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1. 引言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是将充电器与微控制器相结合,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该充电器能够根据电池的状态智能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2. 设计方案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如下:2.1 硬件设计充电器的硬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

2.1.1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给整个系统,可以使用变压器和整流电路来获得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2.1.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使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池状态。

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模块可以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以最佳的方式完成充电过程。

2.1.3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充电器的状态信息,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屏或LED灯来实现。

2.1.4 充电模块充电模块是将电能传输到电池上进行充电的部分,可以采用一定的充电控制电路来控制充电过程。

2.2 软件设计智能充电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充电算法和控制逻辑。

2.2.1 充电算法充电算法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和特性,计算出最佳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常见的充电算法包括恒压充电、恒流充电和多段充电等。

2.2.2 控制逻辑控制逻辑负责监测电池的电压、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并根据充电算法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充电参数。

控制逻辑还可以实现保护功能,比如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和反接保护等。

3. 实现过程智能充电器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步骤。

3.1 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传感器、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

然后进行硬件电路的布局和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2 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阶段,首先需要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

根据充电算法和控制逻辑编写相关的代码,并与硬件进行连接和测试。

然后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1硬件电路本智能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如图1所示,整个电路分为开关电源部分、以单片机为主的控制电路和以UC3842为核心的脉宽调制电路三部分。

图○11.1开关电源设计本设计采用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方式。

其整个工作过程是将交流输入经滤波、整流后变为直流高压,再由开关管斩波、高频变压器降压后得到高频矩形电压,最后经过输出整流滤波获得所需要的直流输出电压。

系统对开关电源的要求是其交流输入电压范围为90~270V,能同时输出+5V(作为控制部分电源)及12~60V(主回路)的电压。

输出电流为1~3A。

1.2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由单片机AT89S52、ADC(TLC0832)、多路选择开关(CD4051)、数字电位器(X9C102)、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取样电阻RS和RW、2×4键盘、液晶显示(CON16)等组成。

本部分设计时应先根据蓄电池的型号参数,来通过键盘设计与之对应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以及充电时间,当电路接上蓄电池后,充电过程开始,此后由单片机通过取样电阻RM检测电池电压,若检测到蓄电池因过渡放电而使电压低于正常范围,那么,为了避免充电电流过大而造成蓄电池损坏,应先对蓄电池实行稳定的小电流充电(本设计程序中设为1/5的设定充电电流),同时,单片机开始计时,之后单片机将不断检测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并显示在液晶屏上,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当上升到正常范围时,单片机可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转入大电流恒流充电(即设定电流)方式,此后,单片机一直保持不停地检测电池电压,当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单片机发出指令,以增大数字电位器的阻值,并通过脉宽调制减小输出电压,从而使充电电流减小,当充电电流减小到1/5的设定电流时,再转为涓流充电,最后在充电时间到时关闭电源,这样就避免了因电池温升过快或严重极化而影响充电质量,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当检测到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和温度超过设定值的1/10倍时(由程序设定),单片机立即输出报警信号报警,同时使继电器动作并切断总电源,以提高充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毕业设计_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毕业设计_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从随身听到数码相机,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用到电池的电器设备都需要用到充电器。

充电器为人们的外出旅行和出差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单片机在电池充电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它的处理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

充电器各类繁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单片机参与处理和控制的充电器才能称为智能充电器。

1 实例说明随着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使用,手机电池充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章将通过一个典型实例介绍51单片机在实现手机电池充电器方面的应用。

实例所实现的充电器是一种智能充电器,它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具有预充、充电保护、自动断电和充电完成报警提示功能。

实例的功能模块如下。

●单片机模块: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比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成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提供模块:采用电压转换芯片将外部+12V 电压转换为需要的+5V电压,该电压在送给充电控制模块之前还需经过一个光耦模块。

●C51程序:单片机控制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充电的状态给出有关的输出指示。

2 设计思路分析要实现智能化充电器,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充电的实现。

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

(2)智能化的实现。

在充电器电路中引入单片机的控制。

2.1 为何需要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充电器实现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充电效果的不同。

由于充电器多采用大电流的快速充电法,在电池充满后如果不及时停止会使电池发烫,过度的充电会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

一些低成本的充电器采用电压比较法,为了防止过充,一般充电到90%就停止大电流快充,而采用小电流涓流补充充电。

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单次使用时间与充电过程密切相关。

锂电池是手机最为常用的一种电池,它具有较高的能量重量比、能量体积比、具有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多次,使用寿命较长,价格也越来越低。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是一种能够智能识别电池类型和状态,并能根据电池需求实现快充和慢充的充电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一、设计原理智能电池充电器采用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电源和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智能化管理。

二、主要功能1.电池类型识别:通过检测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波形,智能电池充电器能够自动识别电池的类型,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等等。

2.电池状态检测:充电器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等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判断电池的充电、放电状态,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和寿命。

3.充电控制:智能电池充电器可以根据电池类型和状态,动态调整充电电压和电流,以实现快充和慢充的切换,从而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4.过充保护:当电池充电至预设的电压值时,充电器能够自动停止充电,防止过充,保护电池安全。

5.温度保护:当电池温度过高时,充电器会自动停止充电,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三、硬件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四个主要部分。

1.电源电路:充电器所需的电源电压一般为DC12V或AC220V,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稳压电路将电压稳定在适合电池充电的范围内。

2.电流电压检测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值,通常采用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供单片机进行处理。

3.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相关外围电路,单片机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类型和状态,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调整电池的充电方式和速度。

4.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电流、电压等相关信息,通常采用数码管、LCD等显示器件。

四、软件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

1.程序设计:根据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硬件接口进行开发,程序主要包括电池类型识别、电池状态检测、充电控制和保护控制等功能。

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

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

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智能手机充电器是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电子产品,它作为智能手机必备的配件之一,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给手机充电。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发展,充电器的设计和研究也要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将从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充电器的设计方案1. USB接口设计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市场上的充电器种类也越发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设计便是基于USB接口的充电器。

随着USB接口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也在不断地进化。

目前市面上的USB接口分为Type-A、Type-B、Type-C等多种类型,而Type-C接口由于其快速充电、高速传输等优点,成为当前充电器设计的主流方案之一。

2. 充电器功率设计在设计充电器的功率方案时,需要根据手机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速度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以充分利用电源资源,同时也要避免因充电器功率过高造成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功率集中在5W-18W之间,而随着5G网络的开通和手机的功能升级,未来充电器的功率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

3. 多合一充电器设计为了方便用户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一些充电器设计师提出了多合一的设计方案。

这种充电器在设计时会增加多个接口和多种输出功率,使得用户能够一次性给多个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而在设计多合一充电器时,还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功率分配等问题,确保用户的充电体验得到最大的优化。

二、充电器的研究方向1. 快速充电技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对充电速度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现代充电器研究已经聚焦于如何实现更快速的充电。

目前快速充电技术主要分为表面充电、直流快充、无线充电等多种方式。

然而,这种技术的快速充电与电池寿命的平衡也是研究该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

2. 绿色环保技术在充电器研发领域,绿色环保技术也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方向之一。

充电器的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和影响环境的因素,因此如何减少该类问题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智能充电器设计

智能充电器设计

由于镍氢电池具有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可免维护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合理的对镍氢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是目前电池领域中研究的热门课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开发了快速智能充电器。

本智能充电器可以同时对1~4节镍氢电池进行充电管理,并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情况,进行合理的充电电流设置。

图1 充电器系统框图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择SH69P48 是一种先进的CMOS 4位单片机。

它具有以下特性: 4K 双字节OTP ROM, 253 个半字节RAM空间, 8位定时/计数器, 10位A/D转换器, 8+2位高速PWM 信号输出, 内建振荡器时钟电路, 内建看门狗定时器, 低电压复位功能且支持省电方式以节约电能。

10位A/D转换器可以使得Delta-V的检测精度达到2mV/cell;利用单片机自带的PWM端口结合TL494控制充电电流;用8位定时/计数器进行0.5s定时,在出现坏电池时,LED进行1Hz闪烁指示。

系统时钟采用单片机内部的4MHz的RC时钟,降低系统的成本,但由于RC时钟的偏差会比较大,所以0.5s定时会存在误差。

内建看门狗定时器可用软件控制以加强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

在软件出现问题时,可以对单片机进行复位,重新执行程序,防止程序死锁现象的发生。

2 单片机脚位安排根据功能的要求,对单片机的管脚安排如表2。

3 PWM技术控制充电电流因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为4MHz,单片机自带的PWM可以达到的最大频率为15.625 kHz,无法满足对充电电流的控制精度,所以采用了外部硬件PWM与单片机 PWM 进行结合处理的方法。

外部PWM控制芯片选择TL494,其PWM频率可以达到200 kHz 以上,对充电的电池可以进行恒流和限压处理。

设计时用外部PWM芯片控制充电电流的精度,用单片机自带的PWM去控制TL494电流比较器输入端口上的电压,从而控制总充电电流的大小。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因不同的类型产品需要用法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觅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笔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智能器。

该具有自动感应充电和弥漫电后智能断电功能,不仅适用于各种不同充电和容量的电子产品,而且能够对多台不同的电子产品同时举行充电。

作品采纳智能无线充电的设计思想,具有用法便利、适用面广的优点,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系统概述1.1 当前充电模式状况在电子科技技术高速进展的今日,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33亿,再加上MP3、MP4等其他周边电子产品,平均不到2人就拥有一个需要充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目前普遍用法的都是数据线插接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数据线接口用久了通常会有触不良等现象,而且单个充电器适应面不广,因不同的类型电子产品需要用法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觅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真可谓费时费劲;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是一件令人头痛的棘手事。

为了改良上面的现象,研发智能无线充电器是很有须要的。

1.2 作品简介及优点智能无线充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是非接触充电系统,不再通过导线(充电线)传输电能,而是无线传输方式充电。

没有充电所用的物理接口,与普通充电器相比,避开了插线或拔电池的棘手,具有普通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作品采纳一(充电器)对多(感应负载)充电、智能充电的设计思想;无线充电器对负载充电时,指示灯将由绿灯转换为七彩灯,手机也正确显示充电状态并智能完成充过程(试验产品为手机)。

本充电器可以同时对多个负载充电,可以自动感应是否有负载充电,达到自动充电,弥漫电后10秒自动断电,达到智能化;从而大大便利了用户。

智能无线充电器用法非常便利、一个充电器就可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本低廉(与普通充电器价格相差不多)等优点,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如Sony,Intel,apple,飞利普等)也正在火热讨论中;智能无线充电必将是取代物理直插的进展方向,将绝对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

智能充电器设计知识点

智能充电器设计知识点

智能充电器设计知识点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充电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

智能充电器不仅具备快速充电功能,还能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诸如过充保护、电流控制等安全功能。

本文将介绍智能充电器设计中的关键知识点。

二、智能充电器原理智能充电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被充电设备的需求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实现高效充电。

智能充电器通常采用开关电源技术,具备高频变压器和开关管等部件。

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电压和电流的输出,从而满足被充电设备的需求。

三、关键技术知识点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智能充电器设计中,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以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减少无功功率损耗,并符合能源的节约要求。

2. 温度控制技术:智能充电器应具备过温保护功能,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或安全隐患。

温度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感温器和控制电路实现智能充电器的自动断电保护功能。

3. 过充保护技术:过充保护是智能充电器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监测电池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当电池充满时自动停止充电,避免因过充导致电池寿命缩短或安全问题。

4. 电流控制技术:电流控制是智能充电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充电电路,可以根据被充电设备的电流需求,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并保证充电速度和安全性。

5. 通信技术:智能充电器往往带有与被充电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可以实现双向信息传递和控制。

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串口、USB、蓝牙等方式实现。

四、智能充电器设计流程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样机制作、测试验证等步骤。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充电器的功能需求、输出电压和电流要求等;在电路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配置;之后制作样机,并经过测试验证,确保充电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五、智能充电器应用领域智能充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和无人机等。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充电器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充电电池的广泛应用,充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其性能却跟不上电池的发展要求,其电路设计存在较大的缺陷。

针对目前市售充电器的技术缺陷,本文应市场需求设计了一款智能镍氢电池充电器。

本智能充电器具有检测镍氢电池的状态;自动切换电路组态以满足充电电池的充电需要;充电器短路保护功能;以恒压充电方式进入维护充电模式;充电状态显示的功能。

本文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针对市场需求,在功能上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满足用户对高性价比的需要。

功能适用、价格低廉、电路简化是本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维护充电、充电电池、智能充电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evalence of the portable devices and cells used widely, chargers are implicated in more fields than before.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argers is far too behi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ing cells. With the demerit of the available chargers, this paper designs an intelligent Ni-Mn cells charger.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lligent charger are depicted as follows, detecting the state of the recharge cells,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the module of the circui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ells, short protection for the charger, maintenance charge module with constant voltage and current, state showing. This paper considers designations from home and abroad fully and adjusts a few functions of the circuit to satisfy the user requirement of high performance-price ratio. The focus of this designation in this paper is proper function, low-cost, and simplified circuit.KeyWords:maintenance charge module、Rechargeable batteries、intelligent charge目录1 绪论 (1)1.1概述 (1)1.1.1 充电器的设计背景 (1)1.1.2 常见充电电池特性及其充电方式 (2)1.1.3 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 (3)2 镍氢电池特性 (5)2.1镍氢电池化学特性 (5)2.2镍氢电池重要参数 (6)2.3镍氢\镉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6)2.4镍氢电池的充电状态 (7)3 设计方案分析 (8)3.1最普通的充电器电路 (8)3.2多功能充电器 (9)3.3智能充电器典型电路 (10)3.4本设计采用的充电器设计方案 (10)4 硬件电路设计 (12)4.1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12)4.2充电器工作原理 (13)4.3硬件电路实现 (13)5 硬件电路参数分析 (18)5.1 智能充电器硬件参数分析 (18)5.1.1 市电输入保护电路 (18)5.1.2 电压变送电路 (19)5.1.3 电流输出控制电路 (21)5.1.4 电压检测电路 (24)5.1.5 过流保护和显示电路 (25)总结 (26)谢辞参考文献附录1充电器电路全图附表2元器件的数量、规格、封装1 绪论1.1 概述1.1.1 充电器的设计背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

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

以前,老式的充电器具有先天的技术设计缺陷,在电池充足电量后不能自动切断直流充电通路;不能根据电池所处的状态自动切换充电器的工作方式;不能有效保护电池和充电器自身;充电效率低下,充电时间太长。

正是由于这些设计上的缺陷使得在充电时没有保护电池的功能而损坏电池,使电池寿命严重缩短。

这也是过去广大用户普遍反应的问题。

市售充电器电路如图1-1所示。

R图1-1 市售充电器电路图该电路由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和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当然前置电路还有一个起电磁耦合作用的变压器,是典型的全波整流电路。

四个二极管中只有两个在电压信号的正半周期导通而在负半周期另外两个导通。

整流电路的四个二极管就以此循环导通方式工作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电解电容的作用是为了滤波,使输出波形平滑。

这是目前市售充电器广泛采用的电路。

但是这种充电器对充电电池没有保护能力,难以控制充电电压,极易损坏电池。

行业内根据经验对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做了一些调整。

例如,对镍氢电池(充电终止电压为1.5V)充电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不是1.5V而是2.17~2.53V。

这样一来,当镍氢电池接上充电器时输出电压就可以被拉下至1.4V左右。

目前诸如此类解决方案被广泛采用,应用于各种充电器的设计中。

采用此类设计方案的充电器市售价格在¥10.00左右。

但这并没有解决充电电路本身固有的缺陷。

对于过充或欠充电的问题,业界的做法是在充电器的外包装盒上附有一张电池容量—充电时间参考表,如表1-1所示。

表1-1 电池容量-充电时间对照表本文设计的充电器是针对目前市售充电器的设计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按照智能化的要求,充电器能够根据镍氢电池的状态自动切换工作方式。

1.1.2 常见充电电池特性及其充电方式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普通的镍镉、镍氢电池充电的通用充电器。

这类充电器的缺点是用户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充电的时间,否则可能对电池过充或者欠充。

不但使用不便而且对充电电池本身有极大的损害,还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类是对手机专用锂离子电池充电的专用充电器。

这类充电器与锂离子电池一起工作,具有充满电后自动停止充电,温度检测的功能,但是这种充电器一般比较昂贵且通用性不强。

为此,本设计力图能制成一款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通用微型充电器。

电池充电是通过逆向化学反应将能量存储到化学系统里实现的,由于使用的化学物质的不同,电池的特性也不同,其充电的方式也不大一样。

电池的安全充电现代的快速充电器( 即电池可以在小于3 个小时的时间里充满电,通常是一个小时) 需要能够对单元电压、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进行精确地测量,在充满电的同时避免由于过充电造成的损坏。

充电方法SLA 电池和锂电池的充电方法为恒定电压法要限流; NiCd 电池和NiMH 电池的充电方法为恒定电流法,且具有几个不同的停止充电的判断方法。

最大充电电流最大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C) 有关。

最大充电电流往往以电池容量的数值来表示。

例如,电池的容量为750 mAh,充电电流为750 mA,则充电电流为1C (1 倍的电池容量)。

若涓流充电时电流为C/40,则充电电流即为电池容量除以40。

过热电池充电是将电能传输到电池的过程。

能量以化学反应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但不是所有的电能都转化为了电池中的化学能。

一些电能转化成了热能,对电池起了加热的作用。

当电池充满后,若继续充电,则所有的电能都将转化为电池的热能。

在快速充电时这将使电池快速升温,若不及时停止充电就会造成电池的损坏。

因此,在设计电池充电器时,对温度进行监控并及时停止充电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消费类电器主要使用如下四种电池:• 密封铅酸电池 (SLA)• 镍镉电池 (NiCd)• 镍氢电池(NiMH)• 锂电池(Li-Ion)在正确选择电池和充电算法时需要了解这些电池的背景知识。

密封铅酸电池(SLA) 密封铅酸电池主要用于成本比空间和重量更重要的场合,如UPS 和报警系统的备份电池。

SLA 电池以恒定电压进行充电,辅以电流限制以避免在充电过程的初期电池过热。

只要电池单元电压不超过生产商的规定( 典型值为2.2V), SLA 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充电。

镍镉电池(NiCd) NiCd 电池目前使用得很普遍。

它的优点是相对便宜,易于使用;缺点是自放电率比较高。

典型的NiCd 电池可以充电1000 次。

失效机理主要是极性反转。

在电池包里第一个被完全放电的单元会发生反转。

为了防止损坏电池包,需要不间断地监控电压。

一旦单元电压下降到1.0V 就必须停机。

NiCd 电池以恒定电流的方式进行充电。

镍氢电池(NiMH)在轻重量的手持设备中如手机、手持摄象机,等等镍氢电池是使用最广的。

这种电池的容量比NiCd 的大。

由于过充电会造成NiMH 电池的失效,在充电过程中进行精确地测量以在合适的时间停止是非常重要的。

和NiCd 电池一样,极性反转时电池也会损坏。

NiMH 电池的自放电率大概为20%/ 月。

和NiCd 电池一样,NiMH 电池也为恒定电流充电。

锂电池 (Li-Ion)和本文中所述的其他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最高的能量/ 重量比和能量/ 体积比。

锂电池以恒定电压进行充电,同时要有电流限制以避免在充电过程的初期电池过热。

当充电电流下降到生产商设定的最小电流时就要停止充电。

过充电将造成电池损坏,甚至爆炸。

1.1.3 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型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MP3,数码相机,手机,CD播放器的普及为电池的大量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电池的广泛使用为各种便携式设备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不可充电电池,(特别是含有重金属汞的电池),由于对环境的污染而遭到普遍的批评,各电池生产厂商把业务的重点转移到可充电电池上,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可充电电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了不可充电电池的市场。

可充电电池不但可以满足对耗电量大的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可充电电池有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n)电池,要强调说明的是由于重金属镉的污染问题和记忆效应等缺点,镍镉电池已不再生产、使用,虽然市面上仍有销售。

因此,本文设计的充电器是针对镍氢电池。

充电电池的普及对充电器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