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合集下载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检测技术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检测技术

中国动物保健2021.06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 )的潜伏期一般较短,通常为4~5d 。

发病时精神沉郁,食欲、饮欲降低甚至废绝,被毛散乱,体温升高,趴卧不动,偶有流泪。

头部、面部水肿,脚鳞发紫出血,肉垂和鸡冠呈干枯紫色,甚至坏死。

呼吸困难,咳嗽,听诊呈啰音;下痢,粪便呈淡黄或白色。

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站立或行走。

并且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处理不好不但会危害养禽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1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1.1传染源主要由感染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野外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性水禽相互传染所致。

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引发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感染。

人工接种可通过气溶胶经口鼻内、气管内、眼结膜、腹腔、肌肉、静脉和泄殖腔内等途径使易感禽类感染。

1.3易感动物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许多家禽、野禽、人类、特别是鸭等迁徙水禽,发生病毒感染的概率比其他禽类高,而家养的鸡和火鸡所发生的流感最为严重。

1.4特点多为大流行,世界范围流行。

过去呈三年小流行,五年大流行。

该病主要在寒流较多,气温变化大的秋冬、冬春交替季节流行。

2禽流感的检测技术2.1血清学诊断技术中和试验中和试验的操作步骤复杂,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临床上不常用,但其为最原始的病毒检测技术,常用来做标准与其他检测方法作比较。

本试验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作为样本鉴定禽流感病毒。

中和试验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血清学方法,抗体只和病毒上表面抗原相对应,特别是已吸附的宿主细胞上的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相对应。

所以,在某种特定血清型的中和实验中,抗体只和组内的其他病原发生有限的交叉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禽流感时,以具有血凝素活性的鸡胚尿囊液作为样品,采用已知的阳性血清和未知抗原进行病毒抗原型的特异性鉴定。

禽流感诊断标准 国标

禽流感诊断标准 国标

禽流感诊断标准国标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
咳嗽、呼吸困难、鼻涕、眼睛发红、腹泻等。

为了及早发现和诊断
禽流感病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禽流感诊断标准,以确保病例得
到及时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关于禽流感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
1. 临床表现:
- 病鸟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
- 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 眼睛发红、流泪、眼结膜充血;
- 鼻涕、喷嚏、打喷嚏;
- 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 流行病学史:
- 病鸟与禽流感病毒感染源(如感染禽类或野禽)有接触史; - 病鸟与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 病鸟所在地区有禽流感疫情。

3. 实验室检测:
- 采集病鸟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组织样本;
- 使用特定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或病毒分离;
- 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的阳性。

4. 病理学检查:
- 对于因禽流感死亡的禽鸟,进行病理学检查;
- 发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如肺部出血、肺炎、肠道炎症等。

5. 疫情调查:
-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鸟的饲养环境、接触史、传播途径等;
- 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

以上是关于禽流感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国家制定这些标准是
为了确保禽流感病例能够及时诊断和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如果发
现禽流感症状或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建议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学号:M13505 姓名:孙中涛专业:预防兽医学一、收集和综述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资料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一、病原学特征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任何一对HA和NA均可组合成一个亚型,如HINl、H5N1、H7N9等。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根据宿主的不同。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AIV)、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等。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而对于H7亚型的感染人类病例报道只有 H7N2、H7N3、H7N5 和 H7N7 亚型,其中 2003年 H7N7 亚型流感病毒在荷兰造成了 89 人感染,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H7 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

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报道过,共发现25株,但是均为LPAI,且无感染人病例。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含1-2个碱性氨基酸.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则至少含4个碱性氨基酸。

此次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仅含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两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该毒株对禽类而言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不强。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提 升禽 流 感 的综合 防控水 平 ,需 要加 强 对禽 类 的饲 养管 理 。禽类 的饲养 管 理 主要从 以下几 方 面进 行 :① 严格 控制 水 源 以及饲 料 , 避 免受 到粪便 、垃圾 的 污染 而诱 发 禽流 感 。② 在禽 类饲 养 场地 的 选 址 中 ,要慎 重 考虑 ,尽 量 远离 野 生鸟 类 、水 禽柄 息 的湖泊 、河 道 等 ,以免 野生 鸟类 以及水 禽 所带 有 的禽流 感 病毒 对饲 养 的禽 类

7 冈
I q J i I l i S J
么ul : ) 平

弟 期
禽流感 的流行病 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刘宏 伟
( 江 苏 省 丰 县 畜 牧 兽 医站 ,江 苏 丰 县 2 2 1 7 0 0 )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 展 ,家禽养殖 业的发 展也极为迅速 ,N. 1 1 t ,养殖业 的发展 对促进各个地 区的经济发 展也有 着一定的作 用,当然,在家禽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着禽流感病毒的成胁,而且,由于禽流感具有变异的特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出现病毒变 异 ,病毒基 因重组极 易 产 生危 害性较 高的病原 体 ,对此 ,必须做好禽 流感 的防控措 施,这样 才能确保 家禽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操作 综合防治措施 养禽场 家禽业
造 成 影 响 。③禽 类 饲养 场所 应建 设 消毒 场地 ,并加 大 消毒 设备 的 投入 ,对 车 辆 以及 下具 等进 行 清洗 消毒 ,尤其 是饲 养 人 员进 出生 产场 区要 穿 着专 用 衣服 、鞋 子 、帽子 ,并 且对 其进 行 相应 的 清洗 消毒 处 理 ,从 而有 效 的提升 饲 养管 理水 平 ,也 为 禽流 感 的综 合 防 控工 作做 好 充 足的 准备 工作 。④应 定期 对 禽类 饲 养场 地进 行 消毒 处 理 ,尤其 是 对一 些废 旧物 、粪便 等 方 面垃圾 的清理 必 须重 视起 来 ,同时应 定 期对 禽类 的饲 养 场地 进行 消 毒处 理 ,具 体 的消 毒方 式 ,应 结合 禽 类饲 养 的实 际情 况选 择 ,毕竟 禽类 养殖 受 到地 区以 及 气候 等方 面 的影 响存 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因此 ,在 进行 饲 养管 理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演变和传播,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禽流感防控形势。

本文将围绕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展开,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一疾病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鸟类中传播。

根据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H7N9等亚型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生存力和适应性,可在粪便、水和饲料等介质中存活,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异。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禽流感疫情,特别是H5N1和H7N9亚型病毒的传播。

其中,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家禽养殖密集区。

流行趋势方面,冬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但近年来夏季和秋季的疫情也开始增多。

禽流感疫情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中较为常见,这也为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禽流感主要通过带毒的野鸟、候鸟和家禽之间的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在感染病毒后,家禽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也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和死亡。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还可能对家禽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传播途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方法: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提高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控制人员进出等措施,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病毒的传入。

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家禽进行及时的免疫接种。

推广环保养殖:发展环保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防止病毒的传播。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本文通过对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阐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禽流感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
资源 育繁
禽流感 的流行现状及 预 防措施
王剑 ( 江 苏省金 湖县塔 集 中心畜牧 兽 医站 2 1 1 6 3 1 )
摘 要 :近 年 来 ,禽 流 感 对 人 类 的 危 害越 来 越 严 重 ,给 我 国很 多地 区造 成 了 巨大 损 失 。 本 文 简述 了禽 流 感 的 特 点 . 并 对 其
养场发病。
1 . 2 传 播 途 径
预 防措 施 做 了 简要 总 结 ,对 禽 流 感 的 防 治 工 作 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价值。 关 键 词 :禽 流 感 ;流 行性 ;预 防措 施 ; 防治 办法
禽 流 感 是 禽 流 行 性 感 冒 的简 称 ,禽 流 感 是 由 A 型 流 感 病 毒 引 起 的 家 禽 和 野 禽 ,包 括 野 鸟 和 观 赏 鸟 在 内 的一 种 传 染 性 疾 病 ,禽 流 感 的 传 染 谱 广 泛 , 多数 的 家 禽 、野 禽 和 水 禽 均 易 感 ,其 中 鸡 、火 鸡 最 易 感 。鸡 禽 流感 因 为 最 开 始 是 在 意 大 利
快 就波 及 全 群 ,造 成 大 面 积 的 家禽 感 染 该 病 毒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易 感动 物
呈 现 上 升趋 势 ,国 际 兽 医局 和 中 国农 业 部 将 其 列 为 一 类 传 染 病 ,本 病 发 病 急 ,传 播 范 围 广 泛 ,死 亡 快 ,危 害 程 度 大 ,给 当 地 的 养 禽 业 造 成 了 巨 大 的经 济损 失 。
禽 流 感 的 传 染 源 很 多 ,主 要 包 括 隐 形 感 染 及 发 病 的 家 禽 ,但 是 野 鸟 和迁 徙 性 野 鸟 也 可 成 为 重 要 的传 染 源 ,尤 其 是 迁 徙 性 野 鸟 ,在 野 鸟 迁 徙 的 过 程 中 。随 着 野 鸟 的迁 徙 ,隐 性 感 染 该 病 毒 的野 鸟就 在 飞 行 路 线 上 传 播 该 病 。造 成 经 过 的 饲

禽流感综述(上)

禽流感综述(上)

禽流感综述(上)作者:张朝阳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7期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朝阳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或疾病综合症。

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亚型多、变异性强、感染宿主多样等特点,使得禽流感防治工作难度极大,相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安全。

1.禽流感病毒分类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

根据病毒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和9个N亚型,这些亚型可相互组成几百个血清亚型病毒,如H1N1、H2N2、H5N1、H7N9、H9N2等。

同时,按不同亚型的致病力,可分为高致病力(HPAI)、低致病力(LPAI)和不致病力(NPAI)病毒。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造成染疫禽类急剧发病,突然死亡,影响十分恶劣。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因此将高致病力禽流感列为目录疫病,即一旦发现该疫病须立即向其进行申报,并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向世界成员国进行通报。

我国也将高致病力禽流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

目前流行的H7N9亚型病毒尽管尚未在家禽中引发疫情,但鉴于该病毒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临时按一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

2.流行病学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数发生在冬、春季节,尤其是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交替季节发生较多。

自然条件下传播途径可能有空气飞沫、水、垂直传播、机械传播、蚊虫传播和密切接触等,其中水可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鸟和水禽的粪便是重要的毒源,候鸟迁徙可能是主要的散毒途径。

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诸多野禽和家禽中,同时也感染猪、马、海豹甚至人类。

目前已发现的带毒鸟类超过88种,家禽中火鸡和鸡最为易感。

3.临床表现禽流感的症状复杂,根据禽的种类,感染病毒亚型,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不同,呈现多种临床表现。

潜伏期从几个小时到十几天不等,与病毒毒力、感染途径、感染宿主类别和病原检测水平有关。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传播范围往往不大。

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措施

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措施

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措施张宁宁;谷松至;朱晓文;刘太峰;赵健乔;王军政;胡桂学【摘要】In recent years, avian influenza caused serious threaten to susceptible animals and hu-man and brought serious economic loss for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better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avian influenz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avian influenza, and propose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disea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vian influenza.%近年来,禽流感对人类及易感动物的威胁日趋严重,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预防禽流感的爆发和流行,本文介绍了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现状,提出了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为禽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病学;预防措施【作者】张宁宁;谷松至;朱晓文;刘太峰;赵健乔;王军政;胡桂学【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禽流感(Avian inf 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合征,根据其致病性可分为具有高度致死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nf luenza,HPAI)和无临床症状或引起微弱疾病症状的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i 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 luenza,MPA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均能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乙型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禽流感病毒系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某些亚型(H5、H7)对禽类有高致命性,但近年发现可传染给人。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

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

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

临床表现:1、禽类的表现:(1)潜伏期极不一致,从几小时到几天,疾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病鸡事先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可发生死亡。

(2)症状变化多端,从隐性至致死性感染,取决于受害的禽种、年龄、病毒、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

(3)病鸡死亡前常表现精神沉郁、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肿头,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

2、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起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

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

部分患者ALT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

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

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
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