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及分离培养

合集下载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

2. 使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3. 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必须充分混合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4. 采用适当的离心机参数对悬浮在液体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沉淀,以便于后续的计数和分析。

5.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需要对悬液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高浓度下产生过多的交叉效应。

6.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培养基和其他实验条件符合标准。

7.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要遵循标准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和技术,如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等。

8. 经常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熟悉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10. 实验室中应有标准操作程序(SOP)来规范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步骤,确保每个实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1.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应该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生长条件。

12.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测性。

13.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对微生物产生影响。

14.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对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

15.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交叉污染。

16. 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来促进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以便进行可靠的计数。

17.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注意样品的来源和保存条件,避免因为样品质量问题造成误差。

18. 在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破碎细胞壁、杀菌等,以确保样品中微生物的完整性。

19. 实验室中应建立完善的实验记录和档案,便于追溯实验过程和结果。

20. 实验室应遵循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确保实验操作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无害。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从土壤稀释分离、划线分离各类微生物的技术。

2. 学习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菌株。

3. 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4.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二、实验原理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呈分散状态,选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在不同温度、通风等条件下培养,让其长成一个纯种单个菌落。

要想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见表2-1所示。

表2-1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和培养要求样品来源分离对象分离方法稀释度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d土样细菌稀释分离10-5,10-6,10-7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土样放线菌稀释分离10-3,10-4,10-5高氏1号28 5~7土样霉菌稀释分离10-2,10-3,10-4马丁氏琼脂28~30 3~5面肥或土样酵母菌稀释分离10-4,10-5,10-6马铃薯葡萄糖28~30 2~3细菌分离平板细菌单菌落划线分离10-2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三、实验材料1. 菌源土样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平板和斜面),见附录Ⅲ。

3. 无菌水 250 mL锥形瓶,每瓶装99 mL无菌水(或95mL为分离霉菌用),内装10粒玻璃珠。

4.5 mL无菌水试管(每人5~7支)。

4. 其他物品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玻璃涂棒(刮刀),称量纸,药勺,橡皮头,10%酚溶液。

(一)系列稀释平板法1. 取土样选定取样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

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盛土的容器应是无菌的。

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杂物,装入已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2015版药典)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2015版药典)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1试验菌液得制备与使用(以白色念珠菌为示例)白色念珠菌(0)代↓传代培养↓实验菌液得制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MPN法不适用),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注:当需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方法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1菌种试验用菌株得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得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得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得生物学特性。

1。

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白色念珠菌得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菌悬液取黑曲霉得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得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

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得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得贮存期内使用、1。

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就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得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得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得比值应在0。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学验证报告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学验证报告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学验证报告一、验证目的验证GB4789.15-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在本实验室的适用性。

二、验证方法严格按照GB4789.15-2016进行实验,样品采样方案依据GB4789.1-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的要求进行,选取三种物质形态不同种类的典型样品进行验证,本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样品种类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实验人员实验方法糕点xxx xxx a、b 双人双平行蜂蜜xxx xxx c、a 双人双平行汽水xxx xxx c、b 双人双平行除上述实验程序外,为保证本次验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次实验添加阳性对照组,对照组由标准菌株黑曲霉(CICC2487),白假丝酵母(CICC1965)分别或者混合接种培养而成,与样品实验程序同时进行。

三、验证设备和试剂1.冰箱:BCD-212DG/A 海信(北京)电器2.霉菌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3.电位pH计:PHS-3C+(精确度0.01)成都世纪方舟科技有限公司4.无菌均质器:SCIENTZ-04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恒温振荡器:SHA-A 江苏金坛环宇科学仪器厂6.菌落计数仪:Scan-500 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天平:JE-502 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8.超净工作台:SW-CJ-2FD 上海博迅实业培养基和试剂:孟加拉红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验证环境1.依据《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定期对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并记录;2.依据《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定期对对无菌室、生物安全柜、超净台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并记录;3.依据《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GB/T27405-2008》定期对对无菌室、生物安全柜及超净台进行沉降菌检测并记录;4.无菌室检验:详见《XXXX》;五、验证步骤1.样品的稀释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 1—
• 样品的制备

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的制备:

称取25 g样品,加人225 mL无菌稀释液(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充分振摇,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min,制成1 : 10的样品匀液。

— 1—
• 样品的制备

2.液体样品的制备:

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至盛有225 mL无茵稀释液(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或磷酸盐缓冲液)的适宜容器内(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或无菌均质袋中,充分振摇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 1—
• 接种及培养

1.系列稀释:

取1 mL 1: 10样品匀液注人含有9mL无菌稀
25ml
1ml

释液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

和酵母。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菌
落蔓延。
— 1—
• 结果报告
① 计算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数 报
② 若有两个稀释度平板上菌落数均在10 CFU-

150 CFU之间,则按照GB 4789.2的相应规定进行
计算。
③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150 CFU,则对稀释
方 法
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样品
匀液于2个无菌平皿内。同时分别取1 mL无菌稀释
液加人2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及时将20 mL-25
mL冷却至46 ℃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孟加拉红琼
脂(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

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酵母菌计数

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酵母菌计数

1、检验食品中的霉菌、酵母菌有何意义?试举例食品中产毒素的霉菌、酵母菌?酵母菌是人类较早应用于制作面包、酿酒等的一类微生物。

近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广,酵母菌体可供食用和作饲料,并可提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等贵重药品;利用其代谢产物,制取维生素、有机酸和酶制剂等;同时,也可用于石油发酵和石油脱蜡等;霉菌除用于传统的酿酒、制酱和做其他发酵食品外,近年来在发酵工业中广泛用来生产酒精、柠檬酸、青霉素、灰黄霉素、赤霉素、淀粉酶、发酵饲料等。

腐生型酵母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腐败变质;少数嗜高渗压酵母菌如鲁氏酵母、蜂蜜酵母可使蜂蜜、果酱败坏;有的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它们消耗酒精,降低产量或产生不良气味,影响产品质量。

面包内含有淀粉,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会分解淀粉,产生有毒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质。

根霉经常出现在淀粉质食品上,引起食品霉烂变质,有些曲霉菌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

2、如何在菌落形态上鉴定霉菌、细菌、酵母菌?细菌:小而突起,大而平坦,透明或半透明,易挑取,粘稠,有臭味,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

放线菌:正面有白点而且正背面颜色不同,干燥,小而紧密,与培养基结合牢固(难以挑取),不透明,泥香味,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有菌丝,干燥,大而疏松,有霉味而且透明,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如绒毛状或棉絮状,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菌落最初往往是浅色或白色,当菌落上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后,由于孢子有不同形状、构造和色素,菌落表面常出现肉眼可见的不同的结构和色泽,如黄、绿、青、黑、橙等各色。

有的霉菌由于产生的色素能扩散到培养基内,使培养基正面和反面显示出不同颜色,故菌落特征也是鉴定霉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3、该实验只进行霉菌总数的测定而如何进行霉菌的分离与鉴定?(在土壤中,将10-2、10-3各1ml稀释液接于马丁氏培养基)一、配制培养基(根据试剂瓶上的配比)每个培养皿装15~20ml,有7个培养皿,每组近似配150ml(20*7=140ml取最大范围);二、取两个100或150ml的三角瓶,其中一个用于装90ml的蒸馏水,使用硅胶塞(用于配样品),另一个用于装50~60ml蒸馏水(五根试管,5*9=45ml),用报纸包扎;三、包扎枪头(10个),将培养基放置于一个铁笼子,再将枪头和两瓶水放置于另一个铁笼子,进行湿热灭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进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是在微生物学、食品工业和制药等领域中常见的实验操作。

以下是在进行这类计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的过程需要注意采集的样本的代表性,以确保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

采样器具和采样手法也应经过消毒,以防止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2.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空气和工作台表面应该保持清洁,以防止实验样品受到外源污染。

使用层流罩或生物安全柜可以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消毒和灭菌:•所使用的培养基、培养器皿和仪器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防止实验中的交叉污染。

4.菌种的选择:•选择适当的霉菌和酵母菌菌种用于实验。

确保所选的菌种与实验目的一致,并且经过适当的质量控制。

5.菌落计数方法:•使用适当的计数方法,如涂布法、滤膜法等,以确保准确可靠的计数结果。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计数方法。

6.培养条件:•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等,以促进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这可以通过使用恒温箱、培养箱等设备来实现。

7.实验时间:•在培养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以确保菌落充分生长。

同时,注意不要过度培养,以防止菌落过于密集。

8.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包括使用标准菌株进行验证实验,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9.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的详细过程,包括样品信息、培养条件、计数结果等。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取可靠的数据。

通过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可以确保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信赖的数据。

细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大肠杆菌检测

细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大肠杆菌检测

1、称取供试品10g,置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用超声仪器使其充分混匀,作为供试液。

2、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1:102、1:103等适宜的稀释级。

分别取供试液和连续三级稀释的供试液各1ml,置平皿中。

每稀释级和阴性对照各作3个平皿,3、灭菌后的培养基45~50℃水浴加热,待其融化后,倾倒约15ml于已加入供试液的平皿中,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

4、倒置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分别再24小时及48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菌落数为准。

菌数报告规则细菌选取平均菌落数再30~300之间的稀释级,霉菌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均属计算的依据。

如有一个稀释级别在30~300(30~100)之间时,将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果同时有2各稀释级在30~300(30~100)之间时,按下式计算两级比值。

比值=高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当比值≤2时,以两稀释级的均值报告,当比值>2时,以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同时有3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时,以后2各稀释级计算级间比值报告;如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0(100)以上,按最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cfu。

每1ml不得过100cfu。

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cfu。

大肠xx每1g或1ml不得检出。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9.0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过滤,分装、灭菌。

1、取胆盐乳糖培养基3份,每份100ml,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50~100个作阳性对照,第三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液作阴性对照。

培养18~24小时.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

2、取上述3份的培养物各0.2ml,分别接种至5mlMUG培养基管内培养,分别于5小时与24小时时,取未接种的MUG培养基管作本底对照,将各管置365nm-紫外光下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名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
英译名称:Potato Dextrose Agar
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with antibiotics
培养基用途:
供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及分离培养(GB4789.15-2010和ISO标准)。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使用原理:
马铃薯浸出粉有助于各种霉菌的生长;葡萄糖提供能源;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氯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配方(每升):
马铃薯 300g(从中提取浸出粉)
葡萄糖 20g
琼脂15g
氯霉素0.1g
最终pH 6.0±0.2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使用方法:
1、称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40.1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20min,备用。

2、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3、用于霉菌分离鉴定。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质量控制:
本品倾注平皿,下列菌株接种后25—28℃培养72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菌落特征
黑曲霉ATCC16404 良好菌丝白色孢子黑色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良好菌落表面呈奶油色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被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被抑制——
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

贮存期三年。

规格: 25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