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则。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或者管理活动中的有形资产,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应将购买成本计入资产账户。
购买成本包括购买价格、税金和其他直接与购买有关的支出。
对于自行研制、开发的固定资产,应将自行研制、开发成本计入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计量方法和折旧方法。
计量方法分为取得成本法和重新计量法。
取得成本法是指以购买成本作为资产的计量基础,并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不重新计量。
重新计量法是指在取得成本的基础上,按照重新评估的结果重新计量资产。
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按照不同年限进行分配。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年折旧费用是上一年折旧费用的两倍。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如有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改良、维修等情况,企业应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处理。
对于资产增加的情况,应将增加金额计入资产账户,并在使用过程中计入折旧费用。
对于资产减少的情况,应将减少金额从资产账户中扣除,并计入收入或费用账户。
对于固定资产的改良和维修,应根据改良和维修的质量、费用等情况确定是否视为资产的增加,并据此进行会计处理。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还强调了固定资产的盘点和报废处理。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期末盘存情况与账面存量进行核对。
对于无法继续使用或价值无法收回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将其计提坏账准备和减记资产账户。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指导,有助于企业规范会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比性。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全面理解和运用这些准则,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做出有效的决策。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本文将就新会计准则第4号中固定资产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租赁给他人、为维护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出售或者出租给他人使用的,在预期使用期限内会产生经济利益的可见的非货币性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家具用具、公用设备、土地使用权等。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其预期使用期限和用途分为不同类别,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分组应当根据其功能和用途,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核心内容。
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应当在满足确认条件的基础上确认入账。
确认条件包括: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确认,具有明确的产权,并且预期将产生经济利益。
固定资产的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模式。
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建造成本、改造成本、安装调试费、取得资产所有权时支付的税金等直接与将资产准备好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使用时所产生的成本。
后续计量应当以成本为基础,采用成本减值模型进行减值测试。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是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应当根据其实际使用情况和预期经济效益进行合理确定。
折旧方法应当根据资产的使用方式和经济效益情况确定,同时应当与资产的使用年限相适应。
四、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是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一.aa定责产的确认1. 资定责产是拊同时具有下WWS的存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挺供劳务,出租成俭晋管我而持有的:<3>使用**««一个合计年度.2. *足通定鹿产的瓒队条件<0与产有关的蛭济利堂很4能燃入企业I<3>谖惆定责产的成木te够可靠也计■,需要注童的雨个轲息?1>胃定责产的不也定废尸的各心第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岫以不月方式为企业提供姓济利益,琏用不同折旧军或折旧方法的,皮当分别将各也成W!分为革项39定瓷产.2) *A£件和俊修设务备出配件和修修设备i•常确认为»«,但符合周定资产定义和阈认条件的・JS当确认为IS定资产・如民用航空送■的有价启检件等.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斑产的初始计虽,指确定固定跳产的双勾成本.必应包括企业为朋建某攻胃定责产这到预定4使用状与能所发生的一切合肉的••必旻的支出.询定熨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或者投入、非贷币性交名、债务里tfi等,取得方式不月,其成本的区体确定方法也不瓜相同.(一〉外购胃定责产的成本外购固定资产的虚本,包招购买价款、相关«»».使胃定资产达到欢Efll用状客菌所发生的可归舄于诙项资产的装籍舟、安挈费和专业人员俄务费等.以1款项两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15定■产,四刍技牌各项B0定快产公充价值比例而也成本送行分配,分刖勇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无不需安装Iffi. BB定责产tt: tttffffc应代禀18长期底付款等黄姿安装I借,在ffl:JR材料辱安馈单.交付使用:ftt. /定疑产贷:在■工程Ml:茶金业购入一台不用妄安装的设备,发廨价格w 000 76,州6税税粮8 68元,发生的ig»3次元,款攻全那付清・m. BB走费产<1 80您*J存款C1 08«3i某金业购入•台需妥安装的设备,双得的增值剧专用发票上注嘲的设备实价为50 000元,坷值税如为8 500元,宣付的正伯宾为,000元,安装设备时,馈用材W5»ffr«i SO元,的增值税改为g元.支付工责2 so元.<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免物员合计”砂0元:借,在建工程©:银行存款<2> «1用安装林K, 借:在«r»W:服材料应翊费一政交增值税(进建税役转出)2“成村眼工2 80<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岷定贵卢的入赃价值.1» S0*4 NM9 711 (元〉ffi :团定资产 “ ?。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持续经营而购买、使用的,预计使用年限较长的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首先,新会计准则第4号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固定资产应当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进行确认,成本包括购置价、自行修建或加工制造的费用、直接运输和安装费用等。
同时,固定资产的原值应当减去预计可取得的残值,计算出的净值进行折旧。
如果固定资产产生了组合,应当按照产生组合时各项资产的成本加权平均法进行确认。
其次,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进行了规定。
使用年限是指企业预计从投入使用之日起能够用于企业经营的年限。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参考行业相关规定和经验,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届满或者转让处置时的估计净残余价值。
再次,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进行了规定。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经济效益已经明显下降,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取得经济效益,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并清理相应的账务。
固定资产可以进行转让,但是转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让后的净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最后,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规定。
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可取得的残值后,按照使用年限平均数法、工作量法或者年均摊法进行折旧计提。
同时,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情况,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如果发现固定资产的净值减少,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冲销相应的账务。
总之,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使用年限和残值、报废与转让以及计提折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相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透明度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是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进行计量,即确定该固定资产在购买或建造时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包括购买或建造该固定资产的直接成本(如购买价格、建设费用等)和与购买或建造该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可直接分配的间接成本(如运输费、安装费等)。
在固定资产的计量和确认过程中,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应按照其与企业的关联程度和其使用寿命长短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可分为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类别。
同时,固定资产还应根据其对企业经营产生的效益进行分组,如生产性固定资产、研究开发用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是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的重点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原则上应该进行资本化处理,即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使用寿命期间,并按照一定的折旧政策进行折旧。
折旧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摊销的过程。
在折旧的计算中,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进行。
固定资产还可能面临增值和减值的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当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超过其账面价值时,应将其增值计入账面价值。
反之,当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进行减值计提。
这样可以保证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固定资产的审计和报告是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的最后一部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审计,以确保其计量和确认过程的准确性。
审计结果将与企业其他财务信息一起,编制年度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中应包括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如账面价值、折旧额、增值减值处理等。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企业会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准则。
它规范了固定资产的计量、确认、审计和报告等方面,并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增值减值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遵循这一准则,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经营效益。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固定资产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如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成本应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取得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分录:不需安装: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需要安装: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例1: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格50 000元,增值税税额8 500元,发生的运费2 500元,款项全部付清。
借:固定资产61 000贷:银行存款61 000例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0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材料物资价值1 500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额为255元,支付工资2 500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摘要: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中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定义、确认和计量、持有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及摊销和折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准则解读,旨在帮助企业准确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长期资产,一般拥有使用年限较长且价值较高。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比。
二、固定资产的定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的定义,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持有且预期用于生产、提供服务、租赁或作为管理的资产。
固定资产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价值超过规定的资本化门槛、能够通过技术控制实体的经济利益。
三、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固定资产应在两个方面得到确认:一是能够可靠地计量其成本,二是能够可靠地估计未来的经济利益。
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安装费用、运输费用等)以及资金占用成本。
四、持有固定资产的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持有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了规定。
持有固定资产的成本主要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用、安装费用、试运行费用等。
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与建造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五、摊销和折旧固定资产的摊销和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来确定的。
摊销是将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期间的成本按照合理的方法逐年分摊到相关期间的过程。
折旧则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以适当的方法和比率计算出的。
六、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应按照资产组或单个资产进行。
减值测试是为了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测量减值损失的大小。
减值测试应基于可靠的市场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等方法进行。
七、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方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处置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并将处置收益或损失分列财务报表中合适的项目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该准则的背景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投资和运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规模和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固定资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该准则的主要内容分为六大部分: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文化设施等。
根据其使用目的和预期使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不同类别。
二、固定资产的计量。
固定资产应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包括购置价、自制价和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成本。
其中购置价包括购买价款、关联费用和直接相关的资产损失。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固定资产应根据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等因素进行折旧和摊销,以反映资产的消耗和使用价值的减少。
四、固定资产的净值调整。
固定资产发生重大价值变动或经济失误时,应及时进行净值调整。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在丧失使用价值、因法律规定或事实发生重大永久性的的变卖时,应报废或转为营业外支出。
六、固定资产的信息披露。
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将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使用寿命、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信息进行披露。
该准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准则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有利于企业科学合理地评估固定资产的价值和耗损情况。
此外,该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利于企业合理处置固定资产,避免因固定资产的处置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然而,该准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该准则在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方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计量和披露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该准则在固定资产的净值调整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相对简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和规范,容易导致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不准确和不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固定资产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备品配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如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成本应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取得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分录:不需安装: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需要安装: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例1: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格50 000元,增值税税额8 500元,发生的运费2 500元,款项全部付清。
借:固定资产61 000贷:银行存款61 000例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0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材料物资价值1 500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额为255元,支付工资2 500元。
(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输费合计59 500元:借:在建工程59 500贷:银行存款59 500(2)领用安装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借:在建工程 4 255贷:原材料 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55应付职工薪酬 2 500(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59 500+4 255=63 755(元)借:固定资产63 755贷:在建工程63 755【解释】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等)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等)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记入"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所以,上面的【例题1】根据新的规定,处理为:借:固定资产 52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贷:银行存款61 000【例题2】根据新的规定,处理为:(1)支付设备价款、运输费合计51 500元:借:在建工程5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贷:银行存款59 500(2)领用安装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借:在建工程 4 000贷:原材料 1 500应付职工薪酬 2 500(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51 500+4 000=55 500(元)借:固定资产55 500贷:在建工程55 500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例3:假定A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 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第一步,计算总价款的现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00/(1+6%)+300/(1+6%)+200/(1+6%)=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第二步,确定总价款与现值的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1 000-906.62=93.38(万元)第三步,编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906.62未确认融资费用93.38贷:长期应付款 1 000(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借款费用、交纳的相关税金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
例4:某企业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2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 000元,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10 600元,剩余物资转作企业存货;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为5 100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50 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10 000元,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①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2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②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 仓库210 600贷:工程物资210 600③工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仓库35 100贷:原材料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 100④分配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仓库5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50 000⑤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仓库1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0 000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305 700贷:在建工程----- 仓库305 700(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5: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乙公司记录的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00 000元,已提折旧10 000元;甲公司接受投资时,双方同意按原固定资产的净值确认投资额。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90 000贷:实收资本/股本90 000(四)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准则确定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租赁期届满,企业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将该项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例6: 2007年12月1日,北方公司与中华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
租赁标的物:塑钢机。
起租日:2008年1月1日。
租赁期: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36个月。
租金支付:自租赁开始日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 000元。
机器在20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00 000元。
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
该机器的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期满无残值。
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租赁期届满时,北方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 000元。
假设该项租赁资产不需安装。
北方公司2007年11月20日因租赁交易向某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20 000元。
1.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50 000×6+100=900 100(元)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每期租金150 000元的年金现值=150 000×PA(6,7%)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价100元的复利现值=100×PV(6,7%)现值合计=150 000×4.767+100×0.666=715 116.6(元)>700 000元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资产公允价值700 000元。
2.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00 100-700 000=200 100(元)3.租赁资产最终的入账价值=资产公允价值700 000+初始直接费用20 000=720 000(元)会计分录:2008年1月1日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20 000未确认融资费用200 100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900 100银行存款20 000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
例7:某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扩建。
该生产线原价为1 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
扩建生产线时发生扩建支出800万元(假设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同时在扩建时处理废料发生变价收入50万元。
借:在建工程700累计折旧300贷:固定资产 1 000借:在建工程800贷:银行存款800借:银行存款50贷:在建工程50借:固定资产 1 450贷:在建工程 1 4503.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摊销。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确定。
(五)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