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开课专业:幼师适用专业及学生层次:音教、学前、幼师。
学时、学分:总学时:160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五学期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和效劳学科。
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若是以培育与进展音乐听觉为中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音高组织听辨、节拍节拍、各类视唱、听写与听觉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训练对学生进行视唱技术,音乐听觉及音乐素养的全面训练,使其能把握音乐的诸多要素。
二、课程的要紧内容及要求通过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进展和提高对音乐的灵敏反映能力、分辨能力、经历能力及快速读谱、准确演唱的视唱能力,以便准确、充分、深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提高音乐修养的目的,为专业学习与成才打好基础。
理论教学第一章(一)要紧内容及要求:一、视唱C大调(高音谱表)2、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3、听辩2/4拍子大体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教学要点:C大调识谱训练。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式及手腕建议:集体讲课,采纳个别提问与小组提问相结合的回课方式。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法,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大体技术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育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明白得。
第二章(一)要紧内容及要求:一、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停止符相结合的曲目2、听辩单音、旋律音程3、听辩3/4拍子大体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种音符及其停止符。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单音。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四种音符及其停止符的时值及其彼其间的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式及手腕建议: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法,采取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一)要紧内容及要求:1、视唱F谱表(低音谱表)2、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拍3、听辩4/4拍子大体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把握低音谱表。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也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视唱练耳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
然而,视唱练耳的教学也需要特别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视唱练耳的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够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视唱演唱和乐器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技巧。
2.加强学生的音程、和弦、旋律等乐理常识的掌握。
3.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使其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节拍和乐曲的节奏。
4.通过集体演唱和团队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5.增强学生的音乐自我认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在音乐领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视唱练耳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调式、音程、和弦、旋律等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习题训练以及视唱演唱,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乐理知识。
2.视唱练耳的训练视唱练耳的训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当难度的曲目,通过教唱和学生集体演唱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
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
3.团队合作的训练作为音乐专业中的必修课程,视唱练耳需要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和演奏。
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模拟演练,通过不断的演奏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视唱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
因此,教师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历史方面的教学,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让学生增强音乐自我认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视唱练耳课程中适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教学中更加主动参与。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推荐5篇)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推荐5篇)第一篇: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412006 学分:2分总学时:132学时,其中,试唱学时:66学时;练耳学时:66学时适应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乐理知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训练特点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实践性,因而现已成为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1、提高音乐素质一个是“音乐感知力,”一个是“音乐鉴赏力”。
音乐感知力包括“音高感”(或称“音准感”)、“音长感”(或称“节奏感”)、“音强感”(或称“力度感”、“节拍感”)、“音色感”包括:a、由于不同乐器、不同人声、不同音区的差异,演奏场所的变动,以及演奏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音的自然色彩”。
b、由于不同音程,不同和弦所发出的相异的“音的艺术色彩”,“调性感”(乐曲的调式和调高),“多声思维感”(和声、复调、织体),“结构感”(乐曲的句式、段式和曲式)和“音乐表现力。
”音乐鉴赏力包括音乐形式和题裁、风格和审美情趣等。
2、发展音乐记忆音乐记忆力的发展,对每一个音乐学习者都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表演、创作、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很难进行工作的。
3、培养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音乐在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方面,是有其独特功能的。
培养创造意识,也是把教学方法从填鸭式往启发式转轨的良方。
教材的丰富性,教法的多样化,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思考讨论评议相结合,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开拓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学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24学时)要求熟悉掌握音乐内容的基本要求。
(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音准、和弦、力度、速度等)1、调式调性:C大调a自然小调C宫系统五声调式G大调e小调G宫系统五声调式2、节拍节奏: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型节奏4/4拍与常规节奏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非常规节奏(切分节奏)3/8拍常规节奏型的识别与应用切分音的变化与组合3、音程:大小二度音程大小三度音程纯四、纯五度音程,纯一、纯八度音程4、和弦:大、小、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5、曲式: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通节歌形式,旋律发展的方法6、视唱:音长感和音强感练习,音高感和音色感练习1、音程练习2、音阶练习3、和弦练习第二学期包括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36学时)要求采用首调和固定调两种唱法同时进行训练1、调式调性: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2、拍子与节奏:a、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b、弱起拍及其应用c、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d、三连音节奏e、6/8拍子f、含延音线时值的复拍子及其节奏识别3、音程:大小六度音程、增四度、减五度旋律及和声音程4、和弦:三和弦的第一、第二转位即六和弦、四六和弦、减三和弦的原转位5、曲式与织体:一般式听觉分析与主调织体6、视唱:调性感练习各种谱表的练习第三学期包括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1、调式调性a、bB自然小调g小调三种形式以五声为基础的七声调式bB宫系统的七声调式 b、A自然大调#f小调的三种形式A宫系统各调式二部曲调2、拍子与节奏:混合拍子变换拍子3、音程:a、大小七度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b、增二、减七度旋律音程、和声音程4、和弦:属七和弦属五六和弦属三四和弦属二和弦5、曲式二段式听辨分析(带有再现)二段式听辨分析(不带再现)6、织体复调织体—对比式a、以和声为基础的主调音乐b、以对位法为基础的复调音乐7、视唱:调性变化练习A 调式交替练习B 转调练习8、结构练习A大小调式的段式练习分清大小调 B、民族音乐的段式练习:36学时)(单句式、一段式、多段式、三段式(ABA型A A∕B A型 ABC型)第四学期包括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36学时)1、调式调性:a、bE自然大调(c)小调的三种形式bE宫系统各调式b、变化助音、变化经过音、同音列调式交替同主音调式交替、转调2、拍子与节奏:交错节奏、固定节奏型伴奏3、音程:a、增五度、减四度、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b、复音程4、和弦:Ⅱ7Ⅱ56Ⅱ34Ⅱ2(下属)5、曲式:a、三段式听觉分析(完全再现)b、三段式听觉分析(变化再现)6、织体:复调织体—二声部模仿复调7、视唱:a、五声调式和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调式、非五声基础的七声调式练习b、多声思维感练习(1)、和音式主调乐曲的辨析(2)、模仿式复调乐曲的辨析(3)、对比式复调乐曲的辨析c、看谱唱词训练(1)、简谱歌曲训练(2)、线谱歌曲训练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音高辨别能力。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601100260课程名称:视唱练耳英文名称:Solfeggio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科总学时:64 学分:4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指导自学学时: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治疗)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基本乐理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该课程对唱、奏等专业技能表现有基础性作用,也对理论课程素质的培养有辅助作用。
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和了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视唱练耳知识更好的反作用于声乐、钢琴课程、以达到节奏准确、改善乐感的目的。
并能在就业工作中能简单的听记旋律,整理乐谱,准确演唱专业曲目。
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该课程是音乐治疗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集技术与理论于一体,培养发展学生分析和视谱能力、综合感知力、记忆力、表现力与审美力,同时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是学习其他专业技能与理论课程的桥梁,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在巩固深化本课程的同时,与《钢琴》、《声乐》、《基本乐理》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为后续开色的《合唱指挥》、《即兴伴奏》、《歌曲写作》、《打击乐》等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打下基础。
4.该课程教学目标知识:准确辨认、掌握谱表、调性分句、音值组合等基本理论。
能力:以培养发展音乐听觉能力为中心,系统培养学生应用听觉来分析识别、处理音乐信息的能力。
素质: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音乐的音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教学所需达到的要求以及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1。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感知、音乐理解和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觉分析、音乐思维和音乐创造能力,以及增强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该教学大纲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指导教师进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听觉分辨、音高辨别、音程运算等方面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包括音乐的结构、风格、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3.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表演技巧。
4. 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5. 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包括音乐史、音乐文化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音程、节拍、节奏等基础概念的介绍和理解。
2. 音乐听辨能力的培养:通过听音乐作品进行乐曲辨认、旋律辨别和声部听辨等训练。
3. 音乐视唱练习:通过视唱乐谱进行音高、音程、节奏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乐理知识和视唱能力。
4. 音乐表达和艺术表演:通过演唱和表演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表演技巧。
5. 音乐创作:通过音乐创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6. 音乐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演示示范,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模仿音乐作品。
2. 合唱练习: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声部配合和音乐表达能力。
3. 视唱练习:通过视唱乐谱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4. 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5. 课堂讨论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和分析,促进学生的音乐思考和音乐理解能力。
6. 创作实践:通过音乐创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高一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高一视唱练耳教学大纲高一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在高一阶段,视唱练耳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高一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音高、音长、音色、音响等方面的感知。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包括音乐节奏、音乐动态、音乐情感等方面的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能够准确地读唱简单的乐谱。
4. 培养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能够听出不同音高、音长、音色等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训练音高是视唱练耳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音高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
可以通过唱调、唱音阶、唱简单的乐曲等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音高练习的游戏,增加趣味性。
2. 音长训练音长是音乐节奏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音长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可以通过敲打节拍器、拍手、跳舞等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节奏练习的游戏,增加趣味性。
3. 音色训练音色是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音色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不同乐器的声音、唱不同的音乐风格等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音色练习的游戏,增加趣味性。
4. 音响训练音响是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音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不同音响效果、唱不同的音乐情感等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音响练习的游戏,增加趣味性。
5. 视唱训练视唱是视唱练耳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视唱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谱,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乐谱符号和音高节奏的读唱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视唱练习的游戏,增加趣味性。
6. 听音辨音训练听音辨音是视唱练耳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音辨音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听音辨音能力。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131020课程名称:视唱练耳英文名称: Sight Singing ang Ear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256 讲课学时: 256学分:8适用对象: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发展音乐听觉,提高读谱、记谱、听辨三大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各音乐专业主科学习,为音乐艺术实践打基础。
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音乐表演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能独立地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音乐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视唱训练1)掌握和声性、复调性单声部与双声部旋律视唱,分析调式并理解运用表情术语。
挑选教材部分视唱旋律背唱。
2)挑选部分课上习题或合唱名曲片段,掌握并领会和声色彩及乐曲终止部分(声乐专业)3)掌握并理解西洋大小调式和民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的类别及不同表现,熟练视唱各类别调式音阶及特色变化音,转调并移调构唱所学旋律。
4)密集类音程、和弦连接构唱,掌握音程及和弦的性质与色彩。
音程:大小二、三、六、七度,纯四、纯五,及增减类。
和弦:大小减三和弦原转位,增三和弦原位,大小七、小小七、减七、半减七原转位练习,重视和声进行的终止式视唱。
5)节拍:单拍子、复拍子、复合拍子、变化拍子的视唱。
节奏型:平均型节奏型、附点、切分、连线、带休止。
6)掌握简单的无调性旋律视唱,重视变化音与主音调式关系。
掌握转调旋律视唱,理解分析旋律的转调规律及终止和声进行,所转调式与主调式关系。
2、听写训练1)掌握音高听辩基础内容:单音、双音(自然音高、变化音高)大小二、三、六、七度,纯四、纯五,增四、五;减四、五。
2)和弦:大小减三和弦原转位,增三和弦原位,大小七、小小七、减七、半减七原转位。
密集与开放和弦连接、音程连接。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本文是《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视唱技能,提高音乐素质。
通过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反映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课程分为四章,每章包含视唱和听辩的基础训练,以及教学要点和建议。
第一章主要包括视唱C大调(高音谱表)、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和2/4拍子。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分辨出不同音符和拍子的时值和区别。
教学方式采用集体授课,个别提问和小组提问相结合的回课方式,以及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第二章主要包括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听辩单音和旋律音程,以及3/4拍子。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分辨出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和相互间的区别。
教学方式采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以乐理和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主要包括视唱F谱表(低音谱表)、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奏,以及4/4拍子。
学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低音谱表,以及听辨多种不同的节奏型。
教学方式采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以及示范法和举例法进行教学。
第四章主要包括视唱和听辩多声部曲目,以及不同调式的视唱和听辩训练。
学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多声部的视唱和听辩技巧,以及不同调式的视唱和听辩能力。
教学方式采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以及多听、多唱、多练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采用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范唱法,结合不同拍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听辨和视唱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视唱技巧。
同时,通过对乐曲基本特征的听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建议在教学中注重呼吸和强弱的处理,让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视唱曲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开课:陌上
学生层次:零基础
编写人:无颜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和服务学科。
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与发展音乐听觉为中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音高组织听辨、节拍节奏、各种视唱、听写与听觉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使其能掌握音乐的诸多要素。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发展和提高对音乐的敏锐反映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及快速读谱、准确演唱的视唱能力,以便准确、充分、深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提高音乐修养的目的,为专业学习与成才打好基础。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C大调(高音谱表)
2、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3、听辩2/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教学要点:C大调识谱训练。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集体授课,采用个别提问与小组提问相结合的回课方式。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第二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
2、听辩单音、旋律音程
3、听辩3/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单音。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的时值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F谱表(低音谱表)
2、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奏
3、听辩4/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低音谱表。
教学要点:节奏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听辨出多种不同的节奏型。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示范法、举例法,采取多听、多唱、多练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节拍节奏的感知能力。
第四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曲目
2、听辩带升降号的单音、音群
3、听辩3/8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并演唱出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三个音、五个音一组的音群。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范唱法、对比法,采取2/4、3/4、4/4、3/8拍子曲子相结合听辨的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第五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三连音、多种复杂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
2、听辩和声音程
3、听辩6/8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三连音的节奏,并区别于多种其他节奏型。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音程。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演唱多种复杂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的视唱曲目。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对比法,采取多种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
第六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弱起节奏曲目
2、练习视唱中的同音连线、呼吸、强弱
3、听辩2/2 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弱起节奏的概念及几种形式。
教学要点:视唱中的呼吸及强弱的处理。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完成各种视唱曲目。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举例法,采取细致处理及练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视唱曲的各种情感。
第七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a小调曲目
2、听写2/4、3/4、4/4拍子的单声部旋律
3、听辩大调式和小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小调视唱曲目,并了解其与大调的区别。
教学要点:旋律听写。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小调色彩视唱曲目的情感。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采取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第八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一个升号调曲目(G大调)
2、听写3/8、6/8、2/2拍子节奏及旋律
3、听辩乐曲基本特征
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G大调曲目。
教学要点:节奏及旋律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种唱名法。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采取两种唱名法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两种唱名法的熟练程度。
第九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一个降号调曲目(F大调)
2、听辩和弦(原位及转位)
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F大调曲目。
教学要点:和弦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更熟练两种唱名法的演唱。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采取两种唱名法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两种唱名法的熟练程度。
第十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两个升降号曲目
2、听写单音、音群、节奏、单声部旋律、音程、和弦
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D大调、bB大调的视唱曲目。
教学要点:调式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此门课学习,培养学生视谱记唱能力,在音高、节奏、情感等方面达到要求的标准。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通过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发展其音乐听辨能力,积累和丰富音乐词汇,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三、学时分配建议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教材
(一)推荐选用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作者:赵玮、彭木木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作者: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