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职业学校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职业学校中的应用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目前已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根据对上海15 所中、高职学校调查,这些新教学法的引进对学校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具体的应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有许多障碍并非学校或教师自身能力所能克服,因此今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介入。

传统的教学法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往往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新教学法则不再囿于教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知识的掌握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和意义,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对其因材施教已逐渐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90 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介绍了不少国外的现代教学新理论,如来自德国的范例教学论和柏林学派教学理论等,但涉及职业教育新教学法的文章还不多,本文仅就从德国引进的三种新教学法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极不平衡,所以新教学法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引进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在已确立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目标的上海,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已发生了新的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生存危机或专业转向问题,它与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接轨的要求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近年来许多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关注课程改革,德国的“双元制”以及CBE 、MES 等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在上海乃至全国职教界极受青睐,这潮流为新教学法的引进提供了契机。为此,我们选择了上海的三类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调查的对象,试图从此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在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时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新教学法

(一)四步教学法(Vier -Stufen -Methode )。四步教学法以对某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1. 讲解(Erkl ren )。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

2. 示范(Vormachen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实施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

3. 模仿(Nachmachen )。这一阶段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

4. 练习(ü ben )。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讲解,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所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样式讲授教学内容,不过随着教学环节的延展,也采用评价、教学对话等共同解决型的教学样式。教学组织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让学生聚集在自己周围,以便更加清晰地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过程,可以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如模型、绘图、现场参观、演示实验等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学生学的活动更多的是接纳性的,主要通过倾听、观察、模仿、练习等形式进行。学生可以能动地带着某种生产性的学习态度,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对象,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资料分析,将所获得的印象和其他的表象、经验结合起来等等。

(二)引导提示法(Leittext -Mothode )。引导提示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是指“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格”,可归纳为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交往和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引导提示法以多种学习理论,如德国的劳动心理学、前苏联的活动心理学、美国的认知学习理论等为基础,其教学过程分为六个行为步骤:

1. 收集信息(Informieren )。学生通过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Leitfragen )的本质,从而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准备对核心问题的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各自答案的依据,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2. 计划(Planen )。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订工作的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定工作计划。

3. 决策(Entscheiden )。这一环节通常采用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作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4. 实施(Ausf ü hren )。这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

5. 检验(Kontrollieren )。在实施阶段终结时,将产品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质量与规格相符合的程度。学生可以参考检验表格独立检验或由教师检验。

6. 评价(Auswerten )。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引导提示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教学法,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按照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单元的要求,拟定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组织学生进行团组工作和讨论;而学生则主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掌握教学内容,更多地采用一些生产性的自主学习的技术,如查阅辞书、资料、教科书,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独立制订工作计划等,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社会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HandlungsorientierteMethode )这也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但更确切地说则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的指导思想。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法的倡导者认为: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导;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每个单项学习的累积与各个部分的结合,可以成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以某种量的形式存在的,因此都可以测量。为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 A .由谁来执行这项行为,即“学习的主体”(Audience )是谁; B .达到目标的“实际行为”(Behavior )是什么; C .行为完成的“相关条件”(Condition )有哪些; D .评定行为成功的“标准”(Degree )是什么。

与四步教学法和引导提示教学法不同的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没有某一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的展开或教学环节的组成体系。目前,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

1. 项目教学(Projektmethode )。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理想形式。它的基本模式包括:(1 )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 2 )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 3 )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 4 )实施;( 5 )项目结束等。

2. 模拟(Simulation )。通常在一种人造的环境里,如在模拟办公室、模拟工厂里学习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它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

3. 表演(Planspiel )。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模拟,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和模拟的情境作出判断和选择。

4. 案例研究(Fallstudien )。学习者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达到为实践行为作准备的目的。通常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并不难以解决,但强调其具有一种普遍的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