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第十八章 歌剧艺术(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简介1.1 歌剧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歌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等。
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歌剧特点和代表作品。
1.2 歌剧的基本构成学习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剧情、角色、音乐、舞蹈和舞台设计等。
理解各构成要素在歌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章:歌剧角色的分类和表演技巧2.1 歌剧角色的分类学习歌剧中的不同角色类型,包括主角、配角、合唱团和儿童角色等。
了解各个角色类型的表演要求和技巧。
2.2 表演技巧的培养学习表演技巧,包括声乐技巧、表演表情、身体语言和角色塑造等。
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三章:歌剧音乐的欣赏3.1 歌剧音乐的种类和特点学习歌剧音乐的种类,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等。
理解不同种类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3.2 歌剧音乐的欣赏方法学习欣赏歌剧音乐的方法,包括关注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
分析经典歌剧作品的音乐特点,进行音乐欣赏实践。
第四章:经典歌剧作品的欣赏和研究4.1 意大利歌剧作品学习意大利经典歌剧作品,如《弄臣》、《茶花女》和《歌剧魅影》等。
分析作品的情节、角色和音乐特点,进行作品欣赏和研究。
4.2 德国歌剧作品学习德国经典歌剧作品,如《尼伯龙根的指环》和《魔笛》等。
分析作品的情节、角色和音乐特点,进行作品欣赏和研究。
第五章:当代歌剧作品的欣赏和研究5.1 当代歌剧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了解当代歌剧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包括现代题材、多媒体技术和创新表现形式等。
学习当代歌剧作品的欣赏方法和研究视角。
5.2 当代歌剧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实践欣赏和研究一部具体的当代歌剧作品,如《红楼梦》或《马向阳下乡记》等。
分析作品的情节、角色、音乐和舞台设计等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第六章:歌剧剧场的参观与体验6.1 歌剧剧场的建筑与历史了解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歌剧剧场建筑风格与特点,如巴黎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二十二章 流行音乐艺术(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代表人物和乐队: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猫王)、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 朋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和波普 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惠特妮•休斯顿
7.嘻哈音乐 嘻哈即“Hip-Hop”,意为“摇摆的屁股”,源自美国黑人社区,其渊源可 上溯至20世纪70年代。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
目录 第二十二章 流行音乐 艺术
一 流行音乐概述
二 中国流行音乐
三 欧美流行音乐
第一节 流行音乐概述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
定义: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 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乐曲和歌曲。
特征:形式短小、通俗,唱起来容易上口,听众不需要太多的专门知识与 技能,仅依靠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就能理解。
5.灵魂音乐 灵魂音乐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结合了节奏蓝调和福音音乐 的音乐流派。
特点:紧扣节奏、拍掌、即兴形体动作,是其重要特征。 独唱与伴唱之间的交流对唱、特别紧绷的发声,也是其主要特色。
作品欣赏:雷•查尔斯演唱的《I Got a Woman》。
6.摇滚乐 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廷 潘胡同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早期摇滚乐很多都是黑人节奏布鲁斯的翻唱版。
特点:早期的部分作品沿袭了美国流行歌曲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风格,具 有怀旧、感伤的情绪,但大部分歌曲是欢快、风趣、诙谐的情绪,歌词内容基 本上以爱情主题为主。
4.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最早称为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 国南方各州的农业地区。
特点: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 分类: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代表人物:早期约翰•丹佛、肯尼•罗杰斯、乔治•斯雀特、文斯•基尔、加思• 布鲁克斯、仙妮亚•唐恩 现在最当红的泰勒•斯威夫特等。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十九章 舞剧与音乐剧艺术(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整部音乐剧的乐曲非常优美动人,除去欢快的爵士型音乐,还有激烈的摇 滚、幽怨的布鲁斯以及高贵典雅且带有古典风味的古典流行音乐,在将近三个 小时演出中,共容纳了23首独创乐曲,随着剧情的推进,曲式氛围由主线爵士 音乐转接各种类型的音乐元素,形成主副曲相呼应的流畅式倾泻,带给观众无 尽的审美享受。
2. 《悲惨世界》
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勋伯格根据法国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悲惨世界》 改编而成,由卡麦隆•麦金托什担任制作人。全剧深刻地阐释了人类的理想追求: 正义、平等和人道主义。
内容:音乐剧《悲惨世界》以逃亡的冉•阿让与 警探沙威周旋,终其一生逃避追捕的故事为主线, 多侧面表现了冉•阿让舍己救人,给予苦难中的人们 以同情和友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史诗般地反映了19 世纪法国30年动荡历程中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人民大 众英勇抗争的业绩。
特点:在该剧中,韦伯很好地结合音乐、舞蹈以及舞美的艺术魅力,充分挖 掘了猫所具有的孤僻、冷淡却又多情,充满韧性与神秘感等特征,使得《猫》 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张力和吸引力。
亮点:该剧的音乐无疑是本剧最大的亮点,它在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 音乐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戏剧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和现代化。 剧中多次采用渐进式与突变式结合的音乐风格。
1. 《天鹅湖》 四幕幻想芭蕾舞剧《天鹅湖》,创作于1876年,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代表作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也是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作。
内容:柴可夫斯基在这部舞剧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抒情笔触,展现了一幅 幅诗一般的意境,描绘了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为幸福而勇于斗 争的精神,阐明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
歌剧艺术欣赏教学PPT教学教材PPT文档共82页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2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第九章 器乐欣赏基本知识(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二、重奏
定义:两件乐器或更多乐器,各由一人演奏同 一乐曲的不同声部,称为“重奏”。
分类:二重奏、三重奏以至八重奏等 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
三、合奏
定义: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 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 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称为“合奏”。
组成合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目录 第九章 器乐欣赏基本知识
一 乐器 二 器乐体裁 三 乐队
第一节 乐器
一、民族乐器概述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已出土的文物就可证实,远在先 秦时期,就出现了多种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湖北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笙、瑟等。
自汉代以来,我国中原地区又广泛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乐器,如汉武帝时传 入的横笛,明代传入的扬琴和唢呐等。
5.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交响乐队、管弦乐队的编制开始 逐步定形。
之后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时期,西洋乐器中已经形成了配套的弓弦乐器 组、木管乐器组、及其他装饰乐器。而到了电子时代,又出现了电子琴、合成 器、电脑音乐发生器等,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西洋乐器配制。
第二节 器乐体裁
一、独奏
定义: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称为“独奏” 。
1. 弦乐合奏 弦乐合奏是由小提琴(分为两个声部)、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五个
声部组成;民族拉弦乐器由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组成。
2. 管乐合奏 管乐合奏由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组成。
3. 弹拨乐合奏 弹拨乐合奏是指民族弹拨乐器的合奏,如古琴、筝、琵琶等,在合奏中可
加入低音的拉弦乐器,有时还加用笛子。
分类:小型齐奏、重奏、小合奏乐队以及大中型的民族管弦乐队与歌剧、 舞剧乐队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二十章 曲艺与戏曲(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它也运用民间小 曲,属于板腔体、曲牌体二者综合的体式。 曲调: “花腔”、“彩腔”、“主调”
(2)念白 戏曲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除了通过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 “念”和“白”在戏曲中是有区别的。
2. 器乐部分 器乐在戏曲中除了用作唱腔的伴奏,还有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舞台 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作用,同时它还影响到一出戏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文场 文场是指乐队的管弦乐曲部分。它除为唱腔伴奏外,还演奏器乐曲牌、过 门等过场音乐。在文场中,许多剧种都用拉弦乐器为主奏乐器。 (2)武场 武场是指乐队的打击乐器部分。武场所使用的乐器,通常由不同类型的鼓、 板、大锣、小锣、铙钹构成主体,有时加用堂鼓、星子、云锣等。在武场中, 以鼓、板为领奏乐器。
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 《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发展历程:(1)宋代,我国的戏曲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2)杂剧在元代达到了鼎盛。 (3)16世纪末出现了四大声腔争奇斗妍的场面,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发展。 (4) 到了清代,以梆子腔和皮黄腔影响最大,一直流传至今,为许多剧种所采 用。
(3)“泪飞顿作倾盆雨”句中的“顿作倾盆雨”作了强音处理,使字音铿 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激情。
3. 山东琴书《梁祝下山》
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的曹县,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华北、东 北、西北等地。。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二、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简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剧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歌剧的理解。
第二章:歌剧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歌剧音乐,理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3.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示范法: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音乐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3. 示范: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4. 分析: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音乐特点和魅力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歌剧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歌剧演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2. 掌握歌剧演唱中的高低音、音色和音量控制。
3. 学会运用歌剧演唱技巧演唱简单曲目。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第四章 中国声乐艺术 —民歌(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第三节 经典民歌作品欣赏
1. 《舂米号子》 《舂米号子》属于农事号子类,流行于长江流域产米区域,是农民在打粮
脱粒时所唱的劳动号子。 特点:歌唱时,由一个人领唱一句,众人合唱一句;歌曲乐句完整,结构
清晰,是一种句接式的演唱形式;旋律与歌词语调结合紧密,简单而口语化; 节奏规整,重音突出。
2. 《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四川宜宾地区的传统山歌,几经演变,成为四川民
田歌的传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一般采用“领”、“合” 形式,“领”与轮流接唱形式和分组对歌形式。其起讫自由、速度舒缓、随兴 而歌。在这一方面,田歌又与山歌题材比较接近。所以,田歌是介于劳动号子 与山歌之间的一种民歌题材。
作品欣赏: 《阳照头》、《落秧歌》、《薅草锣鼓》
四、城镇“小调”
4. 内蒙古西部“爬山调” “爬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
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 种短调民歌,有后山调、前山调、河套调之分。 作品欣赏:《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马驹驹》、 《大黑牛犁地犁黄土》
5. 陇中高原“花儿” “花儿”也称“野曲”、“少年”,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交
第二节 民歌的基本体裁
一、山歌
山歌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性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 挑担、锄草、行路等个体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 正在从事的劳动节奏的限制,兴之所至,引吭而歌。
1. 草原牧歌 草原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和婚礼
歌最具有草原特色,蒙古语统称它们为“乌 日图道”,意思是悠长的歌,汉译为“长 调”。
作品欣赏:《辽阔的草原》、《四季》、 《富饶美丽的阿拉善》、《旭日般升腾》
2. 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十里风雪一片白》 这一唱段是杨白劳的主题音调,下行的旋律、缓慢的速度,使乐曲显得低 沉阴郁,刻画出杨白劳这一贫困苍老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受尽人间磨难而又 无力反抗的悲伤心情。 (3)《太阳出来了》
3.《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 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于1853年在维也纳首演。
内容:歌剧尖锐地揭露了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表达了对被损害和被压迫 的妇女的深切同情。
主题:第一个悲剧主题,生动地刻画了薇奥莉塔的温柔而忧郁的形象; 另一个代表阿弗列德杰尔蒙与薇奥莉塔爱情的主题,十分的优美、深情。
(1)《饮酒歌》 《饮酒歌》是第一幕中,阿弗列德杰尔蒙在薇奥莉塔的家庭酒宴上所唱的 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采用降B大调,3/8拍,旋律轻快而优雅,充满青春活力。
(2)《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是第一幕阿弗列德杰尔蒙向薇奥莉塔倾诉爱情的著 名咏叹调。歌曲采用F大调,3/8拍,前16小节小行板部分,具有宣叙调性质。 旋律温柔而深情。
特点:全剧音乐以山西的戏曲音乐和民歌为素材,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 民族色彩,朴实动人。
赏析:该剧中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唱段就是《清粼粼水,蓝盈盈的天》。这 首唱段是歌剧第一场小芹出场时唱的,整个唱段以小芹思念、盼望、回忆、说 梦的情感为发展脉络,细腻地表现了她对小二黑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将一个纯 真、羞涩的初恋少女的内心世界表露得淋漓尽致。
《太阳出来了》是第五幕第二场中的合唱曲。全曲分为三段。
① 第一段采用领唱与合唱的形式,以宽广宏伟的气氛、高亢明亮的色彩,以及 第二乐句上方四度的移位,表现出太阳冉冉上升、光芒四射的动人景象;
② 中段以低沉的音调回顾了往昔的苦难岁月; ③ 第三段开始,以齐唱作上方七度大跳,接着,速度加快、节奏紧缩,音乐变
第四幕:塞维利亚斗牛广场
终场的二重唱,卡门冰冷的音调和坚定的语气,与霍塞先是热烈,转而诉 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 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2.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 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改 编而成。 内容:主要描写伯爵的男仆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的纯洁 爱情,作者通过戏剧性的爱情故事,深刻、尖锐地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 问题。
二、中国歌剧作品欣赏
1. 《小二黑结婚》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 改编而成。由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1953年在 北京实验剧场首演,并成为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上演剧目。
意义:歌剧《小二黑结婚》首次在戏曲基础上发展了中国歌剧,成为建国 后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创造性地运用戏曲音乐手法创造新歌剧。
第二幕:塞维利亚城墙边的小酒馆
第二幕第一场开始时生动地描绘了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 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第二幕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 诺为答谢欢迎和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 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三幕:山间的吉卜赛营地
第三幕中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画。歌曲采 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其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部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
(3)《也许灵魂渴望的就是他》 《也许灵魂渴望的就是他》是一首咏叹调,从多侧面揭示了薇奥莉塔的内 心世界。
(4)《巴黎,可爱的,我们将离去》
《巴黎,可爱的,我们将离去》是第三幕终场的二重唱,感人至深。歌曲 采用降A大调,3/8拍。第一部分的旋律温柔而明朗,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 然而,幸福的会见不能挽回死亡的命运。薇奥莉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坚贞,突 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
得更加坚强有力,表达了劳苦大众激动振奋的心情,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3. 《洪湖赤卫队》
歌剧《洪湖赤卫队》由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作词作曲。
内容: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洪湖赤卫队撤离彭家 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赤卫 队队长刘闯,带领赤卫队机智地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了完全 的胜利。
作品欣赏:《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 、《白毛女》、《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 《打击侵略者》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歌剧
这一期间产生了一大批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歌剧作品,大致可将其分为以下 几种不同的形式。
(1)在继承戏曲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新歌剧的创作手法。 (2)直接继承《白毛女》的艺术经验,并广泛吸收了戏曲、话剧和西洋歌 剧的精华。在观念和手法上,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 (3)音乐语言的风格主要建立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在音乐形式的创作手 法上更多地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 (4)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创作的新型歌舞 剧。
构成: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 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
赏析:(1)《你们可知道什么叫爱情》是第一幕第一场中著名的咏叹调, 由伯爵的侍童凯鲁比诺演唱,表达了这位幼稚的年轻人对爱情真挚而热烈的追 求。该曲采用复三部曲式,行板,2/4拍。此曲是女中音最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 之一。
目录 第十八章 歌剧艺术
一 外国歌剧 二 歌剧概述
定义:歌剧是由音乐、诗歌、戏剧、舞蹈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是一种以歌 唱为主的戏剧音乐形式。
分类: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
二、外国歌剧作品欣赏
1. 《卡门》
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是比才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也 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一百多年来深受 世界人民的欢迎,久演不衰。
进入新世纪,歌剧创作面临着种种困难,除了音乐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涉 及到文学、戏剧、美术甚至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协调、配合,还有社会性因 素,这都增加了歌剧创作的难度,。
作品欣赏: 《护花神》、《伤逝》和《原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 《风流年华》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悲怆的黎明》、《司马迁》、 《赌命》
第二节 中国歌剧
一、中国歌剧概述
1.20世纪中国歌剧诞生前的发展 中国歌剧的诞生,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舞剧开始的。 1943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 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形式。 1943年,延安兴起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 1945年4月,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被称之为“民族新歌剧”的音乐戏剧模式,成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 里程碑式的作品。
2. 《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 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 瞿维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
特点:该剧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 时代特点。
意义:它继承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并借鉴西洋歌剧形式技法等方面的成功 经验,创造出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新歌剧形式,是诗、歌、舞三者融 合的民族新歌剧,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崭新道路。
作品欣赏: 《小二黑结婚》、《红霞》、《红珊瑚》、《窦娥冤》、《洪湖 赤卫队》、《江姐》、《草原之歌》、《王贵和李香香》、《阿依古丽》、 《望夫云》、《刘三姐》
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 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雅化趋势和塑化趋势。
(2) 《再不要去做情郎》是剧中另一首著名的咏叹调,这是费加罗向将被 罚往团队当兵的凯鲁比诺唱的。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咏叹调,采用回旋曲式, 活泼的快板,C大调,4/4拍。全曲朝气蓬勃,时有调性的对比与短暂的转换, 反复出现的主部音乐来源于一首古老的士兵歌曲。它已成为男中音歌唱家们最 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之一。
特点:比才把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士兵、城市平民推上了法国歌 剧舞台,使音乐与剧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 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歌剧《卡门》 对原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化,突出主要矛盾,塑造人物性格。
赏析:
第一幕:在塞维利亚城广场上
卡门一上场就唱起了著名的“哈巴涅拉之歌”——《爱情就像一只不驯服 的鸟》,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另一首《赛吉地亚舞曲》带 有咏叹调性质,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特点:歌剧音乐吸收了天沔花鼓戏、沔阳、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素材,具 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并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
《洪湖水,浪打浪》是其中的一首女声二重唱,由韩英、秋菊演唱。歌曲 汲取了襄河民歌《襄河谣》的音调,结构采用三部曲式。
赏析:(1)引子部分描绘了洪湖的美丽风光; (2)第一部分旋律流畅、婉转; (3)第二部分是女声二重唱,节奏明快、欢跃, 以喜悦的心情赞美家乡胜过天堂; (4)第三部是第一部的再现,二重唱,抒发了对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赞颂,表现了渔民对美好未来 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