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13-1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24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一个薄层的脂质双层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同时也是细胞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关键通道。
本文将以细胞膜为中心,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由脂质双层、膜蛋白和糖脂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脂质双层为细胞膜的主体,由磷脂分子和胆固醇分子构成。
磷脂分子是细胞膜中最主要的分子,其分子结构包含一个具有极性的磷酸基团和两个非极性的脂肪酸基团。
这种瓶颈结构让磷脂分子形成一个可自我修复的双层结构,使细胞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膜蛋白是细胞膜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在于能够决定细胞膜的生物功能。
细胞膜中的膜蛋白定位在膜双层内或膜双层上,在不同位置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膜双层内的膜蛋白主要是负责运输物质,如钾离子泵和钠离子泵等。
而膜双层上的膜蛋白则主要负责接收外部分子信号,并进行传导和转导,如肝素受体和白细胞介素受体等。
糖脂质是另一个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其与脂质分子和膜蛋白相比占极小比例,却有着重要的功能。
糖脂质是细胞表面上的糖的结合物,由糖分子和脂质分子共同构成。
糖脂质通过与细胞外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细胞信号转duction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膜在保护细胞免受外来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侵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不仅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多种抗微生物作用,同时也可以从三个方面维护细胞内外部环境的平衡。
钙离子的调节是细胞膜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钙离子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主要因素,由于它可以在不同细胞类型和不同时间点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钙离子的调节在细胞膜的功能中至关重要。
细胞膜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膜蛋白,促进物质的透过细胞膜,并维持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差异。
这个过程被称为主动输运、从而实现了对有机物和离子的吸收和排泄。
同时,细胞膜也负责细胞内部的物质循环,在维护细胞活力和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线,对维持细胞的稳态、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组成。
磷脂分子具有极性的“头”和非极性的“尾”,它们排列成一层双层,使得细胞膜表面呈现疏水性。
在这层双层中,疏水性的“尾”相互靠近,而极性的“头”则朝向细胞内外溶液。
另外,细胞膜还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有多种功能,如通道蛋白质用于物质的运输、受体蛋白质用于细胞信号传导等。
蛋白质可以占据细胞膜上的不同位置,有些完全贯穿细胞膜,形成跨膜蛋白质,有些则只存在于细胞膜的一侧。
此外,细胞膜还包含一些糖类分子,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这些糖类分子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形成糖基化细胞膜。
糖基化细胞膜在细胞识别和黏附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细胞膜的功能1. 分隔细胞内外环境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分隔细胞内外环境。
细胞内外环境差异巨大,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细胞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内外溶液的稳定。
细胞膜通过磷脂双层和跨膜蛋白质形成了一个障碍,大部分物质不能自由穿过,只能依赖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质进行运输。
2. 物质的运输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质可以选择性地允许特定物质跨越细胞膜。
通道蛋白质有多种类型,如离子通道蛋白质、水通道蛋白质等。
离子通道蛋白质可使离子以浓度梯度自由穿越细胞膜,保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平衡。
水通道蛋白质则形成了水分子的通道,促进水的跨膜运输。
这些通道蛋白质的开闭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确保物质的运输高效而有序。
3. 细胞识别和黏附糖基化细胞膜中的糖类分子在细胞识别和黏附中扮演重要角色。
细胞膜上的糖基化分子可以与其他细胞、细胞外基质分子或病原体相互作用,实现细胞的粘附、信号传递或炎症反应等功能。
这些糖基化分子可以形成特定的细胞标识,使细胞能够识别和与其他细胞或环境相互作用。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可以接受外部信号分子的结合,通过调节细胞膜的内外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细胞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关键,它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磷脂、膜蛋白和糖脂等。
其中磷脂是细胞膜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细胞膜的大部分面积。
磷脂分子由两个脂肪酸和磷酸基构成,两端具有亲水性,中间是疏水性的碳氢链,这种结构被称为“磷脂双层”。
在磷脂双层上,有许多膜蛋白和糖脂嵌入其中,这些成分就构成了细胞膜的复杂结构。
二、细胞膜的功能1.隔离并保护细胞细胞膜可以隔离细胞和外界的环境,保护细胞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细胞膜只允许一些特定的物质进出细胞,同时防止其它物质的侵入。
2.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膜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物质浓度、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等,维持了适宜的环境,可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3.传递信息细胞膜可以感受和传递信息。
膜上的受体分子、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等均可以将外部信息转换成胞内信号,从而启动细胞内生化反应。
4.细胞黏附和运动细胞膜上存在一些黏附分子和运动蛋白,能够控制细胞黏附和运动。
这对细胞形态和迁移等重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三、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生物学中的研究热点。
细胞膜具有传递信息、细胞黏附和运动等重要生物学功能,是细胞起始发育和细胞信号传递调控的重要场所。
细胞膜的研究不仅涉及基础科学,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
比如,许多药物靶点位于细胞膜上,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膜蛋白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也是细胞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础,它们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的功能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膜不仅是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门户,同时也是细胞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来探索细胞生命系统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通常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概述,每个点都将详细解释以确保清晰和准确。
#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特点:1. 流动性: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流动性,使得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可以在膜内自由移动。
2. 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这是通过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和载体蛋白实现的。
功能特点:1. 保护: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维持细胞的完整性。
2. 物质交换:通过主动和被动运输机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 二、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去细胞核的液体部分,包含水、离子和溶解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器:1.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2.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3.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4.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分泌。
5. 溶酶体:含有消化酶,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外来物质。
6. 微丝和微管:维持细胞形状和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 三、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核糖体:- 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合成:1. 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
2. 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
# 四、细胞核和遗传信息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DNA,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1.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DNA复制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2. 基因表达: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五、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无丝分裂:- 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但遗传物质不经过复制。
# 六、细胞的分化和组织形成细胞分化:- 细胞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化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许多关于细胞的问题已不再神秘或深奥。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命物质的传递、能量代谢、组织机能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细胞的基本构件之一的细胞膜,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它是由一层薄膜组成,大致的结构为磷脂双层,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物质。
其中,磷脂分子在细胞内外分别是极性和非极性的,从而形成磷脂双层的结构。
而蛋白质则以不同方式分布在磷脂层的内外两侧,构成了不同的蛋白质通道和受体等结构。
2.细胞膜的重要功能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运输:细胞膜可以调节不同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将有需要的物质从外部带入细胞内部,反之将不必要的物质排出细胞外部。
(2)细胞的识别和沟通:细胞膜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蛋白质和糖类分子,进行细胞之间的沟通和识别,比如免疫细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并杀死入侵细胞等。
(3)细胞的结构支撑和粘附: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结构,在细胞之间形成粘附,这对于细胞的结构和排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细胞膜的失调和疾病细胞膜失调和疾病的出现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比如:(1)疾病细胞的生成:当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受到影响时,会导致大量的废物在细胞内部积聚,这会诱发出许多疾病细胞。
(2)乳腺癌:这种癌症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信号转导机制有关,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预防死亡的有效手段。
(3)膜分子稳态改变所致的疾病:如许多神经病、心脏病、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病机理,都与细胞膜分子稳态改变有关。
二、细胞膜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1.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包括受体、钙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细胞间粘附分子等。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是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它不仅给细胞提供了形态特征,还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结构、调节物质进出以及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其重要性和相关研究进展。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构成,其中磷脂分子是由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和亲水性的磷酸甘油头部组成。
磷脂的排列使得疏水性尾部面向内部形成双层平行排列的疏水区域,而亲水性头部面向外部形成双层平行排列的亲水区域。
这种磷脂双层结构是细胞膜内外环境之间选择性通透的基础。
除了磷脂,细胞膜还含有大量的膜蛋白。
膜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磷脂双层相互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它们主要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传输和通讯;另一类是悬浮在脂质双层表面的外在膜蛋白,它们主要负责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这些膜蛋白的存在使得细胞膜具有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功能。
二、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通透性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赋予了它选择性通透的能力,即它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
这主要通过膜蛋白实现。
其中,载体蛋白可以帮助大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跨越膜,离子通道蛋白则负责调节离子的进出,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离子浓度差。
2. 细胞膜的受体功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感受到外界的信号物质,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级联反应,最终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这些受体蛋白可以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例如激素、神经递质等,通过改变细胞内的代谢、增殖、分化等,实现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3. 细胞膜的细胞识别功能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组分形成的糖(糖链)可以作为细胞的识别标志,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识别和黏附。
这对于多细胞生物中的个体发育、免疫反应等过程非常重要。
4. 细胞膜的细胞内外环境稳定性维持细胞膜不仅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还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和离子通道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离子浓度,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而细胞膜上的酶和功能蛋白可以参与细胞代谢等重要功能,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的细胞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外部的一个薄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磷脂分子是由一个疏水性的疏水磷脂头部和两个亲水性的脂肪酸尾部组成,疏水性头部朝向膜内部,亲水性尾部朝向膜表面。
这种结构使得细胞膜具有半透性,可以选择性地允许物质的通过,起到了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除了磷脂双分子层外,细胞膜还包含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上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如传递信号、运输物质、细胞识别等。
另外,一些糖脂和胆固醇也分布在细胞膜上,参与调节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细胞膜的功能非常多样化。
首先,细胞膜起到了隔离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维持了细胞内稳定的内部环境。
其次,细胞膜参与了物质的运输,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外之间进行传递。
此外,细胞膜还参与了细胞的识别和信号传导,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细胞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除了以上功能,细胞膜还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细胞间的黏附。
在细胞吞噬过程中,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将外界物质吞入细胞内部。
而在细胞间的黏附中,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质可以与其他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之间紧密连接。
总的来说,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使得细胞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并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部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细胞膜这一重要的细胞组成部分。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思考】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
活细胞
死细胞
SzLwh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①细胞膜有_选__择_透__过__性, 控制作用是_相__对__的
需要的 营养物质
可以进
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色,
而死细胞能被染色?
代谢废物可以出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抗体、
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 激素等
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活细胞
分泌物
不被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
不容易进
不易出 有用的 成分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
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死细胞能
不需要的物质、
被染成蓝色。
病毒、病菌及有害物
SzLwh
②验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利用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 溶液中,然后再用高温、强酸或强碱等 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溶液颜色是否变化 用凉水洗苋菜水不变色,而炒或者煮汤汁都会变红
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 胞的
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 (2017·全国卷Ⅰ,2改编)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1.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 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 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结构
D. 图2中的1为信号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膜两侧,通过共价键与膜磷脂或脂肪酸锚定结合。 有一类完全位于细胞质膜外表面,它们的C-端氨基酸通过 一段短的寡糖链桥共价连接于脂双层外叶片层的磷脂酰肌 醇 的 头 部 , 即 成 为 糖 基 磷 脂 酰 肌 醇 锚 定 蛋 白 ( 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 (GPI)-anchored proteins)。如 碱性磷酸酶和正常细胞的PrP搔痒蛋白等。
蛋白质/脂类
0.23
0.66-0.8 1.1 1.09 3.0 2.0 3.2 2.3
一、膜脂
1、磷脂 • 磷酸甘油酯 • 鞘磷脂 2、胆固醇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心磷脂
3、糖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
鞘 氨 醇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鞘磷脂
第一节 膜的化学组成
主要有脂类、蛋白质、糖、水、无机盐、 金属离子等。
膜的化学组成(%)
膜的类别
蛋白质
髓鞘
18
质膜
血小板
33-42
人工红细胞 49
大鼠肝细胞 46
盐杆菌紫膜 75
内质网膜
67
线粒体内膜 76
菠菜叶绿体片层 70
脂类
79
50-51 43 42) 0 2.0 (1-2) 0
(血型糖蛋白)
(带4.1蛋白)
(血影蛋白)
(肌动蛋白纤维)
三、膜糖类
1、结构: 一般由1~10个单糖或单糖衍生物
(葡萄糖、葡萄糖胺、半乳糖、半乳糖 胺、甘露糖、岩藻糖、唾液酸等)组成 寡糖链(直链、分支链)。
2、存在方式:糖脂、糖蛋白。构成细胞外 被(衣)(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
▪ 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蛋 白质分选均有密切的关系。
▪ 特点:一是许多蛋白质聚集在脂筏内,便于相互作用; 二是脂筏提供一个有利于蛋白质变构的环境,形成有效 的构象。
第三节 膜的特性
一、膜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 膜糖分布的不对称
膜功能的方向性
外层
蛋白质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观点: 1、流动的脂双层构成膜 的连续主体;
流动性,有序性 2、球状蛋白质镶嵌或附 着在脂双层中及表面。
分布不对称性
缺陷: ➢忽视蛋白质对脂类流动性的控制; ➢忽视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一性。
脂筏模型(lipid rafts model)
▪ 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聚 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蛋白质。这些区域较膜的其它部分厚, 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其周围是富含不饱和磷脂的流动 性较高的液态区。脂筏直径约70nm左右,是一种动态结 构,位于质膜的脂双分子层的外层。
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 和程度的影响
胆固醇的影响
膜蛋白的运动性受细胞 内细胞骨架的控制
晶态
液晶态 液态
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分子团
磷脂双层
脂质体
二、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
其种类、含量决定膜的功能。按照与膜的结合关系 分成三类:
(一)膜整合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内在蛋白、镶嵌蛋白、跨膜蛋白
(二)膜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周围蛋白、外在蛋白
(三)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s)
胆固醇
类固醇环(甾环)是刚性平面, 可提高膜的刚性和微粘度;而 疏水的分支脂肪烃链固有的运 动性又增加膜局部微区的无序 性,使膜流动性增加。
糖脂: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
鞘磷脂
半乳糖脑苷脂 GM1神经节苷脂
◆膜脂的结构特点:兼性分子 (双亲媒性分子)
极性头部 亲水
非极性尾部 疏水
◆膜脂分子的物理特性:自组装能力
2.旋转运动 5.翻转运动
3.摆动运动 6.旋转异构
(二)膜蛋白的运动性
运动方式:侧向扩散、旋转扩散、构象变化、
蛋白多聚体的聚合及解聚等 实验证据: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等
(三)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 (2)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 (3)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 (4)膜蛋白的影响 (5)其他因素(环境温度、pH等)
示小肠上皮细胞外衣
第二节 膜的分子结构
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脂筏模型 ➢1977,Jain 等,板块镶嵌模型 ➢1975,Wallach,晶格镶嵌模型 ➢1972,S.J.Singer等,液态镶嵌模型 ➢1959,Roberson,单位膜模型 ➢1935,Denielli等,片层结构模型 ➢1925,Gorter等, 膜由双层脂类构成 ➢1902,Overton,细胞膜由脂类构成
不同膜蛋白类型
血影及其膜蛋白研究
人红血球质膜蛋白在SDS-聚丙烯酰胺电脉图谱上大约显 示15条蛋白带,分子量从15,000到250,000,其中三种蛋 白—血影蛋白(spectrin)、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和带3蛋白(Band 3)大约占其重量的60%。
(带3蛋白,band 3 ) (锚蛋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五、六章)
生物膜 细胞膜(质膜)
细胞内膜
厚7-10 nm
单位膜(unit membrane):“两暗一明”的
电镜图像。
示单位膜“两暗夹一明”的结构
功能概述:
区间化、物质 交换、信息传 递、细胞间的 相互作用、能 量转换、机械 强度、绝缘、 细胞运动等。
第四章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
膜整合蛋白
多为兼性分子,多以α-螺旋单次或多次穿膜,与膜结合 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才能分离下来。包括许多细胞 质膜受体、一些通道蛋白。
膜外周蛋白
位于膜两侧,以离子键、氢键与膜脂分子极性头部或膜 表面的蛋白质分子非共价结合,易从膜上分离。包括线粒 体内膜上细胞色素C、血红细胞骨架膜蛋白的主要成分红 细胞膜素即血影蛋白(Spectrin)等。
内层
小鼠肝细胞膜冰冻蚀刻
冰冻蚀刻技术示意图 (p34)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SM, 鞘磷脂 PC, 磷脂酰胆碱 PS, 磷脂酰丝氨酸 PE, 磷脂酰乙醇胺 PI, 磷脂酰肌醇 Cl, 胆固醇
★膜脂的不对称性还表现在脂筏在膜上的存在位置。
二、膜的流动性
(一)膜脂的流动性
1.侧向扩散 4.伸缩震荡