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合集下载

生物显微技术ppt课件

生物显微技术ppt课件

G. 氯化汞 性质:无色粉末,剧毒
优点:渗透力强,对蛋白质有强烈的沉淀 作用
缺点:材料收缩
*常与甲醛、冰醋酸、丙酸等配合使用。 用碘除汞
H. 碘 性质:棕红色晶体
优点:渗透力强,野外使用方便
缺点:易挥发,标本不能长期保存
*溶于碘化钾溶液配置固定液;使用时可与 福尔马林配合使用。是低等单细胞生物、 浮游生物的良好固定液
有必要,必须采用与固定剂中的酒精浓度相同或相近 的酒精。
2.凡是含有铬酸、重铬酸钾、锇酸的固定剂,必须用流 水冲洗,冲洗时间应等于或多于固定时间。
3.如固定液中含有氯化汞,应根据溶液的性质用水或酒 精冲洗,冲洗完毕必须在70%酒精中加碘液去汞 。
4.含有苦味酸的固定剂,宜选用70%的酒精进行洗涤。苦 味酸的黄色在70%酒精中能自行脱去,或加入碳酸钾饱 和水溶液除去。
I. 锇酸 性质:灰黄色结晶,强氧化剂,剧毒
优点:目前最好的固定剂之一,脂类物质 唯一的固定剂
缺点:渗透力弱,组织固定不均匀,价格 昂贵
*取材较小,固定后用过氧化氢漂洗
第二节 洗涤和脱水
一、洗涤的目的和原则
洗涤的目的:将组织间隙中的固定剂清洗干净以免妨碍 染色或使材料在后续处理中变质。
洗涤的原则: 1.固定剂为酒精,或酒精混合物,一般不要求冲洗,如
第二章 光学透镜 第二节 凸透镜成像
➢ 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和聚光镜都是由多个单透 镜或复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但其实质上只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虚 像,在显微镜上不能单独使用。
第七节 脱蜡与染色
四、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其他辅助试剂
a. 媒染剂
有的染料不能直接使细胞或组织着色。媒染 剂通常能在水中电离金属离子(金属盐类或 金属氧化物)而与染料结合成有色复盐(不 溶于水或酒精)

1.1显微镜的使用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显微镜的使用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1.记住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背过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的内容
注: 1.光线较强时: 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2.光线较弱时: 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判断一下
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3、安放玻片
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 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 使得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一条光线上。
4、调整焦距
① 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 降使物镜接近花粉粒装片。
走进生物学
导师:xxx
什么是生物?
你是否对以下现象产生疑问?
同样坐在同一件教室里,有的同导学师:x总xx 是被蚊子 咬,而有的同学却不被“光顾”。
秋风带来凉意,同时把银杏树的叶子由绿色 “染成”黄色。
我们身上的一些地方与父母十分 相似,如眼睛、脸型、性格和一 些习惯等。
生物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 规律的科学,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显微镜的结构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物镜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一、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放大物象
2.物镜 放大物象
放大物像的结构
目镜
①无螺纹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①无螺纹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目镜
10×
请你算一算

10×
50×
5.可以调节镜筒升降进行聚焦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平托镜座。 (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高中生物课件-1.2正式显微镜使用

高中生物课件-1.2正式显微镜使用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 巴细胞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
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 [ A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视野明亮问题 遮光器:缩小光圈和扩大光圈 反光镜:平面镜聚光少,凹面镜聚光多
光线充足的实验室中,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 壁分离的实验。显微镜视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细 胞壁,但是看不清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应改 用__平___面反光镜,_缩__小___光圈。低倍镜换成高 倍镜时,一般要_扩__大___光圈
细准焦螺旋至清晰。
一 取镜与安放
二 对光
三 低倍镜观察
四 高倍镜观察 :
❖ 低倍镜下把物象移至视野 中央。
❖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 只需略微调动细准焦螺旋 (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 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 镜头)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将 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 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物镜

显微镜使用的几种题型解析
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 丁皆无螺纹。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 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 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 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_乙______;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 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_乙__和__丙_________。镜头 组合为_乙___和__丙____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镜头组合 为_甲_____和_丁______时,视野范围最大
显微镜使用的几种题型解析
一、有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问题 ①目镜: 无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越亮;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越暗 ②物镜: 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视野越 小、越暗 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片越远,视野越 大、越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而不是面积 或体积的放大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新必修1)课件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新必修1)课件
2023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新必修1)课件》
目 录
• 显微镜的简介 • 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与实验操作 • 显微镜的应用场景与价值 • 显微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显微镜的简介
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显微镜的起源
显微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荷兰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台简易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小的物体。
调节焦距
通过调节焦距,使样品清晰成 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分辨力
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镜放大后与目镜放大后的像的尺寸比。
分辨力
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出的最小细节的能力。
03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与实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为了更好地使用显微镜,实验前需要了解显微镜的原理 和结构,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样品
选择适合观察的样品,如细胞、组织、细菌等,以便在 实验中更好地观察和记录。
准备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盖 玻片、滴管、吸水纸等。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
打开显微镜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打开显微镜, 调整好光源和物镜等参数。
观察样品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然后观察显微镜中的图 像。
调整焦距和视野
通过调整焦距和视野,使图像更加 清晰,并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进行测量和记录
根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对样品进 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后的清洁和维护
清洁显微镜
实验结束后,需要将显微镜清洁干净,包括物镜、载玻片、盖玻片等部件。
维护保养
定期对显微镜进行保养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显微镜

DNA分子拉成的DNA图象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原子力显微镜同样具有原 子级的分辨率。由于原 子力显微镜既可以观察 导体,也可以观察非导 体,从而弥补了STM的 不足。
结 语
STM 及随后发展起来的 SPM 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 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有力手段,能够获得用其它实验 方法很难得到的结果,为纳米科技的诞生与发展起了根本 性的推动作用。
LSCM的生物学应用


细胞的三维重建 :各类细胞骨架形态学分 析、染色体分析、细胞程序化死亡的观察、 细胞内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结构变化的分析 细胞定量荧光测定 细胞内钙离子pH值和其它离子的动态分析 细胞胞间通讯和膜的流动性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



1932年德国人发明电子显微镜 分辨率:极限分辨率0.2-0.25nm,为光镜的1000 倍 透射电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超高压电镜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第二节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LSCM原理


用激光作扫描光源,逐点、逐行、逐面快速扫 描成像,有较高的分辨力,大约是普通光学显 微镜的3倍。 可以获得样品不同深度层次的图像,对较厚的 样本进行无损伤的系列"光学切片",得到其各 层面的信息。这些图像信息都储于计算机内, 通过计算机分析和模拟,就能显示细胞样品的 三维立体结构。
STM的应用
在纳米范围内, STM 已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 命科学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真空、大气和溶液条件下的 DNA 研究,球蛋白、胶 原蛋白及红血球的研究等。 STM 不仅能够对样品表面进行成像,而且还能在纳 米尺度上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与修饰。

人教七上生物.1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课件(人教版生物)

人教七上生物.1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课件(人教版生物)

7. 视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
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视察标本时,发现
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
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实验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用眼视察的镜头)
(使物像清楚) (使物像更清楚)
(握镜的部位)
(支持镜柱以 上的部件)
(连接目镜和物镜)
(安装物镜)
(接近物体的镜头)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标本) (使光线经过通 光孔反射上来)
(稳定镜身)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镜 口
放镜透 大头镜
率 倍长大
数度小
盖 10x

短大

厚 40x

长小
显微镜基础知识和应用
三、视察
把所要视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像更加清楚

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课件

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课件
移动方向__相_反____
重复播放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 哪个方向

重复播放

10×4 = 40倍
放大倍数越小,物像大小
越 小 ,数目越 多 , 视野越 亮 。
10×10 =100倍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大小
越 大 ,数目越 少 , 视野越 暗 。 Click to add Text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你如 何判断该污点是在玻片标本上,目镜上,还是 在物镜上?
练习使用显微镜
Practice using a microscope
第一章/第一节
一、细胞的发现
1665年,罗伯特・虎克 〔英〕研制出能放大140 倍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 薄片, 第一次发现细胞。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支持局部
镜筒:使光线通过 镜臂:握镜部件 载物台:放玻片标本 镜柱:支持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 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 时眼睛一定要 侧面看着物镜。
三、显微镜的使用
3、观察
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缓缓上升,直到看清 物像为止。再略微转 动细准焦螺旋,使看 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显微镜的使用
4、清洁收镜
〔1〕用洁净沙布把显微镜外表擦干净,用擦镜纸擦镜头。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镜头偏到两旁。 〔3〕转动粗转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恢复原状。 〔4〕把反光镜竖直放置,这样可以减少灰尘落在上面。 〔5〕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将镜箱放回原处。 〔6〕把桌上其他用品按原样摆放整齐,实验桌要保持
成功标志
明亮的圆形视野
思考:光线如何到达眼睛的?

应用微生物技术之显微镜结构使用介绍课件

应用微生物技术之显微镜结构使用介绍课件

01
02
03
04
05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观察和分类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微生物的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 察微生物形态、 大小、结构等 特征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 形态、生理、 生态等特征进 行分类
微生物的培养: 利用培养基培 养微生物,观 察其生长、繁 殖等过程
微生物的鉴定: 通过生化反应、 基因测序等方 法鉴定微生物 的种类和特性
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显 微镜的镜片 和部件,避 免灰尘和污 渍影响观察 效果。
避免碰撞: 搬运显微镜 时,应轻拿 轻放,避免 碰撞造成损 坏。
正确操作: 按照说明书 的要求进行 操作,避免 误操作对显 微镜造成损 坏。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显 微镜的各个 部件,确保 其正常工作。
存放环境: 将显微镜存 放在干燥、 通风、无尘 的环境中, 避免潮湿和 灰尘对显微 镜造成影响。
子形成等
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微生 物作为基因载体, 用于基因转移和 表达
发酵工程:微生 物用于生产各种 酶、抗生素、维 生素等
生物修复:微生 物用于环境污染 治理,如降解有 机污染物
生物制药:微生 物用于生产疫苗、 抗体等生物药物
生物能源:微生 物用于生产生物 燃料,如乙醇、 生物柴油等
04
光源开关:控 制光源的开启 和关闭,方便 操作。
调节装置和观察系统
01
调节装置:包括光源、 聚光镜、物镜、目镜 等,用于调节显微镜 的亮度、放大倍数等 参数。
05
物镜:决定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放大样品 的图像。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a 产生物体的第一次倒立实像。
b 放大作用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目镜
分类
惠更斯目镜 补偿目镜 平场目镜 广角目镜
功能:a 将物镜形成的倒立实像变成正立的虚像。
b 将像再放大4-16倍。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二、常用光学显微镜
普通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实体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1932年德国人发明电子显微镜 分辨率:极限分辨率0.2-0.25nm,为光镜的1000
倍 透射电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超高压电镜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莱卡倒置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尼显康微镜E-600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40年代制造出来,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 。 特点:能观察无色、透明、活细胞中的细微结
构。 优点:不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这就避免了在
染色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可能引起的标本内部 结构的变化。 用途:相差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活细胞或未经染 色的切片。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LSCM的生物学应用
细胞的三维重建 :各类细胞骨架形态学分 析、染色体分析、细胞程序化死亡的观察、 细胞内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结构变化的分析
细胞定量荧光测定 细胞内钙离子pH值和其它离子的动态分析 细胞胞间通讯和膜的流动性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能区分两个物点间最小距离 的能力。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称为分辨 距离。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也 就是分辨细微结构的能力越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是0.2μm。 可把物体放大1500倍 。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放大率
最终成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称 为放大率。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第一节 光学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与构造
成像原理 光射到物体上,再从物体射入物镜、目镜,
最后射入观察者的眼睛,在此过程中成像 并放大。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性能
分辨率: 放大率: 镜口率: 焦点深度: 镜像亮度: 视野亮度: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原理: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镜中央有当 光片,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人物镜,只 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 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体的边缘是 亮的。
丁道尔现象 应用:最适于观察微粒,能够观察到
0.004μm 以 上 的 微 粒 存 在 。 还 可 以 观 察 活体的存在以及活体的运动状态。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 微镜
课程基础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细胞大小
微米(um)
1um=1/1000毫米(mm)
纳米(nm)
1nm=1/1000微米(um)
原核细胞:1—10μm
细菌:3—4μm
支原体:0.1μm
动物细胞:10—100μm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受光源、景深和其它成像因子的影响, 放大倍率在60倍以下,解像效果较佳。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调焦 从低倍镜开始。调焦时,先用粗动手轮将镜筒下降,为了
避免物镜压在标本玻片上,可从侧面窥视。 一边从目镜中观察视野,一边利用粗动手轮将镜筒徐徐上
升,待初见物像后,改用微动手轮作精细调焦,直至物像 最清晰为止。 从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 使用油镜时将镜筒升高后再转换,最后按低倍镜的调焦方 法重新调焦。
第一章 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显微镜发展简史
1590年前后,荷兰人Hans父子发明了放大10倍的原始显微镜。 十七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虎克和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设计了
性能较好的显微镜用于植物学和医学研究。 40年代制造出来相差显微镜。 1932年德国人发明电子显微镜。 1960-1962制成超高压电镜。 80年代,研制成功扫描隧道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显微镜的维护
微调是显微镜机械装置中较精细而又容易损坏 的元件,拧到了限位以后,就拧不动了。此时 决不能强拧。否则,必然损坏。调焦时,遇到 这样情况,应将微调退回3~5圈,重用粗调调焦, 待初见物像后,在改用微调。
使用高倍镜观察液体标本时,一定要加盖玻片。 油镜使用后,一定要擦拭干净。 仪器出了故障,不要勉强使用。否则,可能引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 特点:光源为紫外线,波长 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显微镜; •用于观察能激发出荧光的结 构。 •用途:免疫荧光观察、基因 定位、疾病诊断。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实体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用途:立体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观察不透 明的物体或生物标本的外部形态。
起更大的故障和不良后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第二节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LSCM原理
用激光作扫描光源,逐点、逐行、逐面快速扫 描成像,有较高的分辨力,大约是普通光学显 微镜的3倍。
可以获得样品不同深度层次的图像,对较厚的 样本进行无损伤的系列"光学切片",得到其各 层面的信息。这些图像信息都储于计算机内, 通过计算机分析和模拟,就能显示细胞样品的 三维立体结构。
总放大率=物镜放大率×目镜放大率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系统 机械系统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光学系统
物镜 目镜 照明装置 滤光装置
生物显微技术应用第一章显微镜
物物镜
油浸系物镜
复消色差物镜
水浸系物镜
平场物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