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三章种群(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农业科学与农业工程综合》《农业学概论》《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经济与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农村经济学与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学导论》《农业生态学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产业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环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了解和学习农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农业知识的参考书目,希望能够为你提供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农业科学与农业工程综合》是一本涵盖农业科学和农业工程领域知识的综合性教材。
它涵盖了农业概论、农业资源和环境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业领域的知识。
《农业学概论》是一本介绍农业学科基础知识的教材。
它从农业的起源和演化、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发展历程等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农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还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农业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技术》是一本介绍现代农业相关技术的书籍。
它涵盖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农业生态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目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农林经济与农业信息化》是一本介绍农业经济和农业信息化的专业书籍。
它系统地介绍了农林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探讨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农业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了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是一本介绍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教材。
它系统地涵盖了土壤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农业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为读者提供了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农村经济学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本介绍农村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的教材。
它包括了农村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农村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原则。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适用专业: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知识综合一(339)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一)考试内容第一章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试述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
4.谈谈作物生产的未来发展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1.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2.世界作物起源于哪些地理中心?3.稻、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4.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5.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6.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7.简述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世界及其中国的分布状况。
8.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第三章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之间关系如何?3.简述作物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解除措施。
4.简述作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5.简述作物根、茎、叶的功能。
6.简述作物花的结构与花的分化发育过程。
7.什么是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8.简述作物的产量形成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9.什么是作物的源、库、流?源、库、流之间的关系如何?10.解释作物的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
11.简述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12.在作物生产中如何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品质?第四章1.分别叙述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简述我国光能资源的特点及光能资源的利用。
3.何谓作物温度的三基点?极端温度对作物会产生何种危害?4.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的含义是什么?积温在作物生产上有什么作用?5.叙述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6.简述干旱、涝害、和水体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7.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农业知识综合一是为了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内容1.植物学(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点;(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及调控。
2.植物生理学(1)植物的水分代谢;(2)植物的养分吸收与运输;(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
3.土壤学(1)土壤的组成与性质;(2)土壤的水分与气体状况;(3)土壤的养分循环与平衡;(4)土壤的改良与保护。
4.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农业生物的种群与群落;(3)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4)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优化。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试卷将根据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不同,分为A、B、C三类,每类试卷中包含的题目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将有所不同。
四、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解释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考试难度农业知识综合一的考试难度将根据考生的报考层次和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对于报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掌握能力。
对于报考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
六、考试要求考生应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农学339知识点总结

农学339知识点总结农学339是一门综合性的农学课程,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沿科技。
本文将对农学339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具体包括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资源1. 土壤资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具有生物、物理和化学功能。
在农学339中,学生将学习到土壤的形成、分类、肥力等基本知识,以及土壤改良、施肥、耕作等技术方法。
2. 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气候资源: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气候资源的地理分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方法等内容。
二、农业生产技术1. 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物,包括谷物、油料、棉麻、糖料、蔬菜、水果等多种类型。
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2. 养殖技术: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牛、猪、羊、鸡、鸭等多种畜禽。
学生将学习到畜禽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技术方法。
3.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农业机械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技术方法。
三、农产品加工与贮藏1.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市场可供销售的成品。
学生将学习到农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选择和操作等技术知识。
2. 农产品贮藏:农产品贮藏是农产品在收获后为了延长保存期限而进行的处理。
学生将学习到农产品的贮藏方法、贮藏设备以及贮藏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四、农业环境1. 农业环境资产:农业环境是指农业生产所处的自然和人为环境。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2年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入学考试真题-----农业综合知识一(339)植物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叶序2、根毛3、心皮4、维管束5、柑果6、同功器官二、简答(每题9分,共18分)1、如何从器官上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2、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说明个部分的形态与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14分)1、以叶为例,说明植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小麦和油菜各属于哪个科?说明该科的主要特征。
遗传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4分)1、联会复合体2、返祖现象3、物理图谱4、假基因5、B染色体6、颠换7、复等位基因8、母性影响9、互补作用10、异固缩现象11、基因工程12、干扰系数二、简答(每题5分,共15分)1、请举例说明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遗传原因(三种以上)2、为什么说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请举例证明之。
3、简述植物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的遗传学原理。
三、计算题(11分)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图,试求杂合体AaBbCcDd 可能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仅考虑相引项)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2、原生作物与次生作物3、纯系品种与交系品种4、受体亲本与供体亲本5、高亲优势与竞争优势二、简答(每题3分,共9分)1、植物的天然异变率如何测定?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花授粉植物的天然异变率分别是多少?2、何谓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高温短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是什么?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试述杂交育种的指导思想,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和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2、玉米自交系如何选育?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如何选育?四、论述题(19分)植物分子育种包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两个层面。
试论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需要具备的条件、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应用的难易程度、植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中国植物转基因育种的研究现状,以及不同国家的公民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
10-18年农综一真题(整理打印版)

南农18考研真题339农业综合知识一
农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生态学
2、生物入侵
3、生态位
4、农业环境
5、农田生态系统
二、简述题
1、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2、简述生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并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
1、论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水势
2、需水量
3、永久萎蔫
4、光呼吸
5、根压
6、蒸腾作用
7、重金属
8、抗性锻炼
9、植物生理学
10、细胞程序性死亡
二、论述题
1、试举3个列子,详细阐述植物生理学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
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1、表皮
2、次生结构
3、单性结实
4、聚花果
5、分生组织
6、叶序
二、简述题
1、简述幼期花药的解剖结构
2、简述禾本科植物小麦的解剖结构
三、论述题
1、论述裸子植物的基本结构
2、指出丝瓜、青菜、胡萝卜、茼蒿、茄子属于哪些科?以及该科的识别要点
育种学(不全)
一、名词解释
1、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
2、诱变育种、倍性育种
二简述
1、目标性状的测定方法及其适用场合
2、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
三、论述
1、玉米自交系改良方法,玉米单交育种的发展方向一般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2、转基因安全评价是评价什么?说明你对转基因安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农业知识综合一339-农业生态学

1.系统、生态、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异同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原理2
1.种群、群落、顶级群落、生态位、生态容量、生态阈值群
2.生物种群结构及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物质、价值、信息、反馈
2.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的概念及特征
3.生态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见解分析
4.生态功能特征间的异同比较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
1.自然调控、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营养调控
2.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3.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五)农业生态工程及设计原理
1工程、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桑基鱼塘模式、多基循环模式
2.主要农业生态工程模式比较与分析
3.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的设计
(六)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1.资源、农业资源、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贮藏性资源
2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理论依据
3.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农业资源的主要途径
2、蔺海明,胡恒觉.旱地农业生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2.
3、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及设计题。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农业生态学的如下内容:生态系统及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原理、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农业生态工程及设计原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原理等基本理论。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课考试大纲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
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人类对碳、氮、磷、水循环的干扰;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生物富集的内涵与产生原因及危害。
(3)简单应用:人工辅助能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平衡。
(4)综合应用:运用能、物流的基本原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与优化设计(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机制及一般步骤,体会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2、考核知识
(1)识记:反馈与多元重复补偿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优化生态系统;
(3)应用:分析诊断已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如何建立本地区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第八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我国农业资源的状况,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途径。
2、考核知识
(1)识记: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我国农业资源现状。
(2)领会: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农业资源的特性。
(3)应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途径;从农业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资源合理利用及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