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作品)

《离⼦反应》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作品)《离⼦反应》说课稿各位评委⼤家好!我说课的题⽬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专题⼆、第⼆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反应,下⾯我将从以下⼏⽅⾯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教材的地位、作⽤离⼦反应是⾼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反应。
理解离⼦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般都是离⼦反应,只有让学⽣掌握离⼦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反应理论,还是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逐步理解离⼦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正确的观点和⽅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离⼦反应不仅是学⽣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案的⾼⼀学⽣来⾃漳州的⼀所民办⾼中,本校⾼中的⽣源的全⾯素质较强,介于⼀级达标校与⼆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度,专题⼆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接触了不少离⼦反应,这些都为离⼦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步认识离⼦反应。
能⼒基础:已经具备⼀定的分析问题能⼒和⼀定的实验探究能⼒。
⼼理认知特点:⾼⼀的学⽣已经具备⼀定的抽象思维能⼒,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认知的困惑:学习本节课前,学⽣已经初步接触了⼀些⽔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离⼦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精选22篇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精选22篇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1【设计思路】本节的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是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部分内容。
是在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并能对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学习的一类研究电解质溶液反应本质的反应类型。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
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思考、复习明确本节学习对象、重难点【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提问】:同学们解读标题,你认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几部分?2部分,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投影】学习目标自学学习目标(集体诵读)【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所学,离子反应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是什么状态下?既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果我们将不同电解质溶液混合而反应,其实质就应该是离子反应。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精美课件

Chemistry
小结: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拆分原则
Chemistry
1、拆成离子的物质: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 绝大部分可溶盐。
2、书写化学式的物质:单质、气体、氧化物、弱酸、弱碱、 难溶物(含微溶物悬浊液)、胶体均不可拆。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如NaHCO3); 常见的只有NaHSO4 = Na+ + H+ + SO42−可拆。 4、微溶物: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写离子形式,悬浊液 中写化学式;作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
式
Ba(OH)2+Na2SO4=BaSO4↓+2NaOH
分析:反应①和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OH-被H+中和 了(即:H++OH-=H2O)
二、离子反应
Chemistry
①HCl
现 象
红色→无色
②H2SO4
红色→无色 有白色沉淀
③Na2SO4
仍为红色 有白色沉淀
方
Ba(OH)2+2HCl=BaCl2+2H2O
化学高一优质课离子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计算

化学高一优质课离子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计算化学高一优质课:离子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计算导语:化学中,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离子反应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进行说明。
一、离子反应简介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的离子是起关键作用的一部分,因此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学习溶液浓度的计算非常重要。
二、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公式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浓度 = 物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在计算离子浓度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1. 离子的摩尔数: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其摩尔数。
2. 溶液的体积:溶液中的全部体积。
举例说明: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写出其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产物为氯化钠和水。
在该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数相等,因此当我们知道盐酸的浓度时,也就能够知道氯化钠和水的浓度。
假设我们有10mL的0.1mol/L盐酸溶液,我们希望计算出其中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根据浓度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 10mL / 10mL = 0.1mol/L同理,可得水的浓度为0.1mol/L。
以上例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更复杂。
但原理是相同的,只需要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计算即可。
三、离子浓度计算的应用离子浓度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1. 在医学上,可以通过计算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2. 在环境科学中,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离子的浓度来评估水质和环境健康状况。
3.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实现特定反应的有效进行。
通过准确计算离子浓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化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
第一章主要讲述物质及其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
对于这么多的物质和更为丰富的化学变化, 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类, 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 还可以从离子、电子等微观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
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 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 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
通过第一章学习, 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 本课是第二节, 主要讲述离子反应, 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2.3 电离与离子反应: 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 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 本节为概念形成课, 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 是中学化学课程中有关离子最基础的学习内容, 是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
同时, 承接了上节课物质分类思想, 对化合物进行再分类, 并为后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承前启后。
本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以问题导入, 共有“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两部分内容。
具体来说, 先介绍了电解质的概念;继而分析了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性质及原因, 然后引出离子、电离概念及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9篇)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9篇)《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9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HCl气体、 Ca(OH)2 固体、KNO3固体、CO2 、Hg 、 NH3 、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离子反应》教案(精选5篇)

《离子反应》教案(精选5篇)《离子反应》篇1离子反应考点要求: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
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
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复习过程XX年高考题示例:(学生先练,然后再归纳出本节复习的要求)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全国11题)()a.al3+ na+ no- 3 cl -b.k+ na+ cl- no3-c.k+ na+ cl-alo2-d.k+ nh+4 so42- no3-(有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题)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全国13题)()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 -3+so32-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3++h2↑(电荷不守恒)c.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应分步水解)d.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上海18题)a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b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o-+co2+h2o→ -oh+hco3-d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重点、难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基本概念: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3. 能够应用离子反应解释化学现象和推导化学方程式;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3. 应用离子反应解释化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1.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2. 应用离子反应解释化学现象。
四、教学过程:1.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的特点(1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离子的定义和离子的电荷;b. 解释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相对于分子反应的特点。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30分钟)a. 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b.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c. 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平衡方法。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应用(4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解释化学现象;b. 帮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推导出离子反应方程式;c.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和习题巩固应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4.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5分钟)a. 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完成实验报告;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c. 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化学教材;2.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3. 讲义和习题:准备相应的讲义、例题和习题。
六、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对离子反应概念的理解程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2. 针对学生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评价;3. 针对学生应用离子反应解释化学现象和推导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进行实验报告的评价。
七、教学延伸:1. 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离子反应的应用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离子反应的概念、方程式写法和应用展开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离子反应”的生长课堂
微课:松花蛋的制作视频,电导率仪的使用
引入:展示松花蛋样品和它的配料表:Na2CO3、CaO、NaCl,大家思考一下,将它们混合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师:剥开蛋壳,发现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松花,“松花蛋”也由此得名。
大家是不是都对这个松花产生的原因很好奇呢?老师百度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分享了这样的答案。
资料卡片:在碱的条件下,蛋白质会部分水解成氨基酸,产生的氨基酸与渗入的碱反应产生了氨基酸盐,从而结晶出来,产生美丽的松花。
师:眼见为实,我们就来看一看是否真的氨基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会析出晶体呢?
演示:向饱和味精溶液(谷氨酸钠)加氢氧化钠未见晶体析出
师:那大家觉得这个说法正确么?
生:不正确
师:老师又查了资料发现,四川工业学院包装与食品工程系马力等人利用电镜以及红外光谱,得到了松花晶体实际是蛋壳中的镁离子与氢氧根生成的氢氧化镁晶体。
师:大家通过对松花蛋松花晶体的研究过程,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科学的严谨性、借助科技帮助学术研究等
师:很好,在刚刚配料混合中,大家可以看到明显的现象,所以,结合大家已有知识,能够很快地写出涉及的离子方程式,那如果有一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呢?比如:醋酸钠和稀盐酸混合
演示:醋酸钠和稀盐酸混合
师:大家觉得他们能反应么?
师:空口无凭,科学是严谨的,我们要有证据才可以,对吧?那既然,宏观上我们不能观察到现象,那我们是不是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呢?
生:可以
师:从微观什么粒子的角度去分析比较合适呢?
生:离子的种类和数目
师:很好,但是离子太小了,我们要借助一些科技帮助我们去监测,我们可以用电导率仪。
我给大家准备了这些药品:醋酸钠固体、稀盐酸、醋酸钠溶液、水,请大家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并记录
经教师引导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把醋酸钠固体加入稀盐酸中。
师:大家课前已经了解了电导率仪的使用,但是,为了减少由于仪器使用错误而造成的系统误差,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电导率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并思考
1、CH3COONa与稀盐酸反应了么?
2、根据数据结果,是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么?
3、猜想一下未参加反应的离子是什么呢?
4、如何检验Cl-确实没反应?能用刚才反应后的溶液直接检验么?那在配置反应液的时候,要如何控制反应物的量呢?
学生实验:把少量的HCl加到CH3COONa中,再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看是否有沉淀。
师:根据结果:你得出了CH3COONa与稀盐酸反应真正是什么离子参加了反应呢?
生:醋酸根和氢离子
师:生成了什么?
生:醋酸
师:醋酸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微粒的形式存在呢?
生:分子
师:有没有什么实验能证明呢?
生:测0.1mol/L醋酸的PH、用电导率仪测0.1mol/L醋酸和0.1mol/L盐酸的电导率等
师:很好,那请大家试试看吧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醋酸是一种难电离的物质,那请大家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一下,这个反应的过程。
师:很好,无论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生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反应还是今天所学习的生成弱酸这样的离子反应,他们都是反应物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如何变化呢?
生:减少
师:很好,这其实也是离子反应的实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实质来帮助我们判断一些不熟悉的反应是否能够进行以及产物。
例:已知:酸的酸性越弱,在水中就越难电离。
酸性:H2SO3>H2CO3>HClO>HCO3-,且H2SO3及H2CO3的电离分为两步。
思考如下问题:
1、84消毒液(NaClO)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2、H2S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发生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师:那大家除了生成沉淀、气体、水或者弱酸这些条件外,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其他方式使离子数目减少么?
生:氧化还原反应
师:很好,符合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除了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氧化还原反应外,其他的能使反应物离子数目减少的条件也是可以的,比如,生成弱碱、双水解等。
课后作业:
(1)用脑图表述出你对离子反应的一些认识
(2)调查日常生活中你感兴趣一些涉及到离子反应的案例,然后分享给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