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小课堂开课啦

合集下载

趣味数学文化日记积累的新知识二年级

趣味数学文化日记积累的新知识二年级

趣味数学日记篇1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方法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方法。

——题记上课之前数学吴老师拿了一个长方体的鱼缸和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来上课,我们看后很不解,这是数学课,难道还要做实验吗?我们盼望着快点上课,揭开谜底。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响了。

我们好奇地端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

只见吴老师拿起一块石头说:“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一块石头,它是不规则物体,它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锥体不一样,不能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想一想,它的体积应该怎么计算呢?”是呀,应该怎么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我们正在思考时,吴老师说,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试验。

说着,老师把手里的那块不规则的石头放入盛水的鱼缸中,然后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升高了!”然后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水位升高处画上记号,再把石头拿出来,又用粉笔画了一个记号。

然后吴老师又问我们:“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呢?”我们大声地回答:“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

”“对!你们再想想,这样再来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不是就简单了?”我们恍然大悟,吴老师用鱼缸和石头是想用转换的方式让我们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如果用直述计算方法反而很枯燥无味,老师用了课堂小实验法,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调动了大家积极思维、浓厚学习的兴趣。

大家在快乐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计算不规则物体课的“简便方法”——转换法。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计算的,如平等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用分数的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生活中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做的题目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还总结出了哪些呢?趣味数学日记篇2在数学王国里,约等于和小数点是堂兄弟,约等于是堂哥,小数点是堂弟,由于有了小数点,约等于便很少用了,所以,约等于便嫉妒起小数点,并把小数点绑架了。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想”--《好玩的一笔画》教学实录及解析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想”--《好玩的一笔画》教学实录及解析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想”*——《好玩的一笔画》教学实录及解析□李铁安张惠云这节课是以数学家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史料背景展开的。

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探究一笔画图形的规律,还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满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作及判断图形能否一笔画——明确何为一笔画教师在屏幕上动态展示一笔写出“好玩”两个字的过程(如图1)。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字认识吗?生:认识!是“好玩”两个字。

生:我发现“好玩”这两个字是一笔写出来的。

师:一笔连着写出“好玩”两个字,确实挺好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玩的一笔画”。

大家请看,我用一笔创作了一个图形,这是什么?(生答,略)师:是的,老师用一笔画出了一个向上指的箭头。

你们能用一笔画出怎样的图形呢?自己试一试!(学生交流各自的作品,如图2)图2师:哦!这么多图案都能用简单的一笔就画出来,你们的想象和创意都很独特。

下面同学们再认真看看这些图形(出示图3)。

想一想,试一试,能一笔画吗?①②③④⑤⑥图3生:第①个图形能一笔画,我是这样画的(从圆点处起笔)。

生:我还有其他的画法,这样画也是可以的(从圆点处起笔)。

生:我再试试其他两个点,都不行。

师:你们是从每个点开始尝试一笔画的,这个想法挺好。

生:第②个图形和第⑤个图形从哪个点开始画都行,只要绕着所有的线走一圈就可以啦!师:从哪个点画都行!你的发现太美妙了!生:第③个图形也能一笔画,从这两个点开始都是可以的。

师:是啊,这个图形能一笔画,也确实只有这两个点能走通。

生:第④个图形我尝试了所有的点,无论从哪个点开始都不能一笔画,大家看。

(展示图片,如图4)图4图1*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推进数学文化进课堂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GYI2019041)的阶段成果。

生:第⑥个图形也不能一笔画,怎么画都少一条线。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社团活动记录本项目: 趣味数学社团2015学年第一学期社团活动记录表指导教师高奇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小数学家”为契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特教学长,激发学生钻研精神,为开发学生数学潜能搭建飞翔的平台。

追求目标创建卓越的数学社团,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乐于数学。

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1、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2、速算与巧算3、植树问题4、用倒推法解决问题5、有趣的分数6、数的叠加社7、填数游戏团8、配对求和活动9、乘除法巧算内10、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容 11、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12、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13、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14、有趣的数学小故事15、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16、趣味数学游戏以下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1、对学生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 活2、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动3、百分制评价,分数在0-100分之间。

根据孩子做作业的正确率打出评价相应的分数,学生改完错后,将扣的分数加上。

评价结果采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方式进行表述。

活动地点多媒体室开设年级四年级学生人数 24人城北小学2015 年 9月学生出席情况记录表班级姓名评价四(1)班诸宇航四(1)班蔡雪四(1)班张硕四(1)班韩锦豪四(1)班杨欢四(1)班张明熠四(2)班成思奇四(2)班顾海华四(2)班翟志邦四(2)班李雪四(2)班张鑫渝四(2)班沈楠四(3)班陈雨祺四(3)班成馥彤四(3)班朱俞菲四(3)班张焱杰四(3)班张弈璇四(3)班张宇杰四(4)班杨玉琪四(4)班张立涛四(4)班朱汉彬四(4)班张桢誉四(4)班汪雁四(4)班陈必文活动记录表时间:第一周(1)活动内容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1、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优秀6篇)初中趣味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2块平行四边形彩色纸片、三角板、直尺、剪刀教学过程: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

你能画出它一条底边上的高吗?(在平行四边形图片上画一画,并标出底和高。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创设故事情境同学们,喜欢喜羊羊的动画片吗?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各个羊自已管理和食用。

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认为自已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

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2、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口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2)师:你能帮它们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1、大胆猜想师:在学习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数方格)今天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生看大屏幕,认真数方格)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都是18平方米……) (知识点)师: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两个图形,并完成的表格。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1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和大家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课是本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试商以及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这些知识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使学生亲身经历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能准确表述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2、能正确书写除法竖式中商的位置。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笔算除法中试商的方法和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通过自己的试做和借助小组力量来理解算法,其中通过组学,使一部分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就把错的改正了,最后再通过全班的展示交流,及老师的小结来解决个别学生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再来说一说教学过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

(一)首先第一个环节:小组内订正复习作业。

复习作业中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估算,两大题都是来练习如何准确试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主要是复习算理,为新课知识的迁移做铺垫。

因为内容很基础,所以安排小组内订正了。

最后指名到前面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笔算算理目的就是要唤醒同学们,一起回顾算理算法,为下面学习做准备。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无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无答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笔算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过基础关1. 列竖式计算。

453+246= 546+62 = 414+105 = 264+373 =2. 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 先把错因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再改正。

①忘记加进位1 ②相同数位没对齐3 .小亮在“国旗下演讲”活动中,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几种文物,掀起全校同学们对文物的热议。

其中对“贾湖骨笛”感兴趣的有341 人,对“云纹铜禁”感兴趣的比对“贾湖骨笛”感兴趣的多47 人。

(1)对“云纹铜禁”感兴趣的有多少人?(2)对“贾湖骨笛”和“云纹铜禁”感兴趣的一共有多少人?过能力关4 把0、2、4、6、8这五个数字填入下面左边的竖式,使竖式的和最大;填入下面右边的竖式,使竖式的和最小。

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过基础关1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85+79= 502+399 = ※534+467=2 选一选。

(1)下面( )相加的和是1000。

A.649 与342B.593 与307C.536 与464(2)如果★+185=▲+308,那么★和▲的大小关系是( )。

A.★>▲B.★<▲C.无法判断3 周末,佳佳和亮亮去逛故宫,他们都购买了一些故宫纪念品,下面是一些纪念品的价格。

名称小夜灯钥匙扣书签保温杯摆件签字笔价格118元49 元39 元159元76 元29 元(1)佳佳买了1 个保温杯和1个钥匙扣,一共花了多少钱?(2)亮亮买了3 件不同的纪念品,花了300多元,你觉得他可能买了什么?过能力关4 仿照例子,用“凑整法”巧算。

375+296 546+98 278+999=375+300-4=675−4=6712.减法三位数减两、三位数过基础关1 列竖式计算。

342-121 = 570-76= 548-366 = 756-567 =2 下面的计算对吗? 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3 吴山酥油饼是浙江杭州传统的风味小吃之一,一家传统手工酥油饼店铺接到了520份订单,上午做出了264份,下午又做了一些,还剩下87 份没做完。

2024年优秀评课稿

2024年优秀评课稿
2024年优秀评课稿
优秀评课稿集合1
最后一次刘老师的讲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特别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并且联系已有知识,通过猜测、观察、操作来认识毫米和分米,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还有应多注意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
还有一处在讲解剑龙时,学生对于“剑”和“箭”区分不清,老师还是先通过图,然后再通过偏旁让学生学会区分,不仅理解掌握好了词语,还教学生学会了辨析词语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这样一篇知识性短文中,也感受到学习语言文字的魅力。
优秀评课稿集合6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周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周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生成的艺术造诣,让我沉醉其中,下课音乐响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到啦?怎么这么快?
沈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沈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沈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沈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沈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读得非常好。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课的导入部分,黄老师出示的一则失物招领,学生从“a元”猜想得出各种可能的数目,而又把各种数量浓缩回到字母“a”,引出“用字母概括数”,在此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来源。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练习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西师大版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69页的数学文化----七巧板。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思考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情感与态度1、认识七巧板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数学发展史的一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我国古老的数学文化。

2、在七巧板拼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生每人一副七巧板,师多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引入课题1、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想听吗?(想)仔细听,歌中唱的是什么呢?播放七巧板歌曲)2、唱的是什么?七巧板。

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有趣的七巧板。

(揭示课题)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1你想知道七巧板的哪些知识呢?什么是七巧板?七巧板是什么样的?七巧板是谁发明的?怎么玩七巧板呢?)2哦,你们有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一段精彩的动画,从中去寻找答案吧!播放短片。

①宋朝的黄伯思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请客吃饭的时候,发明了什么?(宴几)②什么是宴几?(吃饭用的小桌子)③对,宴几就是吃饭用的小桌子。

黄伯思当时发明了6张,后来有人改成了7张,当3人吃饭时就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正方形,6人拼成长方形,非常方便!④再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成七块板,用它做什么?(用来做拼图的玩具)⑤七巧板是由生活中吃饭的小桌子演变而成的,人们用它作拼图的玩具,能拼出1600多种图案呢。

(3)请孩子们接着往下看:①七巧板太好玩了,中国人喜欢玩,外国人也很喜欢,他们叫它什么呢?(唐图)②唐图是什么意思?(来自中国的拼图)(4)有关七巧板的知识书上也有介绍,请打开数学书第69页,自己读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日里不务正业,就 喜欢到山上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留 给学生的作业都一样: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 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有一位聪明的学生 灵机一动,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 情景(老师上山喝酒)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 溜: “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 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 (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
谢谢观看
数学文化小课堂开课啦
2016 级 Leabharlann 学一班 紫晶中国的数学文化——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 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 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 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 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 “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 拉伯数学家阿尔· 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 《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 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 《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中国数学文化的繁荣
• 数学繁荣北宋时期960年,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北宋的农业、 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 就是在这种经济高涨的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1084年秘书省第一次印刷出版了 《算经十书》,1213年鲍擀之又进行翻刻。这些都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11世纪~14世纪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 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 《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 《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很多 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
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数学活动有两项基本工作----证明与计算,前者是由于接 受了公理化(演绎化)数学文化传统,后者是由于接受了机械化(算法化)数 学文化传统。在世界数学文化传统中,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希腊 数学,无疑是西方演绎数学传统的基础,而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数学 无疑是东方算法化数学传统的基础,它们东西辉映,共同促进了世界数学文化 的发展。中国数学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印度、阿拉伯地区,后来经阿拉伯人传 入西方。而且在汉字文化圈内,一直影响着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亚洲国家 的数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