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页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能力的实证研究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目录摘要 (1)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现状 (3)2.1 国外研究现状: (3)2.2 国内研究现状: (3)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三、创新之处及指标选择 (5)3.1 创新之处 (5)3.2 指标的选择 (6)四、BRT运营能力模型探究 (7)4.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7)4.1.1建立模型 (7)4.1.2 统计意义检验 (8)4.1.3经济意义检验 (9)4.1.4 多重共线性检验 (9)4.1.5 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0)4.1.6 模型的不足 (11)4.2 逐步回归模型 (11)4.2.1 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 (11)4.2.2 逐步回归 (12)4.2.3 模型的结论 (13)4.2.4模型的不足 (13)五、基于主成分回归的计量模型 (14)5.1 主成分回归方法论 (14)5.1.1 主成分回归概念 (14)5.1.2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14)5.2 建立模型 (16)5.3 统计意义检验 (20)5.4 还原一般回归方程 (20)5.5模型总结 (20)5.6高峰时期平均运营车速的计量模型分析 (22)5.7模型总结 (22)六、结论及建议 (24)参考文献 (26)摘要快速公交系统(BRT)以其快速、高效、高容等特点受到诸多城市的青睐,因而将其作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革新性方案。
同时能够对一个系统的质量好坏进行评价也是必要的环节。
BRT系统的运营速度和载客量对BRT系统运营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
同时,由于BRT系统处于高峰时段的运行状态是评价BRT系统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于是我们通过对全国已建设好BRT系统的城市高峰载客量和高峰平均运营车速进行实证性研究,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与这两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
最后利用得到的主成分线性回归方程不仅可以了解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还可以了解各个BRT系统的高峰载客量和平均车速,从而为已建设好的BRT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为即将建设BRT系统的城市提供参考。
国内外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发展的概况

自1974年巴西库里蒂巴市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线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虽然小汽车私人拥有率非常高,并且已有轨道交通系统,但是根据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城市土地规划以及城市的财政状况,快速公交系统仍有成功的推广。
1、亚洲:北京、杭州、伊斯坦布尔、名古屋、大坂、台北、大连、常州、郑州、济南、合肥、昆明、厦门、重庆;2、欧洲:布拉德福德(Bradford),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艾恩德霍芬(Eindhoven),埃森(Essen),伊普斯威奇(Ipswich),利兹(Leeds),南锡(Nancy),鲁昂(Rouen)、兰考(Runcorn);3、拉丁美洲: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波哥大(Bogota),坎皮纳斯(Campinas),库里蒂巴(Curitiba),戈西尼亚,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基多(Quito),累西腓(Recife),圣保罗(Sao Paulo);4、北美洲:渥太华,匹兹堡,西雅图,洛杉矶,火奴鲁鲁(檀香山),奥兰多(Orlando),迈阿密,温哥华,波士顿、纽约、克里夫兰(Cleveland)、哈特福德(Hartford)、尤金(Eugene);5-大洋洲:布里斯班,阿德莱德(Adelaide)、悉尼。
采用高架桥专用道形式(类似于高架桥):澳大利亚布里斯本BRT,日本大阪BRT,中国厦门BRT。
采用地下专用道形式(类似与地铁):美国波士顿、西雅图BRT。
公交专用道的进一步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平面”公交专用道最终必须穿过信号控制的路口,从而大大减少整个系统潜在的通行能力。
“立体”公交专用道的建造完全隔离于其他车道从而避免了上述冲突。
高架桥、桥下通道以及隧道是立体隔离的几种选择。
实际上在西雅图和波士顿等城市,隧道的采用已使“地面上的地铁”与快速公交系统不再是一个词。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公交系统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
因此,引入快速公交系统(BRT)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BRT系统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实施BRT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BRT系统定义及特点BRT系统(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以公交车为主要运营工具,通过专用道路或者车道、优先通行权以及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等手段,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BRT系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用道路或者车道:BRT系统通常会为公交车辆设置专用道路或者车道,确保公交车辆能够快速通行,避免受到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
2. 快速通行权:BRT系统为公交车辆提供快速通行的优先权,例如设置信号优先控制,确保公交车辆在路口能够优先通过,减少停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3. 高频度服务:BRT系统通常会提供高频度的公交服务,确保乘客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搭乘公交车,减少等待时间。
4. 舒适的车辆和站点:BRT系统通常会配置宽敞、舒适的公交车辆,并设置有遮阳、防雨设施的车站,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5. 一体化的票务系统:BRT系统通常会实施一体化的票务系统,例如电子支付、刷卡等方式,方便乘客购票和乘车。
三、BRT系统的优势BRT系统相比传统的公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专用道路和快速通行权的设置,BRT系统能够减少公交车辆的行驶时间和停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2. 缓解交通拥堵:BRT系统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提高乘客出行体验:BRT系统配置舒适的车辆和站点,提供高频度的公交服务,乘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4. 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BRT系统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快速公交(BRT)简介

快速公交(BRT)简介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特点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交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组成部分:专用路权: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
先进的车辆: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
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
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定位、实时营运信息、交通信号优先、先进车辆调度,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平。
为什么要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由于机动车发展过快,导致能源紧缺、能源价格昂贵,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环境恶化,快速公交系统被国际公认是应对上述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
世界上交通拥堵状况严重的城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正在纷纷实施快速公交系统。
一个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并重。
发展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可以顺应以上两点需要。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与服务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在基本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从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线定站服务车辆(渡轮)按固定线路运行(航行),沿线设有固定的站点。
行车班次(或航行时刻)按调度计划执行。
在线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站站停靠的慢车、跨站停靠的大站快车等。
(2)定线不定站服务点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营服务但不设固定站点或仅设临时性站点,乘客可以在沿线任意地点要求上下车,乘用比铰方便。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很快的小型公共汽车多数属于这一类。
(3)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出租汽车服务,其运行线路与乘客上下车地点均不固定,除电话叫车、营业站点要车外,还可在街道上扬手招车。
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1)公共汽车(2)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4)地下铁道(5)出租汽车(6)快速有轨电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由于小汽车泛滥成灾,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于是从技术上寻求对有轨电车的改造,并使之与火车嫁接,从而出现了具有地铁优点而又比地铁投资少、工程量小、施工期短、运行经济的快速有轨电车。
这种新型的快速有轨电车可以在地面专用轨道上行驶,因通行无阻使它的运行准点程度极高。
它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又称“轻轨交通”。
(7)城市轮渡与索道轮渡与索道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起着联结两岸过渡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被分割区域得以沟通,在没有现代化桥梁和水底隧道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杭州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是杭州市政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能力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系统自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成为了杭州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的服务。
一、快速公交系统的概述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是以大容量、高速度、安全、舒适为主要特点的公共交通系统。
该系统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各个方向,涵盖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和客流集散区域。
快速公交系统由快速公交车、公交车站、公交专用道和智能交通系统等组成。
二、快速公交系统的优势1、快速:快速公交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车辆和道路设施,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更短的间隔时间运行,从而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2、舒适:快速公交系统的车辆内部宽敞、舒适,配备了空调、电视、饮水机等设施,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3、安全:快速公交系统的车辆和道路设施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能够确保乘客的安全。
4、环保:快速公交系统采用了清洁能源,如电力、天然气等,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5、经济: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
三、快速公交系统的不足之处1、建设成本高: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建设周期长,对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2、运营成本高:快速公交系统的车辆和道路设施都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3、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冲击: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可能会对其他交通方式产生冲击,如私人汽车、出租车等,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协调。
四、对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议1、加强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快速公交系统的宣传,提高市民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2、增加线路覆盖面:在保证线路安全、顺畅的前提下,增加线路覆盖面,扩大服务范围,满足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
3、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快速公交“整合式”运营模式分析——以杭州市B1线为例

反对建设 B T的意见 ,往往是基于其 “ R 过多占用道路 资源 、影响其他车辆 行驶 ”而提 出的 ,矛盾直接来源于
B T同 常 规 公 交 、社 会 车 辆 的 关 系 是 “ 作 ” 还 是 “ R 协 对
e ln n 1 n d t n ay e h e sb ly fisi plme d ao g Li eB ,a he a l z st e fa i ii o t m e n- n t
:
旦 坚 【 gU i r 堡 ( n es ) n V
104 , h a 2 ei ra ni en ei dR sa h nt t B On 007C i ) 04C i ; . i gUbnE g er g s na eer st e ei 103, h a 0 n Bj n n i D gn cI i , u g n
维普资讯
一 文章编号: 62 52 (0 8 0 . 6 —4 17 —3 8 2 0 】30 3 0 0
城市 交通 U b n rnp ro C i ra asot f h a T n 第 6 第 3 2 0 年 5 V l N 。Ma 0 8 卷 期 08 月 o o 6 3 y2 0
议 引入 的线路 条数 不 宜太 多, 并提 出减 小影 响 的相 关措 施 。
Abs a t: I i h no e l ha BRT hils oc up o u h t c r t s p e m na t t ve ce c y t o m c
B T的成功运营也并非易事 ,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 中就遇 R
到 了来 自各 个 方面 的 困难 和 阻碍 ,决 策 者 、管理 者 和设 计 者 都承 担着 很 大 的压力 。
杭州的交通状况如何如何最便捷出行

杭州的交通状况如何如何最便捷出行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是一个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杭州的交通状况也日益复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杭州的交通状况,并为您提供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一、杭州的交通现状1、道路交通杭州的道路网络在不断完善和扩展,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交通拥堵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主要干道和交通枢纽往往车流量巨大,行车速度缓慢。
2、公共交通杭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有轨电车等。
地铁网络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在高峰时段,地铁车厢内也会较为拥挤。
公交车线路覆盖广泛,但部分线路的运营时间和频率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乘客的需求。
3、非机动车交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在杭州是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
杭州设立了许多非机动车道,为骑行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但在一些繁忙路段,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混行现象仍然存在,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4、交通管理杭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如限行、限购、智能交通系统等,以缓解交通拥堵。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二、最便捷的出行方式1、地铁出行地铁是杭州目前最快捷、准点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截至目前,杭州已经开通了多条地铁线路,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
在规划出行路线时,优先选择地铁可以大大减少路上的时间。
您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地铁站内的线路图了解地铁的运行时间、站点和换乘信息。
同时,注意避开高峰时段,以获得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2、公交车出行公交车虽然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但对于一些地铁无法直达的区域,公交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您可以通过公交实时查询应用程序,了解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合理安排出行。
此外,杭州还推出了一些快速公交线路和定制公交线路,为乘客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服务。
3、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如果您的出行距离较短,或者目的地附近交通拥堵,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四)一期工程建设情况
oB1线一期工程全程为28公里,共建成13对中途站,1个停 保场,3个始发站,平均站距为2公里。 o运行方式采用路侧公交专用道行驶,右侧开门,侧式站台。 o线路开通后根据市民和下沙开发区政府要求,中途站增加 到15对。 o投资1.5亿,由财政从城建资金中拨付。
70岁以上老人、伤残军人、盲人、离休干部、现役军 人等均可凭有效乘车凭证免费乘车。充分体现了快速公交 的大众性、普惠性、公益性、便利性。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8、工程建设机制
o市委书记亲自过问,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重点联系分工, 分管副市长亲自抓。
o建立由市建委牵头,规划、城管、物价、交警、绿化等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来自交通——首 页3、侧式站台
B1线采用侧式站台, 站台宽度3至5米,长度 45至60米,平面高度为 32厘米。 站台设置付费区和候 车区。 站台采用封闭式扶栏 隔离,与城市和道路景 观相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4、大容量车辆配置
B1线配置48辆红色低地板全承载新型大容量城市公交 客车,采用德国尼奥普兰技术,车长18米,额定载员160人。
等单位,以及相关区政府和设计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
度,以例会形式实现决策和协调管理。
o建委朱金坤主任主持召开了15次工作例会,各类专 题协调会议召开过数十次。
市公交集团作为建设主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以 乘客乘车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了线路建设的服务品质和公 交运营服务管理水平,培育了一支能干大工程的管理队伍。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二、营运情况及成效评估
(2006年4月26日—2007年4月26)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1、客流情况
o第1个月:日均客流量3.8万人次,最高日达到5.5万人次; 高峰小时进站客流达到9000人次;最大站点(武林广场) 日进出客流各达到6000人次以上。 o第12个月:日均客流4.52万人次,日最高客流量7.3万人次, 站点最大日进站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高峰小时断面通过 量达到4200人次。前6个月B1线共运载乘客700万人次。全 年达到1606万人次。
该车还配置了先进的空气悬挂系统,德国“曼”欧Ⅲ排 放标准发动机,“琥珀拉”推动式铰接装置,“福依特” 自动变速器,送清风功能的“冷王”空调,以及ABS、 ASR和“依卡斯”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5、智能交通系统
B1线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中包括:
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优先系统、客运智能调度系统、 站台自动门系统、电子收费系统(AFC)、乘客信息服务 系统、场站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车载移动电视电话、网络 通信系统等。
实现公交优先通行、车辆动态监控和智能化调度、水 平登降、站内收费、导乘服务、光纤和无线传输的信息化。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6、线路优化
结合B1线的开通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先后停驶了8条公交线路,调整优化了10条线路,沿线
减少200余辆公交车。 开通了5条换乘接驳、1条错站停靠补充线、1路夜车线。 实行“同台免费换乘”等措施,有5条公交线路实现同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一、快速公交一号线建设情况
二、营运情况及成效评估
三、几点体会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一、快速公交一号线建设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一)设计建设基本理念
根据杭州道路实际,遵循城市有机更新的理 念,秉承尊重现实,最小干预的原则,参照国外 BRT相关技术标准,在既有城市道路上建设的快速 公交系统。
B1线全程共设置了18公 里的双向路侧公交专用道, 采用划线和分道器结合。
其中在城市中心区4.8 公 里范围内采用分道器隔离。 必要时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可 以互相借道行驶。
专用车道净宽3.5—4米, 最窄路段为3.2米(位于交 叉口进口道)。
•车道净宽3.5-4米 •分道器8*15*100公分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1、调度组织方式
B1线采用干线与区间相 结合的调度组织方式。 其中干线为黄龙公交站至 下沙高教东区,全程为28 公里。 区间为黄龙公交站至下沙 城,全程为23公里。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2、开放式、半开放式专用车道
台换乘(含B1线)。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7、线路票价
B1线实行全程一票制,票价为每人次4元。各类公交 IC卡均可使用。其中成人优惠A卡按票价的50%收费;学 生优惠B卡按票价的25%收费;D、T卡及各类卡的电子钱 包区按91%收费。
今后实现大范围同台免费换乘,实际票价将与现行公 交平均票价接轨。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二)线路概况
•
B1线是连接主城与下沙副城的城际快速公交干线。下沙副城
是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所在地,面积50多平方千米,
规划人口50万,现状人口约20多万;
•
沿线共有70余条公交线路与其相交和相叠,换乘十分方便。
PPT文档演模板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 市交通——首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交通——首 页
根据《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的意见》(建城[2004]38号),杭州市委、市 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 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 市委发[2004]34号文,正式提出建设快速公 交系统。
(三)基本设计指标
o线路全程28公里,规划设置23对中途停靠站,6个换 乘枢纽站,设计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2—25以上公里/ 小时。 o设置:开放式专用车道、信号优先、水平登降、站台 售票、站台闸机、站台门系统、智能交通等设施。 o最大设计客流15.7万人次/日,高峰客流运送能力为 9600人次/小时,线路最高配车为100辆18米铰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