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四大工程

合集下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② 西部地区 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处。
③ 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到约束和限制,原因是: A 经济落后、资金技术短乏 B 西部市场需求量有限 C 远离东部发达省区、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不能满足生产外运
④ 东部地区,特别是.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 环渤海 地区是我国天然气产品最短缺的地区 。
⑤我国东部地区超大量利用煤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5、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6、在这条输气管道沿线,需翻山越岭, 施工有一定难度的地段
在 华北地区;需跨越密集的河网、公路、铁路及各类管线的地 段是 地华区东。
7、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00上海卷)
a、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⑵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
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 大型工程
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 调、北煤南运等
西气东输
地理背景
①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
1
天 然
天然气 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
气 资
②天然气与其他矿物能源相比较具有:干净、清洁. 、
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
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资源性缺水严重。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
(1)图中箭头①→
④的含义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
箭头①的运输方式主 要是 和 。
(2)简述箭头④产 生的原因。
(3)箭头②调配的 (1)晋煤外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铁

高二地理 1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二地理 1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D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B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高二地理 1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定义: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
质和能量。

2.分类
土地资源
气 候 资 源 受自身条件约束,资源跨区域调配性差
生物资源
水资源(含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含矿物能源资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关注点

●空间分布 很不平衡,在区域上存在 相对富集 和 相对贫乏 的现象。
远离东部发达省区、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不能满足生产外运
④ 东部地区,特别是.


地区是我长国江天三然角气洲产品最短珠缺江的三地角区洲。
⑤我环国渤东海部地区超大量利用煤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A.
B.

高二地理 1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B
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上海长江三角 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道全长4200千米,管径1118毫米,途 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 海9个省区,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384亿 元。再加上城市管网、工业利用等相关项目建设,整个工程 的投资规模高达1200亿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
2、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影响:
A、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了经济发展。
B、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 使用比例,从而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 促使能源及相关工业发展,利于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D、 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3.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⑥沿途经过的灌溉农业区有:
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⑦.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 指穿越五次大型河流--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 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 常大。
2、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匹配
三、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四大工程
1、西气东输 3、北煤南运
2、西电东送 4、南水北调
四、打造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
1、西气东输工程简介: 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①管道运输优点: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气体不 挥发,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 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②西气东输工程的三个部分:
农业
华菱管线 450000
0.2682
钢铁
新兴筹管 21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099
0.64
电力
西气东输铺设大量管线,带动管线需求量增加,西气东输将 为电力工业带来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能源。
(6)下表为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因该工程而每股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和 新兴筹管。其主申要能原股因份分别是什么?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发展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发展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发展一、课标呈现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1)背景(资源状况):南方水资源有余,北方水资源不足,尤其是华北缺水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2)华北缺水的原因: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不足;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污染多。

(3)南水北调工程工程调出区调入区调水渠道东线工程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中线工程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自流供水西线工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引水入黄河上游程大渡河上游地区(4)影响:调入区:利:提供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弊: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调出区: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泥沙淤积加剧,影响航运;中线移民问题2、西气东输:(1)天然气资源状况:特点:清洁无污染,热质高,使用方便。

最丰富的四个地区: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

(2)背景:西部天然气储量丰富,需求量小;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储量少,能源缺乏(需求量大)(3)线路工程气源市场一线工程新疆油气田长江三角洲地区二线工程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珠江三角洲地区三线工程中亚油气田、新疆煤制天然气长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地区(4)影响:东部(调入区):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减轻酸雨;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西部(调出区):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天然气化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部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加就业,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第三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地面积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北方地区 64 % 59 % 19 %
南方地区 36 % 41 % 81 %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派上: •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
分析思路和办法
地理背景 能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东部经济的重大举措;
空间分布 主要能源基地的空间分布;
能源跨地区调配的主要线路;
地理意义
对输出地区——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 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增进西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
青藏高原地势高 于华北、西北可
沿线水质较 供水自流
好。

黄河以南地区势


北高南底,需梯 级抽水需抽水北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需挖河道, 只能为黄河中上游
点 送,耗能多(流经 工程量很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
地区可能造成二 大
区,华北的部分地
次污染)
区供水
三、南水北调的影响
• 1、主动意义 • 2、消极意义
——生态效益: 缓和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 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地面。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发海水上溯,河口地 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发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 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 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 天然排水条件差,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 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 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东北平原
6.下列不属于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可促使中东部地区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C、可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 D、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同时也治理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7.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B、启动酉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扩大内需 C、可促进新疆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D.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彻底排除温室效应 8.“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沿线地区的再就业问题 B.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C、 东西部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 D.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 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 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 22 . 4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 气资源总量 38 万亿立方米的 58 . 9 %。根据天然气 的资源状况和目前的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 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 线,还要再建设 3 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 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 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东部地 区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看,正在规划中 的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与现在的西气 东输大动脉相连接,还有引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 天然气管道也正在规划,这越黄河
穿越长江
江南水网
西气东输工程的含义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 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 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 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 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上海长 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道全长 4200 千米,管径 1118 毫米,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安徽、江苏、上海 9 个省区,年输气能力 120 亿立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384 亿元。再加上城市管网、工业利用等 相关项目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高达 1200 亿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中西部地区 ①推广民用天然气,改善 大气环境;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 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缓解因森林砍伐、植被 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东部地区 ①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 的使用比例;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 高居民生活质量 形成现代化的天然气配套 系统;抓紧与天然气利用 相关项目的立项建设
探究3
⑶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资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资源从西部 输送到东部,不仅使西部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 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 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 投资和补贴。
探究3
(4)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 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有利 影响
注意 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1 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 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 经济增长 3 加快东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 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
4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5 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促使 沿线居民能源结构气化,可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 破坏,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知识树
我国资源跨 区域调配四 大工程 资 源 跨 区 域 调 配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原因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油气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
西气东输 西部地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 消费结构,推动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 的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四大工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四大工程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轮南 上海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工程,西起新疆 、 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工程, ,东到 柴达木盆地、四川(川渝) 全长4200千米,可以把塔里木盆地、 千米, 盆地、 盆地、四川(川渝) 市,全长 千米 盆地和 陕甘宁 等国家级天然气田生产的丰富天然气资源东输到 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 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
结论: 结论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分析方法
主要四个方面的分析: 主要四个方面的分析: 原因——为什么要调 原因 为什么要调? 为什么要调 措施——怎么调 怎么调? 措施 怎么调 意义——调的影响 意义 调的影响 问题——调中(或后)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 调中( 问题 调中 或后)可能遇到(或存在) 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 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 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主要对调出地 调入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 调出地、 主要对调出地、调入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 的影响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省区是 ( 西气东输” )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甘肃 ④宁夏 ⑤青海 ⑥陕西 ⑦山西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⑥ 3、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依据是 ( 、启动“西气东输”
A、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 、

B、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非常快 、
C、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D、可利用中部和东部地区已有的输气管道 、 、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 在促进西部大开发、 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 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这些工程当中, 1.在这些工程当中,属于 在这些工程当中 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南水北调 工程, ____________工程 ____________工程,属于 西气东输 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 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 西电东送工程, __________工程 和__________工程,属于 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青藏铁路 工程。 __________工程 __________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A 利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促进西 部地区经济增长
B、改善沿线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 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C、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 刺激相关产 业 发展。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哪些问题?
结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分析方法
主要四个方面的分析: 原因——为什么要调? 措施——怎么调? 意义——调的影响 问题——调中(或后)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
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 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主要对调出地、调入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 的影响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 ,东到上海 市,全长4200千米,可以把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川渝) 盆地和 陕甘宁 等国家级天然气田生产的丰富天然气资源东输到 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省区是 (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甘肃 ④宁夏 ⑤青海 ⑥陕西 ⑦山西
(1)图中A.B代表我国建成和正在 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_西___气__东__输___ 工程和_西__电__东___送 工
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
中C区域可开发的优势能源是
_太___阳__能__、、_地__热__能___ 。
(3)图中B2调运的能源是_水__电_____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 丰富的原因是: ①该___区__域__降___水__丰__富___,__河__流___径__流__量___大_
复习课
区际联系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沾化二中:王学哲
我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南 水 北 调 ◆北 煤 南 运 ◆西 气 东 输 ◆ 西电东送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该如何来分析? 主要四个方面的分析:
原因——为什么要调? 措施——怎么调? 意义——调的影响 问题——调中(或后)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
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 金___沙__江和_雅___砻__江和_大___渡__河
至 _黄__河____
上海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
西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气 原 因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油气资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02年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核电7%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66.1%) 问题: ① 排入大气的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 排入大气大量SO2—酸雨范围大、危害严重
③ 煤炭堆放,燃烧废渣——环境污染 ④ 晋煤外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巨大压力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 题 中 的 B 代 表 由 B1.B2.B3 三 段工程组成的总工程。
治污的前提下调水
(3)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 国已成功建成了_引__滦__入__津___和_引__黄__济__青_工程。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A. 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京__杭__运___河至_天__津__市____(
城市); B. 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丹__江__口___水库至_北___京___(
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 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主要对调出地、调入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 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 调配的原因
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 差异大
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
Go To
资 源
资 源 丰 富 资源生产

和消费的

资源生产量大 地区差异
资源消费量低


资源相对贫乏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⑥
3、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依据是 ( )
A、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
B、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非常快
C、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D、可利用中部和东部地区已有的输气管道
4、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降水量较少,河川径流量少.
人为原因 :人___口__和__城___市__密___集__,__工___农__业__用___水__量___大__,__并___且__污__染。 浪费严重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 _南__水__北__调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强__化__节_水__意_ 识,在节水、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 的状况。
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
③推动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促进 经济发展
3、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 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 放污染物量作过对比,两者排放灰粉 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 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 按照西气东输工程每年输送120亿立 方米的天然气,即意味着可替代900 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烟尘27万吨。
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青__藏___铁__路__工程。
2.有利于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程是( )
A.南水北调 B. 西气东输 C. 西电东送 D.青藏铁路
3.在四大工程当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西__气__东__输__、__西__电__东__送____,
对上海的积极影响 是:_缓__解__能__源__紧__缺__状__况____,__改__善__能__源__消__费__结__构_______ __推__动__相__关__产__业__和__基__础__建__设__的__发__展__,__促__进__经__济__发__展___ __有__利__于__改__善__大__气__质__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带
上,河流落差大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 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 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这些工程当中,属于 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_南__水___北__调___工程,属于 能源调配的是_西___气__东__输__ 和_西___电__东__送__工程,属于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back
鄂尔多斯
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格局: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back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A 利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 优势,促进西 部地区经济增长
B、改善沿线大气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 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C、加快建设 基础设施 ,增加 就业 机会,拉动内需 刺激 相关产业发展。



入 资源需求量大


back
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2000年10月,国务院 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 镕基总理在听取汇报后,提出 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 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 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_华__北__地___区__径__流___量__季___节__,__年___际__变___化__大__;___雨,季较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