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一、缺陷原因

针对此剪力墙、柱烂根现象,项目部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归纳如下:

1、柱根部模板、角部模板支设不严密,振捣时出现漏浆。

2、工人振捣水平低,振捣不到位。

二、质量修补处理方法

质量修补处理方案如下:

将不密实松动的混凝土凿除,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支设模板,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注填补,并仔细振捣,确保密实。工序流程图如下:

1、、将松动的、不密实的混凝土用尖头筋配合铁锤进行凿除,一直凿到密实

的混凝土为止。

2、把凿掉的混凝土石渣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密实处的混凝土面彻底刷干净。

3、用清水冲洗密实处的混凝土凿毛面,冲洗片刻,使其充分湿润,确保混凝土凿毛面冲洗干净,没有颗粒残渣。

4、开始模板支设,用三合夹层板将凿除后的混凝土柱根部围住,周圈用螺栓和钢管将其绑捆牢固,自下而上每250mm一道,模板在支设时除将烂根处围住外,上边要多出100mm,具体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构件的完整结构受力性能,现采取如下处理办法:

对框架柱烂根部位和相邻周边混凝土表面的浮粒、杂物及疏松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在空洞及周边内壁与浇注振捣好的混凝土连接处进行凿毛,以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的可靠粘结。认真将凿毛面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用水将清理后的空洞内部及周边侧壁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面的湿润。

在剪力墙、柱烂根部位按照设计的尺寸将模板支设好,只留一小孔用来浇灌混凝土,孔径8--10cm,以便于振捣棒插入振捣,用模板做成一斜坡漏斗,一端伸至小孔处,一端在外部,用于混凝土的浇灌。

待模板支设稳固后,采用比剪力墙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浇注时,要保证细石混凝土充满整个空洞,并振捣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充分振捣,加强凿毛面周围混凝土的振捣,捣固要密实,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浇注完后,要对灌注混凝土的小孔用混凝土填补抹面收光,后用镀锌铁丝将模板绑扎在柱外表面并且箍紧,以保证混凝土构件拆模后的整体观感质量。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三天后拆模,浇水养护7天,保证新浇混凝土后期湿度。7天后用打磨机对处理过的部位进行打磨,使其与原框架柱外表面形成一致的观感效果。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办法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办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采取灌浆料修补,材料使用荣特H-40,施工流程为:旧→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二、灌浆料的配制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12.5%)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70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三、施工及养护1.施工(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进行灌浆,可采用机械灌浆料或高位漏斗法。2.养护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时间为七天。四、施工注意事项 1.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 2.灌浆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秘诀:拆模后修补为使色泽一致,用1:1:0.5黑水泥:白水泥:107胶修补,或1:2白黑水泥,具体根据黑水泥的实际情况试调确定。)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经检查墙柱混凝土出现有烂根的情况。为确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清除混凝土一般质量缺陷。 一、原因分析: 混凝土烂根主要原因是由于漏浆而产生、在模板支设时底口封堵不严,产生烂根缺陷。 二、采取措施: 1、在楼地面施工时墙柱根部尽量用刮杠刮平、然后用木抹搓毛。搓毛 过程中,轴线尽量检查误差不大于3㎜为最佳。 2、在模板支设前,应检查楼面平整度,必要时加压海绵条,海绵条放 置时,一定按墨线位置放置正确,确保海绵条不准进入混凝土、模板拆除拆后立即撕掉,立模板时,必须一次上到位,否则在立模板时海绵条位置移动,影响施工质量。这种方法施工时具有一定难度、尽量不要采用。 3、在模板支设好后检查模板底口、墙柱都应仔细检查,有下口不严 的应用砂浆封睹。用此种方法时,必须提前至少4小时进行,否则在浇注混凝土时,砂浆强度过低达不到封睹目的。 4、外墙配有专用“吊梆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否则外墙底 口出现缝隙时难以封堵,产生烂根现象。 三、管理办法: 1、在楼面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柱200㎜范围的平整度应 全部检查,超出要求的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

2、模板支设后质检员和施工员对模板底口全部检查,杜绝烂根现象发生。 3、模板拆除后,发现烂根现象,经检查后再处理,否则不能私自处理。 四、处理措施: 1、面积较小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前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土、浮渣或松散层人工清凿,用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然后用同标号减石子砂浆抹平,抹浆初凝后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的露石混凝土,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部位的混凝土和个别的突出的混凝土骨料,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减石子混凝土挤打填补,仔细捣实抹光,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初凝后洒水养护。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总结

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2013年5月24日我施工单位混凝土班组在7—10线、B—G线(-0.1m—+7.9m)共浇筑了20根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35。2013年5月25 日对部分框架柱拆模后发现大部分柱根出现漏筋、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及表面观感,项目部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各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议,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现场分析,并对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教育和处罚。 目前7—10线、B—G线(-0.1m—+7.9m)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特别是柱根四角蜂窝麻面严重,其主要原因有: 1、框架柱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大,没有分层浇筑,振动棒没有伸到柱底四角,振捣不实。 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之前,柱子根部未先浇筑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导致柱子根部出现烂根。 3、框架柱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发生离析现象。 4、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 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框架柱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如下: 一、框架柱10线/B线、9线/G线、9线/D线、8线/F1/2线四根柱子根部漏振,漏筋、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较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拟对此四根已浇筑柱混凝土凿除,钢筋进行调整清理,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 二、框架柱10线/F1/2线、10线/D线、10线/G线、9线/B线、9线F1/2线共五根柱子由于表面存在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漏筋,但内部核心区混凝土较为密

实,因此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MEK-40灌浆料。 施工流程为:已有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模板支设→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1、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2、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3、施工及养护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注,操作速度要快,施工人员用手锤敲击外模板使其密实。 (2)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应间隔4h。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

剪力墙烂根处理方案

东沙花园11#楼 剪力墙、柱脚烂根 处 理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武汉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六月二日 剪力墙柱脚烂根处理方案 一、现场情况 东沙花园11#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剪力墙柱脚烂根现象,经

过我项目部讨论分析,总结出造成烂根现象的几点: 一、剪力墙根部楼面砼不平,漏浆而造成烂根: 1.1 原因分析:由于浇筑楼面砼时,没能有效地控制剪力墙根部的平整度,造成墙侧模与楼面之间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或缝隙堵塞不严,砼在浇筑振捣时,部分浆液通过该缝隙流失,造成墙体在有缝隙的一侧烂根。烂根的大小和深浅,取决于砼的水灰比大小和振捣时间的长短。这种烂根一般发生在缝隙的一侧,其深度通常不超过墙体厚度的1/10,通常是不通透的。 1.2 预防措施:在浇筑楼层砼时,严格按标高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平整度,将墙边外侧25㎝宽度范围内用2米以上长度的括杠,按标高刮平。在支模前沿墙边用钢钉订压脚模板,保证墙侧模安装校正后,与现浇板面严密无缝隙。杜绝了模内砼浆液漏出,从而避免了因漏浆而造成的烂根形成。 1.3治理措施:如果局部产生了这类烂根,应在监理的监督下探明烂根的深度,属于浅表性(深度小于2㎝)烂根时,可采用比墙体砼高一级强度的去石砂浆人工抹压密实修补。深度较大时,须采用凿除无浆砼到完全密实时,在墙外支模补浇高一级强度砼的补强方法。补浇砼的模板要高出烂根高度20㎝,并支成喇叭状,以保证补筑的砼充分填满烂根部位,补筑的砼强度达C15时凿去突出墙面的喇叭口砼。 二、墙侧模根部跑模漏浆,造成烂根: 2.1原因分析:墙侧模板的底部定位固定不牢,在墙体砼浇筑和振捣时,模板向外扩张变形(跑模),这种情况通常在较厚的墙体使用木模时较多。变形较大者,造成墙根部砼成喇叭状,同时在根部在烂根出现;跑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方 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采取灌浆料修补,材料使用荣特H-40,施工流程为:旧→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12.5%)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70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 1. 施工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进行灌浆,可采用机械灌浆料或高位漏斗法。 2. 养护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时间为七天。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 2. 灌浆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秘诀:拆模后修补为使色泽一致,用1:1:0.5黑水泥:白水泥:107胶修补,或1:2白黑水泥,具体根据黑水泥的实际情况试调确定。)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漯河市长申玉项目一期工程(3#地)地下车库 框架根部质量缺陷 处理方案 编制人(项目经理): 审批人(公司总工): 林州市二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柱根部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2014年8月13日浇筑-2层地下车库27轴交N、M轴框架柱,在混凝土浇筑完拆模后柱子底部出现高50~70mm表面浮沙、砂浆等质量缺陷问题,修补处理方案如下: 由于模板支撑体系未拆除,不考虑支撑加固问题,将处于框柱根部浮沙、砂浆凿除,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支设模板,再用比原强度高一等级C50微膨胀砼混凝土浇注填补,并仔细振捣,确保密实。工序流程图如下: 1、将表面浮沙、砂浆用尖头錾子配合铁锤进行凿除,一直凿到密实的混凝土为止。 2、把凿掉的混凝土石渣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密实处的混凝土面彻底刷干净。 3、用清水冲洗密实处的混凝土凿毛面,冲洗2~3分钟,充分湿

润,确保混凝土凿毛面冲洗干净,没有颗粒残渣。 4、开始模板支设,用多层板将凿除后的混凝土柱根部安装,用对拉丝加固牢固,下上各一道柱箍,一边留置入料口高出浇筑面100mm,具体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混凝土框架柱构件的完整结构受力性能,现采取如下处理办法: 对框架柱部位和相邻周边混凝土表面的浮粒、杂物及疏松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在空洞上下内壁与浇筑捣好的混凝土连接处进行凿毛,以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的可靠粘结。认真将凿毛面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用水将清理后的空洞内部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面的湿润。

在框架柱部位按照设计的尺寸将模板支设好,两侧留置入料口用来浇灌混凝土及振捣棒插入振捣,用模板做成一斜坡漏斗,用于混凝土的浇灌。 待模板支设稳固后,采用比框架柱高一标号的C50混凝土进行灌注,要保证混凝土灌满整个空洞,并振捣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充分振捣,加强凿毛面混凝土的振捣,捣固要密实,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三天后拆模,再用棉毡(塑料薄膜)缠绕覆盖处理过的部位,保证新浇混凝土后期湿度。7天后拆除棉毡(塑料薄膜),并且用打磨机对处理过的接茬部位进行打磨,使其与框架柱外表面形成一致的观感效果。(图片附后) 监理单位审核意见: 监理单位签字(盖章) 设计单位审核意见: 设计单位签字(盖章)

柱子烂根解决方案方案

柱子混凝土烂根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 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振捣时间不够,导致混凝土不密实; 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之前,柱子根部未浇筑水泥砂浆,导致柱子根部出现烂根现象; 3.框架柱根部有杂物未清理干净; 4.框架柱根部模板不严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 5.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 二、烂根处理 为了不影响到主体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针对框架柱烂根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流程:柱子根部烂根处混凝土剔凿→用清水冲洗饱和→柱子箍筋恢复→模板支设→浇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养护。 1.剔凿为确保新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将柱子根部已烂根的混凝土凿除,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务必彻底全面。混凝土剔凿时应重点保护好柱子主筋。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3.柱子箍筋恢复在进行柱子根部混凝土剔凿时,或多或少会对柱子箍筋造成一定的破损,因此待混凝土剔凿完毕后,应重新恢复好柱子根部钢筋,若

箍筋破损较为严重的需重新更换。 4.模板支设为了便于柱子根部灌浆密实,应在柱子根部重新支设模板,模板应高出柱子烂根部分100mm,且根部重新支设的模板尺寸应扩大,柱子模板应距离柱子表面100mm。 5.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机搅拌,细石为5-10mm 瓜子石,水泥同该框架柱砼所用的水泥,为袋装水泥,搅拌时应控制好细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6.浇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待混凝土面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进行浇灌。浇灌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浇灌时,可采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振捣。浇灌后24小时不得有振动、碰撞;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时间为七天。 7.柱子表面修复待柱子根部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将柱子根部多余的混凝土凿除,并采用找平砂浆进行找平。 三、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须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1.混凝土振捣 1)首先应做好技术交底,重点强调“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得少于40秒”、“振捣棒的振捣间距不得超过400mm”、“振捣棒应快插慢拔”及“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振捣应伸入旧混凝土内100~200mm”等等; 2)选择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振捣工进行混凝土振捣。 2.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浇水对其模板、钢筋进行湿润; 2)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同混凝土配比,去掉

混凝土墙柱根部缺陷处理措施

为了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最大可能的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现针对本工程局部墙柱底部缺陷(烂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通病产生原因: 1、模板下口缝隙封闭不严,导致混凝土跑浆。 2、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的水泥砂浆。 3、墙柱模板底部木枋挤缝过多,造成混凝土吃模现象。 4、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 二、处理措施: 1、在墙柱根部凿去薄弱松散部分混凝土及松动石子,凿出一条U行 凹槽。 2、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槽内杂物,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多次洗 刷直至干净,湿润槽壁。 3、在墙体根部斜支模板。模板支设要牢固,防止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要求之前受到扰动。 4、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进行浇注, 仔细填塞、捣实。 5、加强养护。 6、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将凸出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剔 除。 三、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1、在缺陷修补施工前,施工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陷进行详细检 查,认真做好缺陷记录。 2、严格按照“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修补处 理每道工序应有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于重要部位的缺陷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以确 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预防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我项目部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支设模板前将剪力墙部位的杂物等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严密,防 止漏浆。 2、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3、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均匀浇筑一层50-100mm厚的同强度等级的水 泥砂浆或减少石子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石子落在下面,造成石子过多砂浆偏少的现象。 4、用木枋封堵模板底部缝隙时,控制混凝土“吃模”现象。 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处理方案

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范本

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项目 职工培训基地及研发、实验室二工程 混凝土现浇结构 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5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概述 (2) 四、施工程序 (2) 五、缺陷分析 (3) 六、质量缺陷处理小组 (3) 七、质量缺陷处理总流程 (3) 八、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4) 8.1 蜂窝麻面处理 (4) 8.2 爆模处理 (4) 8.3 烂根处理 (4) 8.4 空洞处理 (5) 8.5 漏筋处理 (5) 8.6 夹渣处理 (5) 九、质量保证措施 (6)

十、施工注意事项 (6) 十一、安全检查事项 (7) 十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7) 十三、砼质量缺陷处理记录 (8) 十四、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判断依据 (8)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以施工现场为重点、以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经过对施工质量缺陷科学合理处理,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全面提高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职工培训基地及研发、实验室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淮南市山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4487㎡,建筑总面积约为24486.5㎡。本工程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Ⅰ级,为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48.650米(室外地面至平屋面面层),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框架柱烂根和阳角漏浆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框架柱烂根处理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 目前工程部分单体工程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其主要原因有:①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振捣时间不够,导致混凝土不密实;②框架 柱混凝土浇筑之前,柱子根部未浇筑水泥砂浆,导致柱子根部出现烂根现象;③框架 柱根部有杂物未清理干净;④框架柱根部模板不严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⑤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2.烂根处理 为了不影响到主体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针对该工程框架柱的烂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具体处理措施的流程如下:柱子根部烂根处混凝土剔凿T用清水冲洗T柱 子箍筋恢复T模板支设T浇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T养护。 具体的处理工艺如下所示。①剔凿:为确保新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将柱子根部已烂根的混凝土凿除,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务必彻底全面。混凝土剔凿时应重点保护好柱子主筋。②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 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③柱子箍筋恢复:在进行柱子根部混凝 土剔凿时,或多或少会对柱子箍筋造成一定的破损,因此待混凝土剔凿完毕后,应重新恢复好柱子根部钢筋,若箍筋破损较为严重的需重新更换。④模板支设:为了便于 柱子根部灌浆密实,应在柱子根部重新支设模板,模板应高出柱子烂根部分100mm , 且根部重新支设的模板尺寸应扩大,柱子模板应距离柱子表面100mm。⑤C40微膨 胀细石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机搅拌,细石为5-10mm瓜子石,水泥同该 框架柱砼所用的水泥,为袋装水泥,搅拌时应控制好细石混凝土的和易性。⑥浇灌C40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待混凝土面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湿润,应立即进行浇灌。浇灌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浇灌时,可采用小

剪力墙烂根的成因及措施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7个方面: 1、混凝土水灰比过大,造成烂根: 成因: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一般非泵送自拌混凝土大于0.6,泵送混凝土大于0.45)时,浆石易产生离析,由于混凝土浆液的浮力降低,混凝土在振动棒的振动作用下,浆石不能重新均匀的布置,而是石子往底部沉淀,浆液上浮,形成了烂根。这种烂根往往是通透性的,即水能从墙的一边渗透到另一边。 预防措施: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现场自拌非泵送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55~0.60之间,使混凝土内的浆液稠度增大,保证在振动过程中混凝土内的浆液对石子有合适的浮力,从而达到放模的混凝土浆液和石子重新均匀布置、混凝土内的砂浆能充满模壳的所有空间,达到消除因混凝土水灰比过大而产生烂根的目的。 治理措施:如果通透性烂根较长、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压力灌浆补强。 2、剪力墙根部楼面混凝土不平,漏浆而造成烂根: 成因:由于浇筑楼面混凝土时,没能有效地控制剪力墙根部的平整度,造成墙侧模与楼面之间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或缝隙堵塞不严,混凝土在浇筑振捣时,部分浆液通过该缝隙流失,造成墙体在有缝隙的一侧烂根。烂根的大小和深浅,取决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大小和振捣时间的长短。这种烂根一般发生在缝隙的一侧,其深度通常不超过墙体厚度的1/10,通常是不通透的。 预防措施:在浇筑楼层混凝土时,严格按标高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平整度,将墙边外侧25㎝宽度范围内用2米以上长度的括杠,按标高刮平。在支模前沿墙边线粘贴单面胶海棉条,保证墙侧模安装校正后,与现浇板面严密无缝隙。杜绝了模内混凝土浆液漏出,从而避免了因漏浆而造成的烂根形成。 治理措施:如果局部产生了这类烂根,就在监理的监督下探明烂根的深度,属于浅表性(深度小于2㎝)烂根时,可采用比墙体砼高一级强度的去石砂浆人工抹压密实修补。深度较大时,须采用凿除无浆混凝土到完全密实时,在墙外支模补浇高一级强度砼的补强方法。补浇混凝土的模板要高出烂根高度20㎝,并

混凝土烂根处理方案

混凝土柱根漏浆、烂根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工程施工图纸; 2、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东北方向的高新科技园区,本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程,2015年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场地,可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本工程基础为桩基础,桩上部为基础承台,地下室外墙为剪力墙结构,建筑外围是55颗剪力墙斜筒体,室内为框架结构,屋面为大跨钢桁架结构。 三、原因分析: 1、混凝土工责任心不强,柱根部混凝土放料较早,初凝后放入上部混凝土,致使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结搓不紧密。 2、模板拼缝不严,柱根部缝隙较大,导致混凝土漏浆严重。 3、作业班组管理不善,浇筑混凝土时木工看模不认真,跟班作业过程中检查不到位。 4、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收振动棒时间过快,产生气泡过多。 四、处理措施: 1、面积较小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前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土、浮

渣或松散层人工清凿,用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然后用同标号砂浆抹平,抹浆初凝后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的露石混凝土,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部位的混凝土和个别的突出的混凝土骨料,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挤打填补,仔细捣实抹光,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初凝后洒水养护。 五、为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在剩下的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构造柱等混凝土工程中,我项目召集混凝土工、木工班组长、质检员、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为杜绝以后混凝土施工再次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计量工作的控制,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计量各种水泥、骨料的重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随时检测混凝土塌落度,发现与配合比不符时停止搅拌,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 2、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或柱基浇筑混凝土时漏浆(适用于所有混凝土接槎部位),支模前在楼面柱子根部用1:2水泥砂浆作50mm 宽20mm厚找平带,找平带距柱子外边线0.5mm,便于合柱模时模板下口找平,以保证柱模的几何尺寸,并在模板底口加设20×10mm海绵条,防止根部漏浆。 3、模板竖缝拼缝要严密,防止拼缝漏浆。 4、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控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振动棒快插慢拔,防止产生气泡。

蜂窝、麻面、空洞及柱子烂根预防与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空洞及柱子烂根预防与修补方案 本工程在混凝土浇注完拆模后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空洞、露筋及柱子烂根等质量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编制此预防与修补方案: 一、蜂窝、麻面和露筋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不光滑、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湿润不够;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模板漏浆。 (2)混凝土塌落度过小。 (3)混凝土没分层下料浇筑;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骨料分离。 (4)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质量差,造成漏振或过振。 (5)鳌江地区混凝土粗骨料过大。 (6)管理不到位,基础管理与质量管理差,缺少监管措施与力度。 二、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缝隙,发现缝隙大时要及时修补,保证模板缝隙严密;木模板要充分浇水湿润;板要清除干净表面灰浆等脏物,并刷好脱模剂。 (2)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塌落度及浇捣时间。 (3)加强责任心教育,召开砼浇捣班组全体操作人员会议,尤其是振捣工棒手,要按操作规程施工,即快插慢拔、分层振捣,每棒间隔距离为40cm左右,每点振捣不少于20秒。以砼不再明显下降,砼上部层面无明显气泡出现为原则。沿一个方向有序进行振捣。墙柱砼浇筑分二次完成,易于观察,杜绝漏振。 (4)监控到位,在砼浇筑时,班组长及项目部安排专人在现场质量监督,对可疑部位监督振捣工再次振捣。 (5)加强对木工作业班的检查力度,有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汪开利)重点对模板根部缝隙的检查,对根部缝隙不严或过大的,木工班用木板条进行密封确保根部不漏浆。 三、处理方法

(1)蜂窝:对于较浅的区域,剃凿松散层并冲洗后,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补找平,并洒水养护;对于较深的,将松动的石子凿除,冲洗后,然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使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麻面:将出现麻面的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或冲毛机冲洗,用1:1或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修补完后要适时浇水养护。 (3)露筋:清除外露钢筋上的石子、砂浆,并将该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用冲毛机冲洗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修补完后要适时浇水养护,使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孔洞:凿掉孔洞周边不密实砼,充分清洗湿润后支模用比原设计高一级细石砼填满充实,并认真的做好保养工作。 (5)示意图:砼表面蜂窝麻面小于10mm时处理。

剪力墙柱脚漏浆分析及处理方案

########工程柱砼根部 烂根、漏振分析及处理方案 一、报事经过:#####春森彼岸一期工程的柱砼根部均出现烂根、露 筋、麻面以及局部漏振的情况。经#####业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现场仔细查看与分析认为该柱砼根部出现烂根、露筋、麻面以及局部漏振为施工质量问题。 二、原因分析:柱砼根部出现局部烂根以及漏振,原因如下: 1)模板根部未进行压枋; 2)模板拼缝不密实,拼缝处未用双面胶进行粘贴; 3)浇筑砼前柱根部模板未用砂浆进行封闭; 4)浇筑砼前未对模板充分的润湿; 5)浇筑砼时一次性砼浇筑过高; 6)浇筑砼时振动棒未插入底部以及振捣时间不够; 7)浇筑砼时振动棒的振捣间距过大;柱砼根部局部烂根和漏振为 质量通病,无安全隐患,但应进行封闭处理。。 三、处理方案: 1. 工艺流程:剔打砼—冲洗砼—关模板和润湿砼—素水泥浆满刷砼 —用提高一级砼标号浇筑砼—养护、拆模—打磨—养护。 注意事项: 1)剔打砼:对不密实、松动砼和石子剔打,剔打到砼到密实 为止; 2)冲洗砼:把砼渣冲洗干净;

3)关模板和润湿砼:模板关出比砼剔打面高约50mm~100mm (即把模板关成牛腿) ,浇筑砼前用水对砼、模板进行充分的湿润; 4)素水泥浆满刷砼:在浇筑砼前用素水泥浆对剔打的砼进行满刷; 5)用提高一级砼标号浇筑砼:用比柱砼标号高一等级的砼浇筑并振捣密实; 6)养护拆模:浇筑砼6d 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砼浇筑12d 后再拆模; 7)打磨砼:砼浇筑24d 后对“牛腿”等进行剔打,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平原砼面。 2. 质量控制以及责任 1)模板根部未进行压枋;模板拼缝不密实,拼缝处未用双面 胶进行粘贴; 质量控制:模板根部进行压枋;模板拼缝密实,拼缝处用双面胶进行粘贴牢固; 责任人: 2)##### 3)浇筑砼前柱根部模板未用砂浆进行封闭;浇筑砼前未对模板 充分的润湿;浇筑砼时一次性砼浇筑过高;浇筑砼时振动棒未插入底部以及震动时间不够;浇筑砼时振动棒的振动间距过大; 质量控制:浇筑砼前柱根部模板用砂浆进行封闭,不得有遗漏; 浇筑砼前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润湿;浇筑砼时控制砼浇筑高度:第一次浇筑柱的1/3 高,经振动棒振捣后再浇筑上面部分;浇筑砼时振动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 及处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经检查墙柱混凝土出现有烂根的情况。为确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清除混凝土一般质量缺陷。 一、原因分析: 混凝土烂根主要原因是由于漏浆而产生、在模板支设时底口封堵不严,产生烂根缺陷。 二、采取措施: 1、在楼地面施工时墙柱根部尽量用刮杠刮平、然后用木抹搓毛。搓毛过程中, 轴线尽量检查误差不大于3㎜为最佳。 2、在模板支设前,应检查楼面平整度,必要时加压海绵条,海绵条放置时,一 定按墨线位置放置正确,确保海绵条不准进入混凝土、模板拆除拆后立即撕掉,立模板时,必须一次上到位,否则在立模板时海绵条位置移动,影响施工质量。这种方法施工时具有一定难度、尽量不要采用。 3、在模板支设好后检查模板底口、墙柱都应仔细检查,有下口不严的应用砂 浆封睹。用此种方法时,必须提前至少4小时进行,否则在浇注混凝土时,砂浆强度过低达不到封睹目的。 4、外墙配有专用“吊梆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否则外墙底口出现 缝隙时难以封堵,产生烂根现象。 三、管理办法:

1、在楼面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柱200㎜范围的平整度应全部检查,超出要求的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 2、模板支设后质检员和施工员对模板底口全部检查,杜绝烂根现象发生。 3、模板拆除后,发现烂根现象,经检查后再处理,否则不能私自处理。 四、处理措施: 1、面积较小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前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土、浮渣或松散层人工清凿,用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然后用同标号减石子砂浆抹平,抹浆初凝后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的露石混凝土,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部位的混凝土和个别的突出的混凝土骨料,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减石子混凝土挤打填补,仔细捣实抹光,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初凝后洒水养护。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框架柱在混凝土浇注完拆模后柱子底部出现烂根、空洞、漏筋等质量问题,质量修补处理方案如下:将不密实松动的混凝土凿除,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支设模板,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等级的加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浇注填补,并仔细振捣,确保密实。工序流程图如下: 1、将松动的、不密实的混凝土用尖头筋配合铁锤进行凿除,一直凿到密实的混凝土为止。 2、把凿掉的混凝土石渣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密实处的混凝土面彻底刷干净。 3、用清水冲洗密实处的混凝土凿毛面,冲洗2~3分钟,充分湿润,确保混凝土凿毛面冲洗干净,没有颗粒残渣。 4、开始模板支设,用三合夹层板将凿除后的混凝土柱根部围住,周圈用镀锌铁丝捆绑牢固,自下而上每200mm一道,夹层板在支设时除将烂根处围住后,两边要各多出100mm,具体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混凝土圆柱构件的完整结构受力性能,现采取如下处理办法: 对圆柱烂根部位和相邻周边混凝土表面的浮粒、杂物及疏松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在空洞及周边内壁与浇注振捣好的混凝土连接处进行凿毛,以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的可靠粘结。认真将凿毛面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用≥25℃的温水将清理后的空洞内部及周边侧壁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面的湿润。 在圆柱烂根部位按照设计的尺寸将模板支设好,只留一小孔用来浇灌混凝土,孔径8cm,以便于振捣棒插入振捣,用模板做成一斜坡漏斗,一端伸至小孔处,一端在外部,用于混凝土的浇灌。 待模板支设稳固后,采用比圆柱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细石混凝

土中,要保证细石混凝土充满整个空洞及周边,并振捣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充分振捣,加强凿毛面周围混凝土的振捣,捣固要密实,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浇注完后,要对其进行抹面收光,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观感质量。后用镀锌铁丝将模板绑扎在圆柱外表面并且箍紧。混凝土构件整体尺寸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三天后拆模,再用塑料薄膜缠绕覆盖处理过的部位,保证新浇混凝土后期湿度。7天后拆除塑料薄膜,并且用打磨机对处理过的部位进行打磨,使其与圆柱外表面形成一致的观感效果。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

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2014年3月31日我施工单位混凝土班组在2-1-2-3、2-C-2-G共浇筑了15根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35。2014年4月02日对部分框架柱拆模后发现大部分柱根出现漏筋、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及表面观感,项目部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各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议,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现场分析,并对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教育和处罚。 目前2-1-2-3、2-C-2-G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特别是柱根四角蜂窝麻面严重,其主要原因有: 1、框架柱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大,没有分层浇筑,振动棒没有伸到柱底四角,振捣不实。 2、框架柱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发生离析现象。 3、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工人素质差。 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框架柱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如下: 一、框架柱15根柱子根部漏振,漏筋、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较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拟对此15根已浇筑柱混凝土凿除,钢筋进行调整清理,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 二、对框架柱根部进行加大处理,每边大出10㎝至少高出最高漏振处5㎝。 三、施工流程为:已有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模板支设→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1、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然后浇筑素水泥浆作为接合层。

混凝土墙柱根部缺陷烂根处理措施

混凝土墙柱根部缺陷(烂根)处理措施 为了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最大可能的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现针对本工程局部墙柱底部缺陷(烂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通病产生原因: 1、模板下口缝隙封闭不严,导致混凝土跑浆。 2、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的水泥砂浆。 3、墙柱模板底部木枋挤缝过多,造成混凝土吃模现象。 4、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 二、处理措施: 1、在墙柱根部凿去薄弱松散部分混凝土及松动石子,凿出一条U行 凹槽。 2、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槽杂物,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多次洗刷 直至干净,湿润槽壁。 3、在墙体根部斜支模板。模板支设要牢固,防止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要求之前受到扰动。 4、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进行浇 注,仔细填塞、捣实。 5、加强养护。 6、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将凸出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剔 除。

三、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1、在缺陷修补施工前,施工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陷进行详细检 查,认真做好缺陷记录。 2、严格按照“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修补处 理每道工序应有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于重要部位的缺陷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以确 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预防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我项目部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支设模板前将剪力墙部位的杂物等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严密,防 止漏浆。 2、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3、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均匀浇筑一层50-100mm厚的同强度等级的 水泥砂浆或减少石子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石子落在下面,造成石子过多砂浆偏少的现象。 4、用木枋封堵模板底部缝隙时,控制混凝土“吃模”现象。 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处理方案

框架柱烂根处理预防方案

框架柱烂根处理及预防方案 一、原因分析 目前二期工程部分单体工程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振捣时间不够,导致混凝土不密实; 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之前,柱子根部未浇筑水泥砂浆,导致柱子根部出现烂根现象; 3.框架柱根部有杂物未清理干净; 4.框架柱根部模板不严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 5.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 二、烂根处理 为了不影响到主体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针对框架柱烂根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流程:柱子根部烂根处混凝土剔凿→用清水冲洗饱和→柱子箍筋恢复→模板支设→浇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养护。 1.剔凿 为确保新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将柱子根部已烂根的混凝土凿除,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务必彻底全面。混凝土剔凿时应重点保护好柱子主筋。 2.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3.柱子箍筋恢复 在进行柱子根部混凝土剔凿时,或多或少会对柱子箍筋造成一定的破损,因此待混凝土剔凿完毕后,应重新恢复好柱子根部钢筋,若箍筋破损较为严重的需重新更换。 4.模板支设 为了便于柱子根部灌浆密实,应在柱子根部重新支设模板,模板应高出柱子 烂根部分100mm,且根部重新支设的模板尺寸应扩大,柱子模板应距离柱子表面100mm。 5.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搅拌 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机搅拌,细石为5-10mm瓜子石,水泥同该框架柱砼所用的水泥,为袋装水泥,搅拌时应控制好细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6.浇灌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待混凝土面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进行浇灌。 浇灌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浇灌时,可采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振捣。 浇灌后24小时不得有振动、碰撞;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时间为七天。 7.柱子表面修复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 施及处理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混凝土墙柱烂根预防措施及处理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经检查墙柱混凝土出现有烂根的情况。为确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清除混凝土一般质量缺陷。 一、原因分析: 混凝土烂根主要原因是由于漏浆而产生、在模板支设时底口封堵不严,产生烂根缺陷。 二、采取措施: 1、在楼地面施工时墙柱根部尽量用刮杠刮平、然后用木抹搓毛。搓毛过程中, 轴线尽量检查误差不大于3㎜为最佳。 2、在模板支设前,应检查楼面平整度,必要时加压海绵条,海绵条放置时,一 定按墨线位置放置正确,确保海绵条不准进入混凝土、模板拆除拆后立即撕掉,立模板时,必须一次上到位,否则在立模板时海绵条位置移动,影响施工质量。这种方法施工时具有一定难度、尽量不要采用。 3、在模板支设好后检查模板底口、墙柱都应仔细检查,有下口不严的应用砂 浆封睹。用此种方法时,必须提前至少4小时进行,否则在浇注混凝土时,砂浆强度过低达不到封睹目的。 4、外墙配有专用“吊梆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否则外墙底口出现 缝隙时难以封堵,产生烂根现象。 三、管理办法:

1、在楼面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柱200㎜范围的平整度应全部检查,超出要求的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 2、模板支设后质检员和施工员对模板底口全部检查,杜绝烂根现象发生。 3、模板拆除后,发现烂根现象,经检查后再处理,否则不能私自处理。 四、处理措施: 1、面积较小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前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土、浮渣或松散层人工清凿,用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然后用同标号减石子砂浆抹平,抹浆初凝后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的露石混凝土,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部位的混凝土和个别的突出的混凝土骨料,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再用比原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减石子混凝土挤打填补,仔细捣实抹光,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初凝后洒水养护。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办法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混凝土柱子烂根处理方案 采取灌浆料修补,材料使用荣特H-40,施工流程为:旧→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12.5%)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70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 1.施工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进行灌浆,可采用机械灌浆料或高位漏斗法。 2.养护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时间为七天。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 2.灌浆前2h,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秘诀:拆模后修补为使色泽一致,用1:1:0.5黑水泥:白水泥:107胶修补,或1:2白黑水泥,具体根据黑水泥的实际情况试调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