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期末总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36的平方根是()A .6-B .6C .6±D .4±2.下列四种汽车车标,可以看做是由某个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3)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 .平面内,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6B .16C 3273-=- D 2(4)4-=- 7.如图,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 ,此时//CD OB ,若20AOB ∠=︒,则A ∠的度数是( )A .20°B .25°C .30°D .35°8.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九、填空题9.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若(),3A m -与()4,3B -关于y 轴对称,则m =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A=50°,∠C=72°,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__度.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C 与∠DEF 的边BC 与DE 相交于点G ,且BA //DE ,BC //EF ,如果∠B =54°,那么∠E =__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2中115AEF ∠=︒,则图3中CFE ∠的度数为_______.十四、填空题14.a ※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 ※b=a+2b ,例如3※(﹣2)=3+2×(﹣2)=﹣1.若(﹣2)※x=2+x ,则x 的值是_____.十五、填空题15.已知点()6,23A m m --,且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A 的坐标是____. 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按照这样的规律下去,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 2﹣12149=0. (2)(x ﹣1)3=64.十九、解答题19.请补全推理依据:如图,已知:12180∠+∠=︒,3A ∠=∠,求证:B C ∠=∠.证明:∵12180∠+∠=︒(已知)∴//AD EF ( )∴3D ∠=∠( )又∵3A ∠=∠(已知)∴D A ∠=∠( )∴//AB CD ( )∴B C ∠=∠( )二十、解答题20.以学校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中标明了这所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方, (1)公交车站的坐标是 ,宠物店的坐标是 ;(2)在图中标出公园()300,200-,书店()100,100的位置;(3)将医院的位置怎样平移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但是由于122<<2 1.21,差就是21.根据以上的内容,解答下面的问题:(15___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_;(2)若设23+x ,小数部分是y ,求x y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阴影部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5×5的网格格点上.(1)请求出图中阴影部分(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2)若边长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213a b +-的值.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①,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对折,使AB 落在''A B 的位置;(1)若1∠的度数为a ,试求2∠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②,再将纸片沿GH 对折,使得CD 落在''C D 的位置.①若//'EF C G ,1∠的度数为a ,试求3∠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②若''B F C G ⊥,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试计算1∠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已知//AB CD P ,是直线AB CD ,间的一点,PF CD ⊥于点F PE ,交AB 于点120E FPE ∠=︒,.(1)求AEP ∠的度数;(2)如图2,射线PN 从PF 出发,以每秒40︒的速度绕P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PN 垂直AB 时,立刻按原速返回至PF 后停止运动:射线EM 从EA 出发,以每秒15︒的速度绕E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EB 后停止运动,若射线PN ,射线EM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间为t 秒.①当20MEP ∠=︒时,求EPN ∠的度数;②当 //EM PN 时,求t 的值.二十五、解答题25.如图所示,已知射线//,//,100CB OA AB OC C OAB ︒∠=∠=.点E 、F 在射线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1)求EOB ∠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2(6)36=±,∴36的平方根是6±,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变换的性质,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详解】点(3,-3)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所以点(3,-3)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D 、角的内部,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难度不大.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4,此项错误;B、4±,此项错误;C 3-,此项正确;D 4,此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熟记各定义是解题关键.7.D【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OC =55°,∠A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OC =∠C =35°,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AOC=55°,∠A=∠C,∵∠AOB=20°,∴∠BOC=∠AOC−∠AOB=55°−20°=35°,∵CD∥OB,∴∠BOC=∠C=35°,∴∠A=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O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1),第二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3,4),第三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7,0),第四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8,1),第五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5,4),第六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1,0),…,∵2021÷6=336…5,∴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九、填空题9.【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此题.【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x=.故答案为:.【点睛【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此题.【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填空题10.【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如果两点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十一、填空题11.101【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详解】∵在△ABC中,∠A=50°,∠C=72°,∴∠ABC=180°−50°解析:101【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详解】∵在△ABC中,∠A=50°,∠C=72°,∴∠ABC=180°−50°−72°=58°,∵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ABD=29°,∴∠ADB=180°−50°−29°=101°.故答案为:101.【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理.十二、填空题12.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DE,BC//EF,,∠B=54°,,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CGE B ∠=∠,DGC E ∠=∠,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 //DE ,BC //EF ,CGE B ∴∠=∠,DGC E ∠=∠∠B =54°,54CGE B ∴∠=∠=︒180CGE DGC ∠+∠=︒18054126DGC ∴∠=︒-︒=︒126E ∴∠=︒,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十三、填空题13.15°【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BFE ,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BFC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出∠CFE .【详解】解:∵AE ∥BF ,∴∠BFE=180°-∠AEF=65°解析:15°【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BFE ,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BFC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出∠CFE .【详解】解:∵AE ∥BF ,∴∠BFE =180°-∠AEF =65°,∵2∠BFE +∠BFC =180°,∴∠BFC =180°-2∠BFE =50°,∴∠CFE =∠BFE -∠BFC =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通过角的计算,求出∠BFE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解析: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据新定义的代数式计算即可.十五、填空题15.或;【分析】根据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出绝对值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为,∴,∴或,解得:或,∴点A 的坐标为:或;故答案为:或解析:()4,4--或()8,8-;【分析】根据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出绝对值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为()6,23m m --, ∴623m m -=-,∴623m m -=-或6(23)m m -=--,解得:2m =或2m =-,∴点A 的坐标为:()4,4--或()8,8-;故答案为:()4,4--或()8,8-;【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十六、填空题16.【分析】观察点,点,点,点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据此即可求得的坐标;【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040,2020)【分析】观察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点的横坐标为22n -,纵坐标为1n -,据此即可求得2021A 的坐标;【详解】()10,0A ,()22,1A ,()34,2A ,()46,3A ,,(22,1)n A n n --,∴2021(4040,2020)A故答案为:(4040,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十七、解答题17.(1)0 ;(2)2【解析】试题分析:(1)先对根式、负指数化简,再根据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2)先去绝对值符号和0次幂,再按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试题解析:①原式=2+2-4=0解析:(1)0 ;(2)【解析】试题分析:(1)先对根式、负指数化简,再根据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2)先去绝对值符号和0次幂,再按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试题解析:①原式=2+2-4=0②原式==十八、解答题18.(1);(2)【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1)117x=±;(2)5x=【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1210 49x-=,∴212149x=,∴117x=±;(2)∵()3164x-=,∴14x-=,∴5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十九、解答题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已知),∴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A(已知),∴∠D=∠A(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十、解答题20.(1),;(2)见解析;(3)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分析】(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 轴2个单位,距离 轴3个单位,即解析:(1)()100,0-,()300,200-;(2)见解析;(3)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分析】(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x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即可求解;(2)公园在第二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书店在第一象限内,距离x 轴1个单位,距离y 轴1个单位;即可解答;(3)将医院的位置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即可.【详解】解:(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x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故公交车站的坐标是()100,0-;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故宠物店的坐标是()300,200-;(2)∵公园()300,200-,书店()100,100∴公园在第二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书店在第一象限内,距离x 轴1个单位,距离y 轴1个单位;位置如图所示:(3))将医院的位置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根据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2,;(2).【分析】(1)利用求解;(2)由于,则,,然后计算.【详解】解:(1)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2),而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1)2,52-;(2)43-.【分析】(1)利用253<<求解;(2)由于132<<,则3x =,23331y =+-=-,然后计算x y -.【详解】解:(1)5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52-;(2)132<<,而23+整数部分是x ,小数部分是y ,3x ∴=,23331y =+-=-,3(31)33143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得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S=13,边长为 ;(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 和b 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解析:(1)S=13,边长为 13;(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 和b 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详解:解:(1)S=25-12=13, 边长为 ,(2)a=3,b= -3 原式=9+-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无理数的估算,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得出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1) ;(2)① ;②【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析:(1)1902a ︒- ;(2)①1454a ︒+ ;②50︒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B FC a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1902BFE 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BFE C'GB 902a ∠=∠=︒-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②由(1)知,∠BFE = 19012EFB '∠=︒-∠,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再根据条件和折叠的性质得到''11402190B FC FGC +=∠+∠=∠︒-∠︒,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由题意可知'//'A E B F ,∴14a ∠=∠=,∵//AD BC ,∴4'B FC a ∠=∠=,180BFB a '∴∠=︒-,∴由折叠可知1129022BFE BFB a '∠=∠=∠=︒-.(2)①由题(1)可知1902BFE a ∠=︒- , ∵//'EF C G ,1902BFE C'GB a ∴∠=∠=︒-,再由折叠可知: 113180*********HGC C GB a a ⎛⎫∠+∠=︒-∠=︒-︒-=︒+ ⎪⎝⎭', 13454HGC a ∴∠=∠=︒+;②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由(1)知19012BFE ∠=︒-∠, 11802180290112B FC BFE ⎛⎫'∴∠=︒-∠=︒-︒-∠=∠ ⎪⎝⎭, 又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3=1+20∠∠︒,()18023180212014021FGC '∴∠=︒-∠=︒-∠+︒=︒-∠,''11402190B FC FGC +=∴∠+∠=∠︒-∠︒,1=50∴∠︒.【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属于综合题,有一定难度,熟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四、解答题24.(1);(2)①或;②秒或或秒【分析】(1)通过延长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时,分两种情况,Ⅰ当在和之间,Ⅱ当在和之间,由,计算出的运动时间解析:(1)30;(2)①2803︒或403︒;②185秒或5411或9011秒 【分析】(1)通过延长PG 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90∠=︒PGE ,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20MEP ∠=︒时,分两种情况,Ⅰ当ME 在AE 和EP 之间,Ⅱ当ME 在EP 和EB 之间,由20MEP ∠=︒,计算出EM 的运动时间t ,根据运动时间可计算出FPN ∠,由已知120FPE ∠=︒可计算出EPN ∠的度数;②根据题意可知,当//EM PN 时,分三种情况,Ⅰ射线PN 由PF 逆时针转动,//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40FPN t ∠=︒,再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 AHP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即可得出结论;Ⅱ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ME PN ,15GHP t ∠=︒,可计算射线PN 的转动度数1809015t ︒+︒-︒,再根据PN 转动可列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Ⅲ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940()2GPN t ∠=-︒,根据(1)中结论,30PEG ∠=︒,60PGE ∠=,可计算出PEM ∠与EPN ∠代数式,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延长FP 与AB 相交于点G ,如图1,PF CD ⊥,90PFD PGE ∴∠=∠=︒,EPF PGE AEP ∠=∠+∠,1209030AEP EPF PGE ∴∠=∠-∠=︒-︒=︒;(2)①Ⅰ如图2,30AEP ∠=︒,20MEP ∠=︒,1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102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2804033FPN ︒∠=⨯︒=, 又120EPF ∠=︒,8028012033EPN EPF EPN ︒︒∴∠=∠-∠=︒-=;Ⅱ如图3所示,30AEP ∠=︒,20MEP ∠=︒,5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5010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104004033FPN ︒∠=⨯︒=, 又120EPF ∠=︒,4004012033EPN FPN EPF ︒︒∴∠=∠-∠=-︒=; EPN ∴∠的度数为2803︒或403︒;②Ⅰ当PN 由PF 运动如图4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FPN t ∠=︒,//EM PN ,15AEM AHP t ∴∠=∠=︒,又=FPN PGH PHA ∠∠+∠,409015t t ∴︒=︒+︒,解得185t =(秒);Ⅱ当PN 运动到PG ,再由PG 运动到如图5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EM PN ,15GHP t ∴∠=︒,9015GPH t ∠=︒-︒,PN ∴运动的度数可得,18040GPH t ︒+∠=︒, 解得5411t =;Ⅲ当PN 由PG 运动如图6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180GPN t ∠=-︒,30AEP ∠=︒,60EPG ∠=︒,1530PEM t ∴∠=︒-︒,24040EPN t ∠=︒-,又//EM PN ,180PEM EPN ∴∠+∠=︒,153040240180t t ∴︒-︒+-︒=︒,解得9011t =(秒), 当t 的值为185秒或5411或9011秒时,//EM P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合理添加辅助线和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时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40°;(2)的值不变,比值为;(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COA ,从而得出答案;(2解析:(1)40°;(2):OBC OFC ∠∠的值不变,比值为12;(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12∠COA ,从而得出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OBC=∠BOA ,∠OFC=∠FOA ,再根据∠FOA=∠FOB+∠AOB=2∠AOB ,即可得出∠OBC :∠OFC 的值为1:2.(3)设∠AOB=x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表示出∠CBO=∠AOB=x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OEC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表示出∠OBA ,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CB ∥OA∴∠C+∠COA=180°∵∠C=100°∴∠COA=180°-∠C=80°∵∠FOB=∠AOB ,OE 平分∠COF∴∠FOB+∠EOF=12(∠AOF+∠COF )=12∠COA=40°;∴∠EOB=40°;(2)∠OBC :∠OFC 的值不发生变化∵CB ∥OA∴∠OBC=∠BOA ,∠OFC=∠FOA∵∠FOB=∠AOB∴∠FOA=2∠BOA∴∠OFC=2∠OBC∴∠OBC:∠OFC=1:2(3)当平行移动AB至∠OBA=60°时,∠OEC=∠OBA.设∠AOB=x,∵CB∥AO,∴∠CBO=∠AOB=x,∵CB∥OA,AB∥OC,∴∠OAB+∠ABC=180°,∠C+∠ABC=180°∴∠OAB=∠C=100°.∵∠OEC=∠CBO+∠EOB=x+40°,∠OBA=180°-∠OAB-∠AOB=180°-100°-x=80°-x,∴x+40°=80°-x,∴x=20°,∴∠OEC=∠OBA=80°-20°=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打印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1、相交线中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得到四个角,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临补角。
临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直线AB,CD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
其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AB,CD的上方,并且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3与∠5这两个角都在AB,CD之间,并且在EF的异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3与∠6在直线AB,CD之间,并侧在EF 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2、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二、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注意:(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
(2)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2、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两条判定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整理)

一、有序数对 有序数对:把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利用有序数对,能准确表示一个位置,这里两个数的顺序不能改变。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习惯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上的数 轴称为 y 轴或纵轴,习惯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是平面直角坐 标系的原点 .
七、命题、定理、证明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 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如果”后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的部分是结论。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真命题。命题成立,而结 论不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假命题。
的垂线.
B
工具:直尺、三角板
1 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 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3 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4 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A
l
垂线的性质: 1、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或说成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有两个未知数.(二元) 2.含未知数的指数都为 1.(一次) 3.两个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只有一个,可以理解为两条直线相交点的坐标。
定理:有些真命题是基本事实,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无需再次进行 证明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复习资料详解共五套

李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末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6m >-6 B .-5m <-5 C .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16±4 B.±164 C 327- 3 2(4)-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A . B . C . D .4.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的方程组是( ) A. B. C. D.6.如图,在△中,∠500,∠800,平分∠,平分∠,则∠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PCBA 小刚小军小华(1) (2) (3)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9.如图,△A 1B 1C 1是由△沿方向平移了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1的面积为( )A .10 cm 2B .12 c m 2C .15 cm 2D .17 cm 2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假如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B.(4,5)C.(3,4)D.(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干脆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49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8的立方根是. 12.不等式59≤3(1)的解集是.13.假如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在.14.如图3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C 1A 1ABB 1CD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便利(即间隔 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15.从A 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再从B 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度.16.如图∥,∠100°平分∠,则∠.17.给出下列正多边形:① 正三角形;② 正方形;③ 正六边形;④ 正八边形.用上述正多边形中的一种可以辅满地面的是.(将全部答案的序号都填上) 18.若│x 2-25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46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解方程组:2313424()3(2)17x y x y x y ⎧-=⎪⎨⎪--+=⎩21.如图, ∥ , 平分∠,你能确定∠B 及∠C 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5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5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及解集(1)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备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不要漏乘!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62633≤+--x x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移 项,得 23663-+≤-x x (移项,每一项要变号;但符号不改变)a a a a < > ≤ ≥合并同类项,得 73≤-x (计算要正确)系数化为1, 得 37-≥x (同除负,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 例1.(2019·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1x >3B .x 2<1C .x +2y >0D .x <2x +1【答案】D【解析】解:A 、1x 是分式,因此1x>3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x 2是2次,因此x 2<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x +2y >0含有2个未知数,因此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x <2x +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1.(2018·六安市裕安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有( )①2x 32x +> ②130x -> ③ x 32y -> ④x 15ππ-≥ ⑤ 3y 3>-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是,因为最高次数是2;②不是,因为是分式;③不是,因为有两个未知数;④是;⑤是.综上,只有2个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选B .例2.(2019·洋县教育局初二期中)若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__________.【答案】3【解析】解:∵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4-m =1,∴m=3,故答案为:3.练习1.(2019·山东省初二期中)已知12(m+4)x|m|﹣3+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4 B.±4 C.3 D.±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m|﹣3=1且m+4≠0解得:|m|=4,m≠﹣4所以m=4.故选:A.例3.(2018·浙江省初二期中)一元一次不等式2(x﹣1)≥3x﹣3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答案】B【解析】解: 2(x﹣1)≥3x﹣3去括号, 得2x-2≥3x-3,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x≥-1,得:x≤1故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练习1.(2020·万杰朝阳学校初一期中)如图,张小雨把不等式3x>2x-3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则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____.【答案】-3【解析】由3x>2x-3,解得:x>-3,∴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3.故答案是:-3.例4.(2020·监利县新沟新建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14232-+->-x x . 【答案】x <−2【解析】解:去分母:2(x −1)−3(x +4)>−12,去括号:2x −2−3x −12>−12,合并同类项:−x >2,系数化1:x <−2. 练习1.(2018·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3(21)x +<13(43)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x <2,数轴见解析【解析】去括号,得 6x +3<13-4+3x ,移项,得 6x -3x <13-4-3,即3x <6,两边同除以3,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下:例5.(2019·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初一期中)关于x 的不等式22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值是( )A .0B .2C .2-D .4- 【答案】A【解析】解:解不等式22x a -+≥,得22a x- ,∵由数轴得到解集为x ≤-1, ∴212a -=- ,解得:a =0. 故选:A .练习1.(2019·陕西省初二期中)不等式-4x -k ≤0的负整数解是-1,-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812k ≤<B .812k <≤C .23k ≤<D .23k <≤ 【答案】A【解析】解:∵-4x -k ≤0,∴x ≥-4k , ∵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1,-2,∴-3<-4k ≤-2, 解得:8≤k <12,故选:A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 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适用于期末总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判定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命题、定理平移、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2、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可编辑修改-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相交线与平行线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_____ 与___ 互为邻补角。
____ + _ = 180 ° ;______ +____ = 180 ° ;_____ +____ = 180 ° ;____ +____ = 180 °。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
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90。
时,丄o b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期末综合复习知识点分类训练(附答案)

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期末综合复习知识点分类训练(附答案)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期末综合复习知识点分类训练(附答案)一.平方根1.若2a﹣1与﹣a+2都是正数x的平方根,求a的值和这个正数的值.2.已知|a﹣27|与2(b﹣36)2互为相反数,求的平方根.二.算术平方根3.正数n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则它的算术平方根()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扩大到原来的10倍C.比原来增加了100倍D.比原来增加了10倍4.已知9.972=99.4009,9.982=99.6004,9.992=99.8001,求之值的个位数字为何?()A.0 B.4 C.6 D.8 5.给出表格:a 0.0001 0.01 1 100 __ 0.01 0.1 1 10 100 利用表格中的规律计算:已知,则a+b=.(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6.我们规定用(a,b)表示一对数对.给出如下定义:记m=,n =其中(a>0,b>0),将(m,n)与(n,m)称为数对(a,b)的一对“对称数对”.例如:(4,1)的一对“对称数对”为(,1)和(1,);(1)数对(9,3)的一对“对称数对”是;(2)若数对(3,y)的一对“对称数对”相同,则y的值为;(3)若数对(x,2)的一个“对称数对”是(,1),则x的值为;(4)若数对(a,b)的一个“对称数对”是(,3),求ab的值.7.观察与猜想:===2 ===3 (1)与分别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2)计算(n为正整数)等于什么?三.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8.已知实数a,b为△ABC的两边,且满足﹣4b+4=0,第三边c=,则第三边c上的高的值是()A.B.C.D.9.已知:非负数a、b满足.求的值.四.立方根10.要使式子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且m≠2 B.m≠2 C.m≥﹣2 D.m≥2 11.已知≈1.2639,≈2.7629,则≈.五.计算器—数的开方12.如图,某计算器中有、、三个按键,以下是这三个按键的功能.①: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算术平方根;②: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倒数;③: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平方.小明输入一个数据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依次按照从第一步到第三步循环按键.若一开始输入的数据为10,那么第2018步之后,显示的结果是()A.B.100 C.0.01 D.0.1 13.用计算器探索:(1)=.(2)=.(3)=,。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考点分析

BC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练习题及考点分析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 ,其中线段AB 、BC 、A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练习题:1、图中共有( A :5 B :6 C :7 D :82、如图,AE ⊥BC ,BF ⊥AC ,CD ⊥AB ,则△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A :AE B :CD C :BF D :AF 3、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
A :必在三角形内部B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C :必在三角形外部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侧 ,这样 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
图3中,⎪⎪⎪⎪⎪⎪⎪⎪⎪⎪⎪⎪⎩⎪⎪⎪⎪⎪⎪⎪⎪⎪⎪⎪⎪⎨⎧⎪⎪⎪⎩⎪⎪⎪⎨⎧⎪⎪⎪⎪⎩⎪⎪⎪⎪⎨⎧⎪⎪⎪⎩⎪⎪⎪⎨⎧⎪⎩⎪⎨⎧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2 图2 134 2 ab 图3a 5 7 8 6 1 3 4 2 bcBE DA C F 87654321D CB A 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8、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 ∥b ,a ∥c ,则 ∥ 。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由 题设 和 结论 两部分组成,有 真命题 和 假命题 之分。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 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不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
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完全相同。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对应角相等二、练习: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A . 42138 、;B . 都是10 ;C . 42138 、或4210 、;D . 以上都不对2、如图,AB DE ∥,65E ∠=,则B C ∠+∠=( ) A .135 B .115 C .36 D .653、如图,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 .右转80° B .左转80° C.右转100° D .左转100°4、如图6,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3=∠7; B .∠2=∠6 C 、∠3+∠4+∠5+∠6=1800 D 、∠4=∠85、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 )A .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 .②、③是正确命题;C .①、③是正确命题 ;D .以上结论皆错6、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 .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角D .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7、推理填空:如图: ① 若∠1=∠2,则 ∥ ( )若∠DAB+∠ABC=1800,则 ∥ ( ) ②当 ∥ 时,∠ C+∠ABC=1800 ( )当 ∥ 时,∠3=∠C( )8 (1)如图a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2)如图b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 (3)如图c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 321D C B A A B C D O a b c A A B B C C D D O O E F G H(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第六章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1.相反数(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2.绝对值|a|≥0.3.倒数(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平方根【知识要点】1.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a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a”(a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9. 一般来说,被开放数扩大(或缩小)n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n倍,例如50=.25=2500,510.平方表:(自行完成)题型规律总结: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0a≥0。
4、公式:⑴2=a (a ≥0)a 取任何数)。
5、区分2=a (a ≥0),与 2a =a6.非负数的重要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此性质应用很广,务必掌握)。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乘方与开方(1)a n 所表示的意义是n 个a 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3)零指数与负指数【典型例题】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 .负数没有立方根C .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 .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是(-2)2的算术平方根B .3是-9的算术平方根C16的平方根是±4 D 27的立方根是±33. 已知实数x ,y 满足2=0,则x-y 等于4.求下列各式的值(1)81±;(2)16-;(3)259;(4)2)4(-5. 已知x ,y 满足2=0,则x-y 等于6. 计算(1)64的立方根是(2)下列说法中:①3±都是27的立方根,②y y =33,③64的立方根是2,④()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