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检测在DNA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电泳技术则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手段之一。

电泳技术是一种将带电粒子或分子聚集并定向移动的实验方法,因此在DNA序列分析、蛋白质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原理、种类、应用等方面分析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电泳技术的原理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或分子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或纯化的实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的电荷性质在电场中的不同运动迁移距离来实现分离。

其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电荷化处理,这通常是通过静电作用或酸碱中和来完成的;第二步是在一个强电场中将电荷化后的样品组分进行迁移分离,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分离产物。

电泳技术不仅受到电场强度、电荷量、电泳介质等影响,还要考虑到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和分子电荷的影响,因为它们对分离的速率和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电泳技术的分类根据其原理和应用,电泳技术可以分为几类。

1.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的空隙效应,将DNA和蛋白质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电泳技术。

凝胶电泳分为乳胶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其中乳胶糖凝胶电泳主要用于分离小分子DNA,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主要用于分离大分子DNA和蛋白质。

凝胶电泳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分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DNA和蛋白质分子量测定、DNA测序和蛋白质纯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利用毛细管内部液体的流动速度和分子电荷的影响,将分子分离的一种电泳技术。

毛细管电泳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等优势,且不需要大量试剂和样品,因此在DNA序列分析、蛋白质质谱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等温电泳等温电泳是利用DNA双链和单链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不同,将DNA分离的一种电泳技术。

它是一种基于形状和大小进行DNA分离的技术,可用于快速筛查某个基因特定序列的突变与否。

毛细管电泳联合二代测序技术用于亲子鉴定突变分析

毛细管电泳联合二代测序技术用于亲子鉴定突变分析

刑事技术·论 著·2021年 第46卷 第3期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2022);河北省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F201606)第一作者简介:张庆霞,女,河南淮阳人,硕士,主任法医师,研究方向为法医物证检验与研究。

E -mail:********************** 通信作者简介:马万山,男,北京人,学士,主任法医师,研究方向为法医物证检验与研究。

E -mail:136****************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网络出版地址:https:///10.16467/j.1008-3650.2020.0006DOI :10.16467/j.1008-3650.2020.0006毛细管电泳联合二代测序技术用于亲子鉴定突变分析张庆霞1,刘金杰1,付丽红1,任 贺2,刘小芳1,陈 冲1,贾 丽1,石 妍1,赵 怡1,焦章平1,刘雅诚1,马万山1,*,李 健2(1. 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京100192;2. 北京警察学院,北京102202)摘 要: 目的 联合应用毛细管电泳与二代测序技术,探索肯定亲权案件中的STR 基因座的突变率和突变方式。

方法 2600例肯定亲权关系的案件材料采用PowerPlex21试剂盒进行STR 检验,发现67例存在基因座突变,对该67例亲子关系(62例三联体,5例二联体)的196个样本用SeqTyper ®24构建文库,使用Ion PGM TM 平台进行二代测序。

结果 12个STR 基因座共发现71个突变,父源突变与母源突变的比例为3.13‥1。

其中64例亲子关系观察到1个基因座突变,2例观察到2个基因座突变,1例观察到3个基因座突变,有些突变从毛细管电泳所得STR 基因座结果无法判断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一步,二代测序则可以明晰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及突变情况。

结论 对于复杂核心序列、含不完全重复单位的基因座,有些突变可以通过二代测序明确突变的来源和方式,更直观地从微观碱基序列的角度观察等位基因的遗传。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前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其中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分析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效能和适用于多样化样品等特点,在DNA测序、基因检测等方面表现出色,成为基因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毛细管电泳技术概述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将分离物从毛细管的一端注入,经过电场的作用沿毛细管内壁移动,最终在另一端分离出来的技术。

毛细管电泳技术包括手性毛细管电泳、凝胶毛细管电泳、开放式毛细管电泳、可逆微波加热毛细管电泳等多种方法。

在基因分析方面,凝胶毛细管电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毛细管内填入凝胶或聚丙烯酰胺等凝胶物质作为固定相来进行分析。

二、毛细管电泳技术在DNA测序中的应用DNA测序是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范围宽、分辨率高,还可以进行自动化操作。

使用垂直毛细管电泳仪进行DNA测序,可以使多少达到每日3万个样品。

其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电泳移动时间确定DNA序列,并且可以自动化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三、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检测方法简便、鉴定准确、速度快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在基因检测方面,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在遗传病、肿瘤基因、传染病等方面都可使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RFLP法、SSCP法、PCR-SSCP法、PCR-RFLP法等等,还可以结合DNA芯片技术实现高通量检测。

四、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不仅在基因分析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也被应用在药物代谢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例如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用于药物分析中的手性分离、环境监测中的污染物检测、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食品检测等。

结语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毛细管电泳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效能及适用于多样化样品等特点,使之成为当前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毛细管电泳仪核酸分离分析

毛细管电泳仪核酸分离分析

毛细管电泳仪核酸分离分析毛细管电泳仪核酸分离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DNA、RNA或其他核酸样品注入到毛细管中,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核酸在毛细管内迁移,在电泳分离过程中根据核酸分子的大小、电荷和构象差异,实现对核酸样品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从毛细管电泳仪的原理、实验操作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毛细管电泳仪的原理毛细管电泳仪是以电泳为基础的仪器设备,主要由高压电源、注射器、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核酸样品首先通过注射器被导入到毛细管内,然后通过电场力将核酸分子在毛细管内迁移。

毛细管内的分离柱起到了筛选和分离核酸的作用,不同长度或不同带电性质的核酸分子将被分离开来。

分离完成后,检测器会检测样品,根据检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毛细管电泳仪的实验操作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核酸样品提取并纯化,测定浓度和纯度。

2. 缓冲液的配制: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冲液,调节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以优化分离效果。

3. 毛细管的选择:根据样品特性和分离目标,选择合适的毛细管材料、内径和长度。

4. 样品注入:使用专用注射器将核酸样品注入到毛细管中。

5. 分离条件设置: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需要,设置适当的分离电压、电流和温度等条件。

6. 分析与结果解读:根据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

三、毛细管电泳仪的应用领域毛细管电泳仪核酸分离分析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药领域以及法医学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医学研究:在基因工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毛细管电泳仪被广泛应用于核酸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测序等方面。

2. 临床诊断:毛细管电泳仪可用于检测和分析人体内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对临床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食品安全监测:毛细管电泳仪可以对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等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说明毛细管电泳特点及应用

说明毛细管电泳特点及应用

说明毛细管电泳特点及应用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将带电粒子在毛细管中的移动速率和荷电量的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

毛细管电泳具有高分离效率、快速分离、小量样品、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化学、生物、环境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其主要应用领域和特点如下:
1.分离生化分子
毛细管电泳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DNA、RNA、蛋白质、糖类和小分子有机物等生物分子。

这些生物分子在酸碱性、水解、氧化还原等条件下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电荷性质,可以被毛细管电泳技术精确分离和定量。

例如在DNA分离和定量方面,毛细管电泳已经成为PCR扩增产物检测、基因测序、DNA指纹鉴定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重要手段。

2.分析环境污染物
毛细管电泳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可以对水、空气、土壤和食品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定量分析。

例如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分析环境中的氨、硝酸盐、荧光增白剂、PESTICIDE 等有害物质含量,以及酒类中的苯甲酸、乙酸等有害物质。

3.分析药品和代谢产物
毛细管电泳可以快速、灵敏地分离和鉴定药品和代谢产物,具有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毛细管电泳技术节省反应时间,减少实验操作时间,可对液-液、液-固、固-液等反应进行分离和分析,得到精确的数据和结果。

如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分析身体内的有机酸、氨基酸、代谢产物等物质。

总之,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中均有广泛应用,且已成为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分离分析手段。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

其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其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本文将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原理、优点、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一、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原理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基于毛细管内样品分子的电荷和尺寸的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分离原理是利用电场力、液相流动力和溶剂静电引力等相互作用力,将带电分子分离开来的过程。

其中,毛细管电泳分离过程是在毛细管内部一个微小的空间内进行的,这个微小的空间称为分离柱。

分离柱中填充有分离介质,通常使用胶体硅、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物微球等。

当外加高压电场作用于分离柱时,其他因素不影响下,分别具有不同电荷的分子将因其电荷大小而在分离柱内发生移动,这样就完成了样品分析。

二、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优点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有以下优点:1.分离效率高: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效果很好,可以分离出电泳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和混杂物,从而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快速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而且缩短了分析时间。

3.高选择性: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分离和检测过程中,只会对一些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不用去关注所有的物质,从而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和实验时间。

4.成本低:毛细管电泳技术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其使用成本比较低,适合化学实验室使用。

三、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领域: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用于饮料、果汁、啤酒等中硫酸盐和氰化物的检测和分析。

2.环境领域: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如有机污染物、金属离子等。

3.医药领域: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研究和分析,包括药物分子的结构、成分、质量等。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简介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分析技术。

它基于样品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的迁移速度的差异,利用电泳现象进行分离。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样品消耗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分析研究。

原理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在毛细管中的迁移速度差异分离物质。

当样品通过直径较小的毛细管时,由于电场的作用,带电物质会在毛细管中产生电泳迁移。

迁移速度快的物质会较早到达检测器位置,而迁移速度慢的物质则会滞留在毛细管中,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分离。

毛细管电泳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在电场、毛细管中的迁移速度与其电荷、粒径、溶剂性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中,电荷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毛细管电泳法可分为两种类型:正交电泳和非正交电泳。

正交电泳主要用于带电物质的分离,而非正交电泳则用于非带电物质的分离。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毛细管电泳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实验器材和试剂:•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电解质缓冲液•样品溶液2. 设置电泳条件根据实验需要,设置好合适的电场强度、电解液pH值和缓冲液浓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离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

3. 毛细管填充将毛细管浸入缓冲液中,通过电力作用使缓冲液进入毛细管,直至毛细管完全填充。

4. 样品进样通过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溶液缓慢注入毛细管,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5. 开始电泳将毛细管两端插入正、负电极中,开启电源,开始电泳过程。

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结果分析,如紫外检测、荧光检测等。

应用领域毛细管电泳法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分析研究。

具体的应用包括:1.蛋白质分析: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对于药物研发、生物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2.DNA分析: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DNA序列分析、基因突变检测、DNA测序等领域,对于遗传学研究、法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应用作者:貟亚培宋荣娜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17期(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毛细管电泳(CE)技术是一种方便、快速的分离和分析技术,是当前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和研究重点之一,其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分析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中药、食品安全健康、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及其展望,从而加深对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了解。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原理;应用;展望1 概述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包括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以样品的多种特性为根据的液相微分离分析技术。

CE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它使分析科学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分析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

1983年,Hjerten先后提出了毛细管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等电聚焦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电泳效率,而且使之可以成为操作自动化,便于进行定性和定量工作。

现在,毛细管电泳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微量分离分析方法。

随着相关标准方法的建立和推广应用,毛细管电泳已逐渐成为某些标准和常规的分析方法。

2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电场的作用下根据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内径10-100μm的毛细管为工具对样品组份进行分离和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采用熔融石英管毛细管柱,石英管外包裹聚酰亚胺涂层以保持石英管的弹性,毛细管的内径达到微米级。

因此,一方面可以分析量非常少的样品如单细胞组份的分析,另一方面因为比表面积大,横截半径小,具有较快的散热速度,克服了传统电泳散热效率差而不能采用高电场分离的问题。

在毛细管电泳分离过程中,样品分子的迁移是有效电泳速度和电渗速度的综合表现。

由于在毛细管中电渗速度比电泳速度大一个数量级,因此能实现样品组份同向泳动。

3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3.1 在中药方面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CE)应用到药学等领域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其最高柱效可达到105个理论板数,最高灵敏度可以达到10-19 mol,有区带电泳,凝胶电泳等多种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p l r lc r p o e i r e e r a et ed t c in wi t n r v ee c e c n p e f a i a y ee to h r ss n o d r o d c e s ee t d h a d i o et f i n y a d s e d o l i t h o mp h i DNA e a ai n s p r to .
I g n ee t na d i aap o e sn t o a ma k b y d c e s ed t ci n wit f a i a lc r p o e i, ma i g d tc i n s t r c si g me h dc n r o td e r a l e r a et e e t d o p l r e e to h r ss h o h c ly a dte n n i r v ee ce c n p e f h mp o et f in y a d s e d o h i DNA e a ai n s p to . r Ke r s i g n ee t n CCD; a i a l cr p o e i ; ywo d : ma ig d tc i ; o c p l r ee to h r ss DNA; a ap o e sn ly d t r c s i g
T emeh do a a r c s i gt t n i eDNA a d sg a f D ee t r s r p s d a dv rf db i lto . h t o f t o e sn i e sf t d p on yh b n i n l o CC d t c o o o e , wa p n e i ys i e mu a n i
成像检测在 D NA毛细管 电泳 中的应用
陈 进 ,王 伟 ,程 抒一 ,倪 一
‘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研究院 ,上海 2 0 9 0 0 3)
摘要 :本文研究 了成像检测方式 以及 阵列检测 器在 D NA 毛细管 电泳的 荧光检测 中的应用 , 目的在 于减 小检 测过
程 引起 的样 品 区带增宽 ,提 高 D A 毛 细管 电泳 的分 辨率和分 离 度。依据分 离度理论 以及模拟计 算结果,归纳 N 速
I a i e e to m g ngD t c i nApple n DN A pi a y Elc r ph0 e i id i Ca l r e t 0 l r ss
CHEN n, W ANG e , CHENG Ji W i Shu y , NIYi -i
T e i o t n e o l d t c in wit o ih s e d c p l r lcr p o e i , s e il e s p r t n p ro me h mp ra c fs ma l ee t d h f rh g —p e a i a y ee to h r ss e p c a l t e a a i e f r d i o l yh o n mir — u d e i e wa i u tae a c r i g o h e r t a c l u a in a e o r s l t n h e r o a i ay c o f i d v c , l s l sr td c o dn t t o e i l ac l t b s d n e o u i t o l c o o y f c pl r l ee to h r ss T ep ro a c so i g n e e t n a d c n e t n l n e st e e to r a u e d c mp r d lc r p o e i . h e f r n e f ma i g d t ci n o v n i a tn i d t c n we eme s r d a o a e . m o o i y i n
了检测宽度的影响规律 ,指 出减 小检测 宽度对 于高效分 离,特别是 高速微流控 系统 电泳分 离的重要性 。实验 测量 并 比较 了成像检测与传统光 强检 测的结果。提 出阵列检 测器的信号增强方法 ,并进行 了模拟验证 。研 究表 明,成 像 检测可显著减 小毛 细管 电泳 的检 测宽度 ,提 高分 离效率和分 离速度。 关键词 :成像检测;C D;毛细管 电泳;D C NA;数据 处理 中图分类号 :T 2 4 P 7 文献标 志码 :A d i 03 6  ̄is. 0 —0 X.0 20 . 4 o :1.9 9 . n1 35 1 2 1 .1 2 s 0 0
( ntue fO ta- l tcl nier g U iesyo S ag afr c n e n eh ooy S ag a 00 3 C ia) Is tto pi l e r a gnei , n ri h n h io i c dTcn l , h nh i 0 9 , hn i c E ci E n v tf Se a g 2 Ab tat I gn eet na dC a eC u ldD vc C D d t tr s dpe u rse c eet no A src:maigdtc o hr o pe e i i n g e( C ) e co o tdi f oecn e tco f e wa a nl d i DN
第3 卷第 1 9 期
21 0 2年 1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光 电工程
Op o Elc r n c En i e i t - e to i g ne rng
、0 _9 NO 1 ,l . . 3
J n,2 2 a 01
文章 编号 :10— 0X(020 — 100 0 3 5 1 2 1)104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