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说课稿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減少對土地的侵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各種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態的過程中,也會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
2.人類自身的活動也在改變著地表的形態,我們要儘量減少土地遭受侵蝕。
過程與方法:1.通過模擬實驗,檢驗自己的家園能否經住暴雨的侵襲。
2.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並尋求改進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到各種力量在重塑和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時,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2.認同人類活動要尊重自然規律,減少因自身活動帶來負面影響的觀點。
3.認識到土地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4.關注人類為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土地不被破壞而採取的各種措施。
教學重點通過模擬實驗,檢驗自己的家園能否經住暴雨的侵襲。
教學難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並尋求改進的方法。
教學準備分組器材:長方形塑膠水槽(或大盤子)、土、報紙、塑膠薄膜、小鏟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師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圖片、視頻或課件。
教學過程一、引入1.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侵蝕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變了地形地貌,同時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人們想辦法盡可能地減少侵蝕。
出示預防水土流失的圖片、視頻或課件。
2.今天我們就運用我們在這個單元所學的知識,在一個大水槽裡建造一個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後選擇地形中的一個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將來臨,我們的家園能經得住風雨的襲擊而不被破壞嗎?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比一比吧。
二、設計和建造我們的家園1.我們建造什麼樣的地形,用什麼材料?選擇什麼位置建築房屋?小組討論並畫出設計圖。
2.全班交流展示設計圖,並描述為什麼這樣建造地形,解釋為什麼這樣選擇家園的位置,以及選擇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評價、小結。
4.預測暴雨過後,我們的家園會怎樣?三、暴雨對我們的家園有什麼影響1.思考:在比賽實驗中,每組的什麼條件應該保持相同,為什麼?2.學生進行比賽實驗:用噴水器裝水模擬暴雨降臨,觀察自己的家園能否經得住暴雨的襲擊。
五年级科学上册 3_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新版)教科版ok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
目标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教学流程预设
反思与补充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感
谢
下
载
资料仅供参考!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课前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

(2)山地和平原结构的结合
(3)其它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预设:(1)模拟比较容易产生侵蚀现象的地形Ppt展示模型
(2)其它(当然也已出现平面地区的设计,可以模拟暴雨后洪物用什么材料做?
预设:(1)纸张(2)橡皮泥(3)塑料小房子(4)其它
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引起侵蚀: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
设计模拟实验模拟暴雨侵蚀过程家园建设及周边的保护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展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等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几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提出了本课的探究任务和要求:在一个大盘子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这个家园要能尽量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和引起的灾害。
提问:建筑物摆放的位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预设:(1)尽量离河边远一点
(2)地基要牢固一点
(3)房屋周围要注意环境保护,覆盖一些“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二)设计过程
1.小组讨论设计相关问题
2.制作设计图
(1)领取材料
(2)学生动手制作
(三)设计交流
1.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
2.小组之间的交流评价。
3.预测暴雨过后,自己设计的家园会不遭受侵蚀破坏吗?
三、模拟暴雨现象对家园的影响
(一)模拟实验关注
提问:模拟实验中,各组之间要相互比较,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1)喷壶模拟暴雨的水量要控制
【Ealybird】最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案【篇一:五年级科学上册《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参考教案教科版】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经典教案】3.8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第三单元地球外表及其变化第8课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展反思,并寻求改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展反思,并寻求改良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止水土流失的图片、录像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像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将降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一样,为什么?2、学生进展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说课稿

科学《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说教材这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也体现了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精神。
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课要求学生自己建造一个地形,并选择恰当的位置和材料建造房屋。
然后模拟暴雨,看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袭击,并从实验中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二、说学情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点拨,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
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体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科200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_4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学生已经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
绝绝绝绝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仅仅没有经过老师的点拨,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所以我教学本课的着眼点就在于帮学生理清思路,肯定他们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不良行为的理解与抵制。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持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的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各种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2.知道人类白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是否能经受住暴雨的侵袭,对实验结果实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到各种自然力量重塑和改变地形地貌时,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
2.体会到尊重自然规律办事,能够减少不利影响的观点。
3.理解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意义。
4.有意识的注重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设计和展开模拟实验,通过观察反思,得出相对完善的“能够抵抗暴雨侵袭的家园”设计,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一些防止和减少土地侵蚀的方法。
教法学法本课的教法学法主要采用讲述法、观察法、活动探究法及集体讨论法。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堆好的土地模型、3座塑料房子模型、装水的喷水器、模拟植被、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师:同学们,经过这么久的学习研究,你们能完整地说说哪些因素会对士壤造成侵蚀吗?师:播放视频。
问: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的总结课,首先带学生回顾梳理一下先前学过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加之之前学生都是通过模拟实验之类的了解到了其中蕴含的科学概念,很有可能很多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所以,这个番梳理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科学概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8课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止水土流失的图片、录像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像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说教材
这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也体现了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精神。
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课要求学生自己建造一个地形,并选择恰当的位置和材料建造房屋。
然后模拟暴雨,看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袭击,并从实验中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点拨,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
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体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
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本课伊始,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学到的知识。
(主
要是各种自然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以及影响侵蚀的因素)。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原有水平,以便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下面的教学。
)
2.教师谈话并播放有关泥石流的视频,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完毕并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并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下面的教学。
【设计意图: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本课的伊始,通过谈话、视频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去求知,去探索。
】
3.出示课题《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思考: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设计图上应
该有简单的文字。
(提醒学生:设计家园模拟图时要注意植被的存在)
学生活动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师生小结。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取材料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建造,教师适时引导、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学生完成模型制作后,教师引导各小组同学展示家园模型。
(对模型的好坏部给予评价,为下一个环节的探究留有悬念,以增加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
【设计意图: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对学生活动做导向,活动不应是盲目的,而是在积极思维指导下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
这样在实验之前,先观察相关材料,并完成设计,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技能。
】
2.活动二: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前面家园设计的结果并提问:“如果我们的家园遭受暴雨,会如何?”
学生预测再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在使用喷水器模拟暴雨时,家园要想经住考验要考虑的因素。
其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保持相同。
(提
醒学生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适时提示注意降雨的多少和强弱都应保持相同)实验过程中,明确实验观察目的。
依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以下问题,利用课件出示问题:(1)我们的家园经住暴雨的袭击了吗?水流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房屋和地形是否受到了影响?从实验中找到证据。
(2)观察:径流浑浊吗?这说明了说明?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对比,什么地方我们没有想到?
(4)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说明?
(5)如果重建家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为什么?学生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实验完毕,反思实验成败原因及需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及改进,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结合当前环境问题并进行爱护自然环境教育。
学生回忆生活经验结合实验结合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知道土地流失和人类的活动相关,并威胁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敲响警钟,让学生做环卫小卫士。
】
(四)、拓展活动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的目的是把实验结果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到现实生活中调查各种自然历练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人们是怎样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的。
激发学生想要将学习到的知道应用到生活中,符合小学阶段科学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
】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