个总线传输数据 时就是以并行方式进行的. 并行通信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但当距离较远、 位数较多时,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高.
半双工通信方式类似对讲机,某时刻A发送B接
收,另一时刻B发送A接收,双方不能同时进行发送
A 和接收.
B
A
K
K
a)单工通信b方 )半 式双工通
17:18:24
图c为全双工通信方式Full Duplex.在这种方式 中,分别用2根独立的传输线来连接发送方和接 收方,A、B既可同时发送,又可同时接收.
17:18:24
外同步
外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中没有同步字符,而是用 一条专用控制线来传送同步字符,使接收端及发 送端实现同步.当每一帧信息结束时均用两个字 节的循环控制码CRC为结束.
17:18:24
②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格式 根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面向比特型 的数据每帧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开始标志7EH; 第二部分是一个字节的地址场; 第三部分是一个字节的控制场; 第四部分是需要传送的数据,数据都是位bit的集 合; 第五部分是两个字节的循环控制玛CRC; 最后部分又是7EH,作为结束标志.
第八章串行通信技术

第八章串行通信技术§8。
1串行通信的概述及RS-232C总线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的:1、了解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相关概念。
3、了解RS-232C总线。
4、了解RS-232C总线电平及计算机信号电平教学重点:串行通信的方式教学难点:波特率的理解和信号电平的理解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授课课时:(2课时)扳书课题:§8。
1串行通信的概述及RS-232C总线引入新课:一、串行通信概述1、什么叫串行通信?并行、串行举生活中的例子(排横队行走,排纵队行走)说明;引出并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概念。
P00P01 外设1P02P0389C51RXD外设2TXD串行通信就是使计算机中的数据一位一位地按先后顺序在一根传输线上传送。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2、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回顾在数字电路中所学的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可提问学生。
异步通信:异步——发送时钟不一定等于接收时钟。
如下图:数据传送是帧的形式传送,每一帧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四部分。
其中数据位可以是5位、6位、7位、8位。
在一帧格式中,先是一个起始位0,然后是8个数据位,规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下来是奇偶校验位(可以省略),最后是停止位1。
用这种格式表示字符,则字符可以一个接一个地传送。
特点:不同速度的外设可相互传送,但传送数据比实际数据位数多(加起始位、停止位等),占用CPU时间,传送速度较慢。
同步通信同步——发送设备时钟等于接收设备时钟。
在同步通信中,每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占用了时间;所以在数据块传递时,为了提高速度,常去掉这些标志,采用同步传送。
由于数据块传递开始要用同步字符来指示,同时要求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故硬件较复杂。
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完全一样,只要双方同时准备好(同步),可直接传送数据,无需附加多余的控制位,传送数据效率高,但设备要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串行通信的传送过程用下面简图说明 甲方(发送) 乙方(接收)
CPU
并 MOV SBUF , A 行 数 据 TI
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读SBUF,就是读接收寄存器。
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用以存放串行口的控制和状态信息。8XX51串行 口正是通过对上述专用寄存器的设置、检测与读取来管理串行通信的。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的最高位SMOD为串行口波特率的倍增控制位。 波特率发生器可以有两种选择: 1.定时器T1作波特率发生器,改变计数初值就可以改变串行通信的速率, 称为可变波特率。 2.以内部时钟的分频器作波特率发生器,因内部时钟频率一定,称为固 定波特率
2
通信的双方应该有一个约定,什么时候开始发送,什么时候发送完毕; 接收方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等,这就是通信协议。 串行通信的分类: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一、异步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一帧数据格式:一个起始位 “0”,表示字符的开始,然后 是5~8位数据即该字符的代码,规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 下来是奇偶 校验位(可省略),最后以停止位“1”表示字符的结束。 优点:硬件结构简单。 缺点:传输速度慢。
最大负载电容:
< 0.5A
2500p
12
当计算机采用RS232标准时必须转换电平,MAX232 是EIA和TTL电 平转换芯片。内部具有电压提升电路,并有两路收发器。 TTL电平可以由专用集成电路转换成RS232C标准; 如: MC1488 或 75188 TTL RS232C MC1489 或 75189 RS232C TTL 由于MC1488需要采用±12V电源,一般在单片机通信中大量使用的 是只需要+5V电源、具有发送和接收的一体化芯片,如:MAX232、 ICL232、ADM202等。 MAX232的引脚和电路如下:
PC机上的COM1-COM4口使用的是RS-232C串行通信标准接口,本章 仅介绍RS-232C接口,其它接口可参考有关资料。
以上标准都有专用芯片实现通信协议,这些接口芯片称为收发器。 串行扩展接口是设备内部器件之间的互连接口,常用的串行扩展接口规 范有SPI、I2C等。串行扩展接口的芯片很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RS-232
4 13 R1IN MAX232 5 12 R1OUT 6 11 T1IN 10 T2IN 9 8
R2O UT
T2OUT 7 RS-232
MAX232 连线图 图8-5 MAX232 引脚和连线图
MAX232引脚图
13
MCS—51之间的双机通信
RXD
TXD GND RXD TXD GND
四、 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接口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串行通信接口 和 串行扩展接口。 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CI)是指设备之间 的互连接口,它们连接的距离比较长。如当代PC机的COM接口(COM1COM4)和USB接口。USB (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近几 年开发的新规范,它使得设备间的连接简单快捷,并且支持热插拔,易于扩 展,被广泛应用于PC 机和嵌入式系统上。 近年来推出有RS-422/423、RS-485等串行通信标准,其采用平衡通信 接口,即在发送端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输出,接收端将差分信号 变成TTL电平信号输入,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使通信距离增加到几十米 至上千米,并且增加了多点和双向通信的能力。
2、RS-449 RS-449标准的电器特性有两个标准,即平衡式的RS-422标准和非平 衡式的RS-423标准。这些标准在保持与RS-232C兼容的前提下重新定义 了信号电平,并改进了电路方式,以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大的传输 距离。 RS-422电气标准是平衡方式标准,它的发送器、接收器分别采用 平衡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由于采用完全独立的双线平衡传输,抗串 扰能力大大增强。信号电平定义为±6伏的负逻辑。 RS-423电气标准是非平衡标准,它采用单端发送器(即非平衡发送 器)和差动接收器。虽然发送器与RS-232C标准相同,但由于接收器采 用差动方式,所以传输距离和速度仍比RS-232C有较大的提高。
采用标准的通信接口,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工业现场的 情况往往很恶劣,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RS232C:一般场合
RS422: 抗共模干扰信号比较强
光纤: 抗电磁干扰较强
9
1、RS-232C
最早用的最广泛的串行接口,采用+15V -15V 电平,负逻辑。主要 解决仪器设备与PC机的通信,属于点对点的通信。
+5V 1 μF 1μF C1 + C1C2+ V + V1 μF +10V -10V 1μF
C1+ V+ C1C2+ C2VR2IN
1 2 3
16
Vcc
15 GND 14 T1OUT
1μF TTL/CM OS TTL/CMOS
C2- MAX232 T1OU T1IN T T2I T2OUT N R1OUT R1IN R2OUT R2IN
6
五、波特率(Baud rate)和比特率(bps)
在通信中,衡量通信速率的单位有两种:波特率和比特率。
比特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单位:bit/s。 波特率:每秒传送的N进制位数,单位:baud/s。 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 N 是数的进制。 例:传16进制数时,比特率 = 4 ×波特率。 计算机内部均采用二进制,故比特率=波特率
7
六. 串行通信总线标准及接口 (一)通信线的连接 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的,降低通信速率,可 以提高通信距离,不同的通信距离,串行通信电路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微机或其他设备 电 平 转 换 RXD TXD RXD TXD 电 平 转 换 RXD TXD GND
微机 RXD RXD TXD GND RXD TXD GND
TXD
GND
GND
GND
近距离传送电路
较远距离传送电路(RS232)
8
(二)串行通信接口总线标准 1.1 测控系统中常用的总线标准 测控系统中,计算机通信主要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常用的异步总 线标准有三种: RS-232(RS-232A RS-232B RS-232C) RS-449 (RS422 RS423 RS485) 20mA电流环 这里重点介绍RS-232,速率:20Kbit/S,最大通信距离 : 15m 1.2 抗干扰能力
8XX51
8XX51
+5V
MCS—51和PC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通信
Vcc EA RST 89C51/ 89S51 30PF× 2 XTAL 1 XTAL 2 GND TXD RXD C1 T1IN R1OU R1IN T T1OU C1+ T C1C2 C2+ C2GND V+ Vcc C4 VC5 C3 +5V 1 2 3 4 5 6 7 8 9 6 7 8 9 1 2 3 4 5
第八章
单片机串行通信
8.1 概 述 单片机应用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 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 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如下图所示。
1
数据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下面是两种通信方式的示意 图:
★并行通信: 所传送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数据有多少位就需 要多少根数据线。特点:速度快,成本高,适合近距离传输,如计算机 并口,打印机接口,8255 并口等。 ★串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地发送或接收。只需一 根数据,一根地线,共2 根(如双向通信发送和接收各需1根数据线)。 特点:成本低,硬件简单,适合远距离通信,传输速度低。
10
3、RS-485 由于RS-232-C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1) 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与TTL 电平不兼容。(2) 传输速率较低,在 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3) 抗噪声干扰性弱。 (4) 传输距 离有限。 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就是其中之一,它具 有以下特点:(1)接口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接口是采用 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噪声干扰性好。(4)最大传输距 离可达 3000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 即 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 有多站能力, 可以利用RS-485构建设备网络。
一、串行口的内部结构 发送SBUF (99H)
输出移位寄存器
TXD P3.1
内 部 总 线
定 时 器 T1
发送控制器
串行中断 ≥1 TI RI
SCON 98H
接收控制器 接收SBUF (99H)
输入移位寄存器
波特率发生器
串 行 控 (制 寄 器 )
RXD P3.0
15
51单片机通过引脚RXD(P3.0)串行数据接收端和引脚TXD(P3.1) 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进行通信。图中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 冲器SBUF,它们占用同一地址99H,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 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CPU写SBUF,一是更新发送寄存 器,同时启动串行数据发送;
例如异步传送数据的速率每秒为120个字符,每个字符由1个起始位、8个
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组成,则字符传送速率为: 10×120=1200波特/秒 传送一个波特所需的时间为: T1=1/1200=0.833ms
在上面传送中,只有8个数据位才是有用的信息,起始位和停止位用于传
送信息的辅助,所以信息的速率为:8×120=960比特/秒。 传送一个比特需要的时间为:T2=1/960=1.0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