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之Cache模拟器的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

实验四 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1) 掌握Cache控制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 熟悉CPLD应用设计及EDA软件的使用。
2.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3.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地址变换是直接映像方式,这种变换方式简单而直接,硬件实现很简单,访问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块的冲突率比较高。
其主要原则是:主存中一块只能映像到Cache 的一个特定的块中。
假设主存的块号为B,Cache的块号为b,则它们之间的映像关系可以表示为:b = B mod Cb其中,Cb是Cache的块容量。
设主存的块容量为Mb,区容量为Me,则直接映像方法的关系如图4-1所示。
把主存按Cache的大小分成区,一般主存容量为Cache容量的整数倍,主存每一个分区内的块数与Cache的总块数相等。
直接映象方式只能把主存各个区中相对块号相同的那些块映像到Cache中同一块号的那个特定块中。
例如,主存的块0只能映像到Cache 的块0中,主存的块1只能映像到Cache的块1中,同样,主存区1中的块Cb(在区1中的相对块号是0)区0区1区M e-1主存储器图4-1 直接相联映像方式也只能映像到Cache的块0中。
根据上面给出的地址映像规则,整个Cache地址与主存地址的低位部分是完全相同的。
直接映像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如图4-2所示,主存地址中的块号B与Cache地址中的块号b是完全相同的。
同样,主存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与Cache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也是完全相同的,主存地址比Cache地址长出来的部分称为区号E。
区表存储器图4-2 直接相联地址变换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要访问Cache 时,为了实现主存块号到Cache 块号的变换,需要有一个存放主存区号的小容量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的容量与Cache 的块数相等,字长为主存地址中区号E 的长度,另外再加一个有效位。
在主存地址到Cache 地址的变换过程中,首先用主存地址中的块号去访问区号存储器(按地址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第6讲 Cache存储器

一、全相联的映射方式
特点:
优点:冲突概率小,Cache的利用高。 缺点:比较电路实现成本高,需要一个访问速 度很快代价高的相联存储器 适用于小容量的Cache 看动画片
应用场合:
二、直接映射方式
1、映射方法(一对多)如:
• i= j mod m • 主存第j块内容拷贝到Cache的i行 • 一般j和m都是2N级
00000010
01011000 01011001 01011001 00000010 11111111
一、全相联的映射方式
映射检索过程
1、将地址分为两部分(块号和字),在内存 块写入Cache时,同时写入块号标记; 2、CPU给出访问地址后,也将地址分为两部 分(块号和字),比较电路块号与Cache 表中的标记进行比较,相同表示命中,访 问相应单元;如果没有命中访问内存, CPU 直接访问内存,并将被访问内存的相 对应块写入Cache。
块号
三、组相联映射方式
内存地址各段涵义分析:
内存地址
tag ,
标记
组号, Cache组 地址
块内地址,
字地址
块地址,块号
播放三种映射方式下的演示动画
三、组相联映射方式
特点
V路比较器较易实现 块在组中存放有一定灵活性,冲突较少 是全相联映射和直接映射方法的折衷
应用场合
因兼顾了二者优点又尽量避免了缺点,被普 遍使用
3.6 Cache存储器
在一个程序执行期间,设Nc表示cache完成
存取的总次数,Nm表示主存完成存取的总 次数,h定义为命中率,则有 h = Nc /(Nc+Nm) 若tc表示命中时的cache访问时间,tm表示 未命中时的主存访问时间,1-h表示未命中 率,则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ta为: ta=h * tc +(1-h) * tm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Cache模拟器的实现上课讲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C a c h e模拟器的实现实验一 Cache模拟器的实现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Cache的基本概念、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Cache容量、相联度、块大小对Cache性能的影响。
(3)掌握降低Cache不命中率的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提高Cache性能的好处。
(4)理解LRU与随机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对Cache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启动Cachesim2.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的概念和工作机制。
Cache概念:高速缓冲存Cache工作机制:大容量主存一般采用DRAM,相对SRAM速度慢,而SRAM速度快,但价格高。
程序和数据具有局限性,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程序或数据往往集中在很小的存储器地址范围内。
因此,在主存和CPU之间可设置一个速度很快而容量相对较小的存储器,在其中存放CPU当前正在使用以及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将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这样,可大大加快CPU访问存储器的速度,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和写策略。
(1)Cache容量:启动CacheSim,提示请输入Cache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4。
(2)块容量: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块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16。
(3)映射方式: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主存储器和高速缓存之间的assoiativity方法(主存地址到Cache地址之间的映射方式),1代表直接映射(固定的映射关系)、2代表组相联映射(直接映射与全相联映射的折中)、3代表全相联映射(灵活性大的映射关系)。
此处选择全相联映射。
(4)替换策略: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替换策略,1代表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算法、2代表近期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LRU)算法、3代表最不经常使用(Least Frequently Used,LFU)、4代表随机法(Random)。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Cache模拟器的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Cache模拟器的实现实验内容:1、启动CacheSim。
2、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的概念和工作机制。
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和写策略。
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写策略256KB 8 Byte 直接映射------ -------64KB 32 Byte 4路组相联 LRU -------64KB 32 Byte 4路组相联随机--------8KB 64 Byte 全相联 LRU ---------4、读取cache-traces.zip中的trace文件。
5、运行程序,观察cache的访问次数、读/写次数、平均命中率、读/写命中率。
思考:1、Cache的命中率与其容量大小有何关系?2、Cache块大小对不命中率有何影响?3、替换算法和相联度大小对不命中率有何影响?实验步骤与预习:实验步骤:1、启动CacheSim。
2、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的概念和工作机制。
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和写策略。
4、读取cache-traces.zip中的trace文件。
5、运行程序,观察cache的访问次数、读/写次数、平均命中率、读/写命中率。
预习: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器是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接近于CPU的速度。
Cache的功能是用来存放那些近期需要运行的指令与数据。
目的是提高CPU对存储器的访问速度。
工作机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Cache存储器:存放由主存调入的指令与数据块。
地址转换部件:建立目录表以实现主存地址到缓存地址的转换。
替换部件:在缓存已满时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数据块替换,并修改地址转换部件。
实验结果:一般而言,cache用量越大,其cpu命中率越高,当然容量也没必要太大,当cache 容量达到一定的值时,命中率不因容量的增大而有明显的提高。
计算机体系结构cache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Cache模拟器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崔雪莹学号12281166班级计科1202班老师董岚2015年06月07日一、阅读分析附件模拟器代码 (4)1、关键参数 (4)2、关键算法 (5)二、课后习题 (8)1、习题内容 (8)2、题目分析 (8)3、计算及结果 (9)4、模拟器上实验结果检验 (11)三、整体分析 (15)1、三种映射方式对Cache效率的的影响 (15)2、block块大小与Cache容量对Cache效率的影响 (16)3、Cache容量与相连度对Cache效率的影响 (17)4、三种失效类型影响因素 (18)四、实验思考和感受 (21)1、关于模拟器的思考 (21)2、关于整个实验的思考 (22)一、阅读分析附件模拟器代码1、关键参数(1)用户可见参数:(用户通过命令行输入参数)(2)程序内部主要参数:(代码内部重要参数)2、关键算法注:这里不粘贴代码,只是进行简单的代码算法说明(1)块地址表示:注:图是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画的,可能有些地方并不准确,望老师指正。
图中以一个例子来解释cache模拟器中block和数据地址的关系,以及和组地址和标志位的关系。
(2)Index与tag:由上面计算:index = blockaddress % NOofset index = 16 % 8 = 2tag = blockaddress / Noofset tag = 16/8 = 2以上例,字地址16为例,写成二进制为0001 0010 B,其中组数为8,又因为2^3=8,所以字地址取后3位为:index = 010 B = 2 ,取前29位为:tag = 0…0010 B = 2 。
所以,算法与理论是一致的。
(3)Valid:有效位。
当通过上述方式寻址找到了数据存放的数据块,接下来判断有效位:有效位为1,说明数据是有效的,可以从block提取数据;有效位为0,说明块里的数据是无效的,所以不能从block提取数据,出现miss,此时判断miss类型,同时需要访问内存或下一级存储,将数据放到cache里。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Cache模拟器的实现

实验一Cache模拟器得实现一、实验目得(1)加深对Cache得基本概念、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基本工作原理得理解。
(2)掌握Cache容量、相联度、块大小对Cache性能得影响。
(3)掌握降低Cache不命中率得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提高Cache性能得好处。
(4)理解LRU与随机法得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对Cache性能得影响.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启动Cachesim2、根据课本上得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得概念与工作机制。
Cache概念:高速缓冲存Cache工作机制:大容量主存一般采用DRAM,相对SRAM速度慢,而SRAM速度快,但价格高。
程序与数据具有局限性,即在一个较短得时间内,程序或数据往往集中在很小得存储器地址范围内。
因此,在主存与CPU之间可设置一个速度很快而容量相对较小得存储器,在其中存放CPU当前正在使用以及一个较短得时间内将要使用得程序与数据,这样,可大大加快CPU访问存储器得速度,提高机器得运行效率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与写策略.(1)Cache容量:启动CacheSim,提示请输入Cache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4。
(2)块容量: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块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16。
(3)映射方式: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主存储器与高速缓存之间得assoiativity方法(主存地址到Cache地址之间得映射方式),1代表直接映射(固定得映射关系)、2代表组相联映射(直接映射与全相联映射得折中)、3代表全相联映射(灵活性大得映射关系)。
此处选择全相联映射。
(4)替换策略: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替换策略,1代表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算法、2代表近期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Used,LRU)算法、3代表最不经常使用(Least Frequently Used,LFU)、4代表随机法(Random)。
计组实验报告

计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于MIPS的Cache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通过设计、模拟和测试基于MIPS的Cache,理解和掌握Cache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设备】:Xilinx ISE Design Suite 14.7、Verilog HDL仿真工具、Mars模拟器。
【实验原理】Cache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它可以提高访问速度,降低访问延迟。
Cache是一种由高速存储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的存储器,它的作用是缓存主存中最近使用过的指令和数据,当下一次需要使用这些指令和数据时,可以直接从Cache中获取,而不需要访问主存,从而提高访问速度。
计算机系统中的Cache存储器既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
MIPS Cache包括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两个部分。
指令Cache用于存储CPU需要的指令,而数据Cache用于存储CPU需要的数据。
Cache中的每一个存储块叫做一个Cache 行,每一个Cache行包括若干字块,每一个字块包括若干字节。
Cache行的大小一般是2^n 个字节。
Cache使用一种叫做Cache命中的技术,通过判断当前CPU需要的数据是否在Cache中来确定是否需要访问主存。
如果当前CPU需要的数据在Cache中,则称为Cache命中,可以直接从Cache中获取数据;如果当前CPU需要的数据不在Cache中,则称为Cache未命中,需要从主存中获取数据。
Cache有三种常见的替换算法:随机替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替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替换算法。
随机替换算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它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效率不高。
FIFO替换算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替换算法,它在实现的时候需要维护一个队列来保证替换最早进入Cache的数据,但是这种算法无法适应程序的访存局部性。
LRU替换算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替换算法,它需要维护一个使用时间序列来记录各数据块被使用的时间,当需要替换时,选择使用时间最旧的数据块替换掉。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 存储器-2(cache)

Cache的命中率与cache容量的关系
命中率 1
H
Cache容量
C
块容量与命中率
命中率
H 1
容量大
容量小 BC 块大小
例
• 设Cache的速度是主存的5倍,命中率为 95%,则采用Cache后性能提升多少?
1. 全相联映像
cache
t+c位 m= m=t+c 标记 标记
主存 第0块 第1块
第0块 第1块 … 第 2c-1 块 第 2m- 1 块 …
标记
主存地址
主存字块标记 t+c位 m= m=t+c
字块内地址 b位
“标记位”增多,比较位数增加(m位) •Cache Cache“
数值比较器
• 1位 • 2位
超前控制、流水线控制
:在当前指令执行过程尚未结束时,提前将下一 • 超前控制 超前控制:在当前指令执行过程尚未结束时,提前将下一 条准备执行的指令取出(指令预取) :实质上是多条指令同时执行。 • 流水线控制 流水线控制:实质上是多条指令同时执行。
– 强调指令的预取和指令的并行执行。 – 必须将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开
全关联 0 1 2 3 4 5 6 7 直接映象 0 1 2 3 4 5 6 7 组关联 0 1 2 3 4 5 6 7
Block Frame address
Set Set Set Set 0 1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组相联映象(2 way-set-associat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Cache模拟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Cache的基本概念、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Cache容量、相联度、块大小对Cache性能的影响。
(3)掌握降低Cache不命中率的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提高Cache性能的好处。
(4)理解LRU与随机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对Cache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启动Cachesim
2.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的概念和工作机制。
Cache概念:高速缓冲存
Cache工作机制:大容量主存一般采用DRAM,相对SRAM速度慢,而SRAM速度快,但价格高。
程序和数据具有局限性,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程序或数据往往集中在很小的存储器地址范围内。
因此,在主存和CPU之间可设置一个速度很快而容量相对较小的存储器,在其中存放CPU当前正在使用以及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将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这样,可大大加快CPU访问存储器的速度,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
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和写策略。
(1)Cache容量:
启动CacheSim,提示请输入Cache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4。
(2)块容量:
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块容量,例如1、2、4、8......。
此处选择输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