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2-14]

A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

12、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

13、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

14、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

答案:C、D、B

[15-18]

A分散相大小<1nmB分散相大小1~100nmC分散相大小0、1~100μm

D分散相大小0、5~10μmE分散相大小>10μm

15、乳剂

16、溶胶剂

17、高分子溶液剂

18、溶液剂

答案:C,B,B,A

[19~22]

A、自来水

B、制药纯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饮用水

19、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20、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21、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22、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答案:D、B、B、C

解析:本组题考查制药是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

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制药纯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眼用溶液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时亦用作非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溶剂。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亦可作为眼用溶液配制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医学`教育网学员搜集整理。

[23-25]

A含水不超过6、0%

B含水不超过9、0%

C含水不超过12、0%

D含水不超过15、0%

E含水不超过20、0%

23、《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丸的含水量为

24、《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蜜丸的含水量为

25、《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浓缩蜜丸的含水量为

答案:B、C、D

[26-29]

A、羧甲基淀粉钠

B、硬脂酸镁

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E、水

26、崩解剂

27、润湿剂

28、填充剂

29、润滑剂

答案:A、E、C、B

[30-32]

A淋法B淘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

30、郁金应()

31、紫河车应()

32、薄荷应()

答案:E、D、A

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宜采用单独粉碎的药物有()

A含糖类较多的粘性药物B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

C贵重细料药D刺激性药物E含毒性成分的药物

答案:CDE

注解:含糖类较多的粘性药物宜采用串料法粉碎;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宜采用串油法粉碎;贵重细料药为避免损失可单独粉碎;刺激性药物为劳动保护宜单独粉碎;含毒性成分的药物为使用药安全也应单独粉碎。

2、喷雾干燥的特点有()

A适用于热敏性物料B可获得粉状制品C可获得颗粒性制品

D是瞬间干燥E适于大规模生产

答案:ABCDE

3、关于胶囊剂崩解时限要求正确的是()

A硬胶囊应在30min内崩解

B硬胶囊应在60min内崩解

C软胶囊应在30min内崩解

D软胶囊应在60min内崩解

E肠溶胶囊在盐酸溶液中2h不崩解,但允许有细小的裂缝出现。

答案:AD

注解:肠溶胶囊在盐酸溶液中2h不崩解,每粒均不得有裂缝和崩解现象,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检查,1h内应崩解医学`教育网学员搜集整理。

4、可用于滤过除菌的是()

A、G4垂熔玻璃滤器B0、45μm的微孔滤膜CG6垂熔玻璃滤器

D0、22μm以下的微孔滤膜EG3垂熔玻璃滤器

答案:CD

5、药物吸收的方式有()

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D胞饮

E吞噬

答案:ABCDE

注解:除血管内给药外,药物应用后都要经过吸收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通过生物膜以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跑饮或吞噬等方式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有关气雾剂中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吸人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

B、发挥全身作用的吸人气雾剂,雾滴的粒径愈小愈好

C、发挥全身作用的吸人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O、5~1um为宜

D、起局部治疗作用的吸人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3~10um为宜

E、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

答案:CDE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雾剂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因素有:①药物的脂溶性及分子大小,吸入给药时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②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大小;气雾剂雾滴的大小,影响其在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沉积,一般起局部作用,粒子以3~10m大小为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注射剂(附滴眼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穴位注射 E.静脉注射2.供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pH值应为 A.酸性 B.偏酸性C.中性 D.偏碱性 E.碱性 3.在下列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致热试验和鲎试验法 B.鲎试验法比家兔试验法更灵敏 C.鲎试验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靠 D.鲎试验法特别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 E.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可代替家兔试验法 4.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应为 A.除臭→脱水→中和→脱色→灭菌 B.脱水→除臭→中和→脱色→灭菌 C.中和→除臭→脱水→脱色→灭菌 D.中和→脱色→脱水→除臭→灭菌 E.脱色→脱水→除臭→中和→灭菌 5.下列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吐温-80 B.月桂醇硫酸钠 C.硬脂酸钾 D.鲸蜡醇硫酸钠 E.硬脂醇硫酸钠 6.适用于注射剂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应为 A.焦亚硫酸钠 B.亚硫酸氢钠 C.硫脲D.硫代硫酸钠 E.抗坏血酸7.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外,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入 A.O2B.N2 C.Cl2 D.H2 E. O 2 CH2 8.在下列注射剂常用的抑菌剂中,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止痛作用的应为

E.硝酸苯汞 9.用水醇法制备中药注射剂时,为除去中药注射用原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应将含有醇量调整为 A.45% B.55% C.65%D.75% E.85% 10.当归注射剂的制备宜选用 A.渗漉法 B.蒸馏法C.双提法 D.水醇法 E.醇水法 11.注射剂最显著的优点为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E.比较经济 12.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A.5h B.10h C.12h D.10h E.20h 13.在水中溶解度低或为了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E.混悬型注射剂 14.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15.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胆固醇 B.生物激素 C.磷脂 D.脂多糖 E.蛋白质 16.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 A.澄清滤过法 B.电渗析法 C.反渗透法D.蒸馏法 E.离子交换 法 17.下列能彻底破坏热原的的是 A.60℃加热120min B.100℃加热60min C.150℃加热30min D.180℃ 加热30min E.250℃加热30min

中药药剂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返砂” 注射用水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软胶囊的制法有()和()。 2、狭义上的丹药是指用()和()在高温下烧炼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 的化合物。 3、气雾剂的抛射剂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4、缓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控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 5、水丸的制备关键是(),黑膏药的制备关键是()。 6、片剂润滑剂的作用有()、()、润滑。 7、除菌滤材及滤器常用的有()、()。 8、植物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和()三个阶段。 9、湿法粉碎包括()法和()法。 10、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和()两方面。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 B、喷雾干燥 C、沸腾干燥 D、吸湿干燥 2、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蒸馏法 3、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 A、油溶性、 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水溶性基质 4、注射剂精滤一般选用哪种滤材()。 A、0.6~0.8μm的微孔滤膜 B、0.22~0.3μm的微孔滤膜 C、2号砂滤棒 D、1号垂熔玻璃滤球 5、甘油在膜剂中的作用是()。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脱膜剂 D、填充剂 6、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多少可作增溶剂()。 A、7~9 B、3~8 C、8~16 D、15~18 7、脂质体在体内的吸收机理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吞噬 D、膜孔转运 8、适用于固体制剂灭菌的方法是()。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γ?射线灭菌法 9、β-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 A、5; B、6; C、7; D、8; 10、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称为()。 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共沉淀物 四、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 1、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 液体置换法②固定漏斗法③固定圆锥槽法④倾斜箱法⑤转动圆柱体法 2、微囊制备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 ①单凝聚法②复凝聚法③溶剂--非溶剂法④界面缩聚法⑤空气悬浮法 3、片剂包肠溶衣的物料有()。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真题及答案

更多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真题及答案点击这 里 (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1、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的药是(B)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荆芍 E.防风 2、某女,45岁,患痰火郁结之瘤数年,近一周末观肝阳眩晕与目珠夜痛,治当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宣选用的药是(D) A谷精草 B天花粉 C.密蒙花 E决明子 3、芒硝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C) A外用点眼 B.外用喷撒

C.内服包煎 D内服开水溶化 E.内服冲入药汁中 4、某女,40岁,患风湿痹痛3年,今日观乳痈肿痛治当祛风通络、化痰解毒,宜选用的药是(A) A丝瓜络 B.臭梧 C.香加 D络石 E.雷公藤 5、某医师治湿阻中焦证,擅用厚朴,此药味苦、辛、性温、其主要功效是(B) A燥湿,健脾 B燥湿,行气 C.化湿,止呕 D化湿解暑 E化湿,发表 6、薏苡仁的功效是(A) B利水渗湿,养心安神织 A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C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D利尿通淋,行气止痛 E利水道淋,通经下乳 7、某男,10岁,突发腹绞痛,乡村医生诊为蛔虫腹痛建议自取花椒适宜质量,此药除杀虫止痛外,还能(E) A.温中,开有 B.温中利湿 C温中,回阳 D.温中,降逆 E温中,止痒

8、某男50岁,患头晕目眩年,近日又见头胀头痛,症属于肝阳上亢、肝有热治当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宜选用的药是(B) A生蝎 B.钩藤 C.蒺藜 D.天麻 E.地龙 9、鸡内金味甘,性平?治疗小儿疳积外,有可用于(B) A.食积便秘 B遗精遗尿 C虫积便秘 D乳房胀痛 E.泻痢腹痛 10、某男,50岁患眼疾5年,刻下目赤翳?,炫弦风眼。治当明目去翳,收湿生机,医师准备为某配制点眼剂,宣选用的药是(C) A升药 C.炉甘石 D.硼砂 E.儿茶 11、苦塞有毒,能伤胃损肝的药是(C) A槟棉 B.雷丸 C.苦楝皮 D.榧子 E.使君子 12、某男,40岁,患阳痿不育多年,证属肾阳亏虚,精滑不固,治当补肾助阳精缩尿,宜选用的药是(D)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中药药剂学作业答案

精品文档《中药药剂学Z》 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药剂学Z”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24,总分为120分,您的得分为120分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1分] E.水不溶性 2. 咀嚼片、口含片宜选用的稀释剂是: [1分] E.甘露醇 3. 薄荷水制备时加入滑石粉的目的是: [1分] E.分散 4. 炉甘石洗剂属于: [1分] C.混悬液 5. 益母草膏属于: [1分] C.煎膏剂 6. 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利用热原的: [1分] B.不挥发性 7.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 [1分] C.254nm 8. 水蜜丸的溶散时限为: [1分] A.1小时 9. 加入冰糖、黄酒在胶剂制备中的操作过程为: [1分] E.浓缩收胶 10.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对于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要:[1分] A.隔离层 11. 下列错误论述胶囊剂的是: [1分] 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 . 精品文档

12. 需检查融变时限的是: [1分] A.栓剂 13. 采用滴制法制备的是: [1分] B.软胶囊 14. 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1分] B.采用GMP厂房生产 15. 采用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1分] D.固化剂 16. 下列不属于肠溶衣材料的是: [1分] B.丙烯酸树脂Ⅳ号 17. 麝香宜采用下列那种粉碎方式: [1分] D.加液研磨法 18. 薄荷水为: [1分] B.真溶液 19. 采用升法制备的是: [1分] C.红升丹 20. 滴眼剂的制备流程为: [1分] A.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 21.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这一概念指的是: [1分] A.置换价 22. 属于亲水胶体的是: [1分] A.高分子溶液 23. 藿香正气水属于: [1分] B.酊剂 24. 又称升华干燥的方法是: [1分] C.冷冻干燥 25. 不能作为片剂糖衣物料的是: [1分] B.丙烯酸树脂IV号 . 精品文档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 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 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 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

中药药剂学大题整理

1.简述物理灭菌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答:含义:利用温度、干燥、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方法:(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和低温间歇灭菌(3)紫外线灭菌法(4)微波灭菌法(5)辐射灭菌法 2.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答:(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药物与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灭菌时间 3.药材粉碎的目的 答:(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片剂 4.片剂中药物制粒的目的 答:(1)细粉流动性差,制成颗粒可改善其流动性(2)多组分药物制颗粒后可防止各成分的离析(3)防止生产中粉尘飞扬及(4)在片剂生产中可改善其压力的均匀传递 5.影响浸提的因素 答:(1)中药粒度(2)中药成分(3)浸提温度(4)浸提时间(5)浓度梯度(6)溶剂的PH(7)浸提压力 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哪几类 答: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的种类又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7.试述有些表面活性剂的起昙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答:起昙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于水呈氢键结合,开始可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温度升高达到昙点后,氢键受到破坏,分子水化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出现混浊或沉淀。 8.简述热原的含义、组成及基本性质 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等特性。 9.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哪些要求 答:(1)适当的稠度,润滑,无刺激性(2)性质稳定(3)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4)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5)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10.试述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答: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有两条,分别是:(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首过作用后进入大循环(2)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揢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入大循环,发挥

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化学》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论 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 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 (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主要考试内容: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 总论 绪论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 各论 生物碱 ** 糖和苷 * 醌类 ** 香豆素和木脂素 * 黄酮 ** 萜类和挥发油 * 皂苷 ** 强心苷 *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 其他成分 各论学习思路: 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2019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解析《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9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五味理论认为,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的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五味。凡邪未尽慎用的是酸味。因此选择C。 2、在七情配伍中,半夏与生姜同用的配伍关系是 A、单行 B、相须 C、相使 D、相畏 E、相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配伍相畏。半夏畏生姜——相畏。因此选择D。 3、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 A、麦冬 B、甘草 C、木香 D、泽泻 E、当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道地药材。云南的道地药材有:三七,茯苓,木香,重楼。因此选择C。 4、提取莪术挥发油常用的方法是 A、浸流法 B、渗流法 C、超声提取法 D、加热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法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挥发油具有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因此选择E。 5、按《中国药典》规定,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药材是 A、川乌 B、天仙子 C、防己 D、马钱子 E、千里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碱。防己中的质量控制成分粉防己碱,粉防己诺林碱的结构类型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因此选择C。 6、某女,40岁、按甘草附子汤的组方取药,药师嘱其所用制附子应先煎,之后与他药共煎。 制附子先煎的目的是 A、长时间煎煮可提高乌头碱的溶出量

B、制附子中的化学成分水溶性差、需要长时间溶解 C、长时间煎煮促使制附子中生物碱与有机酸成盐、有利于溶出 D、长时间煎煮会促使制附子中苯甲酸与生物碱结合成酯、有利于吸收 E、制附子中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毒性,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毒性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附子中的毒性成分。附子经过炮制后,其中的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发生水解,变为醇胺型生物碱,毒性降低。因此选择E。 7、燀法炮制苦杏仁可防止苦杏仁苷发生 A、加成反应 B、消除反应 C、甲基化反应 D、乙酰化反应 E、酶水解反应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苦杏仁的炮制作用。苦杏仁中经过燀法炮制后,其中的酶失去活性,防止苦杏仁苷发生酶解。因此选择E。 8、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査融变时限的制剂是

中药药剂学试题 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药物剂型符合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2.药厂生产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一般要求达到(1万或100级)级标准)。 3.散剂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搅拌)、(过筛 )混合法。 4.为防止煎膏剂出现“返砂”现象,蔗糖的转化率宜控制在(40~50%)。 5.浸出制剂中规定流浸膏浓度为(1g/ml),浸膏为(2~5g/g)。 6.亲水胶体的稳定性可因加入(电解质)或(脱水剂)物质而破坏。 7.凡士林经常作为(软膏)剂型的基质,并常与(羊毛脂)合并使用。 8.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填充剂(稀释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9.红升丹主要成分是(氧化汞),采用(升法)制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B) A微波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 γ射线灭菌Dβ射线灭菌 E 60Co辐射灭菌 2.药材浸提时(D )

A浸提温度越高越好 B浸提时间越长越好 C药材粉碎越细越好 D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好 E浸提压力越高越好 3.《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B) A50%(g/ml) B60%(g/ml) C65%(g/ml) D40%(g/ml) E75%(g/ml) 4.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A)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 B分子极性基团 C多分子膜 D氢键 E分子非极性基团 5.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A ) A重蒸馏法 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D)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调节剂 E药物 7.下列基质释药、对皮肤穿透力最强的是(B ) A凡士林 B O/W型 C W/O型 D PEG E卡波谱尔 8.要使药物迅速吸收,成人用栓剂纳入直肠的部位应在( D) A距肛门口3cm处 B距肛门口4cm处 C距肛门口6cm处 D距肛门口肛门内1~2cm 处 E距肛门口肛门内5cm处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 :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18.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

最新200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200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模拟题 及答案

200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溶剂中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是 A.正丁醇 B.乙酸乙酯 C.丙酮 D.乙醚 E.氯仿 2.从植物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的方法为 A.水一醇法 B.醇一水法 C.醇一醚法 D.醇一丙酮法 E.酸一碱法 3.下列哪一点是判断化合物结晶纯度的标准之一 A.化合物的熔距在1~2℃ B.化合物的熔距在2—3℃ c.沸点一致 D.溶解度一致 E.灼烧后无残渣 4.可采用下列何种方法选择设计液一液萃取分离物质的最佳方案 A.硅胶薄层色谱 B.聚酰胺薄膜色谱 c.纸色谱 D.氧化铝薄层色谱

E.离子交换色谱 5.聚酰胺色谱柱对下列中哪类成分的吸附性强,近乎不可逆 A.黄酮类 B.酚类 C.醌类 D.鞣质 E.糖类 6.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的化合物是 A.山莨菪碱t B.延胡索乙素 C.去甲乌药碱 D.麻黄碱 E.苦参碱 7.下列生物碱的氯仿溶液中,用5%氢氧化钠可萃取出来的生物碱为 A.汉防己甲素 B.可待因 c.吗啡 D.阿马林 E.山莨菪碱 8.可用气相色谱法检识的生物碱为 A.苦参碱 B.麻黄碱 C.莨菪碱 D.罂粟碱 E.长春碱

9.互为立体异构的一对化合物为 A.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和伪麻黄碱c.小檗碱和木兰碱等 D.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E.山莨菪碱和樟柳碱等 10.凝胶过滤法的洗脱顺序为 A.极性小者先洗脱下来 B.极性大者先洗脱下来c.分子量大者先洗脱下来 D.分子量小者先洗脱下来E.羟基数目少者先洗脱下来 11.其外消旋体在临床中常用作散瞳药的化合物是A.莨菪碱 B.山莨菪碱 C.N一去甲基莨菪碱 D.东莨菪碱 E.樟柳碱 12.多数苷类呈左旋,但水解后生成的混合物一般是A.左旋 B.右旋 C.外消旋 D.内消旋 E.无旋光性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科教材) (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 型题 1 ?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 E.临床药学 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不得检出 B. 不得超过50个 C. 不得超过100个 D.不得超过500个 E.不得超过200个 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级级级级级 4. 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 A.挤出制粒 B. 高速搅拌制粒 C.喷雾干燥制粒 D.滚转法制粒 E.滚压法制粒 5. 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 份份份份份 6. 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药材粒度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梯度 E. pH值 7. 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 浸提核心、记忆) A.挥发油 B.叶绿素 C.生物碱 D.树脂 E. 有机酸 8. 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

的浸提核心、记忆)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铵 C.碳酸钠 D.碳酸钙 E.生物碱 9. 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热浸法 E. 水蒸气蒸馏法 10. 下列干燥设备中利用热气流达到干燥目的的是(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第二节干燥核心、记忆) A. 鼓式薄膜干燥器 B. 微波干燥器 C. 远红外干燥器 D. 喷雾干燥器 E. 烘箱 11.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 A. 水浸出剂型 B. 含醇浸出剂型 C. 含糖浸出剂型 D. 无菌浸出剂型 E. 酒浸出制剂 12.含人参等贵重药材的汤剂,该药材的处理方法是(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二节汤剂核心、记忆)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冲服13.下列液体药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 高分子溶液 C. 混悬型液体药剂D.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E. 溶胶型液体药剂14.可形成昙点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 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C. 卵磷脂 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E.碱金属类 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肥皂类 B.硫酸化物 C.氯苄烷铵(洁尔灭) D.磺酸化物 E.吐温-80 16. 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A. 肌内注射剂 B. 皮下注射剂 C. 皮内注射剂 D. 脊椎腔注射 E. 静脉注射剂 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第十章注射 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6 ?7 ?8 ?9 ?10 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二节热 原核心、记忆) A.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C高温湿热灭菌30分钟C干热灭菌4小时 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E.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 19.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前言 一、考情分析 1.中药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2.中药鉴定学与中药化学是6:4,中药鉴定学60%,中药化学40%。 3.中药化学:A型题16道题,每小题1分,共16分;B型题32题,每小题0.5分,共16分;X型题8道题,每小题1分,共8分。 二、绪论 1.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伦理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主要内容: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基础: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的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化学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考试的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抓化学结构,以化学结构为核心:掌握不同化合物化学结构特点。 3.学习主线: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4.以理解、记忆、融会贯通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5.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 6.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

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中药学

答案:D 201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 是 A.涩味 B.辛味 C.酸味 D.淡味 E.咸味 答案: D 中药学部分3.寒凉类药所不具备的功效是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第一章 A.凉血 B.回阳救逆 C.解热毒 D.清热 E.泻火重点解析 答案:《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B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神农本草经》;《中华本草》 4.不属于沉降性的功效是 A.泻下 B.清热 C.解表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D.止呕 E. 平喘 答案:例题: C [5-6] 1、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A.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甘味 B.淡味 C.酸味 D.涩味 E.苦味 5. E.《本草拾遗》药物能渗湿利水的味是 D.《本草纲目拾遗》 6.药物能补虚 和中的味是答案:D 答案:B,2.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 [7~《新修本草》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 9] A.有毒无毒 B.四气 C.升降沉浮 E.D.《本草纲目拾遗》《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 D.五味 E.归经 7.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确定的是中药的C 答案: 8.根据药物特性和药物疗效确定的是中药的 3、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 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9.主要以药效,参以口尝确定的是中药的 C.A.《本草纲目》 B.《新修本 草》《本草纲目拾遗》 答案:B、E、《本草经集注》D.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D [10-11] 答案:D A.清泄 B.软坚[4-6] C.渗利 D.和中 E.活血 10.苦味的作用是、苏敬、陶弘景、李时珍、唐慎微A B、赵学敏 C D E 11.甘味的作用是《证类本草》的作者是、 4答案:5、 A, D 《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12.寒凉性表示药物具有的作用包括《本草经集注》 的作者是6、A.清热 B.泻火 C.凉血答案:ABD D.散风 E.解热毒 答案:7、 ABCE 《神农本草经》13.365 B、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种药性理论的内容 主要有 AA.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 写模式C四气五味 B.升降浮沉 C.有毒无毒 D.用药禁忌 E.煎煮方法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制药卫生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A.M-M B.零级 C.二级D.一级 E.以上都不是2.采用紫外线灭菌时,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 A.286nm B.250nm 365nm D.265nm E.254nm 3.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0级B.10000级 C.50000级 D.100000级 E.10级 4.下列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 A.微孔滤膜B.蜜丸 C.口服液 D.输液剂 E.脱脂棉5.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 A.热压灭菌法 B.辐射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火焰灭菌法E.环氧乙烷灭菌法 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个 B.5000个 C.10000个 D.100个 E.20000个 7.100级洁净厂房适合于生产下列哪种剂型 A.片剂 B.颗粒剂 C.口服液 D.胶囊剂E.粉针剂8.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效力很强 B.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 C.用湿饱和蒸汽杀灭微生物 D.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 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170℃ 9.滑石粉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空气灭菌 B.滤过除菌法 C.火焰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10.为确保灭菌效果,热压灭菌法要求F0值为 A.F0=8 B.F0=8~12 C.F0=8~15 D.F0=20 E.F0=23 11.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应采用 A.滤过除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干热空气灭菌法 12.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5000个 B.100个C.1000个 D.10000个 E.2000个 13.能滤过除菌的是 A.超滤 B.砂滤棒 C.C4垂熔玻璃滤器 D.聚氯乙烯滤器 E.0.65μm微孔滤膜 14.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 A.滤过除菌法 B.UV灭菌法 C.煤酚皂溶液灭菌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高速热风灭菌法 15.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6.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胞的方法为A.无菌操作 B.防腐 C.消毒 D.抑菌E.灭菌 17.下列叙述滤过除菌不正确的是 A.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但加压滤过较安全 B.滤材孔径在0.2μm以下,才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胞的通过 C.本法同时除去一些微粒杂质 D.本法属物理灭菌法,可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 E.本法适用于多数药物溶液,但不适于生化制剂 18.在某一温度,杀死被灭菌物中90%的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用什么表示A.t0.9 B.F值 C.1gD D.Z值E.D值 19.下列物品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 A.20%乙醇B.1%吐温-80 C.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D.30%甘油 E.苯甲酸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本科教材) (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 E.临床药学 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不得检出 B.不得超过50个 C.不得超过100个 D.不得超过500个 E.不得超过200个 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 A.100级 B.10000级 C.100000级 D.1000000级 E.1000级 4.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 A.挤出制粒 B.高速搅拌制粒 C.喷雾干燥制粒 D.滚转法制粒 E.滚压法制粒 5.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 A.100份 B.99份 C.10份 D.9份 E.101份 6.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药材粒度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梯度 E. pH值 7.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 A.挥发油 B.叶绿素 C.生物碱 D.树脂 E.有机酸 8.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铵 C.碳酸钠 D.碳酸钙 E.生物碱 9.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