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定位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定位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极位置辨识方法综述

L2 sin 2 s ˆd s i Rs L1 L2 cos 2 s
(2.17)
ˆd s i Rs L1 L2 cos 2 s 2 us s Rs 2 Rs L1 s L1 L2 L1 L2 s 2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游林儒教授实验室文档
PMSM 转子磁极位置静止型学习方法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黄招彬 2013-3-15 Email: abinhill@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起动与矢量控制需要知道转子磁极的当前位置(相对于 A 相/ 轴) 。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极初始位置辨识,研究了利用 PMSM 凸极效应或饱和凸 极效应的几种磁极位置辨识方法,包括相等脉冲宽度电压注入法、高频正弦电压注入法和高频 旋转电压注入法。 1. 前言 永磁同步电机中编码器(增量式或绝对式)的安装一般如图 1.1 所示,电机的定子(含线 圈)与编码器的定子固定在一起,电机的转子(含永磁体)与编码器的转子固定在一起(含零 位信号 Z 或者 R) 。设电机定子的静止坐标系参考为 A 相绕组,定为 轴,同时设编码器定子 的静止参考为 A ,可记 1) 2) 3) 4) (变化) ; NA 为矢量控制的解耦角度(转子磁极 N 极位置到 轴之间的电气角)
NZ 为转子磁极 N 极位置到编码器转子零位信号 Z 之间的机械角(固定) ;
; ZA 为编码器转子零位信号 Z 到编码器定子静止参考 A 之间的机械角(变化) 。 AA 为编码器定子静止参考 A 到电机定子 A 相/ 轴之间的机械角(固定)
设电机的极数为 P ,即极对数为
P ,则有 2
的时间,最后时刻的 d 轴电流峰值在转子磁极方向与其反向时达到最大值。由式(2.10) (2.11) 可知,当施加相同伏秒数(电压乘以时间)时,时间越短(对应电压越高) ,定子电阻影响越小。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及启动策略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及启动策略Initial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and Start-up Strategy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Motor大连交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丁志勇(Ding Zhiyong)转子位置检测是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使用增量式编码器不能准确得到转子的初始位置信息,直接启动会产生未知后果,通常需要额外的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本文分析了在未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时直接启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式编码器A、B脉冲信号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并在启动过程中完成增量式编码器的校正。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增量式编码器;转子初始位置;编码器校正Abstract: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incremental encoder can not obtain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of the initial rotor position. Direct start-up will produce unknown consequences, so it usually requires additional initial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situation of direct start-up in the case of unknown the motor initial rotor position, and proposes a rotor initial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 and B pulse signals of the incremental encoder, completes correction of incremental encoder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up.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PMSM; Incremental encoder; Initial rotor position; Encoder correction【中图分类号】TM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61-0330(2019)02-0073-041 引言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以及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作者:齐淑尊王文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6期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被广泛应用到了国家的生产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永磁同步电机拥有很多优点,如体积小,实用效率高,耗能量低等,所以受到很多生产建设相关人士的好评。
但是,在永磁同步电机使用的过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它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并通过一些相关数据和公式,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对永磁同步电机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高频信号注入;磁路饱和效应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建设与生产的时候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尤其是电机的使用率比其他相关设备的使用率更高。
但是传统的电机设备比较老化,工作效率也比较低,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
但是永磁同步电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相关事业的生产与建设水平。
因为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效率明显比传统电机的效率高,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国家发展中的各个领域。
但是永磁同步电机能否良好的运作,与其转子初始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良好的发挥永磁同步电机的作用,就要做好其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工作。
1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简要概述转子的初始位置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永磁同步电机被应用在某些工程建设或是某种产品生产的过程中,相关的监测管理人员没能及时的发现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变化或者对转子初始位置偏移不能进行良好的预测,那么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就会发生反转或是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失灵等状况,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不仅会对相关的建设或生产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某些机械设备产生连带作用跟着一起失灵,从而造成生产或建设事故,更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

上式中,转子角速度由ω指代,当它的取值为
因高频电压信号从电机绕组中通过,故而,可对定子电阻压降进行忽略,进一步得出定子电压方程和电流响应信号等[1]。
将高频旋转电压信号持续注入定子绕组中,即可得出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压,分别用U和ωh对高频电压信号幅值和角频率进行表示,继而依托3/2将其变换至两相
由上式可知,三相高频电流响应信号都是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差,同频率正弦交流电压相加其性质不变,而幅值影响因素则是两个信号各自的幅值和相位差。
已知电机参数和高频注入信号的情况下,θ能调制三相高频电流响应信号幅值。
三相高频电流响应信号幅值与θ角变化规律相关,与正弦规律类似。
三相高频电流响应信号幅值变化幅度与电机凸性成正比。
倘若提取位置信息时使用查表方法,无论是注入高频电压信号幅值,还是角频率都会对该操作产生干扰,反之,
轴电感会随之减小,
图1定子磁势影响d轴磁路
由上述已知条件,对电机d轴电流表达式予以确定:
得出结论:i d与L sd成反比,L sd越大,i d越小。
该背景下,分别将同等时间和幅值的脉冲电压注入到不同的位置和(θ+π),继而对两次响应电流幅值进行检测和比较,得出转子位置角[3]。
3实验结果分析
采用一台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分别将其额定电压和额定功。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0 引 言
永 磁 电机 控 制 方 案 一 般 采 用 经 典 的 转 速 、 电 流 双 闭环 矢 量控 制 系 统 , 矢 量控 制 闭 环 依 赖 于 电 机 的 转 子 位 置 信 息 。转 子 位 置 信 息 通 常 通 过 安 装 在 永 磁 电机 上 的增 量 式 光 电编 码 器 来 获 得 ,使 用
转 子初 始位 置 定位 方法 。 该方 法采 用 二分 法选择 电流矢 量试 探 角度 ,根 据转 子转 动 方 向不断 缩 小初 始位 置 范 围 。实验结 果表 明,该方 法 能迅速 准确 完成 转子 初始 位置 定位 。 关键 词 :永磁 同步 电机 中 图分 类号 :T M3 5 l 转 子初 始位 置 增量 式编 码器 文章 编号 :1 0 0 3 . 4 8 6 2( 2 0 1 5 )0 2 — 0 0 7 7 — 0 4
He Xi n,Li Mi ng yo ng, Ga o Yue
t i t u t e o f Ma r i n e El e c t r i c P r o p u l i s i o n , Wu h a n 4 3 0 0 6 4 , Ch i n a ) ( Wu h a n I n s
、
A b s t r a c t :T h e k e y p o i n t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fp o h o t o —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c o d e r s i s d e t e c t i n g t h e i n i t i a l r o t o r p o s i t i o n . B a s e d o n t h e ma t h mo d e l fp o e r ma n e n t ma g n e t s y n c h r o n o u s mo t o r , a p o s i t i o n i n g me t h o d f o i n i t i a l r o t o r
基于磁定位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定位研究

复摄动,直到当电机转子不转动时,施加的电流 矢量方向和转子磁极一致重合,完成电机转子的 初始定位。 设转子位置如图 3 所示,检测转子初始位置 (即 )步骤如下: 第一步: 按照 0-7 的顺序分别给电机定子施加 相同大小不同方向的电流矢量。首先施加电流矢 量 id 0 、 iq is 、 e = 0 ,一旦检测到编码器有
电磁转矩方程为
。通常取
s Te 1.5 pis sin(e ) TL Bps Jp
因为 p 、 、is( is 0 ) 固定, 如果忽略 TL ,
e 90 使转子转到 d 轴、A 轴、 轴三轴重合
的位置。
Te 0 , 则当 e 0 时, 电机逆时针转动;
Tab.1 the number of encoder after the first step( = 180 )
is
1
2
4
N S
e
0
电流矢量 脉冲数 Q1 幅角 0 1 2 3 4 0 23998 23990 23976 23972 0 23996 23978 23972 23972 脉冲数 Q2 转动方向 不转 顺时针 顺时针 顺时针 不转
Ld 、 Lq 为 d、q 轴上的电感量, id 、 iq 为 d、q 轴
上的电流, B 阻尼系数, s 机械角速度, TL 为负 载转矩。 对于表面式 PMSM, L 矩方程为: Te 1.5 piq 。
d
d
is
Lq ,于是电磁转
e 90
N O S N
S
A
iq
图 1 dq 坐标系下电流关系
d q 坐标系相位为 e 的电流矢量 is , is 所产生的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
一天,我来到了一家电机制造厂,目睹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场景。
在这个巨大的车间里,数十台永磁同步电机正在忙碌地运转着,为各种设备提供动力。
我被一台正在运转的电机吸引住了,它的转子以一种平滑而有力的方式旋转着。
我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这台电机的转子是如何得以启动的。
工作人员微笑着解释道:“在每次启动电机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转子的初始位置是正确的。
这是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
他继续解释说,为了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他们使用了一种称为“霍尔效应”的技术。
这个技术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通过在电机转子上安装几个霍尔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转子的位置。
通过与控制器的通信,电机可以精确地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
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一旦确定了转子的初始位置,电机就可以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了。
转子会根据所需的转速和方向旋转,为设备提供所需的动力。
而且,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因数的特点,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在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后,我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想,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确定自己的方向一样。
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的初始位置,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离开了电机制造厂,心中充满了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敬畏和对技术的向往。
我深深地明白,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将继续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1 简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电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确定初始位置成为影响电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2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问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永磁体和电枢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永磁体和电枢之间的初始相位差会影响电机的性能,所以准确地确定初始位置很重要。
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通常使用编码器来确定初始位置。
但是,编码器受到机械误差和精度限制的影响,所以对于高精度控制要求的应用,编码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3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估计方法由于编码器限制,人们开始研究替代方案。
目前,有两种方法用于确定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位置,即基于电动势(EMF)测量的方法和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方法。
在EMF方法中,通过测量电动势来确定转子位置,这种方法无需安装编码器,可以减少成本和增加可靠性。
但是,EMF测量会受到电流和电压变化的影响,在低速和低负载运行情况下,精度会受到很大挑战。
相对而言,EKF算法通过估计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能够准确地估计位置,提供了较高的控制精度。
同时,这种方法增加了计算量,需要合理的硬件支持。
4 总结总体而言,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EMF和EKF是两种主要的方法,各有优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方法。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和硬件的不断发展,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将不断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dq 坐标系下电流关系
d q 坐标系相位为 e 的电流矢量 is , is 所产生的
定子磁场与永磁体转子磁场作用, 当 + > e > 时,电机逆时针转动,当 - < e < 时,电机顺 时针转动, 使转子转到 e +90°位置而停止, 这时 转子的磁极位置与电流矢量的位置相差 90°,从 而实现了转子的初始定位的初始化
1 转子磁定位法简介
永磁同步电机在 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如 下, 磁链方程为:
d Ld id 0 q Lq iq
电磁转矩方程为:
Te 1.5 p[iq (Ld Lq )id iq ]
机械运动方程为:
s Te TL Bps Jp
式中 p 为电机磁极对数, 为电磁转矩系数,
5
q
7 6
图3
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第一步
5 6 7
23974 23986 1
23982 23999 5
逆时针 逆时针 逆时针
=196°时,执行第一步定位后编码器脉冲数如
表 4 所示。 表 4 =196°时执行第一步后编码器数
电流矢量幅角 0 1 2 3 4 5 6 7 脉冲数 Q1 2 3 23996 23989 23980 23977 23983 23991 5 23999 23991 23982 23975 23980 23989 23995 脉冲数 Q2
基于磁定位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定 位研究
黎永华,皮佑国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定位原理的转子初始位置定位方法,通过给电机施加电流矢量,根据电机转动方向与施加的电 流矢量角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变电流矢量角实现缩小定位范围。定位过程中转子转动微小,能满足需要无运动冲击机械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初始定位要求。论文分析了定位原理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起动;磁定位 中图分类号:TM 351 文献标志码:A
电磁转矩方程为
。通常取
s Te 1.5 pis sin(e ) TL Bps Jp
因为 p 、 、is( is 0 ) 固定, 如果忽略 TL ,
e 90 使转子转到 d 轴、A 轴、 轴三轴重合
的位置。
Te 0 , 则当 e 0 时, 电机逆时针转动;
Tab.1 the number of encoder after the first step( = 180 )
is
1
2
4
N S
e
0
电流矢量 脉冲数 Q1 幅角 0 1 2 3 4 0 23998 23990 23976 23972 0 23996 23978 23972 23972 脉冲数 Q2 转动方向 不转 顺时针 顺时针 顺时针 不转
复摄动,直到当电机转子不转动时,施加的电流 矢量方向和转子磁极一致重合,完成电机转子的 初始定位。 设转子位置如图 3 所示,检测转子初始位置 (即 )步骤如下: 第一步: 按照 0-7 的顺序分别给电机定子施加 相同大小不同方向的电流矢量。首先施加电流矢 量 id 0 、 iq is 、 e = 0 ,一旦检测到编码器有
0 引言
永 磁 同 步 电 机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的优点, 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永 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通常采取在电机上安装增量 式脉冲编码器来提供转子的位置信息,得以实现 系统的闭环控制,且电机的起动过程也依赖于转 子的初始位置信息,但由于在电机起动时电机转 子位置是任意的,而增量式编码器无法提供电机 的初始位置信息,因此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是电机 控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转子初始定位最常用的 方法是磁定位法 [1] ,此方法原理简单并且可以使 转子磁极准确定位,但初始化过程中转子被强行 拉到给定位置,使转子产生较大的扭动而不能满 足要求无运动冲击机械的要求。近年来许多学者 对转子的初始位置估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2-4] 利用电机的磁饱和特性来检测转子初始位 置,当给定子施加的电流矢量与转子磁极 N 极重 合时,定子的电感最小,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达 到较高估算精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电流检 测硬件电路要求较高,实现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文献[5-8]采用高频注入法,可以检测零速下的转 子位置,其中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更适用于凸极 率较高的电机,而脉动高频信号注入法适用于表
is
q
id
图 2 磁定位法转子相位初始化
0
e
Fig.2 Rotor phase initialization by magnetic orientation
如图 2, 设定位前电机转子磁极 N 极在 d 、q 坐标系中任意一个位置角 处,给定子施加一个 电流矢量: d 轴分量 id 0 , q 轴分量 iq is ,
当 e 0 时,Te 0 ,电机顺时针转动; 当 e 0 或 时,Te 0 ,电机不转,可见转 子的转动方向包含着转子的位置信息,于是可以 通过判断电机的转动方向来实现转子初始位置定 位。 磁定位法是通过给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通以一 个已知大小和方向的电流矢量,使转子转动到已 知电流矢量对应的位置,从而得出转子运行前的 初始位置,定位过程如图 2 所示。
Fig.3 The first step of the initial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3 3.5 d 3 4
N S
q
脉冲输出变化立即封锁 PWM 输出并使 iq 0 , 判
3 3.75 3.5 d
4
e = 45 的 断电机转向, 然后施加 id 0 、iq is 、
2 基于磁定位原理的摄动定位研究
磁定位法可以精确实现转子的初始定位,但 可能造成转子较大幅度的转动,本文提出基于磁 定位原理的摄动定位方法:给定子通以 id 0 、
iq is 、方向为 e 的电流矢量,电动机在上述电
流矢量的作用之下开始旋转,通过编码器脉冲信 号可得到电机的转动方向,一旦检测到编码器脉 冲数有变化, 便立即封锁 PWM 输出, 转子的位置 改变很小,而根据电机转向和给定的电流矢量就 可以大致确定电机转子的位置。接着改变电流矢 量,使给定的电流矢量更接近电机转子的磁极, 再检测电机的转向。当电机的转向改变时,表明 所给矢量越过了磁极,再改变电流矢量。如此反
2 3
d
1
q
图4 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第二步
Fig.4 The second step of the initial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3 实验及结果分析
基于 TMS320LF2812 DSP 平台实现了算法, 按照上诉步骤在 CCS 编译环境中对一台型号为 P10B13100BXS20 的三洋永磁同步电机做验证性 实验,具有 6000 线增量式编码器,经过 4 倍频即 电机转动一圈编码器共产生 24000 个脉冲,电机 逆时针转动编码器脉冲增加,顺时针转动时编码 器脉冲减少。 情况一:当电机转子实际位置在 = 180 时, 执行第一步定位后编码器脉冲数如表 1 所示。表 中电流矢量幅角乘以 45°就是施加的电流矢量角 度, 脉冲数 Q1 是检测到编码器脉冲有变化时的编 码器脉冲数,由于电机存在惯性,脉冲数 Q2 是封 锁 PWM 一段时间确定电机没有转动后的编码器 脉冲数,用于下次跟 Q1 比较判断转向。 表 1 = 180 时执行第一步后编码器数
Abstract:An positioning method of initial rotor posi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agnetic orientation that was presented. through the motor perturbation inflict current vector, narrow the scope of location by changing the current vector make u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coder and the current vector. The process of positioning the rotors rotation small movement, can meet the needs of non-impact machin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osition of the initial request.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posi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in the paper. Keywor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initial position; starting;magnetic orientation
面安装永磁电机,且算法均较复杂。本文的思想 是通过给电机定子施加电流矢量,利用增量式编 码器脉冲信号检测电机转动方向,根据转动方向 与摄动电流矢量的角度关系,不断改变电流矢量 方向来实现缩小定位范围,首先介绍转子磁定位 方法,再详细提出基于磁定位原理的定位方法和 定位步骤,最后介绍了实验过程及其结果。
[1]
Fig.1 relationship of current in the dq reference frame
如图 1 所示, 当给定子施加大小为 is( is 0 ) 方向为 e 的电流矢量时,则
id is cos( e ) iq is sin(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