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备工程-第8章-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通风、防排烟与空调送风系统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建筑通风、防排烟与空调送风系统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施工前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制定方案,并按照施工流程图依次完成风管加工、风管及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施工流程图:Ⅰ、通风、防排烟、空调风管制作1、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消耗和成品的完好性,采取车间预制现场装配的方法,即车间采用机械化加工成半成品形式运输到现场组合装配。

2、风管材质及连接见下表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积大于1.2平方米、中、高压风管大于1.0平方米,均应有加固措施。

4、如果风管中增加一道支撑隔板,材料厚度与风管相同。

风管的支管与干管相接处为三通分路,当支管与干管的底面(或顶面)相距〈150mm时,做成弧形三通,相距在150mm以上者做成插管式三通,连接要严密。

5、风管弯头按《91SB6》标准图制作。

空调、通风系统风管软接头可采用帆布制作,排烟系统可采用不燃软性材料制作.6、金属矩形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当管壁厚度≤1。

5mm时可采用翻边铆接,铆接应牢固;当管壁厚度>1.5mm时,可采用满焊或翻边间断焊。

矩形风管法兰用镀锌铆钉铆固,法兰在铆固前先除锈再刷樟丹两道,矩形风管咬口处应严密、平整、无毛刺。

7、通风管道的联接方式为角钢法兰联接,适用于高压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超静压系统)。

角钢法兰联接方式:金属矩形风管法兰用料规格表(1)空调风管长边尺寸大于500mm直角弯头应加导流片。

导流片的弧度应与弯管角度相一致。

风管转弯半径一般R=D。

矩形短半径弯头应加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厚度为风管的两倍,不小于60mm,片数不得少于两片。

(2)导流片的迎风侧边缘应圆滑,其两端与管壁的固定应牢固,同一弯管内导流片的弧长应一致。

9、风管的咬口形式做如下选择:矩形风管或配件的四角组合采用联合角咬口。

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定,具体尺寸见下表:10、风管咬口缝结合要紧密,咬缝宽度要均匀,操作时,用力均匀,不宜过重,不能出现有半咬口或胀裂现象。

11、风管外观质量应达到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面平行,无翘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宽度不小于6mm,紧贴法兰.Ⅱ、风管部件及支、吊架安装工艺流程:1、支吊架安装(1)风管与部件支吊架的预埋件、膨胀螺栓位置应正确无误,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时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标准》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标准》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报警区域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4 安装间距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Local Alarm 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Remote Alarm 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防排烟工程大题汇总

防排烟工程大题汇总

防排烟工程答题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1、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

2、完全燃烧的定义对于正常的燃烧工况,环境的供热条件、空间时间条件和供氧条件得到良好的保证,燃烧进行得比较完全,所生成的产物都不能再燃烧,这种燃烧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称为完全燃烧产物。

3、烟粒子的浓度种表示方法。

(1)质量浓度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称为烟粒子的质量浓度。

(2)颗粒浓度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颗粒数,称为烟粒子的颗粒浓度。

(3)光学浓度烟粒子的光学浓度用减光系数表示,减光系数的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的大小。

减光系数越大,即烟的浓度越大,光强度越小;距离越远,光强度越小4、火灾烟气的毒害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可概括为缺氧、中毒、减光、尘害和高温。

5、造成火场减光的原因是什么?烟气中烟粒子的粒径大于两倍的可见光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用。

火场中烟气的存在,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会严重影响火场的能见度,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和灭火。

同时,加上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如 HCL、NH3、HF、S02、Cl2 等,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

一、有毒气体的浓度(领会)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 ppm)两种,即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容积(m3);V ---火灾烟气的总容积( m3)。

二、烟粒子的浓度(一)质量浓度m s---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 mg);Vy-----火灾烟气的容积(m3)。

(二)颗粒浓度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颗粒数,称为烟粒子的颗粒浓度 n。

,即能见距离(领会)当能见距离降到3m 以下时,逃离火场就十分困难能见距离与减光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第十章 通风空调与防排烟系统兼用

第十章  通风空调与防排烟系统兼用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方式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烟系统兼用
利用送风系统加压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方式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烟系统兼用
利用楼梯间加压系统送风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形式
下;
管井材料应为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h以上),井壁上的 检查门应采用丙级以上防火门;
若建筑高度小于100m,管道井可在每隔2—3层楼板处 用相当于楼板耐火等级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若建 筑高度超过100m,管道井则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 楼板耐火等级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
通风系统实现兼用的可能性
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一般均较空调系统大。卫生 间等场所的换气仅为自身空间的小风量换气, 用于排烟的价值不大。可是厨房、车库等换气 要求输送的风量相当大,用丁排灿的价值就比 较大。
通风系统简单,大多为排风系统,这与排烟系 统是类似的,仅在耐热性能上差异大。如果均 按排烟要求采用耐热材料与耐热措施,则排烟 系统与排风系统完全可以兼用。
在排风支管上设置密闭性较强的止回阀。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
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
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
空调系统实现兼用的可能性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换气次数一般为6~12次/h,输送风量为 0.24~0.6m3/( min·m2)。我国目前的排烟量标 准为1.0 m3/ (min·m2 )。从输送风量的能力来 说,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可以承担占空调面积1/ 4—3/5区域的排烟。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1.1 设备及配件进场1.1.1 一般规定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

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

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管1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

表1.1.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送风系统排烟系统b≤320 0.5 0.8320<b≤450 0.6 0.8450<b≤630 0.6 0.8630<b≤1000 0.8 1.01000<b≤1250 1.0 1.01250<b≤2000 1.0 1.22000<b≤4000 1.2 按设计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设备防火防爆26道(带答案解析)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设备防火防爆26道(带答案解析)

消防技术实务(一级)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联锁装置,且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材料制成。

A.不燃B.难燃C.可燃D.易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对于加热送风采暖设备,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正确答案为A。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设置,竖向不宜超过()层,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防止和控制火灾的横向、竖向蔓延。

A.防火分区,6B.防火分区,5C.楼层,5D.楼层,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防止和控制火灾的横向、竖向蔓延。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129页。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下列关于建筑供暖系统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过程中散发二氧化碳气体的厂房,冬季采用热风供暖,回风经净化除尘在加热后配部分新风送人送风系统B.甲醇合成厂房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C.面粉加工厂的碾磨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2.5℃D.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抛光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聚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故B错误。

满足一定条件的燃油锅炉房和油浸电力变压器室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

A.0.6B.0.8C.1.0D.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燃机房人员疏散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至少应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从机房最远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35M。

消防高频考点:排烟、补风设施

消防高频考点:排烟、补风设施

消防高频考点:排烟、补风设施一、排烟设施二、补风系统1、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A.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B.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C.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 D.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4.4.12,排烟口的设置应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与是否设置自喷无关,A选项错误;据4.4.12—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B选项正确:根据4.4.12—5,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C选项错误;根据4.4.13—1,当排烟口设在吊顶内且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吊顶内不应有可燃物,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2、在对某高度为60m的办公楼设置的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时获取的下列信息中,符合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有().A.防烟楼梯间内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B.防烟楼梯间前室内设置常闭式送风口C.机械加压送风管道井壁上的检修门为乙级防火门D.送风机与排烟风机合用机房,机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E.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只在排烟风机入口总管上设置了排烟防火阀参考答案:BCE—20173.3.3,大于50m的建筑的楼梯间不能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A选项错误;根据3.1.7,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B选项正确;根据3.3.9,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O0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C选项正确;根据3.3.5—5,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D选项错误;根据4.4.10—2,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应设置排烟防火阀,E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CE.3、某商场共5层,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和三个防烟分区,商场内防烟排烟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验收,下列验收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有().A.活动挡烟垂壁下降到设计高度后能将状态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B.开启某防烟分区内的全部排烟口,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15m/s C.测试系统的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为1Om/sD.模拟三层发生火灾,该商场内全部的加压送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动作E.模拟某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该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被打开参考答案:AE—20178.2.2—3,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应能正常手动开启和复位,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室显示,A选项正确;根据4.4.12—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B选项错误;根据4.5.6,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商场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C选项错误;根据5.1.3—1,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并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由于只是模拟三层发生火灾,应只开启三层内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而不是开启整个商场内的加压送风机.D选项错误;根据5.2.3,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E.4、下列关于排烟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有( ).A.排烟管道采用土建管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B.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难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C.排烟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D.排烟管道井,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E.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参考答案:CE参考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4.4.7,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A选项错误;根据4.4.9,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B选项错误:根据4.4.11,设置排烟管道的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 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4.4.8—2,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E.。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炯张洁玉寿炜炜刘激扬沈纹张磊马恒李彦军朱鸣夏令操刘文利徐稳龙尹航?周强韩峥王钊彭琼朱晔盛袁昕廖坚卫?张兢刘卫江李德品盛伟军刘建宏黄德祥主要审查人:罗继杰倪照鹏刘国祝马伟骏周敏金丽娜王厚华张旭赵克伟易岚薛亚群祁晓霞张兴权张树平条文说明编制说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2.2 系统兼用的可能性 • 1)几种典型空调系统实现兼用的可能性 • (1)单风道系统 单风道系统即普通集中式空调系 统,一般具有换气次数为6—12次几的空气输送 能力。 • (2)风机盘管系统 单纯的风机盘管系统,由于不 设风道,无法用于排烟。而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 系统,有输送新风的风道。 • (3)变风量系统 变风量系统中,变风量机构处于 风道内,控制装置耐热性差,火灾时易受损害。 故该系统不能用于排烟。由于该系统不会用在走 廊、前室等疏散通道上,因此,不能用于加压送 风,不考虑变风量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
• 1)通风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兼用 • ①对于诸如影剧院、演播厅、会议厅等大空间,一般均 设置一套空调系统,这时只要在风道上加设一定的切换 阀门,便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回风系统用于排烟。 • ②一般的厨房排气系统,由于厨房排风量大,且所排空 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高温,因此很适合于向排烟工况转 换。 • 由于厨房本身就容易成为火灾发生源,实际厨房失火的 例子也不少,故其排风系统完全可以兼用作排烟。 • ③当然风机和排风道必须按排烟要求设计,或以排风口 兼作排烟口,或另设专用排烟口等,均须按排烟规范进 行。如是,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便能很好地实现兼用。 图8.6中,平时作排风用时,各阀门均开启排风;失火 时,下部排风口阀门a关闭,仅保持上部排风口开启排 烟。
• ⑨排烟道、排风道、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 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 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 采用丙级防火门。 • ⑩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管道井应每隔2或3 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 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 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进行防火分隔。 • ⑪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相通的孔洞,其空隙处应用不燃 材料填塞密实。 • 2)火灾时通风空调系统的一般处置方法 • 火灾时,为了保证火势和烟气不致蔓延,尽快扑灭火灾』 匝利排走烟气,通风空调系统一般都停止运行。特别是 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后,才不致使烟气温度过快降低而沉 降到工作区。通风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后,管道上的防火 阀自动关闭,就可以切断火势和烟气到处蔓延。
• 2)通风系统实现兼用的可能性 • 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一般均较空调系统大。卫生间等的换 气仅为自身空间的小风量换气,用于排烟的价值不大。 可是厨房、车库换气等输送的风量相当大,用于排烟的 价值就比较大。 • 此外,通风系统简单,大多为排风系统,这与排烟系 统是类似的,仅在耐热性能上差异大。如果均按排烟要 求采用耐热材料与耐热措施,则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完 全可以兼用。 • 8.2.3 系统兼用的方式 • 兼用,这里主要指将通风空调系统用于防排烟。其方式 可分为积极地将烟气排除的方式以及建立一定压力差以 阻止烟气流入安全区的方式,前者称为排烟,后者称为 防烟。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两者均是利用压力差来 控制烟气的流动。
• 2)通风空调系统与防烟系统兼用 • ①利用送风系统加压方式 • 该方式的加压是不充分的。该方式适用于单风道 系统,同时加压防烟的效果还取决于建筑物的气 密性,对于诸如百货商场等存在大开口的场合, 不宜采用该方式。 • ②利用楼梯间加压系统送风方式 考虑到建筑物 地下室的内区部分不便加设送风机以建立独立的 送风系统,而该区又往往有配备加压送风系统的 防烟楼梯间。 • 由于加压系统长期处于运行状态,提高了系统的 可靠性。
• 8.2兼用系统 • 8.2.1系统兼用的优点 • 兼用可充分利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节省 建设费用,减少占用空间。由于建筑的大规模化和多功 能化,建筑内的设备和管道越来越多,需要的竖向管道 空间和吊顶空间越来越大,因此,兼用将提高建筑物的 有效利用率和提高空间净高。 • 兼用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防排烟系统是防灾专用系 统,只在火情发生时投入运转,平时仅维持一年一度的 检修。有的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其防排烟系统就没有运 行过,导致各种事故发生,诸如防排烟阀门易熔片脱落, 传动机构锈蚀无法动作,控制系统失灵等:防排烟系统 不仅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导致火灾的蔓延。兼用系统 平时按空调通风工况运行,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必要的 切换装置转换为排烟工况。除必要的检修外,系统始终 处于运行状态,因此,与单纯的防排烟系统相比,提高 了系统的可靠性。
• ④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t。 • ⑤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 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 ⑥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材 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 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 • ⑦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 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的风管两侧各2.0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 其黏结剂。 • ⑧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 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 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 不燃保温材料。
• 第八章 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
• 8.1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
• 1)通 调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①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 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当送风机设在单独隔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 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不应循 环使用。 • ②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 超过5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 井内。 ③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通风管道应设防火阀: • 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 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 墙和楼板处。 • 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水平管段上。 • 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 8.2.4 系统兼用的形式 • 常见的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形式主要 有2种:一种是部分兼用形式,仅是管道兼用,风机单 独设置;另一种是全兼用形式,风机也兼用。 • 部分兼用形式没有充分利用通风空调系统资源,投资 较高。全兼用形式充分利用通风空调系统资源,投资 节省,但必须解决通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时的阻力问 题。 • 8.2.5 有关兼用系统的规范、标准和实例 • 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还没有有关通风空调 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的规定c然而有关专业人员已做 了大量的探索,在设计中,已有不少的实例。用得最 多的是将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厨房排风系统(见图 8.5)和地下车库排风系统(见图8.6),也有采用将正 压送风系统用于送风的实例,如图8.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