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锅 炉 燃 油 系 统

合集下载

燃料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图详解

燃料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图详解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

按照燃料分类锅炉可分为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生物质锅炉四种。

那么不同燃料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图又是怎样的呢?1、燃气锅炉燃气锅炉工作原理为天然气在炉内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加热锅内的水,水在锅(锅筒)中不断被炉里气体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加热,温度升高并产生带压蒸汽或热水。

燃气锅炉运行系统分为烟风系统和水系统。

烟风系统:燃料燃烧-炉膛-二回程烟管(-三回程烟管)-节能器-冷凝器-烟道;水系统:锅炉原水-软化水箱-锅炉-蒸汽或者水-蒸汽或者供暖管道。

2、燃油锅炉燃油锅炉最基本的部件是“锅”和“炉”两大部分。

锅是锅炉设备中的汽水系统,是水变成汽或热水的吸热部分;炉是锅炉设备中的燃烧系统,是油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火焰和烟气的放热部分。

燃油锅炉工作原理为油在炉内燃烧产生火焰和高温烟气,通过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将热量传递给锅内的水,水会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升温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温度)从而产生蒸汽和热水。

3、燃煤锅炉燃煤锅炉以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其工作原理为:燃料经破碎机破碎至合适的粒度后,经给煤机从燃烧室布风板上部给入,与燃烧室炽热的沸腾物料混合,被迅速加热,燃料迅速着火燃烧,在较高气流速度的作用下,充满炉膛,并有大量的固体颗粒被携带出燃烧室,经气固分离器分离后,分离下来的物料通过物料回送装置重新返回炉膛继续参与燃烧。

经分离器导出的高温烟气,在尾部烟道与对流受热面换热后,通过除尘器,由烟囱排出。

以上所述的煤、风、烟系统称为锅炉的燃烧系统,即一般说的“炉”。

另一方面,锅炉给水经水泵送入省煤器预热,再进入汽包,然后进入下降管、水冷壁被加热并蒸发后又回到汽包,经汽水分离后蒸汽进入过热器升温后,通过主蒸汽管道送到用户处。

上述为汽水系统,即一般说的“锅”。

总的来说,炉的任务是尽可能组织高效的放热,锅的任务是尽量把炉的热量有效的吸收,锅和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能量转换和蒸汽产生过程。

第九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演示文稿

第九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演示文稿

5 排烟

8
IGCC的主要优点
• 1.燃料的适应性广 • 2.具有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前景
• 3.克服了单独煤气化的缺点
• 4.优良的环保性能 • 5.耗水量较少,节水效果显著 • 6.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组成多联产系统 • 7.宜大型化、并能与其它先进发电技术结合 • 8.便于分段、分步建设电站
第四十一页,共54页。
• 基于布赖顿循环, • 进口燃气平均温度和排气温度均较高。 • 部件: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
第十六页,共54页。
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 压气机从大气吸入空气,经过绝热压缩, 压力和温度升高;
• 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进行混合和 燃烧,产生高温燃气;
• 高温燃气进入燃气透平,经过绝热膨胀作 功,推动透平转子转动;
汽轮机
发电机 ~
凝汽器
燃料 压气机 空气
燃料 燃气轮机
~ 发电机
余热锅炉
汽轮机
图7—5 排气再燃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
发电机 ~
凝汽器
第十一页,共54页。
低压蒸汽去低压缸
余 热
中压蒸汽
锅 炉
再热蒸汽去中压缸
去再热器
高压蒸汽去高压缸
空 气 燃气轮机
去除氧器
去去
高中
压压 省省 煤煤 器器
来 自 除 氧

• 电厂整体循环效率提高
• 环境污染极小 • 调峰性能优良 • 耗水量少 • 占地少
• 厂用电率低(燃气轮机启动时可不用外界电源) • 自动化水平高
• 可用于中小老电站的改造增容
• 模块化结构
第七页,共54页。
第二节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类型及其特点
压气机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要点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要点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2013 年5月第一部分编制说明第一章修订过程第二章修订原则第三章主要变化第二部分条文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材料第三章设计第四章制造第五章安装、改造、修理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第七章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第八章使用管理第九章检验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第十二章铸铁锅炉第十三章 D级锅炉第十四章附则第一部分规程编制说明第一章修订过程一、规程历史演变一)规程诞生的时代背景1、1955年4月30日20时10分天津毛纺厂一台20 t/h锅炉爆炸,死8人,重伤17人,轻伤52人。

2、锅炉爆炸原因:苛性脆化引起。

3、苏联专家建议,民政部设锅炉检查局。

4、参考苏联规程,着手制定我国锅炉规程。

二)六0规程的诞生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规程2、文函:劳动部(60)中劳护字第102号3、颁布:1960年10月2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内容:共12章 160 条附则12条6、评价:苏联规程翻版三)六五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65)中劳锅字第98号3、颁布:1965年10月1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内容:共12章146 条6、修订:增2章材料胀接减2章给水泵事故处理7、十年文化大革命8、七九年南阳柴油机厂事故四)八0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国家劳动总局(80)劳总锅字第23号3、颁布:1980年7月11日4、实施:1981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0章152 条6、修订:水质管理与使用管理合并,附则改为附录共5条7、改革开放开始8、引进国际标准五)八三年部分条文修改1、参考ISO/R831和ASME标准2、共修改13条重点修改材料附录修改1条3、1983年5月24日颁布4、国务院4号的颁布5、国务院在天津召开会议宣贯六)热水锅炉规程的诞生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劳人锅(1983)字第4号3、颁布:1983年6月3日4、实施:1984年7月1日生效5、内容:共10章124 条附录共5条6、评价:蒸汽规程的翻版七)八七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1987)劳人锅字第4号3、颁布:1987年2月17日4、实施:1987年10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0章200条2个附录6、修订:修改121条占57%新增19条占9%未变72 条占34%删除7条附录:作文字调整八)九一热水锅炉规程的修订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劳锅字(1991)第8号3、颁布:1991年5月22日4、实施:1992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2章155条无附录6、修订:1)新增铸铁锅炉的特殊要求2)强调卧式锅壳式外燃锅炉必须解决管板裂纹泄漏和壳式肚皮鼓包问题。

锅炉系统介绍

锅炉系统介绍

第三章 锅炉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锅炉的组成部分: 锅的组成部分: 汽包(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 炉的组成部分: 炉膛、燃烧器。 锅炉本体: 炉膛、燃烧器、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钢架和炉 墙等组成锅炉的主要部件,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的其他重要辅机: 燃料输配送装置、送引风装置、给排水装置、水处理设 备及管道、除尘及除灰、脱硫脱硝系统、控制系统等
V 多,V挥发使煤的孔隙多,反应表面积大,反应速度加快 V 多,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少,煤易于燃尽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M、A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水分M、灰分A M、A 高,煤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煤的热值低 M、A 高,M 蒸发、A熔融均要吸热,炉膛温度降低 M、A 高,增加着火热或包裹碳粒,使煤着火、燃烧
挥发分含量较高,约10~45%,着火及燃烧均 较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贫煤 挥发分含量10~20%的烟煤
挥发份较少,性质介于无烟煤与烟煤之间,燃 烧性能方面比较接近无烟煤; 劣质烟煤 挥发份20~30%;但水分高,灰分 更高的烟煤 发热量低,为11000~12500 kJ/kg 这两种烟煤着火及燃烧均较困难
二 压强 压强: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常用单位MPa。 *压强一词一般在学术上应用,工程上我们习惯的把压强称 为压力。 常用压力间的换算关系:1kgf/cm2=0.098MPa≈0.1 MPa 1 MPa=10.2 kgf/cm2≈10 kgf/cm2 绝对压力: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P 绝 )。
4、锅炉型号
第二章
燃料分类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可燃物质

2024年锅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锅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锅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司炉工岗位责任制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做一个有理想、讲文明、守纪律的新型工人。

二、司炉人员必须持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司炉证方可上岗,工作中要坚守岗位,集中思想,严格操作;当班时不看书、不看报、不打瞌睡、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三、接班前按规定巡逻,检查好和各种设备,包括水位表、压力表、鼓风机、引风机、给水系统、润滑系统、冷却水、进煤出渣等装置的运行情况,交接班时要核对日报记录、清点用具。

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精通业务。

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五、对炉体及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做到文明生产。

六、发现锅炉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并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七、对任何有害锅炉安全运行的行为,应立即制止。

巡回检查制度一、为了保证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正常运行以带班长为主按下列顺序每两个小时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二、检查上煤机、除渣机、二次风机、鼓风机、引风机是否正常、电动机和轴承温升是否超限(滑动轴承温升≯35℃最高≯60℃、滚动轴承升≯40℃最高70℃)。

三、检查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是否正常。

四、检查锅炉受压元件可见部位和炉拱、炉墙是否有异常现象。

五、检查水箱水位,给水泵轴承和电动机的温度,各阀门开关位置和给水压力是否正常。

六、检查除尘器是否漏风、水膜除尘器水量大小。

七、检查炉渣清除情况。

八、检查安全附件和一次仪表,二次仪表是否正常,各指示,信号有无异常变化。

九、检查炉排变速箱,前后轴、风机、水泵等润滑部位的油位是否正常。

十、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内。

锅炉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一、锅炉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在不停炉的状况下,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修理。

二、结合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在不停炉能维修时维修。

三、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3.1一只水位表玻璃管(板)损坏、漏水、漏气、用另外一只水位表观察水位,及时检修损坏的水位表。

第九章有机热载体炉的基本知识

第九章有机热载体炉的基本知识

• •

导热油的一般特性 (二)
• 粘度:是指导热油在规定条件下的稀稠程度及流动性. • 残碳:导热油在高温工作时会裂解或氧化产生胶质、 沥青质及聚合物,形成残碳。残碳值的大小可用以判 别导热油在高温使用中的结焦倾向性。一般要求控制 在残碳值0.03W%。当残碳值超过1.5%时,必须对导 热油进行处理。 • 酸值:是指导热油中的各种有机酸的总和。有机酸达 到一定值时,会对设备管道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作用. 一般控制导热油的酸值在0.02mgKOH/g以下,如超 过0.5mgKOH/g时,这种导热油就不能使用了。
导热油的一般特性 (五)
• 毒性:毒性程度的高低是判断导热油使用安全性的一 个重要指标。大多数导热油是无毒的,少数品种的导 热油有一定毒性。有毒的导热油应防止泄露,防止人 和畜沾染中毒事故发生。 • 最高使用温度:表示导热油在这一温度及使用时,能 保持导热油的热稳定性。必须控制有机热载体即导热 油工作温度在其最高使用温度以下,不得超温使用。 • 膜温:导热油流过锅炉受热面时,会在受热面吸附一 层很薄的油膜。油膜温度往往高于主流体温度 10℃~40℃以上,油膜层温度控制不让超温是防止导 热油过热的关键。
导热油的一般特性 (四)
• 密度:导热油的密度大都小于1。 • 外观:其颜色应单一纯净,不应混浊或有悬浮物、沉 淀物,否则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应予处理。颜色多为 淡黄色或淡褐色。 • 凝固点:是指其液体转变为固体的温度点。凝固点越 低,导热油的运输、灌装就方便,低温启动就容易。 • 蒸汽压:是导热油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导热油在密 封容器中高温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导热油蒸汽。导热 油的饱和蒸汽压力一般很低,大都不超过1MPa,且 多数在0.1MPa表压以下。
有机热载体炉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

燃气导热油锅炉在系统配置

燃气导热油锅炉在系统配置

燃气导热油锅炉在系统配置
燃气导热油锅炉的系统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燃烧系统:燃气导热油锅炉的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气阀、鼓风机、烟气二次回流系统等组成。

燃烧器将燃气与空气的预混燃烧过程发生在炉膛中,产生高温烟气,再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油,使导热油升到所需温度。

2. 水路系统:水路系统包括锅水系统、给水系统、水冷系统和水泵系统等。

锅水系统负责将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给水系统负责向锅炉供水,水冷系统通过水冷壁对锅炉进行水冷,水泵系统负责输送水和导热油。

3. 电气及控制系统:电气及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锅炉的运行,包括电路、控制元件、感应器、仪表盘、、监控器和阀门等。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或根据预设程序自动控制锅炉的运行,如点火、升温、恒温、停机等。

4. 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等,用于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当参数超出安全范围时,安全保护系统会自动报警或自动停机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燃气导热油锅炉通常还配备有自动补水阀、膨胀水箱、空气阀等配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请注意,具体配置可能会因
品牌、型号和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对燃气导热油锅炉的系统配置有更具体的问题,请提供更多信息,我将尽力回答。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4篇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4篇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4篇有哪些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燃油锅炉作为工业生产和生活供热的紧要设备,其安全操作至关紧要。

以下是一套认真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1. 检查与准备—在启动前,务必检查燃油储量,确保充分。

—检查锅炉及其附件,如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确认功能正常。

—确认燃气管道无泄漏,阀门开启正确。

2. 启动与运行—打开锅炉电源,预热系统。

—依照制造商的引导,正确操作燃烧器启动。

—监控锅炉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3. 维护与保养—定期清理积灰,保持燃烧室清洁。

—检查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如燃烧头、过滤器等。

—定期对安全阀进行测试,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4. 故障处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停止运行,排查故障原因。

—不得自行修理,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5. 停机与关闭—关闭燃烧器,待锅炉冷却后,再切断电源。

—将燃气阀门关闭,防止燃气泄漏。

目的和意义这套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旨在降低设备故障率,防备安全事故,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我们可以减少不必需的能源挥霍,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做出贡献。

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措施。

2. 在锅炉运行期间,严禁离开岗位,确保实时监控。

3. 遵守个人防护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4.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设定值,避开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

5.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刻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及时上报。

以上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一位操作人员的严格遵守,唯有如此,我们才略确保燃油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1篇自动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程1. 司炉工在操作前应检查锅炉燃油系统是否良好, 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2. 作业人员必需严格遵守“燃煤锅炉”安全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二、锅炉系统1. 冷炉升火前, 应检查炉内有无积油, 检查喷嘴和配风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锅炉燃油系统第一节炉前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燃煤锅炉在启停和非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用来暖炉、点燃燃点相对较高的煤。

以及在低负荷或燃用劣质煤时造成锅炉的燃烧不稳,会直接影响整个机组的稳定运行,这时也会利用燃油来进行助燃,使锅炉的燃烧得到稳定。

1. 燃油部分供油系统向锅炉提供冲管、点火及助燃时所需的燃油量。

其中冲管时,两台供油泵运行,一台供油泵备用;点火及助燃时,一台供油泵运行,一台供油泵运行备用,一台供油泵检修备用。

燃油量通过再循环调节。

锅炉点火采用高能电弧点火装置,二级点火系统,由高能电火花点燃轻柴油,然后点燃煤粉,每台锅炉配置12只机械雾化油枪。

锅炉分三层装设12根油枪,每根油枪出力为2.28 t/h,总输入热量为20%B-MCR。

供油系统同时考虑到扩建工程2×1000MW机组,共设2台1000m3轻油罐;2台螺杆式卸油泵;3台多级离心式供油泵;一台油水分离装置。

当建设2台1000MW机组时,可改造三台供油泵,使其容量能同时满足1000MW和660MW机组的要求。

2. 燃油的物理特性:粘度是表示液体流动所产生阻力的大小,油的粘度是评价粘性油品的流动性指标,它对油的输送和燃烧(雾化条件)有直接影响。

燃油粘度主要和油的组成成分、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2.1粘性:是液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液体分子间或流团间呈现的内摩擦力,粘性的大小常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三种方法来表示。

在工程上油的粘度一般用恩氏粘度来表示,恩氏粘度是指在一定的油温下200毫升油的流出时间与20℃的同体积蒸馏水从恩氏粘度计流出的时间之比。

2.2凝固点:是表示油品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柴油在温度降低到一定数值时会失去流动性,将盛油的试管倾斜45度,油面在一分钟内仍保持不变时的温度即为此油的凝固点,凝固点的高低与油中石蜡含量有关,石蜡含量少,凝固点低;石蜡含量高,凝固点高。

2.3 闪点:对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表面有油气产生,当油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这种混合气体在试验条件下,遇到明火产生蓝色的短促闪火,此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这是因为油蒸发速度较慢,油气不能及时补充,闪点往往是事故的先兆。

2.4 燃点:当燃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表面油气分子趋于饱和,与空气混合,且有明火接近时即可着火,并保持连续燃烧,此时的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

油的燃点一般要比闪点高20℃~30℃。

2.5 自燃点:油在规定加热条件下,不接近外界火源而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叫自燃,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3.油枪雾化工作原理:锅炉油燃烧器常用的油喷嘴大体从雾化角度可分为机械雾化和蒸汽雾化。

3.1机械雾化如图9-1所示,一个简单机械雾化油喷嘴主要包括雾化片,旋流片,分流片三部分。

具有一定压力的油首先流经分流片上的若干个小孔,汇集到一个环形槽中,然后经过旋流片上的切向槽进入中心旋涡室,分流片起均布进入各切向槽油流量的作用,切向槽与涡旋室使油压转变为旋转动量,获得相应的旋转强度。

强烈旋转着的油流在流经雾化片中心孔出口处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油的表面张力,被撕裂成油雾状液滴,并形成具有一定扩散角的圆锥状雾化炬。

在机械雾化喷嘴中,雾化油滴粒径决定于当时的油粘度,油压或者说是它能在油喷嘴中所获得旋转强度。

分流片雾化片旋流片图9-1 机械雾化喷嘴结构示意图3.2 高能点火器高能点火器主要是利用能产生高压的电源激励器、用以向油气混合物提供引燃电弧,主要包括火花棒以及伸缩机构和电缆、导管等主要部件。

3.3 炉前油系统的基本配置和流程1) 主要配置:炉前油系统的主要配置包括燃油流量测量装置,进油调节阀,进油跳闸阀,油泄漏试验阀,油角阀,回油快关阀,以及手动阀,管路,滤网,温度,压力的测点等常规配置。

2) 燃油系统的流程:#0轻柴油从燃油泵房出来,进入厂区燃油的进油母管然后送到炉前油母管中,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一个能进行精密测量的油流量测量计,进入油调节阀(主要用于调节炉前油母管的压力)然后进入进油跳闸阀(利用油泄漏试验阀进行旁路)进入炉前油的母管分前墙和后墙两个支母管,从上到下依次到各层燃烧器,且每个油枪都加装油角阀(油角阀和进回油的跳闸阀都进入BMS控制保护逻辑起保护作用)然后汇集到一根母管上经回油快关阀回到油泵房的回油母管上去。

4. 炉前燃油系统的运行4.1 炉前燃油系统投入前检查炉前消防设备齐全、完好,消防水系统投入。

燃油进油母管调节阀、燃油跳闸阀、燃油再循环阀、油枪电磁阀及泄漏试验阀已经校验合格,动作正常。

关闭各油枪进油门。

检查压缩空气至各油枪的吹扫气源门均已打开。

检查火检风机至各油枪的火检风门开度正常。

确认燃烧器各层二次风箱入口风门挡板开启。

4.2 炉前燃油系统投入确认燃油泵运行正常,燃油母管压力正常。

依次开启炉前进油母管滤网前后截门(一路运行,一路备用)、进油母管流量计前后截门(旁路门关闭)、燃油进油母管调节阀前后截门(旁路门关闭)、燃油泄漏试验阀前截门、进油母管总门、燃油再循环阀前后截门、回油流量计前后截门(旁路门关闭)。

开启燃油进油母管蓄能器前截门、燃油进油母管压力表前截门。

开启至各油枪的进油手动截门。

燃油母管泄漏试验完成后,进行炉膛点火前吹扫5分钟,开启燃油跳闸阀,MFT继电器复位,检查燃油再循环阀自动开启。

检查油压正常,燃油系统无泄漏。

燃油温度≤15℃时,投入燃油伴热系统。

炉前燃油系统在锅炉运行时应保持连续运行,以保证随时投入油枪助燃。

5. 炉前燃油系统解列油枪全部停运并经吹扫完毕后,关闭燃油跳闸阀,关闭炉前进油母管滤网前后截门、进油母管总门、燃油再循环阀前后截门,关闭各油枪进油手动截门。

6. 油枪投停6.1 油枪投运前的检查:检查炉前燃油系统运行正常。

炉前燃油压力正常。

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无0FT跳闸指令。

燃油温度合适。

燃油母管泄漏试验合格。

6.2 允许点火条件OFT复位。

燃油母管压力正常。

MFT复位。

燃油跳闸阀打开。

火检冷却风压正常。

燃油吹扫空气压力正常。

6.3 油枪投运条件无任何油枪点火指令。

无该油枪故障信号(油枪吹扫故障除外)。

该油枪电磁阀关闭。

该油枪火检放大器正常。

允许点火条件满足。

该油枪耦合。

点火许可信号发出后,锅炉才能进行点火启动。

6.4油枪程控启动进高能点火器,关吹扫阀。

高能点火器进到位后进油枪, 油枪进到位高能点火器开始打火,打火15秒后自动退出。

高能点火器打火后两秒后开油阀,开启油枪电磁阀。

在15s内检测到火焰且高能点火器退到位。

当以下条件均满足,则顺控启动完成:吹扫阀关到位;油枪进到位;外二次风挡板燃油位;油枪电磁阀开到位;检测到油火检。

上述任一过程未满足,则发油枪点火失败。

6.5 油枪程序停止进高能点火器。

高能点火器进到位后打火(打火时间为15秒)。

高能点火器打火延时两秒后关油阀。

油阀关后开吹扫阀,吹扫一分钟。

吹扫完后关吹扫阀,退出高能点火器,退出油枪。

7. 油泄漏试验7.1 油泄漏试验的条件所有油枪进油阀关闭;燃油跳闸阀关闭;无风量小于25%MFT信号;(风量30%-40%)供油压力大于2.5Mpa(上延时25S),在供油压力大于4.7Mpa时,进行油泄漏试验时不开启油泄漏试验阀。

7.2 油泄漏试验过程:油泄漏试验条件满足,按“油泄漏试验开始”关回油快关阀;开油泄漏试验阀;试验阀开启60S后,关闭油泄漏试验阀;油泄漏试验阀关闭5S后开始油泄漏时间计时;(180S)如果在180S内不出现以下条件,则油泄漏试验成功。

7.3 供油母管压力低低,压力开关接自燃油跳闸阀后。

供油母管压力低低信号发出的条件为:1)无任意给煤机或磨煤机运行信号;2)所有油枪进油阀未关闭;3)供油母管压力低低(压力开关动作)7.4 燃油跳闸阀联关条件1)所有油枪进油阀关闭(3S)2)供油母管压力低低;3)MFT4)OFT第二节燃油泵房系统1. 点火及助燃油油种: #0轻柴油运动粘度(20℃时): 3.0~8.0mm2/s凝固点:≯0℃闭口闪点:不低于55℃机械杂质:无含硫量:≤0.2%水份:痕迹灰份:≤0.01%低位发热值Q net,ar: 41800 kJ/kg2. 安装运行条件设备安装位置:油泵房内,零米布置。

室内环境温度:0~40︒C。

3. 油泵及滤油器设备3.1 油泵参数表9-1 设备名称、型式、型号及用途供油泵:配置变频型防爆型电机,要求每台电机配置一台变频器,供油泵的设置为二运一备。

供油泵既要满足锅炉的点火用油又要满足锅炉的助燃用油,当一台炉用油时投一台油泵;当二台炉同时用油时投二台油泵。

卸油泵为二台泵同时运行,考虑汽车来油,二台泵同时运行时能满足2小时内将30m3油槽车中的油卸完。

污油泵为间断运行,污油泵的作用是将污油池中的净油运送到净油管道返回到油罐中。

污水泵为间断运行,污水泵的作用是将污油池中的污水排放到厂区排水管道中。

3.2在供油泵出口母管上有供油泵再循环调门,以调节供油压力。

供油泵的操作:供油泵的启停及定期工作、正常运行检查由燃料运行人员负责,供油泵的实现远方启停,由集控运行人员负责,需进行启停供油泵时,燃料运行值班员与集控运行人员联系好,负责就地检查。

3.3设备技术参数表表9-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9-3 配套电机技术参数1)供油泵滤油器型式及型号: 100目布置方式:立式,布置于油泵房内台数:共3台介质:轻油,油温为常温(最高50℃)流量: 50 m3/h设计压力: 1.6 MPa水压试验压力: 2.4 MPa吹扫蒸汽温度:250-350℃吹扫蒸汽压力: 0.785-1.27MPa在额定流量下的阻力:≤200 mmH202)卸油泵滤油器型式及型号: 100目布置方式:管道法兰联接,布置于卸油泵房内台数:共2台介质:轻油,油温为常温(最高50℃)流量: 25 m3/h设计压力: 1.6 MPa水压试验压力: 2.4 MPa在额定流量下的阻力: ≤200 mmH203.5油泵表9-4 油泵的性能保证表9-6 滤油器型式及型号: LYSJ-5排水含油量: <5mg/l油去除率: >99%处理量: 5m3/h设计压力: 0.6 Mpa工作压力:<0.245Mpa真空吸入高度:<5m分离器阻力:<0.01MPa进出口口径: DN50/DN50mm 集油室加热: 电加热电加热功率: 3KW外型尺寸: 1980X1310X1850mm 重量: 850KG布置方式:室内主要部件材质壳体:Q235B泵体:HT200轴:40Cr波纹板组:PP除油滤芯:聚丙烯PP(憎油型) 阀门:ZG250数量:共1套出口水质要求:含油量:≤5 mg/l油颗粒:≤5 μm设备配套泵:污水泵: 单螺杆泵型式及型号:G50-1B400扬程: 0.6MPa流量: 5 m3/h自吸高度: <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