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1. 一质点做抛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如图一所示。求: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1)dt dV 是否变化? (2)dt

V d 是否变化? (3)法向加速度是否变

化?

(4)轨道何处曲率半径最

大?其数值为多少?

解:(1)如图一,如果把dt dV 理解为切向加速度,即τa dt

dV =,则由图二(a )所示,ατcos g a =,显然τa 先减小后增

大。

(2)g dt

V d = (3)αsin g a n =

(4)质点在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φ

ρcos 2

2g V a V n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式中的速度V,夹角φ均为变量。故质点在

起点和终点处的速度最大(0V V =)。φ最

大,φcos 最小,所以在该处的曲率半径

最大。

上抛石块的位移和路程

一石块以V=4.9m/s 的初速度向上抛出,经过2S 后,石块的位移y ∆________,路程S______.

解:如图一,设定石块上抛的初始点为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则其运动方程为2021gt t V y -= 2S 内的位移为m y 8.928.92129.42-=⨯⨯-

⨯=,负号表明所求位移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即物体在2S 内改变了运动方向。

先求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刻,即

00=-=gt V dt

dy ,S g V t 5.08.99.40=== 则总路程

m L L L 25.12)5.1(8.92

1)5.0(8.9212221=⨯⨯+⨯⨯=+= 求解某一位置的速度

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关系为2331x a +=

,如果在x=0处,其速度为s m V /50=,那么,在x=3m 处的速度为多少?

解:因为233

1x V dx dV dt dx dx dV dt dV a +====

s m V x x V x x V V dx x VdV V V /9)25333(2)2

3(23

22)331(2

32033

20230

20=++=++=+=-+=⎰⎰

宇宙速度

众所周知,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行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大发展.但怎样才能把物体抛向天空,使之成为人造卫星或人造行星呢:)这取决于抛体的初速度。有趣的是,在1687年,牛顿出版的第一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有一幅插图。这幅图指出抛体的运动轨迹取决于抛体的初速度,它明确地指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在当时只是理论上的 270年后,人类才把理论上的人造卫星变成了现实

1.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

没地球的半径为E R 、质量为E m 。在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抛体,以初速1V 竖直向上发射,到达距地面高度为h 时,以速度V 绕地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如略去大气对抛体的阻力,抛体最小应具有多大的速度才能成为地球卫星?如把抛体与地球作为一个系统,由于没有外力作用在这个系统上,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于是,

h

R Gmm mV R Gmm mV E E E E +-=-2212121 (1) 上式可写成

E

E E E R Gm h R Gm V V 22221++-=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

22

)

(h R Gmm h R V m E E E +=+ (3) 上式可写成

h

R Gm V E E +=2 (4) 将(4)式代入(2),得

h

R Gm R Gm V E E E E +-=21 已知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2/E E R Gm g =,故上式为

)2(1h

R R gR V E E E +-= .上式给出了人造卫星由地面发射的速度V 1与其所应达到的高度之间的关系.卫星发射速度越大,所能达到的高度h 就越大.

由上式可以看出,对于地球表面附近的人造地球卫星有h R E >>,故上式可简化为 E gR V =1

其中2

6/8.9,1037.6s m g m R E =⨯=,可得

s m V /109.731⨯=

这就是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达到的最小速度,通常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R E )h ),由式(2)有1V V ≈.故常说,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的最小速度亦为s m V /109.731⨯=

把式(3)代入式(1),有 )

(2h R m Gm E E E +-= 上式表明,人造地球卫星的机械能是小于零的,即E <0.

2人造行星 第二宇宙速度

如果抛体的发射速度继续增大,致使抛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增加到趋于无限远时,即r=∞,这时可认为抛体已脱离地球引力的作用范围.抛体可成为太阳系的人造行星.在这种情况下,抛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的引力势能为零,即0=∞P E 、若此时抛体的动能也为零,即0=∞K E ,那么抛体在距地球无限远处的总机械能0=+=∞∞∞P k E E E .这就是说,在抛体从地面飞行到刚脱离地球引力作用的过程中,抛体以自己的动能克服引力而作功,从而把动能转变为引力势能.由于略去阻力以及其他星体的作用力所作的功,故机械能应守恒,

02122=+=-∞∞p k E

E E E R m Gm mV 额中V 2是使抛体脱离地球引力作用范围,在地面发射时抛体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发射速度.这个速度又叫第二宇宙速度.

由上式可得第二宇宙速度为

s m V gR R Gm V E E E /102.11222312⨯==== 从上述关于第二宇宙速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要使抛体脱离地球引力作用,只要 抛体具有不小于s m V gR R Gm V E E

E /102.11222312⨯====的发射速度就行,而这时可以不考虑发射速度的方向,就能得到所要求的数值。这是用能量观点来讨论这类问题最显著的一个优点.

应当指出,若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医,这时抛体的机械能大于零.即E >0。理论计算表明,这时抛体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成为人造行星。

图-绘出了在地面上水平发射的抛体,其能量与以地球为参考系的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当E <0时,抛体的轨迹为椭圆(包括圆);当E >0时.为双曲线;当E=0时,为抛物线.

3 飞出太阳系 第三宇宙速度

上面讲述了从地球表面发射的抛体达到或超过第二宇宙速度以后,它将外绕太阳成为太阳系中一颗人造行星。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从地球表面发射抛体的速度,并使之能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飞出太阳系,这个速度称之为第三宇宙速度,用3V 来表示。

显然,要使抛体脱离太阳系的束缚,必须先脱

离地球引力的束缚,然后再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

这就是说,抛体脱离地球引力束缚后还要具有足够

大的动能实现飞出太阳系的目的

首先讨论抛体脱离地球引力场的情形我们把地

球和抛体作为一个系统,并取地球为参考系。设从

地球表面发射一个速度为3V 的抛体,其动能为

232

1mV E k =,引力势能为E E R m Gm -,当抛体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后。它相村地球的速度为V ',

按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232

121V m R m Gm mV E E '=-

(1) 为求V ',取太阳为参考系,此抛体距太阳的距离为R S ,相对太阳的速度为1V '。则抛体

相对太阳的速度3V '应当等于抛体相对地球的速度V '与地球相对太阳的速度V E 之和,即

E V V V +'='3

如E V V 与'方向相同,则抛体相对太阳的速度最大,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