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开课:陌上

学生层次:零基础

编写人:无颜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和服务学科。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与发展音乐听觉为中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音高组织听辨、节拍节奏、各种视唱、听写与听觉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使其能掌握音乐的诸多要素。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发展和提高对音乐的敏锐反映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及快速读谱、准确演唱的视唱能力,以便准确、充分、深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提高音乐修养的目的,为专业学习与成才打好基础。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C大调(高音谱表)

2、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3、听辩2/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教学要点:C大调识谱训练。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集体授课,采用个别提问与小组提问相结合的回课方式。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第二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

2、听辩单音、旋律音程

3、听辩3/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单音。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的时值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F谱表(低音谱表)

2、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奏

3、听辩4/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低音谱表。

教学要点:节奏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听辨出多种不同的节奏型。(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示范法、举例法,采取多听、多唱、多练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节拍节奏的感知能力。

第四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曲目

2、听辩带升降号的单音、音群

3、听辩3/8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并演唱出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三个音、五个音一组的音群。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范唱法、对比法,采取2/4、3/4、4/4、3/8拍子曲子相结合听辨的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第五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三连音、多种复杂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

2、听辩和声音程

3、听辩6/8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三连音的节奏,并区别于多种其他节奏型。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音程。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演唱多种复杂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的视唱曲目。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对比法,采取多种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

第六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弱起节奏曲目

2、练习视唱中的同音连线、呼吸、强弱

3、听辩2/2 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弱起节奏的概念及几种形式。

教学要点:视唱中的呼吸及强弱的处理。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完成各种视唱曲目。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举例法,采取细致处理及练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视唱曲的各种情感。

第七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a小调曲目

2、听写2/4、3/4、4/4拍子的单声部旋律

3、听辩大调式和小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小调视唱曲目,并了解其与大调的区别。

教学要点:旋律听写。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小调色彩视唱曲目的情感。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采取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第八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一个升号调曲目(G大调)

2、听写3/8、6/8、2/2拍子节奏及旋律

3、听辩乐曲基本特征

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G大调曲目。

教学要点:节奏及旋律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种唱名法。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采取两种唱名法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两种唱名法的熟练程度。

第九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一个降号调曲目(F大调)

2、听辩和弦(原位及转位)

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F大调曲目。

教学要点:和弦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更熟练两种唱名法的演唱。(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讲授法、范唱法,采取两种唱名法对比练习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两种唱名法的熟练程度。

第十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两个升降号曲目

2、听写单音、音群、节奏、单声部旋律、音程、和弦

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式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D大调、bB大调的视唱曲目。

教学要点:调式听辨。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此门课学习,培养学生视谱记唱能力,在音高、节奏、情感等方面达到要求的标准。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通过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发展其音乐听辨能力,积累和丰富音乐词汇,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三、学时分配建议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教材

(一)推荐选用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作者:赵玮、彭木木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作者: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年江西音乐统考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2013年江西音乐统考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视唱练耳》考试大纲(报考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专业的考生必考科目) 1.目的:视唱练耳考试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记忆力的测试来检验考生的音乐素质,鉴定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听觉条件。力求公平、公正、科学地选拔音乐人才。 2.内容与范围 (1)练耳部分(在笔试中进行) ①听音部分 A.单音听写和音组听写:a.音域在小字组至小字三组范围;b.单音听写一条不超过十个音,音组听写一组不超过五个音;c.用五线谱高音谱表或低音谱表记谱。 B.和声音程性质听辨、和声音程音高听写、和声音程连接:a.和声音程性质听辨范围为单音程;b.和声音程音高听写,音高范围为小字一组至小字二组;c.音高听写,用五线谱高音谱表记谱。 C.柱式和弦性质听辨:a.四种结构的三和弦及其转位;b.常见的四种七和弦及转位。 D.节奏听写:a.2/4、3/4拍;b.常用节奏,局部可涉及较复杂节奏;c.长度为四到十小节之间;d.简谱、五线谱记写均可。 E.旋律听写:a.音域a-c3;b.2/4、3/4拍;c.常用调性中的大、小调及民族调式旋律;d.常用节奏;e.长度为四到十小节之间;f.简谱、五线谱记写均可。 ②模唱部分(采用面试形式) A.单音及音组模唱:a.音域a-g2;b.音组不超过五个音。 B.和声音程模唱:a.音域a-g2;b.音程性质为单音程。 C.柱式和弦模唱:a.音域a-g2;b.和弦性质为四种三和弦及其转位、四种常用的七和弦及其转位。 D.节奏模唱:a.常用节奏;b.长度为3-7小节。 E.旋律模唱:a.音域a-g2;b.常用节奏;c.长度为3-8小节。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音乐各学科和学习各种乐器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基础乐理”顾名思义,讲的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和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和听辨能力。 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练耳的训练注意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

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3、把理论与实际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乐理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融为一体。 理论与实际的练习结合,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的教学设计方式。《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和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版)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学习的目的和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集体课、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和个体(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训练和指导)教学三种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视唱练耳1 1. 视唱: ⑴一升以内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四二、四三、四四、八三拍子 ⑶常用的音乐记号。(速度、力度、装饰音) 基本要求:视唱要学习高低音谱表,选用首调与固定调两种唱名法,视唱是必须用手划指挥图示,以起到指挥视唱和组织节奏的作用。掌握一般的节奏(弱起、简单的切分节奏)、 及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 2.听觉分析: ⑴音程听辨:听辩自然单音程(纯一度、纯八度、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 小六度、大小七度) ⑵和弦听辨:大小三和弦原位,转位进行 基本要求:熟悉各种音程、和弦的结构;听辩所学自然音程及和弦的性质;构唱、模唱、听辩其音高;听辨包括以上和弦的调内和弦连接。 3.音乐听写: ⑴节奏组合的练习 ⑵曲调听写:8小节左右的单声部曲调听写(C大调、a小调、G大调、e小调及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良好的音乐听写能力,要强调书写的规范化,听写单声部的基本节奏,掌握各种常用的节奏型,发展速度感、节拍感和正确领悟音值的相互关系。培养调性感、音级 感 视唱练耳2 1.视唱: ⑴一降两升内的各种调式的单声部视唱。 ⑵八六拍子 ⑶和声性的二声部的视唱。 基本要求:良好的视唱能力,在演唱曲谱中能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并有一定的表现力,掌握较复杂的节奏(三连音、较复杂的切分节奏)。 2.听觉分析: ⑴音程听辨;自然音程(增四、减五度)及复音程。 ⑵和弦听辨:听辨增减三和弦及大小七和弦 ⑶听辨包括以上和弦的调内和弦连接进行。 基本要求:良好的和声听辩能力,构唱、听辩、听记加入变化音级的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 构唱分解及柱式的各种三和弦,从音色上对音程、和弦进行听辩训练。 3.音乐听写: ⑴节奏组合的练习(二声部节奏的练习) ⑵八小节左右的单声部曲调听写。(F大调、d小调、D大调、b小调、及两升以内的民族调 式) 基本要求:能用正确的记谱法记录出各种节奏;强化视觉、听觉和记忆的联系,会打一般的二声部节奏;曲调的听记过程中可以用首调的思维,但必须熟练的移到所 指定的调式内。 视唱练耳3

《视唱练耳》学前课程标准

《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6084 建议课时数:64课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教育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 后继课程:声乐基础,钢琴与伴奏,合唱与指挥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学前教育正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把它列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以视唱练耳的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识谱能力。 (一)课程性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视唱练耳就是训练学生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是学习专业音乐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作为音乐这一大门类的学习,视唱练耳教程是必不可少的,是最基本的一门课程,为以后学习钢琴,舞蹈,声乐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门课程共开设两个学期,每周2个课时。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丰富学生的乐感。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识谱能力,能够很好的把握好音准与节奏。为今后学习声乐,钢琴,合唱指挥等技能课打好基础。 (一)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视唱练耳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音准、节奏感和识谱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欣赏、分析、演唱或演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备幼儿教师音乐课的组织活动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集中授课与单个指导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 由于学前专业的同学对这门课程零基础,没有经过任何的音乐培训。所以第一学期主要安排学生学会认识五线谱和简谱,一些基本节奏型如2/4,3/4,4/4拍子,视唱中主要侧重一些C 大调,a 小调以及一个升号的视唱曲目;练耳主要听记一下单音,旋律音程以及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第二学期主要侧重学生多方面的培养,前面一学期打下了基础,这一学期在视唱中会接触到一升一降和两升两降以及带有变化音的的曲目。节奏方面加入了3/8,6/8等拍子和旋律的模大与听记,多声部的视唱。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学前专业总学时89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就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音乐基础知识,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声乐,舞蹈,钢琴,手风琴,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相关姐妹学科有理论上的运用与帮助 二、基本要求 1,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 2,使学生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 3,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并重视音乐注意力与记忆的训练 4,培养学生听记谱的能力与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 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瞧谱,会打节奏。 (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就是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二就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相关音乐知识在实践中的结合,要熟悉运用 课程的难点就是:对一些定理与相关内容的把握,运用到实际中的操作,比如节奏的训练,音高音准的把握,瞧谱的能力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及其记谱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初步了解音的产生,知道基本音级与音区位置,要求熟悉记谱法对象与内容;能熟悉七个音级的唱法。 第一节:音 音的产生及其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及其唱名法,半音,全音,变化音。 第二节记谱法 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视唱与练耳: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记号,简单节奏练习法、 第二章节奏 学习目的与要求:

(完整版)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 教学内容: 1. 视唱:C自然大调2~3度音程练习 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教学目标: 1. 准确的演唱C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 了解C大调音阶2至3度之内的音程的音高结构。 3. 具备基本的节奏感。 4. 具有良好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5. 掌握5度以内的单音听记,以及旋律音程的听记。 6. 掌握基本节奏的听记能力,以及音程的性质的分辨能力。教学重点: 1. C大调音阶视唱。 2. 音程的听记。 教学方法: 感受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 钢琴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做几个小测验,检测一下新生的程度。

1. 弹一组单音让学生齐唱出唱名(C大调音阶以内) 例1. 2. 在黑板上写一组4小结左右的旋律让学生视唱。(以C大调为主) 例2. 3. 让学生模唱一组3小结左右的节奏,测试他们的节奏模唱能力。例3. 三.测验结果。 四.开始授课,内容: 1. 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 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 翻开课本第3页,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 例4. 4. 课间休息 5. 抽查个别学生的C大调音阶,并要求他视唱出“二度音程” 6. 大家齐唱“二度音程” 7. 点个别学生视唱“三度音程”,然后大家齐唱。 8. 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4页1至4条。 9. 让大家将练习本拿出来听记单音(C大调以内) 例5. 10. 教师分别弹大小两组音程让学生熟悉大小音程的音响。

11. 尝试让学生听辩课本151页的第一题里的音程性质。 12. 给根音、冠音和音程性质让学生构唱。 13. 节奏练习。(可用音符或хх来表示) 14. 旋律练习。要求拍子音符、时值、准确。 15. 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合唱“二声部视唱”可先分声部唱再合。 五.布置作业: 1. 复习本次课的所有内容,下次抽查。 2. 课本“二度、三度音程综合练习,节奏练习唱熟。 3. 练习C大调单音音程性质的听辩。 4. 每人分别编写2/4、3/4、4/4的节奏各2条。 5. 背唱标准音。 六.小结 回顾本次课的全部内容,简单的温故知新。

《中外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考试大纲14页

2019年武汉音乐学院普通本科《中外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编辑:沙漏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时间:2019-11-30 14:54 一、音乐作品欣赏与介绍 (一)中国 1、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赞歌》、《酒歌》(藏族)、《玛依拉》、《跳月歌》、《天作》(选自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唐诗三首》、抒情诗《水调歌头》、《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满怀深情望北京》(影片《创业》插曲)、《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枉凝眉》、《老忠叔敲钟报警》(选自电影《地道战》)、《胡笳吟》(古琴弦歌合唱套曲节选)、《嘎达梅林》、《平水号子》(选自《川江船夫号子》)※、《赶牲灵》、《赶马调》、《茉莉花》(江苏)※、《天乌乌》、《小白菜》※、《沂蒙山小调》※、《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蝉虫唱得好》、《祖国颂》※、《长城谣》※、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故事片《红日》)、《大闹天宫》(动画片《大闹天宫》配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连歌》、《铁蹄下的歌女》、《渔阳鼙鼓动地来》(选自清唱剧《长恨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歌》、《思念》、《天堂》、《黄孩子》、《让世界充满爱》、《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2、戏曲与曲艺 《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选自京剧《打渔杀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选自豫剧《朝阳沟》)、《满工对唱》(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自豫剧《花木兰》)※、《丑末寅初》(京韵大鼓)※、《新木兰辞》(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评弹)、《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京剧《沙家浜》)、《十八相送》(选自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选自京剧《红灯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选自京剧《沙家浜》)、《宝玉哭灵》(选自越剧《红楼梦》)、《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选自评剧《刘巧儿》)、《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没有眼泪,没有悲伤》(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紫藤花》(选自歌剧《伤逝》、《反弹琵琶》(选自舞剧《丝路花雨》)、《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及军民集体舞》(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山在虚无缥缈间》(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歌剧《白毛女》※、《黄河大合唱》※ 3、器乐 《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选曲※、《喜洋洋》、《孔雀东南飞》(古筝协奏曲)、《琵琶行》(琵琶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瑶族舞曲》(管弦乐)、《彝族舞曲》、《荫中鸟》、《空山鸟语》)、《顶嘴》、《涛声》(选自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观花山壁画有感》(高胡、钢琴与打击乐)、《蜜蜂过江》(选自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第二乐章)、《嘎达梅林》(交响诗)※、《百年沧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作者:————————————————————————————————日期: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音乐各学科和学习各种乐器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基础乐理”顾名思义,讲的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和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和听辨能力。 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练耳的训练注意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特长班教学计划

音乐特长班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 二、主要课程:声乐、视钢琴、舞蹈、乐理、视唱练耳。 三、课程设置简况: 1、声乐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主要内容为: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发声的训练、中外歌曲演唱、艺术表现等。 2、钢琴 基本技术训练。弹奏的基本姿势、手指、手形、关节、腕、肘、大臂、小臂、肩身体的弹奏要求。识谱的基本知识、各种符号、术语。指法练习,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和弦练习。练琴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演奏方法,音乐的基本表达形式。断奏、连奏非连音。起呈转合,旋律线、高潮点、练习曲、中外乐曲、复调音乐、音乐的各种体裁、各种题材。 3、形体训练与舞蹈编排 形体训练由芭蕾基础训练的扶把动作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多风格组合的训练两大部分组成,任务和目的:1.克服学生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有一个正确的体形;2.训练音乐感,舞姿的准确、舒展。舞蹈编排:即“编舞技法”,激发学生在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的基础上,选择表现的题材,确定表现的主题,具体着手创作,把舞蹈要表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性格和情绪,以及段落结构、体裁、风格、形式,用准确、规范的形体动作加以表现。 4、视唱练耳 通过视唱、听辨等教学途径,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敏锐性和精确性,并积累音乐语汇,丰富音乐经验,促使学生在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5、乐理练耳 全称为“音乐理论基础”简称"乐理",包括读谱记谱以及和声、调试调性等内容,通过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用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高及乐谱的理解能力。教材以人民音乐出版社李重光著的《音乐理论基础》为主。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2006 学分:2分 总学时:132学时,其中,试唱学时:66学时;练耳学时:66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知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训练特点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实践性,因而现已成为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1、提高音乐素质 一个是“音乐感知力,”一个是“音乐鉴赏力”。音乐感知力包括“音高感”(或称“音准感”)、“音长感”(或称“节奏感”)、“音强感”(或称“力度感”、“节拍感”)、“音色感”包括:a、由于不同乐器、不同人声、不同音区的差异,演奏场所的变动,以及演奏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音的自然色彩”。b、由于不同音程,不同和弦所发出的相异的“音的艺术色彩”,“调性感”(乐曲的调式和调高),“多声思维感”(和声、复调、织体),“结构感”(乐曲的句式、段式和曲式)和“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包括音乐形式和题裁、风格和审美情趣等。 2、发展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力的发展,对每一个音乐学习者都是很重要的。无论是表演、创作、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很难进行工作的。 3、培养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 音乐在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方面,是有其独特功能的。培养创造意识,也是把教学方法从填鸭式往启发式转轨的良方。教材的丰富性,教法的多样化,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思考讨论评议相结合,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开拓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24学时)要求熟悉掌握音乐内容的基本要求。(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音准、和弦、力度、速度等) 1、调式调性: C大调a自然小调C宫系统五声调式 G大调e小调G宫系统五声调式 2、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型节奏 4/4拍与常规节奏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 非常规节奏(切分节奏)3/8拍常规节奏型的识别与应用 切分音的变化与组合 3、音程: 大小二度音程大小三度音程 纯四、纯五度音程,纯一、纯八度音程 4、和弦: 大、小、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 5、曲式: 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通节歌形式,旋律发展的方法 6、视唱:音长感和音强感练习,音高感和音色感练习 1、音程练习2、音阶练习3、和弦练习 第二学期包括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36学时)要求采用首调和固定调两种唱法同时进行训练 1、调式调性: 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 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 2、拍子与节奏: a、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 b、弱起拍及其应用 c、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 d、三连音节奏 e、6/8拍子f、含延音线时值的复拍子及其节奏识别 3、音程: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范文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视唱练耳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绪论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第七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 3、和声性旋律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 )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学前专业总学时 89 学时; (三 )课程的性质 ,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是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 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 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音乐基础知识, 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声乐, 舞蹈, 钢琴, 手风琴, 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相关姐妹学科有理论上的运用和帮助 二、基本要求 1,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 2,使学生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 3,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并重视音乐注意力与记忆的训 练 4,培养学生听记谱的能力和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 (一 )课程基本要求 :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 : 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 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看谱,会打节 奏。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 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相关音乐知识在实践 中的结合,要熟悉运用 课程的难点是:对一些定理和相关内容的把握,运用到实际中的操作,比如节奏的训 练,音高音准的把握,看谱的能力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及其记谱法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 初步了解音的产生, 知道基本音级和音区位置, 要求熟悉记谱法对象和内容 ;能熟悉七 个音级的唱法。 第一节:音 音的产生及其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及其唱名法,半音,全音, 变化音。 第二节 记谱法 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视唱与练耳: 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记号,简单节奏练习法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初步了解音乐中的拍子,节奏。让学生习惯看低音谱号的音符及熟悉节奏的把握,学 会击拍。 课程内容 : 第一节 节奏,节拍,拍子的种类。 第二节 切分音,弱起小节,连音符 Ayr ―r? 第二章 节奏

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Music theory and ear-training 学时数:4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科) 学分数:3执笔人:万丹 编写日期:2017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经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一升一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以钢琴为主要教具练习视唱,同时以五线谱本作为课堂习题,增加学生的理解,将薄弱部分及时处理。 作业方面: 《基本乐理》作业以书面为主,以达到掌握音的分组、和弦的构造与转位,正确辨别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为目的。 《视唱》掌握C调、F调、G调的首调和固定调视唱,同时辅以少量简谱视唱。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现场抽唱和笔试,现场抽唱主要考查学生的音准及节奏的视唱水平,了解学生对各类调视唱的熟练程度。笔试在题型上采取以主观试题为主,客观试题为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程度。《基本乐理》:闭卷书面的形式。内容:音的分组装饰音和弦的构造与转位调式。(笔试)《视唱》:单人抽唱所学的所有旋律,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听记单音、(单人抽唱)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成绩进行评分。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讲音的高度与记谱法(8课时) 教学内容:1、音乐绪论,音的产生与类别、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2、基本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 3、音的分组音域、音区,变音及变音记号,自然半音、全音、与变化半音、全音。 4、等音、国际标准音。 5、听辨音的高低(两音一组)视唱1-15条,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及2/4拍旋律。

视唱练耳教案(1)

视唱练耳教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视唱练耳教案 教学内容: 1. 视唱:C自然大调2~3度音程练习 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教学目标: 1. 准确的演唱C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 了解C大调音阶2至3度之内的音程的音高结构。 3. 具备基本的节奏感。 4. 掌握5度以内的单音听记,以及旋律音程的听记。 5. 掌握基本节奏的听记能力,以及音程的性质的分辨能力。教学重点: 1. C大调音阶视唱。 2. 音程的听记。 教学方法: 感受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

钢琴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做几个小测验,检测一下新生的程度。 1. 弹一组单音让学生齐唱出唱名(C大调音阶以内) 例1. 2. 在黑板上写一组4小结左右的旋律让学生视唱。(以C大调为主) 例2. 3. 让学生模唱一组3小结左右的节奏,测试他们的节奏模唱能力。例3. 三.测验结果。 四.开始授课,内容: 1. 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 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 翻开课本第3页,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例 4.

4. 课间休息 5. 抽查个别学生的C大调音阶,并要求他视唱出“二度音程” 6. 大家齐唱“二度音程” 7. 点个别学生视唱“三度音程”,然后大家齐唱。 8. 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4页1至4条。 9. 让大家将练习本拿出来听记单音(C大调以内) 例5. 10. 教师分别弹大小两组音程让学生熟悉大小音程的音响。 11. 尝试让学生听辩课本151页的第一题里的音程性质。 12. 给根音、冠音和音程性质让学生构唱。 13. 节奏练习。(可用音符或хх来表示) 14. 旋律练习。要求拍子音符、时值、准确。 15. 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合唱“二声部视唱”可先分声部唱再合。 五.布置作业:

847-《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视唱练耳 二、参考书目: 《简明视唱练耳教程》孙虹、范建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乐理与视唱练耳》陈雅光,人民音乐出版社。 《视唱练耳教程》何惠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唱基础教程》冯往前,湖南文艺出版社。 三、视唱听音满分100分,其中视唱部分30分,听音部分70分。 四、考生应熟练掌握的内容及要求: (一)视唱部分 内容: 1.三个升号调视唱,包括A宫系统调、A大调、#f小调; 2.三个降号调视唱,包括bE宫系统调、bE大调、c小调; 3.四个升号调视唱,包括E宫系统调、E大调、#c小调 4.四个降号调视唱,包括bA宫系统调、bA大调、f小调; 5.混合拍子(四五拍、四七拍、八五拍、八七拍)及变换拍子; 6.二声部视唱。 要求: 能熟练、准确地完成四升四降以内单声部和二声部视唱练习。着重考查:1.视谱的熟练程度; 2.音高及节奏的准确性; 3.划拍及分句的准确性; 4.二声部视唱的配合能力。 (二)听音部分 内容: 1.四升四降调号以内单声部旋律的听唱和听记: 各种不同的调式; 较为复杂的节奏; 长度不少于小节。 2.简易的二声部旋律听写; 以和声性二声部为主; 长度为4-8小节。 要求: 能听唱和记写四升四降以内单声部旋律和简易的二声部旋律。着重考查:1.根据标准音,判断调和调式的准确性; 2.判断节拍准确性; 3.记忆和记写旋律的准确性; 4.记写节奏的准确性; 5.二声部旋律的听写能力。

《音乐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声乐 二、参考书目: 高师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1、2、3、4》,徐朗,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师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1、2、3、》,徐朗,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教学曲库》,储声宏等,人民音乐出版社。 《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7 霍立,李静玉,霍平,金城,辽宁人民出版社。 《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三、主要考核声乐表演展示100分制 四、考试曲目及要求: 内容: 男高音 A组(中国作品)B组(外国作品) 1.嘉陵江上1.小夜曲(舒伯特) 2.叫我如何不想她2.小夜曲(托斯蒂) 3.想亲娘3.绿树成荫 4.故乡4.重归苏莲托 5.在银色月光下5.理想佳人 6.祖国慈祥的母亲6.三套车 7.多情的土地 8.小河淌水 9.草原之夜 女高音 A组(中国作品)B组(外国作品) 1.故乡1.小夜曲(舒伯特) 2.玫瑰三愿2.小夜曲(古诺) 3.在银色的月光下3.西班牙女郎 4.松花江上4.美妙时刻将来临 5.我爱你,中国5.我亲爱的爸爸 6.黄水谣 7.高天上流云 8.父老乡亲 9.母亲河 男中低音 A组(中国作品)B组(外国作品) 1.松花江上1.致音乐 2.叫我如何不想她2.小夜曲 3.我的祖国妈妈3.在这幽暗的坟墓里 4.中国的土地4.绿树成荫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 乐理视唱练耳是以训练学生的视唱技能、音乐听觉、音乐素质为主导,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为目的,指导学生全面学习音乐基本理论。本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乐理视唱练耳教学,通过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教学整体框架。 一、课程性质 1.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五线谱乐理的基本知识,感知音的特性、节拍、节奏,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形成审美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整体框架。对教学目标、动作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指导方法等进行研究与总结,并形成较为全面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理论。 4.激发学生对乐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审美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理论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使学生能够将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融为一体。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视唱练耳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技能,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应充分发挥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规律相适应,以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方面的教育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三个方面的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实施情感方面的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136学时(其中讲授120学时,习作讨论8学时,其它实践8学时) 后续课程:和声学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师范类)基础课程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师范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教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理论知识经常联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理应用能力,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 3、学习中不但加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师能”培养训练。

绪论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2、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3、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音的性质、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变音)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泛音和和各种律制,掌握高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的产生、类别、性质。 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音名、唱名。 3、记谱法、谱号、谱表、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4、变音与记号、自然与变化半(全)音、等音。 5、泛音、国际标准音、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视唱练耳: 1、高音谱表(G谱表)、C自然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高音谱表(G谱表)、a自然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3、2/ 4、3/4、4/4拍子。 4、简单节奏模唱及听写。 第二章音的长短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符。 2、休止符。

#《中外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2012年武汉音乐学院普通本科《中外音乐基础知识》测试大纲 编辑:沙漏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时间:2011-11-30 14:54 一、音乐作品欣赏和介绍 (一)中国 1、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赞歌》、《酒歌》(藏族)、《玛依拉》、《跳月歌》、《天作》(选自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唐诗三首》、抒情诗《水调歌头》、《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满怀深情望北京》(影片《创业》插曲)、《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枉凝眉》、《老忠叔敲钟报警》(选自电影《地道战》)、《胡笳吟》(古琴弦歌合唱套曲节选)、《嘎达梅林》、《平水号子》(选自《川江船夫号子》)※、《赶牲灵》、《赶马调》、《茉莉花》(江苏)※、《天乌乌》、《小白菜》※、《沂蒙山小调》※、《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蝉虫唱得好》、《祖国颂》※、《长城谣》※、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故事片《红日》)、《大闹天宫》(动画片《大闹天宫》配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连歌》、《铁蹄下的歌女》、《渔阳鼙鼓动地来》(选自清唱剧《长恨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歌》、《思念》、《天堂》、《黄孩子》、《让世界充满爱》、《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2、戏曲和曲艺 《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选自京剧《打渔杀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选自豫剧《朝阳沟》)、《满工对唱》(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自豫剧《花木兰》)※、《丑末寅初》(京韵大鼓)※、《新木兰辞》(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评弹)、《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京剧《沙家浜》)、《十八相送》(选自越剧《梁山伯和祝英台》)※、《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选自京剧《红灯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选自京剧《沙家浜》)、《宝玉哭灵》(选自越剧《红楼梦》)、《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选自评剧《刘巧儿》)、《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没有眼泪,没有悲伤》(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紫藤花》(选自歌剧《伤逝》、《反弹琵琶》(选自舞剧《丝路花雨》)、《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及军民集体舞》(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山在虚无缥缈间》(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歌剧《白毛女》※、《黄河大合唱》※ 3、器乐 《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选曲※、《喜洋洋》、《孔雀东南飞》(古筝协奏曲)、《琵琶行》(琵琶小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瑶族舞曲》(管弦乐)、《彝族舞曲》、《荫中鸟》、《空山鸟语》)、《顶嘴》、《涛声》(选自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观花山壁画有感》(高胡、钢琴和打击乐)、《蜜蜂过江》(选自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第二乐章)、《嘎达梅林》(交响诗)※、《百年沧

视唱学期教学计划

视唱学期教学计划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而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具有表现力。节奏训练先行,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视唱练耳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 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绪论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