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子故里地域文化研究
老子故里:老子故里-老子简介,老子故里-故里论_老子故里

老子故里:老子故里-老子简介,老子故里-故里论_老子故里本文话题:老子故里,文化名人,龙山文化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两千年来是官方与民间公认的老子故里,并获得了古今中外权威机构对太清宫镇老子故里的支持与认可,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太清宫镇祭拜老子。
鹿邑县亦因老子故里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名,并在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
老子故里太清宫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被毁于兵事。
老子故里_老子故里-老子简单介绍鹿邑太清宫老子文化广场老子像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叫李聃。
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曲仁里人。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老子在函谷关前着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1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
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
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故里_老子故里-故里论鹿邑太清宫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鹿邑县,距县城5千米,东邻安徽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
太清宫之名乃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钦赐。
行政辖太清宫、大贺、八里、陈楼、黄王、营子寨、周元、薛小、晏庄、怀溜十个居委会,四羊、后双、后刘、大梁、怀楼、薛楼、大崔、蒋营、小怀九个行政村。
鹿邑老子故里研学心得

鹿邑老子故里研学心得1. 哇塞!我刚从鹿邑老子故里研学回来,感觉自己像是坐了一趟时光机,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这次研学之旅简直太棒啦,让我对老子和道家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2. 一到鹿邑,我就被浓浓的文化氛围给震撼到了。
街道上到处都是老子的雕像和名言,感觉整个城市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老子的故事。
我忍不住对同学说:"哎呀,我们是不是穿越了?这里简直就是老子的王国啊!"同学笑着说:"可不是嘛,我感觉自己都变聪明了呢!"3. 参观老子故居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冒出问题:老子是不是真的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他写《道德经》的时候用的是毛笔还是竹简啊?要是老子生在现在,会不会开个抖音号教大家修身养性?我觉得自己的脑洞都要被老子的智慧给撑爆了!4. 在老子文化园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展示老子思想的展览。
有一个解说员给我们讲解"道法自然"的含义,我听得都入迷了。
我心想:"原来老子早就知道要保护环境了,比现在的环保主义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突然感觉老子简直就是个超级先知!5. 太清宫里有个巨大的老子铜像,我仰头看着老子慈祥的面容,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对自己说:"老子爷爷,您老人家要是能给我开个小灶,让我也变得像您一样聪明就好了!"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在心里默默许了个愿。
6. 我们还参加了一个写《道德经》的体验活动。
我拿起毛笔,想像自己是老子,要写出惊天动地的智慧。
结果一不小心,墨汁滴在了衣服上。
我苦着脸说:"完蛋啦,这下可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了!"同学们都笑翻了,说我总算是悟到了老子的一点真谛。
7. 在老子文化研究所,我们听了一位专家的讲座。
他说老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我听得连连点头,心想:"要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学学老子的智慧,那还会有战争和纷争吗?"突然感觉自己也变得有点高深莫测了呢!8. 晚上,我们在鹿邑的古街上漫步。
鹿邑老子祝寿传说研究

2015年10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Oct.,2015第33卷第5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33 No.5鹿邑老子祝寿传说研究唐旭东(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文化研究院,河南周口466001)①[摘 要]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祝寿的传说。
①该传说以官民矛盾斗争为题材,表现了民间的立场和观念,从中也可以看出圣哲老子故里鹿邑民间对《老子》关于“天之道”与“人之道”思想的理解、接受与继承。
同时,这个传说也反映了民间故事传说在观念和表达上的诸多特点。
小故事,大道理,其文化价值、思想性和艺术特点都不可小视。
[关键词]鹿邑;老子;看桃;传说;信[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5)05-0146-03 在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祝寿的传说。
该传说讲的是:老子家乡有这样两个人,大户人家庞太爷和普通村民岳平。
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都在六月十五这天过生日。
庞家每年六月十五这天门庭若市,礼物堆积如山,而岳家则人迹罕至,门可罗雀。
老子十四五岁那年,姑母家有急事,舅父去帮忙处理,临行前将往庞家送寿礼的事交给了老子。
老子痛感于这种人生的不平,再加上看到岳平自己的儿女都不来给父亲祝寿,却把攒了很长时间的钱买了礼物给庞家送去,愈加愤然。
礼物快送到庞家了,却又折返回家放下,一个人跑到隐阳山思考此事。
当看到山上的石头滚下坡,顿悟天之道,毅然将礼物送到岳家。
庞太爷的儿子恶二少得知此事找李耳问罪,李耳据理抗辩,庞太爷赶到,怒斥恶二少,改规矩领头给老百姓祝寿,给岳平祝寿。
②故事情节很简单,但细细品读,却可以发现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颇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一、“富贵多恶少”观念的表达鹿邑老子祝寿传说塑造了恶二少这个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形象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人物。
如果对中国古今文学作品,尤其是民间文学作品了解多一些,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就会发现古今文学作品中这类人物还真不少,古典文学作品中,《水浒传》中的高衙内,《红楼梦》中的呆霸王薛蟠是典型的代表。
十一见闻老子故里500字

十一见闻老子故里500字(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十一假期的特殊性和旅游的选择2.老子故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3.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4.结束语:对老子故里的评价和建议正文【引言】每年的十一假期都是中国人出游的高峰期,人们会选择各种旅游景点来度过这个难得的长假。
而在今年的十一假期,我选择了前往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去感受那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故里自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老子故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
老子在这里诞生、成长,并创立了道家学派。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鹿邑县的老子故里景区,包括太清宫、明道宫等景点,都是为了纪念老子而设立的。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老子的生平事迹,感受到道家文化的魅力。
【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在老子故里,我参观了太清宫和明道宫。
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富有历史气息。
在太清宫内,我还看到了许多古老的碑刻,上面记载了老子的事迹和道家思想。
明道宫则是老子讲经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在明道宫内,我欣赏到了许多精美的壁画,它们描绘了老子的生活场景和道家思想。
除了景点的参观,我还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
在鹿邑县,人们对老子充满了敬仰之情,他们以老子为骄傲,以老子故里为荣。
在旅游过程中,当地人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结束语】老子故里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道家文化和老子的思想。
然而,我也认为老子故里在旅游开发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景区的设施可以更加完善,导游的服务水平也需要提高。
老子故里之谜

老子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名人,但因历史久远,关于他的出生地,目前存有两种不同说法,即老子诞生于河南省鹿邑县之说和安徽省涡阳县之说。
这是因为在历史典籍中,关于老子诞生地苦县的归属说法历来存在分歧。
老子生于苦县厉乡曲仁里,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河南省鹿邑县在春秋时期属于楚国的所在地,而《后汉书》中则记载:“陈国苦县,春秋时曰相,有赖乡”。
安徽省涡阳县在春秋时期属于陈国的所在地。
河南省鹿邑县与安徽省涡阳县之间相距不到百公里。
河南鹿邑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位于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地带,位于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
这里是老子的诞生地,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鹿邑祭拜老子。
该县保留了很多与老子有关的历史文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太清宫。
太清宫建于东汉汉恒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最初名老子庙,后来改称老子祠。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将老子定为始祖,将老子庙设为太庙,并修建了庙宇和大殿。
在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改庙名为太清宫,该段时期,亦是太清宫最繁盛的时期。
太清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前宫是太清宫,祭祀老子的场所;后宫是洞霄宫,祭祀老子母亲的场所。
太清宫主体建筑物是太极殿,殿中供奉着老子像,并有一根高约1.5米,直径大约25厘米的铁柱子,人称为“赶山鞭”,寓意老子曾经担任过“柱下史”这个职务。
太清宫内还有三株唐柏以及十几通历朝历代的石碑。
太清宫东面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面有隐阳山遗址,还有九步井遗址等。
此外,还有老君台遗址,据传老子年轻时曾在此讲解道经,根据传说这里也是老子升天之地,因此也被称为“升仙台”。
安徽涡阳老子诞生地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地处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自西向东流过,因此得名涡阳。
县内的天静宫遗址是为人所熟知的老子庙,遗址所在地在古时隶属于豫州,豫州在春秋时期称为“相”,位于宋国和陈国两个国家的交界地带,随后均被楚国歼灭。
在西汉时,属于沛县。
隋朝和唐朝开始,属于亳州的管辖范围。
介绍老子故里的作文

介绍老子故里的作文《老子故里: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老子,那可是中国文化里响当当的人物。
都说他的思想玄之又玄,不过他的故里可是实实在在能去逛一逛的。
老子故里在河南鹿邑。
我刚到那儿的时候,就感觉这地方有种特殊的韵味。
我走在街上,那街道两边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了老子还在的那个时代。
我去了太清宫,那可是老子出生的地方呢。
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儿,让人心里很静。
里面的建筑看着都很有年头了,屋顶的瓦,有些都带着点青苔。
我看到那些粗大的柱子,上面还刻着一些花纹,虽然摸起来有点粗糙,但是能感觉出工艺的讲究。
有一个石刻的小兽,看起来像是守卫着这座古老的宫殿,那小眼睛像真的在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
我和一个在太清宫里扫地的大爷聊了起来。
大爷一边慢悠悠地扫着地,一边跟我说这太清宫的各种事儿。
他说小时候就听老一辈讲老子的故事,什么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啦,在这儿就能想象出那种画面。
大爷说这里每一块石头可能都听过老子讲学呢。
我听着大爷的话,再看看四周,觉得真挺神奇的。
脚下的石板路,不知道被多少古人踩过。
我走着走着,差点被一块翘起的石板绊倒,大爷笑着说这石板都上了年纪了,就跟他一样。
我又到了明道宫。
在明道宫的一个角落里,有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树。
树干粗得我和另外两个人合围都抱不过来。
树下面有几个老人在下棋,旁边围了几个小孩在看。
那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的像是小麻雀,不停地给下棋的老人出主意,老人呢就笑着赶他们走。
一个小孩急眼了,说他从书上看到老子爷爷很有智慧,你们在这里下棋肯定也能沾上智慧,可不能赶他走。
我听了就忍不住笑。
这个老子故里啊,到处都是和老子有关的传说也好,故事也好,就像交织在这个地方的一张大网。
这里的人,这里的物,都有一股和老子文化相连的劲儿。
下次啊,我还想再来这神奇的地方到处走走看看呢。
《再探老子故里: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有了上次的经历后,我总是对老子故里念念不忘,这不,我又来到了这个充满古韵的地方。
一到鹿邑,我就直奔上次没仔细看的地方。
介绍老子故里的作文

介绍老子故里的作文
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牛的地方——老子故里!
老子故里在河南鹿邑,这可是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
一提到鹿邑,那
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古老而智慧的大书。
走进老子故里,你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大街小巷里,仿佛都弥
漫着老子思想的气息。
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带着岁月的痕迹,好像在默默地
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要说最吸引人的,那得数太清宫和明道宫了。
太清宫那规模,宏大得让人
惊叹!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着庄重和神秘。
想象一下,当年老子是
不是就在这儿思考着那些影响了世世代代的深刻道理呢?
明道宫也毫不逊色,宫殿巍峨,气势非凡。
站在那里,你会忍不住幻想老
子讲学的场景,仿佛能听到他那充满智慧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除了这些壮观的建筑,当地的美食也不能错过。
鹿邑的小吃那叫一个绝!
香喷喷的胡辣汤,一口下去,全身都暖和起来;还有那刚出锅的烩面,面条筋道,汤汁浓郁,吃一碗能美上一整天!
老子故里鹿邑是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美味佳肴的好地方。
不来逛逛,那可真是一大损失!朋友们,快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老子故里在鹿邑求解

老子故里在鹿邑求解
王珏
【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1)004
【摘要】老子故里在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既有古代文献为证,又有出土文物为据,验之地理位置也完全密合无间.同时也证明了,今人所谓老子故里在涡阳的说法不足为凭.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王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从发现的大量古碑和建筑遗迹证实老子故里在河南鹿邑 [J], 杨宝顺
2.史证表明:老子故里在鹿邑 [J], 杨宝顺
3.老子故里在鹿邑 [J], 渝翔;
4.老子故里谱新曲——鹿邑县审计局审计工作纪实 [J], 周毅
5.老子故里——河南鹿邑欢迎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发展潜力大
主要表现在光照充足, 热量适中,雨热同期。 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 作物和林果业的发展, 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 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灾害频繁
由于受季风和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区域内气象灾害频繁, 既有旱涝、风雹,也有霜冻和寒潮,尤其以旱涝明显,旱灾 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春季多大风,夏季多暴雨、龙卷、雷电 灾害,对群众生活和财产易造成的损失。
民俗文化
在河南,每个地方都有其语言上的特色,鹿 邑人不说“是不是xxxxx?”而说“可是 xxxxx?”,保留了古文言特色。
除夕之夜,鹿邑人是不睡觉的,在新年的第一声钟 声敲响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点炮竹,烧香祈求新 年大吉,第一件事情当然是祭祀祖先,大盘小盘的 美味之后等到祖先们品尝之后,你才能享用,接下 来一大家子就坐在一起美美地吃一顿团圆饭,我感 觉中原人民是最在乎子孙满堂的,这可能也是河南 人口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年初一的唯一一件事情 就是到处去拜年,只要是你的长辈你都得去,大年 初二那天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这时娘家人会做一 桌丰盛的午餐等着女儿的归来,初三以后是走亲戚 的日子,这天你可以看到老老少少都提着篮子匆忙 地赶路。
二、气候特征
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 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总的 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 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于风。 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多种作物 及林木生产,适合于农林牧渔各业的综合发 展。
降水
历年降水量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 水多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基本能满足农作物 生长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为 3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时空 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从东南至西 北呈递减趋势;冬季降雪较稀少,降雪深度 平均为12厘米。
遗址最底层为约距今5000年时的龙山文化遗 址层。考古专家认为,龙山文化是由6000多 年前的仰韶文化发展而来,主要分布在河南、 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龙山文化是原始 社会氏族部落由母系氏族转化为父系氏族公 社时期,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男 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生 产领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地域文化研 究——
鹿邑老子文化故里
前言
本篇地域文化研究对象为河南省的鹿邑县。 鹿邑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家思 想创始人老子的故里,也是隐山文化五千年 文明史缩影 。本篇文章将从地理位置、建筑、 隐山文化、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对老子文化、 隐山文化进行介绍。希望大家对老子故里鹿 邑得到一定的了解。
老子故里鹿邑位于河南最东边,古称苦县, 东与安徽名城亳州接壤,西与豫东名城淮阳 毗邻。 初看鹿邑确实无甚特色可言,一望无际的麦 田十分符合豫东平原的特点,不过每个地方 都有她存在的理由,也有她值得骄傲的地方。 大名鼎鼎的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
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 相连,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3′至34°51′, 东经115°25′至115°37′之间。鹿邑东西长 54.6公里,南北宽40.5公里,总面积186万亩 (12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
三、城市格局
“十一五”期间,该县城市建设的总体定位是: 把鹿邑建设成为园林城市、旅游城市、文化 名城,力争2010年撤县设市。布局定位是: 老城区为商贸居住区,老城区至太清宫镇为 文化旅游区,老城区至省道207线西为行政办 公区,涡河至许亳高速为工业聚集区。发展 方向是:“东联、西延、北拓、南控”。
年际变化显著
区域内气候变化非常大,既有风调雨顺的年 份,也有旱涝冷暖的异常变化,出现极端气 候灾害的现象也有时发生。如周口市最多降 水年份1984年,降水量为1347.2毫米,最少 年份1966年,降水量仅为464.0毫米相差 883.2毫米。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1961年为 15.5度,最低值只有13.7度在1969年。气候 因子的异常变化也说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就的将来有望被小汽车代 自行车几乎被电动车代替了。 替哦
来年我也买个小张家的车
八、历史文化
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 “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 县名沿用至今。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 这里。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 老的哲学经典,是除《圣经》之外发行量最大的著 作。太清宫、老君台等纪念老子的文物古迹保存完 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 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隐山文化遗址
该遗址时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内 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 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 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 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
隐山考古证明其乃是五千年文明史缩 影
主要农业作物
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次收成。秋 冬播种小麦,夏季收获。夏季播种玉米,秋 季收获。
其他较为常见作物
棉花 大豆 有菜 高粱
经济作物
近年来,塑料大棚、配种棉、烟叶等经济作 物的蓬勃。预示着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以 及人们日益先进的思想。
五、地域建筑文化
鹿邑县以农村居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进,80%的农户都住 上了两层小洋楼。城镇的建筑也多以3~5层低 层楼房建筑为主。旅游景区则以最具文化色 彩的古建筑为主。
辛集麻花
辛集麻花, 全麻油制 作,通体 晶透,香 酥可口而 不腻,老 少皆宜, 风味独特
试量狗肉
鹿邑的 “试量狗肉”,说起来还 有一段传说呢,西汉末年,王莽 篡权,民不聊生,一日,有一形 同乞丐之人逃难于此,一老汉见 其可怜,就将其引入家中,杀狗 相待,后来那个人做了皇帝,就 是大名鼎鼎的刘秀,召见老汉, 让其再做此美味,从此,“试量 狗肉”名声大震。现在“试量狗 肉”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经济收 入的重要来源。
人靠衣服马靠鞍
人靠衣服马靠鞍,当地 人民也开始追风起来, 别管一年能赚多少钱, 过年了,弄两件名牌衣 服才是当下之急……
别管装修怎么样,俺就要两字“气派”
当地人不像城市人那样 把自己家装修的像个宫 殿。
他们往往是因为儿子结 婚,女方要求新房。不 知道农民的淳朴还会坚 持多久。
串亲戚还真“快”
光照
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5—2269小时,全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 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9千 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 长旺盛季节,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时数接 近200小时的良好时段,这些气象要素对农业 生产十分有利。
1、 四季分明:受西风环流 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四季更 迭中,区域内冬冷夏热,春 暖秋凉的气候特点十分明显, 而且冬夏长,春秋短,总的 来说:冬长寒冷雨雪少,夏 季炎热雨集中,春秋过度季 节短,旱涝风雪多灾情。
发展格局
发展格局是:以老城区为基点,向东西北三 面发展,实行商贸居住区、文化旅游区、行 政办公区、工业聚集区(每个区10平方公里) 四区联动,形成“涡河为轴,一线展开,组 团发展”的格局。
四、自然资源分析
由于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鹿邑县农 业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内主要粮食产地之一, 主要以小麦与玉米为主。近年来,由于人们 的思想逐渐开放,越来越注重经济作物的种 植。这些种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收益,也使 大批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用武之地。
在鹿邑老子故里,早在2570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就诞生在 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据《史记》记载:“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即今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 里的太清宫)姓李氏,名耳,周守藏室之史 也。”199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和省、市 文物考古专家对太清宫原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揭 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掘出土上至商周,下至唐、 宋、金、元等时期的太清宫遗址和大量珍贵文物, 发现了比故宫太和殿还大一倍的宋代宫殿遗址。令 国内外老学界和考古界为之震惊。通过这次考古发 掘发现的太清宫隐山遗址,其时代为龙山文化至商 周时期。
汉代遗址文化层出土的有汉代的铜碗,并且 数量很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据洛阳考 古学会会长蒋若士先生考证,所出铜碗为项 羽、刘邦楚汉战争时留下的遗物。
隐山文化遗址的被发掘有重大的意义
它说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 繁衍。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标志着鹿邑这个地方是 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明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显著的位置。从 黄帝炎帝算起,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隐山文化 遗址这个地方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同步,而且从母 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到夏、商、周,再到两 汉、隋、唐各个朝代文化遗址明显,发现文物丰富,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 史在豫东这片地方的集中体现。所以说,你要想了 解豫东这片地方的文明史,全面了解鹿邑隐山文化 就可以了,这就叫“五千年豫东看隐山”。
祈福的人们
婚丧
七:吃、穿、住、行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地人们对吃、穿、 住、行开始越来越讲究。
特色小吃
老子文化故里特色小吃有观堂麻片 、邱集烧 饼 、孔集烧鸡、试量狗肉 、辛集麻花 、鹿 邑妈糊 、鹿邑娃娃鱼粉丝汤 等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 鹿邑特产之 一,已有一 百多年的历 史,它以片 薄,酥脆香 甜、爽口而 成为名牌产 品。
老君台旅游景点建筑
老君台是古城鹿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全名 为老君升仙台。老君台有十几米高,你可以 踏着“天梯”登上去,上面的建筑完全符合 中国古代传统,正室坐被朝南,东西两侧是 左右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