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2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2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2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用)

课型:精读 主备人:王艳杰 课时:两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预习法、快速浏览法、讨论法、归纳法。

【导学流程】

一、 自主预习(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搜集资料,拓展视野。

1、查找有关“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视频资料观看。(注:教师也下载一份视频材料以备上课使用)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杨利伟及本文写作背景。 杨利伟,男,汉族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弧( ) 蚀( ) 炽热( ) 负荷( ) 轮kuo ( )

俯瞰( ) 稠密( ) 烧灼( ) ao ( )游

无虞( ) 本末倒置( ) 屏息凝神( )( )

2、解释词语。

炽热:极热 俯瞰:俯视 无虞:不用忧虑。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除了这些字词,我认为有些字词也很重要,如: 人教版七

年级下册

(部编

版)第22

课《太空

一日》导

学案

姓名

(二)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词句。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

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根据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

理解为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中的惊险际遇。(三)再阅读课文,进行批注。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

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2、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通过读文,你还发现什么问题或你有什么困惑,请写在下面。

二、课堂探究(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用书建议,对本文减少琐碎肤浅的分析,将本节课教学重点

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上。)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边播放”神舟五号”的有关视频,一边谈话。)

导入语: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二)抽测预习,夯实基础。

(三)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四)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根据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

理解为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中的惊险际遇。(五)再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再默读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2)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3)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4)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

该没事。

(5)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六)品读赏析,体会情感(在书中直接做批注)

学习过程:自主品味——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1、思考探究: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就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本文作者杨利伟在向我们详细介绍“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的全过程的同时,字

里行间还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找出这些句子体会一下,说说你的理解。

例如: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理解: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理解:分辨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深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理解: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3、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描写了)________的故事(事件经过、事迹、景物),表现了(赞美了、反映了、歌颂了、揭示了、揭露了、批判了)________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特征),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赞扬了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

(七)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什么样的人被称为

英雄,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被称为英雄?

明确:因为杨利伟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具有勇于探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明确,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给予英雄的荣誉。

2、假如杨利伟到我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

3、课后继续详读《天地九重》,了解内容。

(八)导学反思,收获感悟。

1、我的收获:(知识,能力,规律,方法,情感)

2、我的疑惑: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杨利伟

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返回途中的经验际遇

科学精神:敢于探索不怕牺牲求是严谨无私奉献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 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 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 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 地区 5至8 分钟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 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 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5至 10分 钟

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 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 分钟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 经度 在变____ 5至 10分 钟 经线 和经 度

初一英语导学案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 Module 1 Nice to meet you Unit 1 The first English lesson 课型:听说课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单词:meet first English lesson class student Miss twelve year thirteen too from close open match write practise 2.能够正确使用I’m from… [课前预习] 读熟单词并能理解意思 Match: meet 课 student 学生 lesson 遇见 twelve 从……来 thirteen 也 too 十三 from 十二 write 匹配 practise 写 match 练习 [课堂活动] Step 1检查 1)Listen and check how many people speak. 1 □ 2 □ 3 □ 2)Look at the picture . Which words can you use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Chinese class father friend mother school student teacher Step 2 Listening 1)Listen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1.Miss Li is a teach er. □ 2.Lingling is from Beijing . □ 3. Daming and Lingling are friends. □

4. Daming and Lingling are English. □ 5. Wang Hui is twelve years old. □ 2)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Miss Li: Hello.My name’s Miss Li. I’m a teacher and I’m Chinese. I’m ____ Wuhan.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Lingling: My name’s Lingling. I’m from Beijing. I’m _____ years old and I’m Chinese. This is Daming. He’s my friend. We’re students. Daming: Hello. My name’s Daming. I’m a _______and I’m twelve years old. I’m from Beijing. Lingling is my friend. What’s your name? Wang Hui: My name’s Wang Hui. I’m ______years old. I’m from Shanghai and I’m a student. I’m Chinese. I’m in Class One. Miss li: Nice to_____ you, Wang Hui. Wang Hui: Nice to meet you, ______. Step 4 Speaking 1、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s… A: Where are you from? B: I’m from… A: Nice to meet you,…B: Nice to meet you ,too. 2、Introduce yourself to class. Using these ways. My Chinese name is Ni Shichun. My English name is Charlotte. I'm an English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iss /Ms Ni. I'm 39 years old. I'm from Beijing, China. I'm Chinese. I teach in Beijing No.80 Junior High School G.You're my students. We're good friends. Remember these language points: 1)_My Chinese / English name is… 2)_I'm a student. 3)_I'm …years old. 4)_I'm from…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品教案

22 太空一日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一、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祖国儿女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太空一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明确: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2.读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作者“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明确:(1)看到的地球只是一段弧;(2)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3)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4)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因为“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个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现象? 明确:(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明确: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明确: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 (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七年级英语导学案

湖陇中学七年级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英语日导学稿 The man with a new idea is a crank until the idea succeeds.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具有新想法的人在其想法实现之前是个怪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姓名_____编号Unit 1(003)日期2012 02 编制:张小桃审核:教导处 【自研课导学】(时段:晚上在家30’) 当堂反馈:单词填空(10分) 1.They all come from _________(澳大利亚). 2.Can you speak _________(法语)? 3. What ________(language) does he speak? 4.This is the ________(信) from Mike to Sam. 5.She speaks English very ________(好). 6.He comes from Tokyo. He speaks J_________. 7.There are fifty states in the U__________. 8.Where are their pen ________(pal) from? 9.Where does he _______(live)? 10.He went to many ________( country) last year.

“日日清过关训练题”巩固达标(要求:独立完成,不会试题要作好记录!)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日期:_______ 基础题: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 Jim’s parents _________(not watch) TV on Sundays. 2. She_______(stay) at home and has a good rest. 3. Are they reading or_______(write)? 4. Uncle Wang asks us _______(fly) kites with him. 5. They all______ (com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发展题:用适当的词替换句中画线部分(10分) ( )1.They don’t have any Chinese textbooks. A. have some B. don’t buy C. have no D. don’t want ( )2.We don’t go to school on Sundays. A. next Sunday B .every Sunday C. at weekend D. on weekend ( )3.My parents work five days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from Sunday to Friday C .on Sunday D .on Friday ( )4.I want a pen pal in China. A. partner B. student C. friend D. pen friend ( )5.She comes from Canada. A. come along B. goes to C. is from D. are from 提高题:选择填空(15分) ()1.He can’t speak English_____ French. A. a lot B. and C. or D. no ( )2.They know many Chinese words . But they can speak____ Chinese. A. a little B. a lot C. a lot of D. many ( )3.-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_______. A. You are right. B. That’s nothing. C. Thank you D. No, it’s not good ( )4.I live in ______ old city of Mexico. A. a B. an C. the D. one ( )5.Toronto is a city of _______. A. the USA B. Japan C. England D. Canada ( )6.My pen pal ______ Singapore. A. from B. is from C. come from D. are from ( )7.Judie______ Toronto. A. live B. live in C. lives D. lives in ( )8.Where ______ he ______? A. does, live B. do, live C. does, live in D. do, lives in ( )9.Where ______ your parents_____? A. do, from B. is , from C. are, from D. does , from ( )10.Anderson ______ a pen pal _____ China. A .want , in .B. want, at C. wants, at D. wants , in. 【学生自主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 我对 知识掌握欠缺,我准备在(时间)去问同学。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1) 导学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导学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难点: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改变旧世界: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知识新天地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学海苦无边: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四、金秋烂漫时: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万里长征路: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2)

初中七年级的英语导学案版本正式用的.doc

七年级英语unit5第一课时导学案 Topic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Period PeriodI Class type The new lesson Teacher Cheng Fang Teaching time April2,2014 [Learning Aims] Knowledge goal (知识目标) : 1、掌握一些动物名称的词汇和描写特征的形容词。 2、学习 why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Ability goal (能力目标) : 能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陈述原因。 Emotional goal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到动物的可爱之处和存在的价值,学会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Important points] 学会用 why 提问原因,用 because 来表达理由。 [Difficult points] 表示动物的名词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形容词。 [Learning method guidance]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Learning Process] StepⅠ根据预习和自学,小组共同完成活动一“为动物寻找家” 会游泳 的动物 会飞的 动物 会爬会 跑的动 物 StepⅡ教师检查关于动物名称词汇的掌握。 StepⅢ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活动二“赋予小动物们一些形容词”。

StepⅣpairworks.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Step V 收获乐园 一、 why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用法: why 是对进行提问的疑问句,其答语多用来引导。 句子结构:Why do you + +其他? 例如:你为什么喜欢大象?? 因为它们有点聪明。。 二、形容词在句中的用法 1. 形容词在句子中作表语,置于之后。 例如:狮子很懒惰。。 2. 形容词在句子中作定语,形容词+ 。 例如:这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Step VI 情感升华、老师寄语Let ’s protect animals.(让我们来保护动物。)Step VII Homework .确定自己的吉祥物,并且介绍自己选定吉祥物的原因。 I like best.They are very friendly and lovely Step VIII Exercise( 学以致用 ) 一.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Koalas are kind ____ interesting. 2. She likes to play _____ her friends. 3. There are many animals ____ the zoo. 二 .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1.horse and horse A. 趾高气扬 2.ride the high horse B.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3.strong as a horse C. 爱屋及乌 4.w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one must sit behind D. 一山难容二虎 5.love me,love my dog E.精力充沛 6.when the cat is away(离开 ),the mice will play F 并驾齐驱,旗鼓相当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精品全套导学案教案

第1课时Unit 1 My name 's Gina (总第1课时) Section A 1a—2c 【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等 2、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3、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学习重点】: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的句型. Nice to meet you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 学习任务一: 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1、认真观察第一页的图画,小组讨论你所认识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2,、试着写出含有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3、小组竞赛,展示( 看谁总结的多, 写的准确) 学习任务二: 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 A: Hello , I am Gina , What's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Alan . 2、小组竞赛, 两人一组,询问他人姓名,介绍自己. 3,、分角色朗读1A对话. 学习任务三: 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1,、听录音, 给1B 的对话编号. 2、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3、小组竞赛, 展示对话交际。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 小组讨论我们所学的英语名字和汉语名字的区别, 如何用英语拼写 你的名字? 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 1,、归纳你所学到的问候语. 2、自己编写一个打招呼并询问姓名的小对话. 四、诊断评价 (一)单项选择. 1. _______your name ? My name is Gina . A. What B. What's C. Who D. which 2. Good morning , Miss Wang ! _____________! A. Hello B.Hi C. Nice to meet you D. Good morning 3. I _______Sally , What______ your name ? A. am ,is B. is , am C. is , is D.am, am 4. ______name is Li lei . A. I B. I am C. My D. you 5.—_______, What's your name ? —John Green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课题: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课题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课型新课主备教师使用教师 学习内容1a-2b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 2. 学会早上见面打招呼的用语。 3. 正确认读Aa-Hh八个字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说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独学、对学、小组合作,学会正确读写字母、英文人名及问候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交际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1. Hello! Good morning! 2.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八个人名的掌握。难点:1.A--H八个字母的学习,能认读,会书写。 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本,导学案 学习形式教师导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反馈预习提纲: 1.观看课本插图,听一听,读一读课本1a 。 2.小组练习打招呼,教师巡回指导。 A: Hello, Frank! 教师导案 谈话导入新课: 回顾复习旧知识 补充内容 板书课 题:

B: Hello, Alice! A: Good morning, Frank!(早上好,Frank) B: Good morning, Alice!( 早上好,Alice) 3.学习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Hh 的正确发音。 Aa /ei/ Bb /bi:/ Cc /si:/ Dd /di:/ Ee /i:/ Ff / ef/ Gg // Hh / / 4.正确书写字母。 二、明确目标学案导学 学生自读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训练早上见面打招呼。 2.小组表演比赛。 3.熟悉人名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 4.查词典为自己找一个喜欢的英语名字。 5.完成句子。 ——______________(早上好,Helen!) ——______________(嗨,Bob,早上好!)生学习目标 老师检测预习 组长汇报老师巡视检查 自主完成全员参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

22.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好奇,电视或者各种媒体上关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报道也比较详细,他们应该有所了解。航天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们肯定想一探究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著名的般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我们班作一个关于在太空一日生活的报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关般天的知识? 预设1:我希望了解在太空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2:我希望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预设3:我希望了解在太空会遇到一些什么。 教师导入语: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去进行一场关于太空的奇妙旅行。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教师引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为了便于大家顺畅阅读,我们先订正一些字的音,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出示字音,师生订正),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旅行了,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尝试概括作者主要为我们在太空的哪些事件。 幻灯片出示问题: 1.朗读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在太空一日的些见闻? 2.读后思考、合作交流

a.起飞的感受(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b.我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c.神秘的敲击声。 D.惊心动魄的归途。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拨。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三、细读课文,局部探究。 1.教师过渡语:四个小标题把课文分成四节: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2.我在太空看到了什么;3.神秘的敲击声;4.惊心动魄的归途。这四节按照在太空一日的行程顺序,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认真阅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部分的内容,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杨利伟在此过程中感受如何?他是如何克服的? 学生自读,讨论完成。 提示:这一部分主要写火箭起飞的过程。此过程中杨利伟因这之前进行了各种模拟试验,所以虽然感受痛苦,但他觉得没啥问题。但在起飞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但杨利伟依靠自身的坚强意志和沉着冷静,终于克服了困难。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部分内容里,杨利伟详细地解说了他在太空看到的一切,小心求证曾经流传很广的说法:能够看到长城,但他始终没有看到。这说明了杨利伟的什么精神?(明确: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的又有怎样的心理准备? 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起飞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使他身体感动非常痛苦;随着共振的不断增强,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让人难以承受;飞船进入轨道,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让人难受。太空飞行时,遇到神秘的敲击声,让人紧张;归途中舷窗出现裂纹让人紧张乃至惊慌,折磨人的“抛伞”过程让人不知所措。 5.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章从哪些地方体现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课文中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各种方法模拟的神秘敲击声不像当时的声音,就不签字。二是实事求是地说在太空没有看到长城或者其他单体建筑。三是各种数据正常,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四、拓展延伸,想象写作 杨利伟说在太空看到了类似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前飘过,还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你认为那些絮

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22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一、填空 1、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年月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负荷.() 赫兹 ..()五脏六腑.()聂.海胜()拍摄.() 轮廓.()俯瞰.() 舷.窗()遨.游() 褐.色()稠.密() 砰.( ) 拽.( ) 步骤.()生命无虞.()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 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3“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四、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表现了 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六、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chì)负荷.(hè)赫兹 ..(hè zī)五脏六腑.(fǔ)聂.海胜(niè)拍摄.(shè)轮廓.(kuò)俯瞰.(kàn )舷.窗(xián )遨.游(áo )褐.色(hè)稠.密(chóu ) 砰.( pēng ) 拽.( zhuài ) 步骤.(zhòu )生命无虞.(yú)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fǔ) 狂澜鲜.为人知(xiǎn)义愤填膺 B.默契.(qì) 蚱蜢迥.乎不同(jiǒng) 无遐顾及 C.崎岖.(qū) 阻抑仰之弥.高(mí) 鞠躬尽瘁 D老叟.(sǒu) 污秽锲.而不舍(qì) 锋芒毕露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尽了诗人陶渊明怡然自得 ....的山居生活。 B、当天正值春分,连日来温暖的春风让道路两旁的樱花仿佛一夜间盛开,让过路的行 人流连忘返 ....。 C、在沱江岸边的望江亭上,几个故友萍水相逢 ....,正在高谈阔论。 D、假如把健康比喻成财富,那么习惯则是创造财富的手。没有了手,即便有再多的财 富也无济于事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山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自主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用) 课型:精读 主备人:王艳杰 课时:两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预习法、快速浏览法、讨论法、归纳法。 【导学流程】 一、 自主预习(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搜集资料,拓展视野。 1、查找有关“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视频资料观看。(注:教师也下载一份视频材料以备上课使用)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杨利伟及本文写作背景。 杨利伟,男,汉族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弧( ) 蚀( ) 炽热( ) 负荷( ) 轮kuo ( ) 俯瞰( ) 稠密( ) 烧灼( ) ao ( )游 无虞( ) 本末倒置( ) 屏息凝神( )( ) 2、解释词语。 炽热:极热 俯瞰:俯视 无虞:不用忧虑。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除了这些字词,我认为有些字词也很重要,如: 人教版七 年级下册 (部编 版)第22 课《太空 一日》导 学案 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