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内容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

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回春医疗保健操图解

目录一、前言 (3)二、医疗保健操的产生和发展 (4)三、医疗保健操的练习效果 (6)四、医疗保健操的动作、作用与图解………………………(8—28)1、游臂;2、转腰;3、甩臂;4、双摇臂;5、推拳;6、拍胸;7、叉跳;8、打背;9、扩胸;10、单摇臂11、甩拳;12、搂拳;13、左右弯腰;14、原地跑步;15、慢游臂;16、撩手;17、上摇球;18、中摇球;19、下摇球;20、抓空;21、摇放辘轳;22、摸鱼;23、大转腰;24、挖泥;25、打膝盖;26、回头看足跟;27、大弯腰;28、前后弯腰;29、转腰;30、转膝;31、压腿;32、前踢腿;33、原地小跳;34、七敲;35、八打36、蹲堆;37、打膝盖;38、抱后脑颠足跟;39、托腹;40、左右蹬腿;41、后踢腿;42、转脖颈或搓脖颈;43、揉搓压膝;44、洗眼;45、摩眼皮;46、摩鱼腰;47、晃承泣四白;48、揉睛明;49、洗鼻;50、按迎香;51、指耳;52、震耳;53、搓手;54、全身抖动。
五、增补15节………………………………………………(29—32)55、干洗脸;56、十指疏头;57、揉风池;58、揉太阳;59、转眼珠;60、两掌熨目;61、鸣天鼓;62、搓耳;63、搓降压沟;64、揉耳垂;65、叩齿;66、转舌;67、搓颈总动脉;68、按揉内关;69、推搓涌泉;70、腹式呼吸法。
一、前言《医疗保健操》(原名《回春医疗保健操》),是一门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属于卫生系统。
医疗保健操不追求美姿,不强求统一,不适于表演和比赛,而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医学科学,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不是一般的体操,不属于体育的范畴。
我市,1977年成立“北京医疗操领导小组”,1981年改名为“北京回春医疗保健操总站”。
1985年改名为“北京市回春医疗保健操研究会”,1988年改名为“北京市医疗保健操研究会”。
十余年来,本会研究员、教授、专家、学者、医师、指导老师和辅导老师整理的医疗保健操数以百计,全国各地和海外同胞对我国这一宝贵的、传统的、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珍贵医学遗产,普称为“中华医疗保健操”,这本小册子只精选其中的精华,老、中、青、幼人人都可以学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无副作用,效果很好,深受欢迎。
回春医疗保健操(名称)

蹲堆
活动腿膝关节、调理腿部经络、防腿膝无力
37
打膝盖
解除蹲堆后引起的腿膝疲劳
38
抱后脑踮足跟
防足跟骨刺、足跟病、痔疮、沟通任督二脉使脊髓大脑充满活力
39
托腹
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防习惯性便秘、对胃肠病、减肥有疗效
40
左右蹬腿
活动腿关节经络、对膝关节酸痛有疗效。
41
后踢腿
拇指点按肾腧穴、活动下肢关节、对腿部酸痛有疗效
42
转脖颈
防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晕车船、防神经官能症
43
搓揉膝关节
活动膝关搓、压膝关节
59
搓手背
防手部麻木无力
60
全身抖动
瓦解疲劳、使内脏运动、增强全身血液循环、防失眠
15
慢游臂
跑步后的整理运动,消除疲劳
16
按手
增强臂力,防手颤抖
17
上摇球
眼随手转,增强视力脑垂体的平衡功能
18
中摇球
同上
19
下摇球
手摇过头顶,同上
20
抓空
活动手臂关节经络,防肩臂疾病,调整心肺肝胆功能
21
摇放辘轳
活动肩肘腰经络,增强脏腑蠕动、心肾肺功能
22
摸鱼
活动腰腿肩肘等各关节经络
23
大转腰
活动腰肾健脾,气血畅通,对腰胯麻木有辅助疗效
回春医疗保健操(名称)
序号
名称
作用
1
游臂
前打气海、关元后打命门、肾俞
2
转腰
防治腰肌劳损消除腰肌疲劳
3
甩臂
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
4
双摇臂
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1回春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1,游臂2,转腰3,甩臂4,双摇臂5,推拳6,拍胸7,叉跳8,打背9,扩胸10,单摇臂11,甩拳12,搂拳13,左右弯腰14,原地跑步15,慢游臂16,捺手17,上摇球18,中摇球19,下摇球20,抓空21,摇放辘轳22,摸鱼23,大转腰24,挖泥25,打膝盖26,回头看足跟27,大弯腰28,前后弯腰29,转腰30,转膝31,压腿32,前踢腿33,原地小跳34,七敲:一敲大陵穴二敲腕骨穴三敲合谷穴四敲后溪穴五叉虎口六叉八邪穴七打劳宫穴35,八打:一打阴阳交二打足三里三打阳陵穴四打风市血海五打箕门六打居( )七打承扶八打环跳36,蹲堆37,打膝盖38,抱后脑颠足跟39,托腹40,左右蹬腿41,后踢腿42,转脖颈43,揉搓压膝END回春医疗保健操1,游臂2,转腰3,甩臂4,双摇臂5,推拳6,拍胸7,叉跳8,打背9,扩胸10,单摇臂11,甩拳12,搂拳13,左右弯腰14,原地跑步15,慢游臂16,捺手17,上摇球18,中摇球19,下摇球20,抓空21,摇放辘轳22,摸鱼23,大转腰24,挖泥25,打膝盖26,回头看足跟27,大弯腰28,前后弯腰29,转腰30,转膝31,压腿32,前踢腿33,原地小跳34,七敲:一敲大陵穴二敲腕骨穴三敲合谷穴四敲后溪穴五叉虎口六叉八邪穴七打劳宫穴35,八打:一打阴阳交二打足三里三打阳陵穴四打风市血海五打箕门六打居( )七打承扶八打环跳36,蹲堆37,打膝盖38,抱后脑颠足跟39,托腹40,左右蹬腿41,后踢腿42,转脖颈43,揉搓压膝END。
回春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
1 游臂
2 转腰
3 甩臂
4 双摇臂
5 推拳
6 拍胸
7 叉跳
8 打背
9 扩胸10 单摇臂11 甩拳12 搂拳13 左右弯腰14 原地跑步15 慢摇臂16 按手17 上摇球18中摇球19 下摇球20 抓空21 摇放辘辘22 摸鱼23 大转腰24 挖泥25 打膝盖26 回头看足跟27 大弯腰28 前后弯腰29 转腰30 转膝31 压腿32 前踢腿33 原地小跳34 七敲(1)大陵穴(2)腕骨穴(3)合骨穴(4)后溪穴(5)叉虎口(6)叉八邪穴(7)打牢宫穴35 八打(1)打阴阳穴(2)足三里(3)阳陵穴阴陵穴(4)风市血海(5)箕门(6)居髎(7)承扶(8)环跳36蹲堆37 打膝盖38 抱后脑颠足跟39 托腹40 左右蹬腿41 后踢腿42 转脖胫43 揉搓压膝44 洗眼45 摩眼皮46 摩鱼腰47 晃承泣四白48 揉睛明49 洗鼻50 按迎香51 干洗脸52 十指梳头53 揉风池54揉太阳穴55 搓耳56 指耳57 震耳58 按揉内关59 搓手60 全身抖动。
陶老师回春保健操文档

六十节回春医疗保健操1节:游臂两脚分开一肩宽,头正、眼平视。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右掌心拍打身前气海穴、关元穴。
同时左掌背拍打身后肾俞穴、命门穴,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振动腹部内脏,勾通任、督二脉,疏展经胳。
)是预备活动。
2节:转腰两手叉腰,母指在后点按肾俞穴,正反方向转腰。
(疏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循环,防止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叉气,并能消除腰疲劳)3节:甩臂两臂高举头顶,掌心向前,自然下甩。
双膝配合一曲一伸,带动腰部颠动。
(活动肩、肘各关节经络,疏展内脏,防止肩周炎,手臂麻木)4节:双摇臂双手曲肘,掌心直于面前,双臂由前向下,后,上摇转16圈,反方向再作。
(活动肩、背、肘部经络,从而防止肩背肘及腕关节疾病)5节:推拳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曲,如骑马式,臀下坐。
双手握拳掌心向上至腰间,先右手手心向下,用力向前推拳,收拳时手心向上,如此两手交替进行(活动上肢经络,增强臂力,疏通腰部、腿部经络。
)6节:拍胸右手拍左胸前区,再用左手拍右胸前区。
两手交替进行(振动心肺,促进心肺区气血畅通,扩展肺络,对消除气闷、胸闷,对胸痛有一定疗效。
)7节:叉跳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摆动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原地跳动,(活动全身关节,促进血液循环)8节:打背两手分别交替拍打肩井穴和肾俞穴,(防止高血压,增强肾功能,减轻背疼痛)9节:扩胸两手握拳,平曲交错至胸前,两臂交替用力向胸两侧扩展。
(扩张胸肺,疏通气血,增强心肺功能,并能纠正鸡胸)10节:单摇臂左手叉腰,拇指在后点按肾俞穴。
右臂斜上举、握拳向前划16圈,反方向16圈。
最后一圈手掌向前甩出。
换左手再作。
(活动肩、肘关节经络,防止肩、肘、臂疼痛)11节:甩拳(血压高者可适转)两腿分开一肩宽,两手握拳,向左右交替甩出至身后,头随拳转动,(活动肩、臂、腰部关节经络,对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12节:搂拳:两腿分开、半蹲骑马式,两手握拳至两侧腰间,拳心向上,翻手向回搂拳,手臂用力向腰间拉回,左右交替进行。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2011年04月14日回春医疗保健操1. 游臂动作: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右手掌拍打脐下气海,关元穴。
左手背拍打后腰命门,阳关穴,两手前后交替拍打64次。
作用: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
防治:腰背痛和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
2. 晃腰动作:两手叉腰,膝稍弯,晃腰转胯,先由右向左转32次,再从左向右转32次。
作用:活动腰胯关节,疏通任,督二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强肾。
防治:腰背痛,便泌,腰肌劳损,闪腰岔气。
3. 甩臂动作:两臂上举过头,手心向前,自然下甩过体侧。
两膝配合甩臂,微屈伸32次。
作用:活动肩,肘,腕关节,内脏。
防治:肩周炎,臂痛,臂麻木不举。
4. 双摇臂动作:两手掌心向面,以肩关节为轴,直臂由下向后绕环32次。
再向前绕32次。
作用:活动肩关节,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防治:肩周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5. 推拳动作:两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先用力出右拳,拳心向下,收右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同时出左拳。
左右交替各32次。
6. 拍胸动作:右手拍左胸(乳上锁下)紫宫,华盖,俞府,彧中,神藏,气户,库房,屋翳穴。
再左手拍右胸,穴位相同。
左右交替各32次。
作用:通经活络化淤。
防治:胸痛,胸闷,肺结核,气管炎,咳喘,肋间神经痛等。
7. 叉跳动作:两臂下垂,两脚原地跳,同时两臂体前交叉摆动,两手前后交替64次。
作用:活动全身,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内脏有按摩作用。
8. 打背动作:右手打左背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穴,再左手打右背穴位相同,左右交替拍打各32次。
作用:活动上肢关节,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防治: 肩背痛,颈项强直,上臂痛麻,臂不举。
9. 扩胸动作:两手握拳曲肘,左拳在右肘上,右拳在左肘下,拳稍过肘,两臂用力向左右两侧扩32次。
作用:活动肩关节。
防治:背,肩,臂痛,胸痛,胸肋痛,胸膜炎,肺气肿,臂不举。
10.单摇臂动作: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以肘为轴,向前绕16圈,向后绕16圈,最后一圈伸手向前甩出。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大字目录打印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1.游臂(一曲一伸32下)2.转腰(左右16圈)3.甩臂(甩16次)4.双摇臂(前后各16圈)5.推拳(左右共推32次)6.拍胸(两边共32次)7.叉跳(跳32次)8.打背(肩后背两边共32次)9.扩胸(交替共做32次)10.单摇臂(左右各12圈)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12.搂拳(共24次13.左右弯腰(各8次)14.原地跑步(64步,冬天加倍)15.慢游臂(共32次)16.按手(交替进行32下)17.上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8.中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9.下瑶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20.抓空(交替共做32次)21.摇放辘轳(左右摇16圈)22.摸鱼(左右12圈)23.大晃腰(左右6圈)24.挖泥(反复8次)25.打膝盖(共32下)26.回头看足跟(交替做16次)27.大弯腰(中左右各3次)28.前后弯腰(共16次)29.转腰(左右32圈)30.转膝(左右32圈)31.压腿(左右16次)32.前踢腿(交替踢32下)33.原地小跳(32次)34.七敲(32次)35.八打(各24次)36.蹲堆(反复8次)37.打膝盖(交替进行32次)38.抱后脑颠足跟(足跟8次)39.托腹(上下颤动200次)40.左右蹬腿(共16次)41.后踢腿(左右16次)42.转脖颈(高血压改搓脖颈)(左右共12次)43.揉搓压膝(各16圈)44.洗眼(晃32次)45.摩眼皮(共16圈)46.摩鱼腰(反复16次)47.晃承泣四白穴(共16次)48.揉睛明(16次)49.洗鼻(上下为一次,16次)50.按迎香(16圈)51.指耳(8次)52.震耳(16次)53.干洗脸(共16次)54.十指梳头(16次)55.揉风池(左右各16圈)56.揉太阳(左右各16圈)57.鸣天鼓(16)58.搓耳(搓到耳部发热为止)59.搓降压沟(双耳后上方的斜沟,用两手拇指的侧面,同时沿着降压沟向上斜搓40次,可促使血压下降)60.揉耳垂61.叩齿62.转舌63.搓静动脉64.按揉内关(左右各16圈)65.搓手(左右各32次)66.全身抖动(共200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内容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2、转腰(左右16圈)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16次)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4、双摇臂(前后各16圈)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左右共推32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7、叉跳动作: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胸前向下摆动,同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原地跳动。
8、打背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两边共32次。
作用: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9、扩胸动作:两手握拳,掌心向内,肝平屈,左拳在右肘上,拳稍策超过肘,吸气,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挺胸、呼气。
随即两拳回复平屈,左拳回到右肘一,用同样方法向胸两侧,交替进行,共做32次。
10、单摇臂动作:左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臂斜上举,以肩为中心,由前、下、后、上方向划12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再由前、上、后、下方向划12圈,最后一圈手指向前甩出后,拉回叉腰。
然后换左臂单摇,方法同上。
11、甩拳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16次。
作用: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12、搂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次(图12)。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13、左右弯腰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
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在左脚。
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次。
同样方法再往左弯8次(图13)。
作用:活动腰部起调理脾胃作用。
14、原地跑步动作:握拳,屈肘,两臂摆动,原地踏步,脚平放落地。
抬右腿时呼气,抬左腿呼气。
跑64步,冬天加倍(图14)。
作用:活动肩、肘、腿经络,蠕动内脏,加快血液循环,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15、慢游臂动作:右臂向前上摆,与肩平,左肩向后下摆,不要用力。
自然上下,上摆时吸气,放下呼气。
配合手臂运动,两膝一屈一伸。
共32次(图15)。
作用:解除疲劳。
16、捺手动作:肘平屈,两手平放,手心向下,并齐在右腰前,由右向左用力捺4下,力量在前臂和手掌上,颤动手指。
按捺时呼气,手起吸气。
再由左向右用力捺4下,交替进行。
作用:增强臂力,防治手颤抖17、上摇球动作:两手如抱球,举在头前部略抬头,沿上、下、右方向摇12圈,眼跟手转。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
作用:活动肩、肘经络,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视力。
18、中摇球动作:两手如抱球,放在胸前,沿上、左、下、右方向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
19、下瑶球动作:两手如抱球,弯腰50°,两手从头顶部上主,沿上、左、下、右方向划大圈12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
20、抓空共做32次动作:两臂下垂体侧。
伸右臂,高举于头顶前方,手指松开,掌心向外,吸气,右手向头前方用力一甩抓空握拳,立即使劲收回体侧原位,呼气。
换左臂,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21、摇放辘轳动作: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伸,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呼气;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伸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
摇16圈。
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
摇16圈。
作用: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22、摸鱼动作: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
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圈。
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圈。
作用: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23、大转腰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6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
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6圈。
作用: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
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24、挖泥反复8次动作: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
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
作用: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5、打膝盖共32下动作: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
打右膝吸气,打左膝呼气。
作用: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
26、回头看足跟动作: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部,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吸气,双手向下按一下,呼气。
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方法,交替先进。
共16次。
作用:防治颈、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
27、大弯腰动作: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伸直,连举3下,连续吸气3次;向前弯腰,两手下慢慢按压3下,连续呼气3次。
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炼,逐步达到,腿要直,不能弯曲。
重复2次。
两手交叉再举3下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3下。
重复2次。
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用同样方法按3下。
重复2次。
作用:防治闪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28、前后弯腰动作:在后腰处两手抱时,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呼气。
再尽可能向后仰,吸气。
共16次。
作用: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29、转腰动作:与第2节转腰相同。
转32圈。
作用:与第2节转腰相同。
这里重复一遍,消除以上各节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30、转膝动作: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16圈,向前转呼气,向后转吸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
作用: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
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
31、压腿动作: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16次。
掌心下压时呼气,掌心起来时吸气。
作用: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
消除第30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32、前踢腿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大腿抬平,吸气: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尖向前踢,呼气,右脚还原。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
交替进行,共踢32下。
作用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33、原地小跳动作: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动,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
左腿抬高时吸气,放下时呼气,32次。
作用: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34、七敲动作: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
二敲腕骨:两手握空拳,放松,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穴对腕骨穴,用力敲打16次。
换左拳在上,用同样方法,再敲16次。
三敲合谷穴: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16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
四敲后溪穴: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双手对敲32次。
五叉虎口: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
六交叉八邪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相对、叉五歧骨间的八邪穴,32次。
七打内劳宫;右拳掌骨高处敲左手掌主的内劳宫穴。
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即内劳宫。
敲16次。
作用: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肺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法手指麻木病痛。
35、八打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一打三阴交: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骨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
二打足三里: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
三打阳陵泉: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打侧对应处24次。
四打风市、血海穴。
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髋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
以右掌心拍的风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次。
五打箕门:以左掌心拍打血涨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次,然后两掌心从三阴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瑞从箕站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
右腿还原。
换右腿向前跨一步,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腿各穴。
拍打完毕,还原直立。
六打居:(髋关节处)右掌心拍打右腿居穴,左掌心同时拍打左腿居穴24次。
七打承扶:臀下蹲,右掌手指拍打右臀下横纹之中央处的承扶穴,同时左掌手旨拍打左臀承扶穴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